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检测能力提升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学考合格练]台风(或飓风)是海面上生成的强烈气旋。台风(或飓风)一旦登陆,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一个海区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台风(或飓风),造成的损失会更大。读图,回答1~2题。1.对台风(或飓风)进行监测预报的主要手段是()A.GPS B.GISC.RS D.雷达2.减轻台风(或飓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预报②限制工业生产规模③保护和恢复原有湿地④加固海岸堤防⑤修建水库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③④ D.③④⑤解析:第1题,通过RS可以对台风(或飓风)进行实时监测。第2题,加强对台风(或飓风)的监测预报以及加固海岸堤防是防御台风(或飓风)的重要措施,同时湿地能储蓄飓风带来的降水,并在风雨后将其慢慢释放,从而减少洪水的发生。答案:1.C2.C3.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解析:选A。通过遥感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4~6题。4.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A.野外测量 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5.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A.① B.②C.③ D.④6.为了选择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解析:第4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5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层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可。第6题,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答案:4.C5.B6.D7.遥感(RS)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一般不能利用遥感技术()A.迅速发现一些初发时人眼难以察觉的突发性灾害,如森林火灾、赤潮等B.发现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移动方向、速度及强风暴雨出现的地区C.对洪水、沙尘暴、森林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测D.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解析:选D。遥感技术的主要用途表现在对地物的感知和制图,而对事物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是其应用范围。8.要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GI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D.人工科考解析:选C。对我国“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土地发展进行宏观监控,可用卫星遥感定期拍摄,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图片就可以了解土地荒漠化的发展状况,而人工科考费用大,效率低,并且这也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和GIS的应用在抗灾减灾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据此回答9~10题。9.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D.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10.遥感技术和GIS二者优势的结合,可以实现()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②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④二者结合可实现动态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功效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每隔9天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具有获取资料速度快的优势。遥感可以快速获取资料,GIS对资料进行处理整合,从而做出灾情评价,指导抗灾活动。答案:9.D10.C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新社太原2012年11月19日电中国首颗民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环境一号”C星19日清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消息称,这标志着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2+1”方案正式组成,并全面运行。“环境一号”C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工作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特别适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应用。它将与之前在轨运行的“环境一号”A/B卫星,组成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该星座可对环境破坏、环境污染和灾害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及时反映生态环境和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和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快速预测、评估,为紧急救援、灾后救助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与地面监测手段相结合,提高环境和灾害信息的观测、采集、传送和处理能力,为提高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提供有力保障。(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2)利用遥感技术监测自然灾害有何优点?(3)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有何作用?答案:(1)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主要应用于旱情、水灾、沙尘暴、台风、暴雨、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方面。(2)从空间尺度看,遥感具有全球观测能力,可从多波段、多时相和全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从时间尺度看,遥感能够对地球进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以及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学考等级练]面对雪灾,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某公司紧急推出春运交通图,意在帮助身在异地的人们及时了解国内交通情况。在春运交通图上标出了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如果铁路或公路被“加红加粗”,那就说明它可能处于封路或受阻状态。点击后即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C.GPS D.虚拟技术2.运用图中所示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抗雪救灾中还可以()A.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B.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C.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D.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主要的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的状态,点击后可了解滞留人数、目前情况、持续时间等信息。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是获取信息、分析与管理信息、查询信息。因此图中主要应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GIS。第2题,及时获得各地积雪的范围和分析预报未来各地的天气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依靠GPS;GIS可以了解各路线的交通状况,为施救车辆选择合理线路。答案:1.B2.C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2005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挟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km),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3~6题。3.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B.“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4.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 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南风 D.西北风6.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利用气象卫星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球D.气象台人工监测解析:第3题,飓风为发源于印度洋或大西洋热带海域的气旋,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中心则是无风区。海啸则是海底地震诱发的。第4题,飓风会带来强风、风暴潮和特大暴雨。第5题,根据飓风中心为低压中心,图示8月28日,新奥尔良市位于飓风的北侧,为东北风。第6题,目前,对飓风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实施遥感监测。答案:3.B4.C5.A6.A7.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假设有两名测绘人员分别到达P、M点去测量当地海拔,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选B。全球定位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定位和导航,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迅速地了解一个地区的经度、纬度和海拔。8.(2019·石家庄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1)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2)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解析:(1)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使监测的范围扩大、速度加快、效率提高,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2)堰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