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学习目的:①说明食物中蕴含着能量。②说明热量价的含义,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的能量。③能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④解释膳食平衡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1.小花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馒头、炖排骨、锅包肉、鸡蛋汤。添加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的营养就比较全面了(▲)A.清炒大白菜B.凉拌豆腐C.清炖牛肉D.小米粥2.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3.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多吃瘦肉,主要原因是(▲)A.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B.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无机盐,这是青少年骨骼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C.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的蛋白质D.牛奶和瘦肉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离不开的营养物质4.下面所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选项ABCD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含钙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缺乏症夜盲症坏血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5.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物6.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①水/毫升50505050温度上升/℃2.21.431.3A.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7.据报道,随着年底的到来,各类大餐、茶点、零食成了人们饱食的对象,这时人们的口腔极易持续处在酸性环境之中,于是人们患龋齿的风险大增。根据下列四个同学所说的话判断,不易患龋齿的是(▲)A.胡庆同学:我从小就爱吃糖,有事儿没事儿都要含上一颗B.罗昊同学:我经常吃牛皮糖,尤其喜欢牛皮糖黏在牙齿上的感觉C.康馨同学:我有很多零食,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吃一些D.马广同学:我每个月都会跟着妈妈去医院检查牙齿,会根据需要补氟8.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以及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别是(▲)A.②③B.③④C.④①D.④②9.下列关于人牙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B.人的牙齿分为切齿、尖牙、前磨牙和后磨牙C.牙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D.牙齿对食物具有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10.下列有关小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C.小肠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D.小肠能吸收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11.患龋齿,损伤牙齿的顺序是(▲)A.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B.釉质-牙骨质-牙髓腔C.牙骨质-牙本质-牙髓腔D.釉质-牙本质-牙髓腔12.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通常可以利用淀粉遇试剂▲会变成▲色的特性进行检验;利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的特性,可以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而脂肪往往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13.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设计了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请分析下表并回答问题。膳食宝塔级数V级IV级Ш级Ⅱ级I级食物分类油脂类豆类和奶类鱼禽肉蛋类果蔬类谷类每日摄取量小于25克100∽150克125∽200克400∽750克450∽500克(1)我们每天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物,因为谷类食物中的▲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2)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Ш级和IN级的食物,原因是▲。(3)小刚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蛋白质/g脂肪/g糖类/g矿物质/mg维生素B/mg维生素C/mg总能量/千焦53251钙铁磷0.2--2142504120①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填“是”或“”)。葡萄糖(C2H12O6)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填元素符号)元素。②摄入▲元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③补充维生素C,选择▲(填字母)为宜。A.猪肉B.青菜C.纯净水15.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种子种子质量(克)水量(毫升)燃烧前水温(℃)燃烧后水温(℃)测定出的热量(焦)花生仁A30BCQ核桃仁a30bcq(提示:核桃仁的热量价高于花生仁。)A.A等于aB.C大于cC.B等于bD.Q小于q16.下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17.为了研究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小明进行了系列实验:实验一: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①分别称取1g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②在试管内加入5mL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上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实验中将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烧,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原因是▲。(2)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实验二:研究动物体内脂肪是否具有保温功能。①将适量且等量的猪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别在猪油中插入相同型号的温度计,封好袋口,一组放入冰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②每隔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3)实验二中步骤①的设计有明显不足,请加以改进:▲。18.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g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步骤。(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f:▲。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3)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以糖类为代表,用文字或反应式表示)19.(科学探究)探究实验:下面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老师准备了一些植物的种子:花生、小麦、玉米、豆。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前选定了一种种子并称重,再往锥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将一只温度计的下端浸在水中,然后将种子点燃,记录温度计上升的度数,再称重种子燃烧后的残留物。所取得的数据是:种子燃烧前重0.8克,燃烧后重0.4克,温度计示数上升30℃。(1)该实验选用▲种子最为适宜,其理由是:▲。(2)在种子燃烧前后称重的原因是:为测定种子成分中被燃烧物质的能量,必须计算种子成分中▲所含的能量。(3)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请计算:这粒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理论上这一重量的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应是9400J,而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对实验装置做如何改进?▲。(5)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该▲。20.有些动物在饥饿或冬眠时,能量物质消耗的大致顺序是(▲)A.蛋白质→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糖类→脂肪→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脂肪21.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A.海洛因B.鸦片C.咖啡22.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g,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图中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能够简单表达设计意图即可)(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填字母)。A.火焰熄灭时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焦。(5)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所含能量真实值的数值:▲焦。近几年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代替蔗糖进入人们的生活。木糖醇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为C5H12O5。木糖醇与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甲图所示(图中a1<a2<a3),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pH变化如乙图所示。试回答:甲乙(1)在37℃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蔗糖的溶解度,将60℃等质量的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时,析出溶质较多的是▲。(2)人们食用含糖较多的物质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蛀坏牙齿,形成龋齿。而食用▲(填“木糖醇”或“蔗糖”)能有效防止龋齿。(3)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4)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12H22O11(蔗糖)+H2O→X(葡萄糖)+C6H12O6(果糖),则X的化学式为▲。24.如图是某动物头骨的化石,从图中我们可以对这种动物做出如下的哪个判断?(▲)A.可能是肉食动物B.可能是草食动物C.可能是杂食动物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25.龋齿的形成过程是(▲)A.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B.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C.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D.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26.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27.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28.氟化物与人体牙齿的抗腐蚀关系早在20世纪前叶就被人们所了解。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在一条有天然氟化物的河流两岸随机挑选1000名儿童做牙齿检查,其中一半为5岁幼儿(乳牙期),另一半为12岁儿童。图中显示儿童腐烂的、掉了的或修补的牙齿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5岁幼儿群比12岁儿童群蛀牙多B.使用含一定含量氟化物的牙膏可能有利于防止蛀牙C.北岸儿童的蛀牙比南岸儿童的多D.只有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才能防止蛀牙29.2018年10月21日湖州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南太湖滨湖大道拉开帷幕,如图表示某运动员早餐以淀粉为主要食物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小肠吸收的A进入血液,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整个过程,经过心脏▲次。(2)B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3)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医生在检查某人的D处排出液体时,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30.(科学探究)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观察:(1)以上四个圆点中出现蓝色的是▲(填字母)。(2)比较3、4可得出酶具有▲性。31.(科学思维)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2)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4)①②③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填“同化”或“异化”)作用。32.小放很早就注意到一些现象,白米饭越嚼越甜。喜欢实践的他不屑于百度搜索结论,想要自己一探究竟。借助学校兴趣小组的备选题材(标好号的试管若干、玻璃棒若干、恒温水箱一个、白米饭制成的米糊、碘液、唾液、清水等用品适量),请你协同小放策划方案,完成相关问题。提出问题: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吗?做出假设:▲。实验步骤:(1)▲。(2)▲。(3)取出试管,分别滴加碘液,对照各管内的颜色变化。预测实验结果:▲。相应实验结论:▲。33.(2016·台州)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呢?【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实验步骤】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样品的选取上看,该实验存在的缺陷是▲。(2)(多选)下列因素会对滤渣质量的多少产生影响的是▲。A.倒入食醋的量B.被测样品的体积C.烧杯的大小(3)上述实验只能粗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准确检测的方法之一是先对样品进行氮元素质量的测定,再根据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约16%,折算成蛋白质的质量。已知牛奶、奶茶中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检测牛奶、奶茶中的蛋白质含量,其前提条件是▲。(4)(多选)据统计,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及世界人均的,而白酒的消费量却与牛奶相近。可见,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势在必行。下列观点和做法合理的是▲。A.选择食品前,应先研读其标签B.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口味C.食品价格越贵,对健康越有益D.根据膳食平衡,选择食品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食物与营养培优训练学习目的:①说明食物中蕴含着能量。②说明热量价的含义,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的能量。③能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④解释膳食平衡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1.小花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馒头、炖排骨、锅包肉、鸡蛋汤。添加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的营养就比较全面了(▲)A.清炒大白菜B.凉拌豆腐C.清炖牛肉D.小米粥【答案】A【解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分析】关键点:食谱中的营养要均衡、荤素搭配合理。【详解】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馒头主要提供淀粉类,炖排骨、锅包肉、鸡蛋汤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再添加上蔬果类,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2.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答案】B【解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详解】A、番茄、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B、米饭、土豆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牛肉、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色拉油、花生中富含油脂,花生中还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3.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多吃瘦肉,主要原因是(▲)A.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B.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无机盐,这是青少年骨骼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C.牛奶和瘦肉含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的蛋白质D.牛奶和瘦肉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离不开的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分析】关键是掌握蛋白质的功能。【详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受损细胞的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所以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多吃痩肉。故选:C。4.下面所列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选项ABCD营养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B1含钙的无机盐含铁的无机盐缺乏症夜盲症坏血病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答案】B【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不同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缺乏症等;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比较记忆。【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无机盐对人体也很重要,如果缺乏,也会引起相应的病症,如缺铁会造成缺铁性贫血,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儿童会造成佝偻病等。5.下列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高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B.应设置重复实验,并取重复组的平均值进行分析C.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剩余的灰烬是无机物【答案】A【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分析】注意实验所得的数据和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有差异。【详解】A、实验所测得的花生能量低于花生实际所含能量,因为花生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A错误。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B正确。C、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C正确。D、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D正确。故选:A。6.生物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①水/毫升50505050温度上升/℃2.21.431.3A.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B.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下端不仅要浸入水中,还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C.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D.从实验结果可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食物,所以除食物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质量应相同,为20克;B选项温度计的下端应浸入水中,但不能接触锥形瓶的瓶底,因为我们测量的是水温,而不是锥形瓶的温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这样可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含能量由多到少的次序是:核桃仁、花生仁、黄豆、大米。故选B7.据报道,随着年底的到来,各类大餐、茶点、零食成了人们饱食的对象,这时人们的口腔极易持续处在酸性环境之中,于是人们患龋齿的风险大增。根据下列四个同学所说的话判断,不易患龋齿的是(▲)A.胡庆同学:我从小就爱吃糖,有事儿没事儿都要含上一颗B.罗昊同学:我经常吃牛皮糖,尤其喜欢牛皮糖黏在牙齿上的感觉C.康馨同学:我有很多零食,每天睡觉前我都会吃一些D.马广同学:我每个月都会跟着妈妈去医院检查牙齿,会根据需要补氟【答案】D【解析】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而成的。【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龋齿形成的原因。【详解】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几部分,牙釉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因此,少吃零食、甜食,经常漱口刷牙,注意口腔卫生,可以预防龋齿的发生。因此根据四个同学所说的话判断,不易患龋齿的是马广同学:每个月都会跟着妈妈去医院检查牙齿,会根据需要补氟。故选:D。8.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以及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别是(▲)A.②③B.③④C.④①D.④②【答案】D【解析】图示为消化系统模式图,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其中①是咽,②是肝脏,③是胃,④小肠。【分析】消化道的组成,特别是小肠的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详解】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故选:D。9.下列关于人牙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B.人的牙齿分为切齿、尖牙、前磨牙和后磨牙C.牙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等结构D.牙齿对食物具有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的作用【答案】D【解析】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牙冠、牙颈、牙根等。【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牙齿的结构和功能。【详解】A、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A正确;B、成人的牙齿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后磨牙,B正确;C、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牙的结构分为牙本质和牙髓两部分,其中牙本质构成牙的主体;C正确;D、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能初步消化淀粉,但无吸收功能,D错误。故选:D。10.下列有关小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C.小肠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D.小肠能吸收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答案】D【解析】小肠长5∽7米;皱襞和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表面积;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分析】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小肠与消化和吸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详解】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增大吸收表面积,A正确。B、小肠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B正确。C、小肠皱襞表面有小肠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C正确。确。D、小肠能够吸收维生素、水、无机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被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够被小肠吸收,D错误。故选:D11.患龋齿,损伤牙齿的顺序是(▲)A.牙本质-牙骨质-牙髓腔B.釉质-牙骨质-牙髓腔C.牙骨质-牙本质-牙髓腔D.釉质-牙本质-牙髓腔【答案】D【解析】牙齿的结构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牙冠、牙颈、牙根等。【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牙齿的结构,记忆时注意图文结合。【详解】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如图牙齿根据组成成分又分为牙釉质(珐琅质)、牙本质(象牙质)、牙髓(神经腺)、牙冠、牙颈、牙根等。牙髓内有丰富的神经,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患龋齿损伤牙齿的顺序是应该从外到内:釉质---牙本质---牙髓腔。故选:D。12.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通常可以利用淀粉遇试剂▲会变成▲色的特性进行检验;利用蛋白质遇到高温会▲的特性,可以鉴定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而脂肪往往能在纸张、布匹等上面留下“▲”。【答案】碘液;蓝;凝固;油斑【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的方法。可以从淀粉的特性即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淀粉有遇碘液变蓝色的特性。【详解】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若溶液变蓝色,表明食物中有淀粉,若不变蓝色表明该食物中淀粉含量极少或没有。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属蛋白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的有机物,含碳,能燃烧,燃烧时有一种焦臭的味道,遇到高温会凝固成白色固态物质;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也是有机物,一般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油斑”故答案为:碘;蓝;凝固;油斑13.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设计了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请分析下表并回答问题。膳食宝塔级数V级IV级Ш级Ⅱ级I级食物分类油脂类豆类和奶类鱼禽肉蛋类果蔬类谷类每日摄取量小于25克100∽150克125∽200克400∽750克450∽500克(1)我们每天要吃较大比例的谷类食物,因为谷类食物中的▲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2)处于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表中Ш级和IN级的食物,原因是▲。(3)小刚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给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答案】(1)糖类;(2)这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Ⅱ级;维生素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分析表中的数据,思考解答。【分析】关键是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会分析表中的数据,结合题意答题。【详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每天都要吃较大比例的|级食物谷类,因为谷类食物中含大量的淀粉,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淀粉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Ill、IV级的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因此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摄取第111、IV级的食物。(3)、Ⅱ级食物是果蔬类,蔬菜和水果中含维生素C丰富,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牙龈出血等。因此,小明牙龈出血,应多补充II级食物。故答案为:(1)糖类;(2)这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Ⅱ级;维生素C。14.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蛋白质/g脂肪/g糖类/g矿物质/mg维生素B/mg维生素C/mg总能量/千焦53251钙铁磷0.2--2142504120①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填“是”或“”)。葡萄糖(C2H12O6)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填元素符号)元素。②摄入▲元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③补充维生素C,选择▲(填字母)为宜。A.猪肉B.青菜C.纯净水【答案】(1)①不是;②Ca;Fe;③B【解析】(1)根据能够给人体提供的能量的营养素、物质的组成、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营养素的来源来分析;(2)根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3)根据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进行分析。【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详解】(1)①糖类、油脂与蛋白质是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所以表中2142千焦能量来自于糖类、油脂与蛋白质;葡萄糖(C6H1206)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故填:不是;Ca;(2)摄入Ca元素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Fe;故填:Fe;(3)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补充维生素C应选择青菜;故填:B。故答案为:(1)①不是;②Ca;Fe;③B15.某小组探究了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的能量多。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得出了如下实验数据。下列对表中实验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种子种子质量(克)水量(毫升)燃烧前水温(℃)燃烧后水温(℃)测定出的热量(焦)花生仁A30BCQ核桃仁a30bcq(提示:核桃仁的热量价高于花生仁。)A.A等于aB.C大于cC.B等于bD.Q小于q【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实验中的唯一变量是释放能量的多少,即燃烧后水温不同,其他条件如种子的质量、水量、燃烧前水温都应该相同,即A等于a、B等于b。根据已有的经验推测,等质量的核桃仁比花生仁所含的能量多,所以燃烧后释放的能量也多,即C小于c、Q小于q。故选择B选项。16.下图所示为4种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食品,某同学若长期以其中的一种食品为主食,则最易患佝偻病的是(▲)【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识图题,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人体缺乏维生素D时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据此解答。【分析】掌握维生素D和钙的作用,并能正确识图是做好此题的关键。【详解】A.食物A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B.食物B中含钙、维生素D都较少,若长期以食物B为主食,易患佝偻病;C.食物C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D.食物D中含钙、维生素D较多,不会导致人患佝偻病。故选:B。17.为了研究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小明进行了系列实验:实验一: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①分别称取1g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②在试管内加入5mL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上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实验中将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烧,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原因是▲。(2)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实验二:研究动物体内脂肪是否具有保温功能。①将适量且等量的猪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别在猪油中插入相同型号的温度计,封好袋口,一组放入冰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②每隔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③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3)实验二中步骤①的设计有明显不足,请加以改进:▲。【答案】(1)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2)水的最高温度;(3)应将相同型号的一支温度计放入空塑料袋中,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放入冰箱【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测量食物中的能量我们一般用燃烧的方法来测定。【分析】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详解】(1)将花生仁等切碎,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使燃烧充分。(2)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高,所以测量并记录的是水的最高温度。(3)这个实验是探究动物体内脂肪是否具有保温功能,实验的变量应该是脂肪,所以应将相同型号的一支温度计放入空塑料袋中,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放入冰箱。故答案为:(1)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2)水的最高温度;(3)应将相同型号的一支温度计放入空塑料袋中,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同时放入冰箱。18.动物的能量都来自食物,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不同的。小明要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的大小,采用了下列实验方法:a.分别称取1g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并将它们分别粉碎;b.在右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c.测量并记录加热前的水温;d.将粉碎后的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到自行燃烧,马上放于试管下方,使其完全燃烧干净;e.在同样条件下,再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以上实验步骤。(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实验步骤f:▲。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并没有完全被水吸收,会影响得出正确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是2.1×103J/(kg·℃)。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体,实验的误差更小?▲。(3)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以糖类为代表,用文字或反应式表示)【答案】(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同意;(2)煤油;(3)氧化;糖类+氧气→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解析】(1)根据实验目的是通过测定水温度的变化比较三种物质的供能的进行分析;根据装置易散热分析。(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小,温度变化越明显,所以应选择温度变化明显的液体。(3)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故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氧化应而提供能量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详解】(1)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水的温度的变化比较三种物质的供能的大小,因此要测定加热前后水的温度,故应补充实验步骤: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因为燃烧实验是在空气中进行,会使热量散失较多,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多,因此若改在密封的环境中实验就会使结果更精确。(2)水和煤油,煤油的比热容较小,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变化更明显,所以实验中应选择煤油进行实验。(3)由于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在空气中燃烧是氧化反应,它们在空气中燃烧会消耗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放出能量,故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氧化反应而提供能量的;这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可表示为: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故答案为:(1)测量并记录加热后的水温;同意;(2)煤油;(3)氧化;糖类+氧气→二氧化碳十水十能量(人体摄入的能量)19.(科学探究)探究实验:下面是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老师准备了一些植物的种子:花生、小麦、玉米、豆。其中一个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前选定了一种种子并称重,再往锥形瓶中注入30毫升水,将一只温度计的下端浸在水中,然后将种子点燃,记录温度计上升的度数,再称重种子燃烧后的残留物。所取得的数据是:种子燃烧前重0.8克,燃烧后重0.4克,温度计示数上升30℃。(1)该实验选用▲种子最为适宜,其理由是:▲。(2)在种子燃烧前后称重的原因是:为测定种子成分中被燃烧物质的能量,必须计算种子成分中▲所含的能量。(3)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请计算:这粒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是▲。理论上这一重量的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应是9400J,而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对实验装置做如何改进?▲。(5)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应该▲。【答案】(1)花生;花生种子(富含脂类等有机物)容易燃烧;(2)单位质量;(3)3780焦;在实验过程有大量的能量散失;(4)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5)不可靠;多次测量几次,然后取平均值。【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测量某种食物的热价。解答时可以从热价的概念和测量过程、计算热能、注意事项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详解】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1)花种子(富含脂类等有机物)容易燃烧,因此该实验最适宜选花生种子。(2)为测定种子成分中被燃烧物质的能量,必须计算种子成分中单位质量所含有的能量。因此必须在种子燃烧前后进行称重.如种子燃烧前重0.8克,燃烧后重0.4克,表明花生种子内被燃烧的物质的质量是0.4克。(3)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ΔT。这粒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4.2×30×30=3780(焦),理论上这一重量的种子燃烧释放的能量应是9400焦,而实验取得的数据与理论数据却有如此大的差距,原因是在实验过程有大量的能量散失。(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可信度,应该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如底部有比锥形瓶口径略大圆孔的空易拉罐),或实验过程中尽量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等。(5)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不可靠,应该多次测量(至少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故答案为:(1)花生;花生种子(富含脂类等有机物)容易燃烧;(2)单位质量;(3)3780焦;在实验过程有大量的能量散失;(4)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5)不可靠;多次测量几次,然后取平均值。20.有些动物在饥饿或冬眠时,能量物质消耗的大致顺序是(▲)A.蛋白质→脂肪→糖类B.脂肪→糖类→蛋白质C.糖类→脂肪→蛋白质D.糖类→蛋白质→脂肪【答案】C【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分析】解答该题要记住三大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人体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食物中的糖类供给。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能源;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由此可见,有些动物在饥饿或冬眠时,能源物质消耗的顺序依次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故选:C。21.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平衡膳食、充足睡眠、适度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1)对青少年来说,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比较多,而这类物质是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2)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人们一定要远离毒品。下列不属于毒品的是▲。A.海洛因B.鸦片C.咖啡【答案】(1)蛋白质;(2)C【解析】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含义。【详解】(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适当多吃肉类、禽类、鱼虾和乳制品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含蛋白质比较丰富,蛋白质与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关。(2)我国《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17次会议通过)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麦司卡林,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如杜冷丁。通俗地讲,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性的药品。实际上,有些毒品(如鸦片、吗啡、可卡因)本身也是可供临床使用的药品。毒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致幻剂等五大类。咖啡不属于毒品。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蛋白质;(2)C22.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g,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2)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可为这套装置增设一个防止热量散失的部件,请在图中画出该部件的示意图。(能够简单表达设计意图即可)(3)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填字母)。A.火焰熄灭时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焦。(5)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所含能量真实值的数值:▲焦。【答案】(1)沸腾;(2)画图要点:①能够罩住锥形瓶和核桃仁;②上端留有通风口;(3)C;(4)8400;(5)8518【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含有碳,能够燃烧;而无机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烧。(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设置重复组的必要性。【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测量食物的热价。【详解】(1)如果水量太少,核桃仁燃烧放出的大量的热量可能会使水不断受热后达到沸点,进入沸腾状态。由于沸腾的水温为100℃,即使不断加热,水温也不会再变化,所以会使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2)可找一个易拉罐,尽量把整个装置套起来,以免散失大量的热量,注意这个易拉罐要做以下处理:顶部挖个孔以便通风和锥形瓶的口能套进去;底部去掉,下方剪一个三角形的孔,以便把穿在解剖针上的核桃仁伸进去,并方便观察燃烧情况。(3)当核桃仁完全燃烧,热量全部放出后,水温就不再升高了,这时读出的温度计的读数较为准确。火焰熄灭时还有部分热量继续释放,水温还会升高,故A错误;核桃仁灰烬凉透时,水温会受外界环境影响,开始下降,会使测得的数据偏低,故B错误。(4)因为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的能量是4.2焦,所以现在20毫升水升高了10℃,需要吸收的能量是4.2×20×10,又因为这是0.5g核桃仁燃烧放出的热量,而这粒核桃仁的重量为5g,所以这粒核桃仁含有的能量应该是4.2×20×10×(5/0.5)=8400(焦)。(5)因为这个简易的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总会散失一部分热量,测得的数据会有偏差,因此,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应取各组数据的平均值来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的真实值。故答案为:(1)沸腾;(2)画图要点:①能够罩住锥形瓶和核桃仁;②上端留有通风口;(3)C;(4)8400;(5)8518近几年木糖醇作为新型甜味剂正在代替蔗糖进入人们的生活。木糖醇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为C5H12O5。木糖醇与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甲图所示(图中a1<a2<a3),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pH变化如乙图所示。试回答:甲乙(1)在37℃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填“大于”或“小于”)蔗糖的溶解度,将60℃等质量的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时,析出溶质较多的是▲。(2)人们食用含糖较多的物质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蛀坏牙齿,形成龋齿。而食用▲(填“木糖醇”或“蔗糖”)能有效防止龋齿。(3)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4)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12H22O11(蔗糖)+H2O→X(葡萄糖)+C6H12O6(果糖),则X的化学式为▲。【答案】(1)大于;木糖醇;(2)木糖醇;(3)152;15:3:20;6;(4)C6H12O6【解析】(1)解读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变化关系,从而可以求算出等质量高温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多少关系。(2)信息中酸性环境造成龋齿,且酸性越强,月容易形成龋齿,结合图I可以分析出,在口腔内木糖醇和蔗糖引起的酸碱性变化情况。(3)可以根据木糖醇的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葡萄糖的化学式。【分析】对于多问,且设计内容较多的,要注意审题时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冷静答题,沉着思考。【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7℃时木糖醇的溶解度大于蔗糖的溶解度.在60℃到20℃之间,木糖醇的溶解度变化明显,所以将60℃等质量的该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到2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木糖醇。故答案为:大于;木糖醇。(2)根据“人们食用含糖较多的物质在口腔中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腐蚀蛀坏牙齿,形成龋齿”,可知,酸性物质容易造成龋齿,且酸性越强,越容易造成龋齿。根据图II可以看出,木糖醇在口腔内造成酸性增强,但是蔗糖的酸性更强。所以食用木糖醇能有效防止龋齿。故答案为:木糖醇。(3)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5+1×12+16×5=152。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5):(1×12):(16×5)=60:12:80=15:3:20。15.2g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15.2g×%=6g。故答案为:152;15:3:20;6。(4)蔗糖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12H22O11(蔗糖)+H2O→X(葡萄糖)+C6H12O6(果糖),通过观察,一个X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C6H12O6。故答案为:C6H12O6。故答案为:(1)大于;木糖醇;(2)木糖醇;(3)152;15:3:20;6;(4)C6H12O624.如图是某动物头骨的化石,从图中我们可以对这种动物做出如下的哪个判断?(▲)A.可能是肉食动物B.可能是草食动物C.可能是杂食动物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略25.龋齿的形成过程是(▲)A.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B.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C.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本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D.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本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髓腔受破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26.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若甲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则部位①是肾小球B.若乙中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C.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D.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葡萄糖【答案】B【解析】(1)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3)呼吸运动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4)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分析】理解掌握人体的呼吸、消化、消化及排泄等各种生理活动过程。【详解】A、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所以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①表示肾小管,重新吸收了全部葡萄糖,A错误;B、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y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则部位②是肺部毛细血管,B正确;C、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所以,若丙中z表示肺容积,则ab段曲线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C错误;D、淀粉在口腔内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分解为葡萄糖,若丁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则物质w在部位③中消化成麦芽糖,D错误。故选:B。27.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A.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答案】D【解析】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暂时储存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分析】掌握胃的结构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胃能暂时储存食物。A正确;B、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进行物理性消化及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B正确;C、胃内有胃腺,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等,有杀菌、消化等作用。C正确;D、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D错误。故选:D。28.氟化物与人体牙齿的抗腐蚀关系早在20世纪前叶就被人们所了解。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家在一条有天然氟化物的河流两岸随机挑选1000名儿童做牙齿检查,其中一半为5岁幼儿(乳牙期),另一半为12岁儿童。图中显示儿童腐烂的、掉了的或修补的牙齿数。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5岁幼儿群比12岁儿童群蛀牙多B.使用含一定含量氟化物的牙膏可能有利于防止蛀牙C.北岸儿童的蛀牙比南岸儿童的多D.只有使用含氟化物的牙膏才能防止蛀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略29.2018年10月21日湖州太湖半程马拉松赛在南太湖滨湖大道拉开帷幕,如图表示某运动员早餐以淀粉为主要食物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小肠吸收的A进入血液,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整个过程,经过心脏▲次。(2)B处气体交换是通过▲作用实现的。(3)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叫▲。医生在检查某人的D处排出液体时,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答案】(1)两;(2)气体的扩散;(3)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解析】图示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包括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和排出等生理过程,其中的A表示吸收,B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D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消化和吸收,气体扩散,血液循化,尿的形成等,有一定的难度。【详解】(1)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为A葡萄糖。小肠吸收来的A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要经过两次体循环和一次肺循环,具体路线是:吸收的营养物质由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下肢骨骼肌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由循环路线可知,血液两次经过心脏。(2)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3)E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医生在检查某人的D肾小囊腔中的原尿时,若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故答案为:(1)两;(2)气体的扩散;(3)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30.(科学探究)在一块含有淀粉的琼脂块的四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所示,将上述实验装置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处理24小时后,用碘液滴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观察:(1)以上四个圆点中出现蓝色的是▲(填字母)。(2)比较3、4可得出酶具有▲性。【答案】(1)ABC;(2)单一【解析】【分析】【详解】(1)圆点A唾液与酸混合,PH降低,酶的活性降低,淀粉酶水解减慢,甚至不水解,滴碘液后变蓝;圆点B煮沸唾液,高温使酶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滴碘液后变蓝;圆点C加入蔗糖酶,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不能使淀粉水解,滴碘液后变蓝;圆点D只加唾液,唾液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滴碘液后不变蓝。(2)圆点C加入蔗糖酶,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不能使淀粉水解,滴碘液后变蓝;圆点D只加唾液,唾液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滴碘液后不变蓝,由此可得酶具有专一性。故答案为:(1)ABC;(2)单一31.(科学思维)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食物所含的七大类营养成分中,不经过过程①直接进行过程②的有机物是▲。(2)物质B进入乙细胞后的作用是▲。(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许多其他废物,它们随血液流经▲(填器官名称)形成尿液。(4)①②③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填“同化”或“异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