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2024年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2024年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2024年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3页
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2024年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4页
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2024年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新乡市地理高考仿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的高原是: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A解析: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总面积约22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因此,选项A正确。2、以下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D、地球公转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24天,选项A错误。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选项B错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选项C正确。地球公转的速度并不是始终保持不变,选项D错误。因此,选项C正确。3、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哪个省份?A.江苏省B.湖北省C.安徽省D.江西省答案:D解析: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鄱阳湖在丰水期面积可达4,600平方公里,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调蓄湖泊,也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因此,选项D正确。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显著B.地域性特征明显,南北温差大C.西部高原气候干燥,东部沿海气候湿润D.高原地区普遍具有四季如春的特点答案:D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显著,地域性特征明显,南北温差大,西部高原气候干燥,东部沿海气候湿润。然而,高原地区普遍具有昼夜温差大,而不是四季如春的特点。因此,选项D描述不正确。5、以下哪个地区不属于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A.塔里木盆地B.四川盆地C.准噶尔盆地D.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并不属于盆地,而是一个高原地区。故选D。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东经0°和东经180°之间B.我国位于北纬0°和北纬90°之间C.我国位于东经0°和西经180°之间D.我国位于北纬0°和南纬60°之间答案:C解析:我国位于东经73°33′E至135°05′E之间,位于西经180°和东经0°之间。同时,我国位于北纬3°51′N至53°33′N之间,位于北纬0°和南纬60°之间。故选C。7、我国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是: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D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其他选项中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虽然也是我国重要的高原,但面积和海拔都不及青藏高原。8、下列关于我国主要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发源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B.黄河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C.海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D.珠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答案:A解析:长江发源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东海,是我国第一长河。选项B中的黄河虽然流域面积很大,但不是最大的;选项C中的海河是我国的一条重要河流,但不是最长的;选项D中的珠江水量虽然很大,但不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9、某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下哪种自然地理现象是该地区最典型的?A、沙漠化B、水土流失C、寒潮D、梅雨答案:D解析:梅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多出现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选D。10、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部分?A、修建青藏铁路B、实施退耕还林还草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答案:C解析: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着眼于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能源和矿产资源等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属于该战略的主要内容,因此选C。11、我国地理区域中,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以下哪个地区?A.黄河中游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D.四川盆地地区答案:D解析:四川盆地地区因其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因此,正确答案是D。12、以下哪项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A.时差B.潮汐C.黄昏D.地球上的纬度变化答案:B解析:时差、黄昏和地球上的纬度变化都与地球自转有关。时差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不同经度上的地方时不同;黄昏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和落下的时间变化;地球上的纬度变化也与地球自转轴倾斜有关。潮汐则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正确答案是B。13、关于地球自转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C、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D、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其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个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一致。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即地球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接受到太阳的光照。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在赤道处最大,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是最大的。14、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B、我国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我国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D、我国地形以盆地和丘陵为主答案:C解析:我国地形分布特点为山地和高原为主,其中山地、高原和丘陵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0%。平原和盆地面积相对较小。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和B都忽略了高原的存在,选项D则错误地将盆地作为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15、关于我国地理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较少。B.我国气候类型单一,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最终注入太平洋。D.我国地域辽阔,但国土面积较小。答案:C解析: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地形类型均有分布,故A错误;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寒带等,故B错误;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如长江、黄河等,最终注入太平洋,故C正确;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故D错误。因此,选C。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分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B.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种类居世界前列。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高。D.我国能源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答案:C解析: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如铁、铜、铝、钨等,故A正确;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种类居世界前列,故B正确;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故C错误;我国能源资源丰富,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故D正确。因此,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地理现象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某地气候类型图材料二:该地地形分布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该地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简述其成因。答案:(1)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地形使得该地夏季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带来降水,形成夏季多雨;地形使得冬季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难以侵入,冬季相对温暖;地形使得冬季海洋性气流受阻,冬季干燥。(3)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地震: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可能发生地震;洪涝:夏季多雨,地形使水流集中,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形陡峭,暴雨后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解析:(1)通过观察材料一,可以判断出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这与地中海气候的典型特征相符。(2)结合材料二的地形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形较为复杂,有山脉、高原等地形。这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夏季,海洋性气流受到山脉的阻挡,形成夏季多雨;冬季,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冬季相对温暖;地形使得冬季海洋性气流受阻,冬季干燥。(3)根据该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可能存在的自然灾害有地震、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这些灾害的成因包括:地震:板块交界处的地壳活动导致;洪涝:夏季多雨,地形使得水流集中;山体滑坡、泥石流:地形陡峭,暴雨后土壤松动,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第二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形图(部分)材料二:该地区气候类型图问题: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地区气候类型及其特点。3.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明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答案:1.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解析:从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主要由山地构成,且山脉走向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地势呈现出西高东低的格局。2.该地区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解析:根据气候类型图,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高,且降水集中,冬季气温较低,降水较少。3.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优势: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类型;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气候适宜,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作物。挑战:地形起伏大,灌溉条件可能较差;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洪涝灾害;冬季寒冷干燥,可能影响农作物生长。解析:该地区地形复杂,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类型,同时夏季高温多雨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农业发展。然而,地形起伏大和降水不均等问题也可能对农业发展造成挑战。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某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众多,湖泊面积较大。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1)根据材料,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优势。(3)结合材料,提出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答案:(1)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形成原因:地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表温度低;大气下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