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课时双测过关(七)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A级—学业水平考试达标练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2.影响图中溶洞、地下河发育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解析:1.B2.A图中溶洞、地下河属于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km。猴子沟风景区内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解析:3.D4.D第3题,图示反映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第4题,喀斯特地貌主要由于石灰岩地区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天坑”是一种特殊的石灰岩岩溶地貌,它一般形成于地下暗河汇聚之处,在流水作用下,洞穴侧壁不断被侵蚀,从而产生较大的空穴,空穴上方的岩层因重力或其他作用不断产生崩塌,最终顶部全部塌陷形成漏斗。宜宾市兴文县石海洞乡的小岩湾大漏斗呈椭圆形,四面绝壁,东西长650m,南北宽490m,深208m,号称“天下第一漏斗”,是我国发现和研究最早的天坑。根据材料完成5~6题。5.“天下第一漏斗”在地貌类型上属于()A.丹霞地貌 B.雅丹地貌C.喀斯特地貌 D.V形谷6.形成“天下第一漏斗”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风力沉积 D.流水堆积解析:5.C6.A第5题,由题意知,“天坑”是一种特殊的石灰岩岩溶地貌,该地貌就是喀斯特地貌,故选C。第6题,“天坑”是在流水作用下不断被侵蚀而成,故选A。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7.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 B.乙C.丙 D.丁8.由海浪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7.C8.B读图可知,甲图为角峰,是冰川侵蚀地貌;乙图为海蚀柱,是海岸侵蚀地貌;丙图为峡谷,是流水侵蚀地貌;丁图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所以,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丙,由海浪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乙。读图,完成9~10题。9.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A.挪威 B.新西兰C.日本 D.西班牙10.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解析:9.A10.C第9题,图示景观是峡湾海岸,夏季时南坡较暖,可判断是北半球,具有典型峡湾海岸的国家是挪威。第10题,峡湾海岸是冰川侵蚀过的槽谷被海水淹没后而形成的陡峻海岸;港湾深入陆地,多岛屿和半岛,海岸线曲折。读图,完成11~12题。11.这类地貌主要分布在()A.中纬度平原地区 B.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地区C.沿海地区 D.只在北冰洋沿岸分布12.下列地貌不可能属于图示类型的是()A.角峰 B.峡湾C.三角洲 D.U形谷解析:11.B12.C第11题,冰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地区。第12题,角峰、峡湾、U形谷等都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13.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你认为哪两幅图是学生丙绘制的?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主要由什么地质作用形成的?(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解析:五幅景观图依次是风蚀蘑菇(风蚀地貌)、海蚀柱等(海水侵蚀地貌)、刃脊等(冰川侵蚀地貌)、三角洲(流水堆积地貌)、沙丘(风积地貌)。第(1)题,“海南的三亚”是关键信息,这里靠海,海水侵蚀地貌最常见。第(2)题,“最高海拔”是关键信息,从五幅图中判断应为C,冰川侵蚀地貌最常见。第(3)题,“暑假”和“冒着高达40℃的高温”是关键信息,说明这里是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最常见。第(4)题,坡度较缓的一侧是盛行风的来向。答案:(1)B(2)C冰川侵蚀作用(3)A和E。A是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E是沙丘,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4)风向箭头为从右向左。B级—选考应试能力标准练在台湾岛东北海岸“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最为著名。但其“玉颈”由于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1.“女王头”独特的地貌对应的外力作用是()A.海浪侵蚀、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流水堆积C.化学溶蚀、风力沉积 D.地壳运动、风化作用解析:选A材料显示“女王头”位于台湾岛东北海岸,因此导致该独特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风化作用。读图,完成2~3题。2.图中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的是()A.① B.②C.③ D.④3.关于图中地貌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岩石具有成层性 B.②地势起伏很大C.③所在地四季分明 D.④岩层弯曲显著解析:2.B3.A第2题,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广东丹霞山位于湿润地区,海南南天一柱是海岸侵蚀地貌,云南石林是流水侵蚀地貌,均不在干旱地区,①③④错误;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强,②正确。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第3题,读图可知,图①广东丹霞山是沉积岩,具有成层性,A正确;图②地势较平坦,B错误;图③海南地处低纬度地区,全年气温高,季节不分明,C错误;图④云南石林是沉积岩,没有受内力挤压形成显著弯曲,D错误。故选A。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面左图,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____。在该地貌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2)试述该地的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的作用。(3)该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现象,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第(2)题,气候可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提供水分条件,湿热多雨的气候利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第(3)题,可联系喀斯特地貌多岩溶洞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