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一、单选题1.生物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可称为生态位。斑点叉尾鱼和鲢鱼是常见的淡水养殖鱼类,人们常常将它们混合放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人员对两种鱼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绘制了下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d越小说明两种生物之间的竞争越激烈B.b越大说明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D.斑点叉尾鱼和鲢鱼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2.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二胎”政策将影响人口的出生率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左右3.东北豹主要栖息在温带针阔混交林中,以野兔、野猪等为食。2015年,我国科研人员监测到的东北豹数量仅42只,属于濒危野生动物,我国已采取相关保护措施。下列有关东北豹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其种群密度B.东北豹的食物如野兔、野猪等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增长的非密度制约因素C.在监测东北豹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逐个计数D.建立东北豹繁育中心是对东北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4.生态学家认为,一定时间内,当种群数量增加时,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种群密度制约效应。某地空心莲子草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后,数量维持在a附近,后来由于降水量减少,该植物数量明显下降,最后数量维持在b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条件改变不会导致种群的K值发生改变B.空心莲子草繁殖量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C.地震、火灾等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D.空心莲子草数量维持在a附近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非密度制约因素5.下列描述中,没有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是()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的增加而降低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使某种群的种群密度降低D.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6.下列有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和火灾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B.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C.年龄结构仅通过影响种群的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传染病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与该种群的密度大小无关7.有人在研究鼠类数量急剧下降时,发现鼠的死亡不是病原体所致,鼠尸的共同特点是低血糖、肝脏萎缩、脂肪沉积、肾上腺肥大、淋巴组织退化等。这种调节属于()A.外源性调节 B.领域行为调节 C.内分泌调节 D.气候调节8.生态学家认为,一定时间内,当种群数量增加时,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种群密度制约效应。某地空心莲子草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后,数量维持在a附近,后来由于降水量减少,该植物数量明显下降,最后数量维持在b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条件改变不会导致种群的K值发生改变B.空心莲子草繁殖量越大,越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平衡C.地震、火灾等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D.空心莲子草数量维持在a附近的主要原因是存在非密度制约因素9.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是西藏黑颈鹤数量最多的越冬地。据统计,来此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已经超过6400只。这些鹤群是由许多小家庭集群组成、它们早上9时~10时飞离栖息地到农田与沼泽地觅食,19时~20时再返回栖息地。近年来、日喀则高标准的农田建设、吸引越来越多的黑颈鹤来此越冬。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日喀则地区黑颈鹤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B.调查黑颈鹤数量时,可在天亮之前到黑颈鹤的栖息地进行逐个计数统计C.日喀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黑颈鹤在不同季节的环境容纳量均约为6400只D.日喀则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改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黑颈鹤的环境容纳量10.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的作用是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这种因素被称为密度制约因素;有些因素虽对种群数量起限制作用,但其作用强度和种群密度无关,被称为非密度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预防新冠病毒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原因之足病毒在密度大的人群中更容易传播B.森林中,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C.持续38℃高温可以引起蚜虫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两种因素不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来起着控制种群数量的作用二、多选题11.自然界中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通常有两种应对策略,一种是通过增加个体数量来提高种群的存活率,称为r对策;另一种是通过增加个体的适应能力来提高种群的存活率,称为k对策。施行r对策的动物个体小,数目多,例如昆虫等;施行k对策的动物个体大,数目少,例如大型哺乳动物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行r对策的生物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B.施行r对策的生物出生率高,死亡率低C.施行k对策的生物通常有抚育幼崽的行为以提高幼体存活率D.两种生活策略中k对策对种群基因的延续更有利12.长白山景区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有人参、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松毛翠等。某科研团队开展了多个样地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的调查,其中长白松、草苁蓉、平贝母三种植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植物老年植株成年植株幼年植株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密度/(株·hm-2)占比/%长白松9492.1687.8400草苁蓉13834.2412531.0214034.74平贝母604.2230721.57105674.21A.与人参相比,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更大一些B.可预期草苁蓉、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分别是稳定、增加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D.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三、非选择题13.种群密度是种群最重要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是科研工作者的常见工作内容。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对一片面积为3hm²的草原上的藏羚羊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在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a只藏羚羊,全部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了b只藏羚羊,其中有c只藏羚羊带有标记,由此可以估算该草原上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只·hm⁻²。若上述过程中有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则理论上实际值会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估算值。(2)图甲表示一段时间内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比值(R)的变化情况,请在图乙中画出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若有其他地区的藏羚羊迁入该草原,则该草原上藏羚羊的K值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查后发现该草原上藏羚羊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衰退型的年龄结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会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对大熊猫实施保护,但在其栖息地一定范围内依旧存在人类活动的干扰。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大熊猫主要分布于六个山系,各山系的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回答下列问题:(1)割竹挖笋和放牧使大熊猫食物资源减少,人和家畜属于影响大熊猫种群数量的__________因素。采矿和旅游开发等使大熊猫栖息地的部分森林转化为裸岩或草地,生态系统中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__________。森林面积减少,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等功能下降,这些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2)调查结果表明,大熊猫种群数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呈正相关。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使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扩大,且__________资源增多,提高了栖息地对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而旅游开发和路网扩张等使大熊猫栖息地丧失和__________导致大熊猫被分为33个局域种群,种群增长受限。(3)综合分析,除了就地保护,另提出2条保护大熊猫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d越小,两个种群的生态位越接近,生活习性、捕食对象重叠度越高,竞争越激烈,A正确;B、b越大,该种群的生态位越广,捕食对象也更多,适应环境能力越强,斑点叉尾鱼适应环境的能力强,B错误;C、对生态位的研究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C错误;D、斑点叉尾鱼和鲢鱼之间有交叉部分,即两者捕食相同的鱼类,因此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故选A。2.答案:C解析:A、种群的数量特征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种群密度,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B、“二胎”政策会使得新生儿数量增加,从而影响人口的出生率,B正确;C、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密度应用样方法调查,因为活动范围小,C正确;D、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K/2左右,可以持续获得最大捕捞量,D正确。故选C。3.答案:C解析:A、东北豹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B、东北豹食物数量的多少对东北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故东北豹的食物如野兔、野猪等是影响其种群数量增长的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C、东北豹数量稀少,且危险性较大,在监测东北豹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红外触发相机逐个计数,C正确;D、建立东北豹繁育中心属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才是对东北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错误。故选C。4.答案:C解析:A、环境条件改变会导致种群的K值发生改变,如破坏环境会减小环境容纳量,A错误;B、若该植物为入侵物种,则其大量繁殖后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B错误;C、地震、火灾等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D、空心莲子草在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数量未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主要体现了气温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A错误;B、一年蓬的种群密度与林冠层的郁闭度有关,即与一年蓬受到的光照强度有关,体现了阳光对种群密度的影响,B错误;C、引起传染病的某种病毒对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该种病毒属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C正确;C、火山喷发时火山口附近的植物几乎全部死亡,体现了自然灾害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A、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因此被称为非密度制约因素,A错误;B、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有关,如天敌等,B正确;C、年龄结构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错误;D、传染病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随种群密度的大小而改变,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错误。故选B。7.答案:C解析: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经受的社群压力增加,会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进而引发内分泌失调,使种群数量增长停止或被抑制,继而又降低了社群压力,这种调节属于内分泌调节,C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环境条件改变会导致种群的K值发生改变,A项错误。若该植物为人侵物种,则其大量繁殖后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B项错误。空心莲子草在大量繁殖一段时间后数量未继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密度制约因素,D项错误。9.答案:C解析:A、由题意可知,日喀则是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影响该地区黑颈鹤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A正确;B、为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在黑颈鹤飞离栖息地到农田与沼泽地觅食之前对其进行统计,因黑颈鹤个体较大,数量有限,可采用逐个计数统计,B正确;C、日喀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不同季节食物等条件不同,容纳黑颈鹤数量也不同,C错误;D、日喀则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改变了农田的生态环境,为黑颈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提高了黑颈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C。10.答案:D解析:预防新冠病毒措施之一是居家隔离,因为病毒在密度大的种群中更容易传播,A正确;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害虫和食虫鸟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体现了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B正确;温度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高温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都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或迁移率来控制种群数量,D错误。11.答案:AC解析:A、施行r对策的生物虽然繁殖力强,但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适应能力差,因此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A正确;B、施行r对策的生物出生率高,但由于个体小,对环境适应性差,易受天敌捕食等,死亡率也较高,B错误;C、施行k对策的生物如大型哺乳动物,通常有抚育幼崽的行为,这样能避免幼体被天敌捕食等,提高幼体存活率,C正确;D、不同生活对策是与种群本身高度匹配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不存在绝对的优劣,D错误。故选AC。12.答案:ABD解析: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根据被调查植物的大小而定,植物越大样方面积相对比较大,所以调查长白松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该比调查人参时的样方面积大,A正确;B、从题干表格中可以看出,草苁蓉老年、成年、幼年植株占比接近,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数量变化是稳定;平贝母老年植株占比较少,为4.22%,成年植株占比21.57%,幼年植株占比74.21%,所以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群数量变化是增加,B正确;C、平贝母的种群数量变化会受寒流、火灾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D、种群密度只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变化,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所以仅根据平贝母的种群密度最大并不能得出其种群数量会增加,D正确。故选ABD。13.答案:(1)ab/3c;小于(2)如图所示:不会;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3)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未来一段时间内,成年个体数量较少导致出生率下降,而老年个体的死亡导致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会小于死亡率解析:(1)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可估算该草原上藏羚羊的种群密度为ab/3c只・hm-2。若上述过程中有标记物脱落的现象,则重捕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会减少,因此,理论上实际值会小于估算值。(2)根据图甲中出生率和死亡率比值的变化情况可得种群数量变化,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3)衰退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未来一段时间内,成年个体数量较少导致出生率下降,而老年个体的死亡导致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会小于死亡率,藏羚羊的种群数量会呈下降的趋势。14.答案:(1)生物/密度制约;减少;间接(2)栖息地面积;竹林面积;食物;碎片化(3)将大熊猫从当前栖息地迁移到其他适宜生存的地区,有助于扩大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也可以建立大熊猫繁育中心,进行人工繁殖与饲养,可以增加大熊猫的数量,减轻野外种群的压力;制定更严格的法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