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背影》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4课《背影》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4课《背影》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4课《背影》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4课《背影》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走进文本,整体感知师:《背影》预习过了,从课文中读出了哪些信息?生:父亲对我很照顾,送我去车站,给我买橘子。我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爱。生:作者以前对父亲不理解,后来被父亲的背影感动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师:关注了课文的核心事件,发现了作者情感的变化,很好!有没有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或者觉得文章中有些内容其他同学可能不太重视?生:我看了一些资料,好像说这篇课文不是赞美父爱的,但我读不明白那些资料上的观点,我觉得作者就是在回忆父亲对自己的爱。师:你读的应该是当代研究者的文章,这其中涉及新文化运动以及朱自清家庭纠纷等背景性知识,一会儿我们会探究的。生:课文最重要的内容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作者已经20岁了,父亲为什么不让作者去买,而是坚持自己去买?师:这是个问题,课文中确实说了,“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你是如何理解这一行为的?生:我觉得可能是父亲觉得我买不好,也可能是他习惯于主动做事。师:或者也因为在父亲的心目中,作者始终是小孩子,是需要他呵护照顾的对象。哪位同学再谈谈,你觉得学习《背影》时最该关注的内容是什么?生:应该懂得理解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师:你关注的是课文的教育意义。如果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角度看,最该关注什么?生:应该学习课文中的描写。师:哪些描写?表达要尽量准确。生: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描写,我觉得动作写得很好,需要学习。生: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时间、地点和事件应该重点关注。因为文章写的是两年多时间中发生的事,但只集中写了买橘子这很短时间内的故事,其他的仅三言两语地介绍一下。师:很好!你关注了文章的结构与详略安排。只是,你为何认为写的是两年多时间?生:课文第7段中写了,“最近两年不见”。师:前面还有一个句子呀,“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文章的时间跨度,应该是“买橘子那年”加上“近几年”再加上“最近两年”。实际上是八年时间,买橘子是1917年,写文章是1925年。二、细节研读,辨识手法师:《背影》中,最打动你的内容是什么?请把它读给大家听,然后陈述被打动的理由。生:最打动我的是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内容。(生读该段)父亲自身行动艰难,却为了我而来回受累,我从中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被这段内容打动的?举手示意一下。(环视班级后,提问两生)你被打动的原因是什么?生:作者写得很细致,我好像看到了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举动。生:课文好像只有这一处写得很详细,其他内容没打动我。师:你这理由很充分啊,其他的没打动我,剩下的这块内容,便是唯一选择了。既然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段文字,被这段文字打动,我们便先研读这段。请把这段文字自由诵读一遍。(生读,但很快变成了齐读)师:读得很整齐,但这样读不好,自由诵读应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着读、读出自身的理解。下面,请大家把这段文字中的动词圈出来,思考一下,哪一个动词用得最精彩。(组织交流)生:我最喜欢“探”。“探”有试探的意思,父亲因为胖,行动不便,所以需要试探一下自己能不能从月台上爬下铁道。生:我喜欢“缩”。“攀”和“缩”是连续的两个动作,好像每个人往高处爬都得是“攀”和“缩”,但“缩”更能显示出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师:父亲从这边的月台“探身下去”时,会是什么样的具体动作,是一跃而下,还是其他什么动作?生:应该是两手扒住月台,把身体慢慢往下放。师:非常精彩!先“探”再“扒”最后“放”。作者为何只写“探”而没写后面两个动作?生:······师: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作者就要这样写,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不写后两个动作啊。是不是?想一下,父亲去买橘子时,我在哪儿?生:车厢里。师:坐在车厢里的我,能否看见父亲从月台下到地面的动作?(有学生认为能看见,有学生认为看不见)师:这是生活常识。就如老师站在讲台上,看不到你在课桌下的手在做什么,因你的动作被课桌挡住了。作者写父亲下月台时,只写观察到的“探”的动作,不写观察不到的其他动作,这是一种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再思考一个问题,父亲买橘子时的这一连串动作美吗?(有学生认为美,理由是动作中有父爱;有学生认为不美,因为动作不协调,比较难看)师:暂时把动作中的情感撇开,只把这一连串的动作组合成一个电影镜头,父亲的身手不矫健,甚至笨拙,显然不美。作者为什么不把父亲的动作写得美一点,把父亲塑造得强大一些,这样写是否丑化了父亲?生:我认为作者是写真实的内容。事实就是这样,他就这样写。师: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说法,叫“为尊者讳”。意思是说不在言语中说尊长的不好。就算是必须说,也要换成委婉含蓄的表达,或者一笔带过。朱自清为什么不把这并不优美的动作一笔带过,而是特意铺展开来详写?生:如果父亲行动很敏捷,那他去买橘子就不能让我感动,也就没这篇文章了。师:你的意思是,越是把父亲的行动写得艰难,越能体现其动作背后的情感的深厚。这很有道理。哪位同学在预习时研究过,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生:细节描写,抓住典型的动作来描写。师:是细节描写,但还可以更具体地区分,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描写细节。(生沉默)师:这段文字使用了两种写作技法,分别是“铺陈”“白描”。(屏显)铺陈:详细地叙述。《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属于最具代表性的铺陈。具体到《背影》中,就是把见到的动作都详细地描绘出来。白描手法:中国绘画中,以淡墨勾勒轮廓或人物而不设色者,谓之白描。将其应用于文学创作,即指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把情感藏到文字的背后。师:这一段为什么要写父亲的衣着呢?把“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删了,文章不是更紧凑吗?生:刚才那位同学说了,这段文字是写真实的所见。父亲去买橘子时,作者最先看到的是在月台上行走的父亲的背影,关注的是他的服装。父亲下月台、穿过铁路再爬上对面月台时,才关注他的动作。师:很好!你是从父亲的行动过程来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我们也常说,写真实不等于实录,要根据需要取舍材料。父亲的服饰,对于情节的发展、情感的表达或者主题意义的呈现,有没有作用?如果写成“他戴着黑帽,穿着黑马褂,深青色棉袍”行不行,有什么差别?生:我认为不能把“布”省略。因为穿黑布、深青布衣服一般是穷人,有钱人都是穿绫罗绸缎,而且颜色很显眼。师:对,你一下子就抓到了要害。写父亲的衣帽,强调布的材质,说明经济上困难。生:最后一段写“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和这一段的父亲的服饰形成了前后呼应。师:你是从文章的结构来分析的,也很好。还有什么发现吗?生:前面写了他给我做了紫毛大衣,但他自己却穿布衣服,说明父亲虽然没有钱,但还是特别关心我,给我买好衣服穿。师:真棒!你发现了父子间服装上的差异,并分析出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这样,父母自己舍不得穿名贵的衣服,却舍得给我们买。这就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无私的爱。通过三位同学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课文中看似随意写的一句话,其实是有目的的。像这样有目的的句子课文中还有一些,找找看,哪些句子也具有特殊意义?生:第2段中只写了父亲说的一句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表现出父亲的镇定、勇敢和乐观。师:这句话是很有特色,但要说是镇定、勇敢和乐观,好像有点不太符合特定的情境。要注意前面的“祸不单行”这个词。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归纳这句话中体现出的人物个性更准确。可以四人一讨论小组研究一下。(学生合作探究)生:作者单独写这一句话,是为了写父亲对作者的安慰,其实父亲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生:我们觉得除了安慰作者,父亲也是用这句话给自己打气。师:分析得很好。其实不妨这样去想:你期中考试考得很差,父亲对你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还有机会,下次努力考出好成绩。他说这句话时,肯定谈不上勇敢和乐观,而是在安慰你,也安慰自己。他的内心中或许有不满意,但他藏起来不说,只安慰你。当然,朱自清家的变故,很大程度上是父亲的原因,他说这句话时,也有一点儿自我减压的成分。生:我认为第4段开头第一句话也有言外之意,作者说“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句和“背影”其实没什么关系,但它对表现那个时候的作者很有用。作者在家庭经历巨大变故的情况下,到南京依旧和朋友去游逛了一天,也说明作者那是其实不懂事。师:你发现了一处老师没注意的内容,真厉害!是啊,不写这一句话,对整个故事没有任何影响,但作者偏偏把它写出来,除了事实如此,也确实能发现作者还不具备承担家庭重担的能力。你认为父亲有没有同我一起游逛?生:我认为没有。因为后面说父亲“事忙”,本来都不准备过江送作者。师:我也这样认为,父亲是到南京找工作的,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还有很多欠债要还,没时间更没心情去游逛。生:父亲送作者到车站后,课文没有具体描写“我”说的话,只写了父亲说的三句话,这三句话也都有特殊意义。比如,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说明父亲怕“我”遇到问题处理不好,不放心。“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不放心“我”的行李,担心丢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担心“我”路上的安全,要“我”来信报平安。师:这三句话确实很有味道。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是母亲表达这样的内容,会如何说?生:母亲肯定会唠唠叨叨地说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坐在车里不要出去,外面风大,当心感冒了什么的。生:母亲也会让我到那边来信。第一个句子,母亲可能会说,让你爸跟你去,他经验丰富。师:你很有经验啊,是不是你母亲经常这样说?把思路拉回课文中,作者为什么只写父亲的这几句话?父亲又为什么如此表达?生:课文中父亲其实说了很多的话,只不过其他的话都是作者介绍的,没有把话直接写出来。我认为这几句话单独拿出来,能表现父亲对我的关心。被作者省略的其他话,应该还是表达关心的,不用写太多。师:有人认为这三句话虽然也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但更多是用来表达一种不满的。因为这三个句子中,父亲都是用命令式的语气在下达任务,而且把作者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看,甚至让他别乱走当心走丢了。同学们觉得这样的观点对还是错?生:爸爸好像都喜欢这样说话,现在的父亲也是这样。生:我觉得不一定是表达不满。作者的父亲可能习惯了这样说话。生:其实,在父亲的心中,作者并未长大,父亲永远担心他遭罪,所以便想帮他把一切都安排好。只不过作者其实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便有了矛盾。师:你认为这三个句子的背后藏着一种矛盾?生:是的,而且课文最后一段也直接告诉我们存在矛盾了。师:很棒,能够联系前后文进行赏析,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个问题无法形成统一答案,谁知朱自清当时怎么想的呢。我们解读课文,重要的是合情合理,经得住推敲。再研究一个细节:第4段中,为何两次强调“踌躇了一会儿”?让父亲“踌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生:前面说过了,父亲到南京是找工作的,需要到处跑,其实没时间送作者,但又不放心作者,所以表现为“踌躇”。师:为什么要写两次?生:两次写“踌躇”,说明父亲内心很纠结。师:那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如果父亲不需要找工作,不是有很多事要办,他就不会踌躇,而是直接送我去车站?生:应该是。师:送“我”去车站,和找工作养活一家人,还欠账,哪个更重要?生:我觉得如果“我”很小,不送过去可能会走丢了,那么送“我”更重要。现在“我”20岁,而且坐火车来回多次,父亲也知道,所以送“我”不重要。师:是啊,其实“我”根本不需要送,父亲也知道“我”有独立乘车的能力,但还是把更重要的找工作放在一边,坚决要送“我”去车站。老师认为,这个细节的背后,除了父爱,还有其他因素。下面咱们就研究这其他的因素。三、梳理详略,认知主题师:《背影》的核心事件发生在南京浦口车站,文章为何要先写发生在徐州和扬州的事?又如何写发生在这两地的事?生:这两地发生的事,是时代背景。师:这里有写时代的内容吗?应该是这篇车站送别这件事的生活背景,跟时代可能有关系,但至少不是特别紧密的关系。两地的事,详略安排上有何不同?生:写徐州的内容中有具体的语言,写扬州的内容就是简单介绍。师:对,写徐州是稍详写,写扬州是略写。这两地发生的事,构成了文章的叙事背景。请同学们关注这几个句子-“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几个句子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说明父亲在徐州时借了很多钱,把工作也丢了,以至于回到扬州把家里的东西都卖了还债,然后又借了新的债。师:你分析得基本正确,朱自清的父亲不是借了很多钱,而是挪用了很多公款,又还不上,所以被开除了。有资料介绍说,父亲亏欠的钱,朱自清一直到1940年以后还在替他归还。了解了这个背景,便可以发现,“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更多是说给父亲自己听的。刚才老师说了,父亲坚持送“我”去车站,为“我”买橘子的背后,除了父爱,还有其他因素,这个因素老师认为是父亲因为自身的原因而拖累了全家,心中是有愧疚的,尤其是面对已经成年,且在北京读大学的长子。但他又放不下父亲的面子,不能向儿子直接承认错误,便用行动来表达这份歉疚,希望以此获得儿子的谅解。所以,他明知儿子不需要他送行,不需要他爬月台买橘子,却都坚持去做。师:第7段的前半部分中,作者写了这样的话-“家庭琐屑便往往要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为什么要写这些信息呢,不写不是更有利于表达父子间的深厚情感吗?生:这两句话是说父亲后来对作者不像车站送行时那么好了,经常发怒。生:说明父子间有矛盾,而且可能矛盾还很深。师:确实有很深的矛盾,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一下,做全方位的了解,课堂上我们不拓展了。大家品味一下这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正常情况下,我们会说“两年没见”或者“两年不见”,作者为什么中间加了一个“的”?生:······师:说不出来理由?这既涉及语法问题,还有词语的特殊意义问题。从语法看,加一个“的”,“不见”便成了一个事实,属于名词了。从词义看,“不见”和“没见”差别很大,“没见”是客观结果,“不见”可能是主观上不想见,行动上不去见。所以,“最近两年的不见”不是陈述父子已经有两年没有见面了,而是说父子间有较大的矛盾,两年间不往来了。回到前面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写父子间的矛盾?生:可能是用矛盾和前面的爱护形成对比。师:那对比的目的又是什么?生:解释父爱的可贵。正因为现在关系不好了,才会更想念原先关系好的时候。师:这样说好像很有道理。如果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思考,是否可以理解为,在表达父爱之外,作者还想告诉我们一些其他的道理呢?生:我看过一个资料,说朱自清写了这篇文章之后,他父亲看到了,然后他们就和解了。师:是的,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写过一篇文章《朱自清与<背影>》,详细地介绍了这件事。同学们注意到没有,闹了多年矛盾,以至于父子反目成仇,互不往来,如何化解这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