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语文》✩精品课件合集第X章XXXX模块1
诗歌篇诗经·郑风风雨中国传统关于《诗经》,你知道些什么?壹关于《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最初称为《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部分。共有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其中《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壹《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赋比兴赋:反复铺陈。“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朱熹《诗集传》)赋即铺陈,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打比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
《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壹《诗经》的基本表现手法:赋比兴兴: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兼有了比喻、象征、烘衬等的手法,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壹关于《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一个光辉的起点,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方向。清人赵翼的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即是指“国风”,“骚”代指楚辞“离骚”,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诗经》《楚辞》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风》《离骚》“风骚”贰郑风1·风雨风雨凄凄2,鸡鸣喈喈3。既见君子4,云胡不夷5。风雨潇潇6,鸡鸣胶胶7。既见君子,云胡不瘳8。风雨如晦9,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中国传统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2.凄凄:寒凉的样子。3.喈(jiē)喈:鸡呼伴的叫声。4.既:已经。5.云:语助词。胡:何,怎么,为什么。夷:平,指心情从焦虑到平静。一说同“怡”,喜悦。6.潇潇:风雨声。7.胶胶:鸡叫声。8.瘳(chōu):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9.如:而。晦(huì):昏暗,阴暗不明。【课堂研讨】叁带着问题去诵读思考1:1.天气的好坏会影响你的心情吗?本诗中的天气和主人公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你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思考2:本诗有三章,采用了叠章的形式,即每章的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的改变,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今天的现代歌曲中也常可看到这种情况,你认为这种叠章重句是简单的重复吗?有什么效果?中国传统叁本诗的主题是什么?你赞成哪种中国传统
1.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正在思念她的爱人而爱人就回来了的喜悦心情。——王力《古代汉语》
2.淫奔之女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朱熹
3.“《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毛诗序》
4.此诗主旨为解释乱世得贤人,求贤心切——《诗经新释选》文学艺术出版社
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君子有度,或处乱世仍不改其度也。——《诗三百解题》复旦大学出版社肆《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本诗很好地体现了这点中国传统以四言诗为主,章法重叠,回环往复;语言上双声叠韵的现象比较普遍,修辞巧妙,韵律和谐。在诵读中体会回环往复、音韵和谐之美肆如何通过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可以举出例子吗中国传统1.有的通篇重叠,各章对应地只换几个字;2、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叠;3、有的隔音重叠,重首重尾。重叠便于记忆和咏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复,可以增加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怀。当代你熟悉的的歌词中也有这种情况吗?伍从几个点来欣赏本诗——“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国传统风雨凄凄: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风雨潇潇:潇潇,则从听觉见出夜雨骤急风雨如晦:如晦,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在风雨交加之际,天地之间一片昏暗,只有不停歇的鸡叫声伴随左右,更让人倍感凄清悲凉,又孤独烦闷。这样的情境中,不禁更加怀念阔别的丈夫。此景也正是主人公心情的写照。伍从几个点来欣赏本诗——“以哀景写乐情”中国传统风雨凄凄——云胡不夷。风雨潇潇——云胡不瘳。风雨如晦——云胡不喜。正在这几乎绝望的凄风苦雨之时,怀人的女子竟意外地“既见”了久别的情郎;骤见之喜,欢欣之情,自可想见。而此时凄风苦雨中的群鸡乱鸣,也似成了煦风春雨时的群鸡欢唱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伍从几个点来欣赏本诗——“最朴素的话表达最深的情”中国传统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久别重逢,心底有万千波澜,口中有千言万语,实难言状。反而,一句再朴素不过的“云胡不喜”,简单而又真挚动人。正如张爱玲用以形容千万人中恰恰相遇时,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想一想,你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或感受吗?伍从几个点来欣赏本诗——“风雨怀人”的意境中国传统“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本诗营造的场景,成为后世“风雨故人来”、“风雪夜归人”等意境的滥觞。说说你所知晓的文学、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这一类景象。陆比较赏析中国传统
请赏析《诗经》中另外两首同样以爱情为主题的诗:《采葛》《褰裳》陆赏析《采葛》王风1·采葛2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4。彼采艾兮5,一日不见,如三岁兮6。1.王风:王都之风,即东周王城洛邑一带的乐调。《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十篇。2.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3.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4.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5.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6.岁:年。陆赏析《褰裳》郑风1·褰裳2子惠思我3,褰裳涉溱4。子不我思5,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6!子惠思我,褰裳涉洧7。子不我思,岂无他士8?狂童之狂也且!1.郑风:《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今存二十一篇。2.褰(qiān):提起。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3.惠:见爱。一说疑问词,相当于“其”。4.溱(zhēn):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密县东北。5.不我思:即“不思我”的倒装,不思念我。6.狂童:谑称,犹言“傻小子”。狂,痴。也且(jū):语气助词。7.洧(wěi):郑国水名,发源于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即今河南省双洎河。溱、洧二水汇合合于密县。8.士:未娶者之称。陆请比较赏析三首诗在内容和写法的异同点相同点中国传统1、三首诗主题都跟爱情有关。2、三首诗都采用“赋比兴”中赋的表现手法。3、三首诗都通过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肆请比较赏析三首诗在内容和写法的异同点不同点中国传统1、《采葛》《褰裳》表达的情感更加直白大胆热烈,而《风雨》表达的情感更加内敛深沉。2、《采葛》《褰裳》重叠的字词更多,通篇只换了几个字。《风雨》通篇所换字更多。陆学完三首诗,对你的爱情观有启发吗?中国传统请交流感悟。柒课堂拓展1说说你喜欢的诗经句子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4.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中国传统柒课堂拓展2了解“诗经六义”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雅、颂”是诗歌内容的分类。“风”种是风土乐调的意思,它由十五种带有不同地域色彩的乐调的诗歌组成,称为“国风”或“十五国风”。
“雅”一般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颂”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是上层贵族所作,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如《七月》。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表现手法,形式上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实际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歌咏的内容做铺垫……中国传统捌课后作业学以致用1.课后阅读金庸《神雕侠侣》第十五回,重点欣赏程瑛救了杨过后,偷偷在书桌前写诗,后被杨过识破心事的那一段。分析一下程瑛为什么要翻来覆去地写那两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国传统捌课后作业学以致用2.《诗经》中有不少关于爱情的诗篇,其中不乏名篇名句,选一首你最喜欢的篇目,分小组进行诵读交流,并进行简要评述。中国传统谢谢观看中国传统屈原中国传统山
鬼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屈原
(约前340—约前277),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的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他在政治方面主张实行美政,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使国家富强;在军事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
后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屈原虽离世,但是其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其爱国的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端午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司马迁
壹楚辞中国传统
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在楚国民歌基础上开创的一种新诗体。突破了《诗经》四字句格局,每句字不等,句法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用来协调音节。代表作者: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风骚壹九歌中国传统
本篇出自《九歌》的第九首。
《九歌》是屈原吸取楚地民间神话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具有非常浓厚的楚地民间巫文化色彩。代表屈原的最高艺术成就。
《九歌》中有不少篇章描述了鬼神的爱情生活,本文也是如此。
壹屈原时期的楚国中国传统
盛极一时,后期政治腐朽,不图进取,逐渐衰落山地居多,水路纵横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壹楚地的祭祀风俗中国传统
祭祀对象
祭祀方式
通灵附身
献祭
政策影响
楚怀王的鼓励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
《山鬼》中的山鬼即山神,“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
或说就是楚襄王所梦的巫山神女。
《山鬼》是指什么?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
开头八句用第三人称介绍山鬼美丽娇好的仪容情态,以及乘车赴约时的一系列举动和情景。主要从形态、衣着、容貌、车骑等方面描摹了山鬼的美丽形象。中间十二句是主体,山鬼自述到达目的地不见情人后的种种复杂心情:先是责怪自己迟到,后来埋怨对方失信,但又马上替对方辩解,写得缠绵悱恻,一波三折。第三部分最后七句恢复第三人称的写法,写出山鬼相思的愁绪后戛然而止,余味悠然;其中用背景的凄厉渲染山鬼的内心痛苦,写得十分传神。初读诗歌,划分层次和归纳大意。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一节
从各方面描绘了“山鬼”的美好。
山鬼的装束:“被薜荔兮带女罗”“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山鬼的坐骑:“乘赤豹兮从文狸”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一节
山鬼的容颜:(借爱人之口)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的动作:
“折芳馨兮遗所思”
反映了山鬼怎样的心情?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二节
写山鬼在约定处焦急等待爱人的情景。山鬼自述到达目的地不见情人后的种种复杂心情:
先是责怪自己迟到→后来埋怨对方失信→但又马上替对方辩解
写得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注意心情及景物的变化)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二节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责怪自己迟到“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孤身一人时的心情及周边景物的变化云、天色渐晚、风、雨山鬼一个人在风雨交加的山上等待恋人,越发孤单。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三节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首先赞美山鬼的美好高洁的品质“君思我兮然疑作”承上“君思我兮不得闲”而来
至此时,山鬼的等待已到了极点,期待落空,在现实面前,她不由自主地要往坏的方面想。贰赏析诗歌中国传统第三节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凄凉孤独的景物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无限伤心哀怨的心情凄婉哀怨的表达……
山鬼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发出凄美的哀叹,可她对公子的思念结束了吗?
借景抒情,你还想到哪些借景抒发愁绪的古诗?叁赏析诗歌中国传统探究山鬼形象
《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
外貌:
性格:
品格:叁赏析诗歌中国传统你心目中的山鬼形象是?
右图为刘旦宅作品叁赏析诗歌中国传统
梳理山鬼前后心理变化。赴约前:——愉快,充满期待赴约后:——失落,抱怨,开脱,忧伤两极心理的对照描写突出主人公内心极度的忧伤。叁赏析诗歌艺术特色中国传统
两极心理的对照描写。幻想和现实交织。气氛的渲染:情与景、意与象、主观的心情与客观的环境相结合,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渲染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语言华美,恰当地运用象声词语,富有音乐美。抒情和叙事结合。叁赏析诗歌中国传统
1.既自信,又焦虑2.既心怀远大,又求而不得3.面对困难十分坚韧,但又依赖感情矛盾式的女性角色及其隐喻叁赏析诗歌中国传统
隐喻:屈原的性格及其政治生涯
——一首爱国主义的悲歌《九歌》大约写于屈原被流放江南和秦军破郢之前。第一段的自信和向往。第二段的担忧
“灵修”——“美政”世界。第三段悲哀和痛苦。肆小结本课
这是一曲爱国的悲歌:
从屈原身上我们学习哪些精神?1、爱国精神2、追求真理3、宁死不屈伍课后作业
1.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不仅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其人格亦照耀千古。在屈原的精神世界中,一生都以“美”为追求,并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从本诗中“山鬼”的形象和出现的各种香草入手,再结合《离骚》相关诗句,说说其中“美”的体现,理解诗人对美好的事物与高尚人格的追求,在班上进行分享。
2.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诗歌中的女神山鬼面临被抛弃的命运,内心无比悲伤和自怜,但最终的结局却未定论,请发挥想象,续写诗歌《山鬼》,文体不限。谢谢观看中国传统曹操蒿里行中国传统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贰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仙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奋威将军,联兵西向讨董卓。董卓把持朝政,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曹操感怀时局,在出征路上写下了这首诗。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无耻、祸国殃民的董卓。激情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悲愤、失望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大批死亡。尸骨曝露于野地里无人收埋,千里之间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悲愤、同情、哀伤肆写作特点借乐府旧题写时事。运用民歌的形式。风格质朴,沉郁悲壮。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中国传统伍整体把握《蒿里行》运用民歌的形式,行批判之实,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诗以叙事起,以抒发战争带给人民深重灾难之情终,是诗亦是史,“诗史”之誉,足以当之。全诗风格质朴,沉郁悲壮,气度雄阔,笔力雄健,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的豪迈气魄和忧患意识,诗中集典故、事例、描述于一身,既形象具体,又内蕴深厚,是曹操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中国传统陆课后作业学以致用1.有人说曹操野心勃勃、狡诈多疑,是一代奸雄,有人说曹操建功立业、统一北方,是一代英雄。请以此为主题,以各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选定立场,开展班级辩论赛。2.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滥觞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精彩绝伦的一页,以曹氏三父子为代表,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特色。他们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虽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但并不是要在乱世及时行乐,消极逃避,而是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意境宏大,雄健深沉。这种价值观和精神对今天的你有什么触动或启发吗?中国传统(晋)陶渊明饮酒
秋菊有佳色中国传统关于陶渊明,你了解些什么?从这两幅图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壹关于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开创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后世称其“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主要作品《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
壹关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看看陶渊明笔下自己是什么样的
从这篇传记中你看到的陶渊明:爱好:?性格:?价值观:?如何理解“不求甚解”:?读书、喝酒、写文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率真一种兴趣主义壹关于陶渊明—“仕”与“隐”的人生经历三、中晚年的隐居终老阶段(约41-62岁):脱离官场,躬耕乡野,即使后来生活困顿,也拒绝了朝廷的征兆,未曾离开。二、壮年的辗转出仕阶段(约29-41岁):先后四次为官,41岁从彭泽令任上辞官,再也没有出仕。一、少年、青年阶段(约29岁以前):出生望族,少有壮志,天性爱好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壹关于陶渊明—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真”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古今贤之,贵其真也。苏轼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隐:不同于“终南捷径”也没有怪诞乖张、惊世骇俗的言行壹关于陶渊明—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就是“真”(南朝)萧统《陶渊
明传
》葛巾滤酒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我醉欲眠挂钱买酒
(颜延之)“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壹关于陶渊明—性爱丘山,自在自然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壹关于陶渊明—固穷守节,安贫乐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壹关于陶渊明—躬耕田园,诗酒琴书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壹关于陶渊明—躬耕田园,诗酒琴书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贰陶渊明的成就和地位—诗意田园的创造者陶诗的艺术风格:绝少使用秾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言词、生僻的典故、锤炼的字句,他的诗自然、朴素、简练、高妙。看似平淡,实则醇厚优美。对后世文学及文人的典型意义艺术上,开创了田园诗派,成为后世文人的典范。思想上,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率真深情的个性;酒与菊的象征;旷达淡泊的人生哲学。元好问《论诗》: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叁《饮酒》组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饮酒》二十首是他创作的以饮酒咏怀为内容的组诗,虽以饮酒为题,但又不仅仅是写酒,纵谈了很多人生问题,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本诗是其中的第七首。饮酒二十首序言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思考:陶渊为什么要写这一组《饮饮》酒》诗?肆
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1。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2。一觞聊独尽,杯尽壶自倾3。日入群动息4,归鸟趣林鸣。啸傲东轩下5,聊复得此生。中国传统1.裛(yì意):通“浥”,沾湿。掇(duo多):采摘。英:花。2.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3.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4.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5.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课堂研讨】肆带着问题去诵读思考1:
诗人为什么将酒称之为“忘忧物”?再联系几首篇中有“酒”的陶诗,说说“酒”对于陶渊明的作用和价值。你认为他是借酒来逃避吗?思考2:末句“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请问“此生”是指什么样的生活?你如何看待诗人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中国传统伍文本欣赏之——“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思考:陶渊明的诗常用一些生活中实有的形象来表达象征的意思,最常用的形象有哪些?本诗是一首咏物之作,开头一句简洁直入。“秋菊有佳色”,是说秋菊有很美丽的姿态、形状。“色”不仅仅是指颜色,在佛经里,凡是宇宙间一切有形的现象都是“色”。秋菊这么可爱,所以诗人就把带着露水的菊花花瓣采下来了。
渊明为什么爱菊?伍文本欣赏之——“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采下花瓣来做什么呢?不是插在花瓶里来欣赏,而是把菊花瓣洒在自己要喝的酒中。陶渊明喝酒,是为了使他自己的精神从世俗羁绊中得到一种解脱。而他之所以把菊花和酒结合起来,是因为菊花不仅有外在的佳色,更有内在的精神品质。屈原《离骚》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如何理解:“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梁·萧统《陶渊明集序》)
渊明为什么爱酒?
你还知道哪些陶诗有关酒的句子?伍文本欣赏之——“一觞聊独尽,杯尽壶自倾秋”
思考:“独”和“自”都用得很妙。独”,是独自、孤单之意,“自”是自在自得之意,你觉得二者茅盾吗?为什么?当诗人喝着菊花酒的时候,就感到自己离这个世俗的世界更远了,有一种安定喜乐之情。不过如果没有旁人的理解,也会感到寂寞。“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就是写这种孤独的寂寞与自得的喜乐结合起来的感情。伍文本欣赏之——“日入群动息,归鸟趣林鸣”
思考:陶诗中写到归鸟的很多,尤其归隐以后,常常借归鸟以寓。你好知道有哪些吗?时间不知不觉在饮酒中过去,太阳渐渐落下去,所有生物都停止了活动,鸟儿们鸣叫着飞向自己的栖息的巢,一片宁静和乐。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人应该顺应的。
鸟儿始飞终归的过程象征着什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云无心而出蚰,鸟倦飞而知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伍文本欣赏之——“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思考:体会三个字“啸”、“傲”和“聊”
啸和“呼”“吟”等有什么不同?傲是自傲、骄傲吗?有了“聊”字,作者还是完全忘情,一味悠然吗?陆课堂拓展1朱光潜谈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
有一个普通的误解我们须打消。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的一方面;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在隐与侠以外,渊明不定期有极实际极平常的方面。这是一般人所忽视而本文所特别要表明的。隐与侠有时走极端,“不近人情”;渊明的特色是在处处都最近人情,胸襟尽管高超而却不唱高调。他仍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的家常便饭的风格。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认为人生理想在“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渊明算是达到了这个理想。……中国传统朱光潜谈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陆课堂拓展2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并序(两首)
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余。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示舍弟子由、晁无咎学士。中国传统其五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其七顷者大雪年,海派翻玉英。有士常痛饮,饥寒见真情。
床头有败榼,孤坐时一倾。未能平体粟,且复浇肠鸣。
脱衣裹冻酒,每醉念此生。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跋子瞻和陶诗黄庭坚
(宋)柒课后作业学以致用1.讨论:有人说陶渊明的诗歌浅显易懂,寡淡无味。你赞成这种说法吗?为什么?2.陶渊明对菊花的情有独钟在历史上是一件著名的雅事,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也说“晋陶渊明独爱菊”。对不同事物的喜爱体现了个人不同的情趣、追求。说说你最喜爱的某种植物或物事,准备2分钟的发言稿,在班上进行交流。中国传统叁谢谢观看中国传统把酒问月中国传统(唐)李白中国传统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①,绿烟灭尽清晖发②。但见宵从海上来③,宁知晓向云间没④?白兔捣药秋复春⑤,姮娥孤栖与谁邻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惟愿当歌对酒时⑦,月光长照金樽里⑧。——(唐)李白《把酒问月》中国传统注释:①丹阙:指皇宫的红色宫门。②绿烟:指遮蔽月光的云雾。灭尽:消除。清晖:指清澈、明朗的月光。
③但见:只看到。④宁知:怎知。没(mò):隐没。⑤白兔捣药:神话传说的月中有玉兔捣药。⑥姮娥:即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后羿的仙药,成仙奔月。⑦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⑧金樽:精美的酒具。壹“谪仙人”李白贰作品赏析叁思考与拓展中国传统壹“谪仙人”李白中国传统壹“谪仙人”李白:何谓“谪仙人”:谪(zhé),在中国古代,因为某种原因,把高级官员的职位降低并调离岗位,安排到边远地区为官即为谪。一三李白为人:豪放不羁,浪漫恣意,喜饮酒作诗。气质达观潇洒,飘逸出尘。二李白的身世之谜:李白的家世一直模糊不明,而这也成为了世人探寻李白“谪仙人”文化基因的重要角度。中国传统贰作品赏析中国传统【月亮意象】贰作品赏析李白和月亮:在古代,月亮常与思念家乡,闺中幽怨的主题相结合,也常见拜月、望月、咏月等题目,而本诗的特点和突破在于一个“问”字。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姿态潇洒飘逸,情感自由释放,诗歌开篇由酒写到月。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与世人之间既遥远又亲密,若即若离。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晖发”纯净的月亮如明镜飞天,下照宫殿,“清”明透的意味,“晖”不似光般刺眼。云霭散去,月亮清淡又摄人的光华发散出来。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诗人似在发问,其实也并不需要回答,更像是诗人的感兴,透露出孤独的情怀。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四句将明月之恒常与人生之易逝反复比较,渲染得淋漓尽致,即使如宿命般短暂易逝,但诗人的落脚点仍是潇洒而旷达的。中国传统【把酒问月】贰作品赏析“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将永恒的月光留存在我的酒樽里,及时行乐,享受此刻的永恒。中国传统贰作品赏析从“停杯一问”到“长照金樽”:诗歌由开篇的“我今停杯一问之”到最后的“月光长照金樽里”,完成了一番海阔天空的诗意驰骋,感情饱满,意味隽永。中国传统贰作品赏析第一,明月的亘古如斯。第二,人生的短暂流逝。中国传统叁思考与拓展中国传统一思考一诗歌其中四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二思考二月亮是诗歌史上常见的意象,借以表达作者的感怀。诗歌以月作伴,对月饮酒,这里的“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三思考三你还知道李白其他跟月亮相关的诗歌吗?思考与拓展中国传统叁叁思考与拓展中国传统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谢谢观看中国传统(唐)杜甫赠卫八处士中国传统在你心中,杜甫是什么样子的?现实主义诗圣仕途不顺天真漂泊诗史忧国忧民沉郁顿挫多情伟大多情伟大BBC这部纪录片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来称呼杜甫,并且在片中也将杜甫与但丁、莎士比亚置于同等地位。
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对杜甫的一种认知。
这与中国以及东方文化对杜甫的印象是基本一致的。你熟悉的杜甫的诗句诗篇有哪些?壹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和李白并称“李杜”。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千丈——韩愈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苏轼
贰杜甫生平的几个阶段
1.读书和壮游时期(35岁前)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44岁)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壮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贰杜甫生平的几个阶段
3.陷贼与为官时期(44—48岁)4.漂泊西南时期(48—59岁)《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春夜喜雨》《绝句》《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秋兴八首》《登岳阳楼》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叁杜甫的三项桂冠之——“诗史”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的转折点,也是杜甫生命的转折点,是他诗歌创作的最大分水岭。个人的命运同时代的苦难纠结在一起,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人民疾苦、国家命运,既是个人颠沛流离的历程,也是整个时代的记录。
这些诗篇不仅仅是“史”的记载,也浸透了他个人的心酸血泪和对国家、对民众的深厚情感,把战火中人的内心世界,徐徐展开,所以感人至深。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况我堕胡尘,及归尽华发。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北征》叁杜甫的三项桂冠之——“集大成”
很多诗人往往是古体、近体各有所长,山水诗、边塞诗等各有所专,唯有杜甫做到了“全”且“精”,无论是近体诗中的绝句和律诗,还是古体诗中的五言、七言、杂言,杜甫都非常擅长,而且均有惊世佳作传世。叶嘉莹先生曾指出,唐朝诗人中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可以说各有千秋,而只有杜甫可以被称作集大成者。他生而禀有着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的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绝句:《绝句》《江南逢李龟年》七律:《登高》《秋兴八首》《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五律:《登岳阳楼》《春望》古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饮中八仙歌》《北征》(长篇叙事诗)叁杜甫的三项桂冠之——“诗圣”他虽有经天纬地之志,却无扭转乾坤之力。
他不懈地探求拯世济民的大道,却无人理解,寂寞终生。然而他关怀苍生黎民的热肠一刻也没有变冷。他不肯趋走风尘,不善逢迎,坚持用拙存道,心迹双清,所以只能穷困潦倒,自甘老丑。但他能够在生活中随时发现人间真情,善于用幽默调侃排解苦难。他真诚地袒露自己的苦恼,坦率地嘲弄自己的困境。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这样评价道:“在他的诗歌中,他在构建这个国家的价值观方面,比任何皇帝都做得更多。他用汉语中最伟大的语言,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李杜的友谊“写到这里,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走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如今李白和杜甫——诗中的两曜,劈面走来了,我们看去,不比那天空的异瑞一样的神奇,一样的有重大的意义吗?(
闻一多《杜甫》)
公
元744年,当32岁考进士不第而游历四方的杜甫,在洛阳遇到了43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时,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在此后一年多中,他们大约三次同行,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飞蓬各自远,且尽杯中酒肆杜甫写了多首关于李白的诗歌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饮中八仙歌(节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梦李白(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伍赠卫八处士①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今夕是何夕③,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④,惊呼热中肠⑤。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⑥。怡然敬父执⑦,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⑧,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⑨,新炊间黄粱⑩。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11。
明日隔山岳12,世事两茫茫13。注释:①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八,是处士的排行。②动如:动不动就像。参(shēn)商:二星名。③今夕是何夕此句化自《国风·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写女子见到喜爱的人过于欢喜,一时竟忘了此刻是什么日子,以至于轻轻发问。杜甫在此借以表达内心的欢喜。④“访旧”句:意谓彼此打听故旧亲友,竟已死亡一半。访旧,一作“访问”。⑤“惊呼”句:有两种理解,一为:见到故友的惊呼,使人内心感到热乎乎的;二为:意外的死亡,使人惊呼怪叫以至心中感到火辣辣的难受。惊呼,一作“呜呼”。⑥成行(háng):儿女众多。⑦父执:词出《礼记·曲礼》:“见父之执。”意即父亲的执友。执是接的借字,接友,即常相接近之友。⑧未及已:还未等说完。一作“未及已”。⑨.“夜雨”句:与郭林宗冒雨剪韭招待好友范逵的故事有关。林宗自种畦圃,友人范逵夜至,自冒雨剪韭,作汤饼以供之.10.间(jiàn):搀和的意思。黄粱:即黄米。新炊是刚煮的新鲜饭。11.故意长:老朋友的情谊深长。12.世事:包括社会和个人。两茫茫:是说明天分手后,命运如何,便彼此都不相知了,极言会面之难。【课堂研讨】伍边读边思考中国传统1.弘一法师在圆寂之前留下著名的四个字——“悲欣交集”,也许正是人生本质的体会。本诗中描绘的故友相见场景,有哪些“悲”,又有哪些“欣”?诗人与好友相聚悲欣交织,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应如何看待人生的“悲”与“欣”呢?2.“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末尾这两句诗极言此次离别后再难会面,蕴含着深深的感慨。为什么会面如此之难呢?这和我们平常所经历的与朋友离别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陆文本欣赏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是何夕,共此灯烛光”
思考:参星和商星有什么特点?诗人有何喜?有何悲?这首诗作于诗人在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书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与多年未见面的故人欢聚,往往会生出许多人生的感触,更何况是经过乱离的人们呢?诗人与卫八重逢时,正值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两京虽已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开篇这两句诗既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感慨,同时也表现出那个动乱年代的实况。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东升西沉,从不同时出现。陆久别重逢,最明显的就是对方体态容颜的变化。寒暄、打量之后,再详细询问各自的情况,继而打听故人,回忆旧事。而当得知故人很多已不在世时,彼此的感慨自然又增添了很多,回过头来,怎能不为这劫后重逢倍感欣慰。这四句写战乱年代人们所共有的“别易会难”的感受,揭示出经过一场大的乱离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最急于询问的是什么?
思考:和久别的朋友相见,首先看到的变化是什么?文本欣赏之——“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陆
思考:
今昔对比,有何感慨?作者是什么心情?故友重逢,漫话今昔,尽管世事变化很大,但是记忆还停留二十年前,那时的故人还未成婚,可如今已经儿女满堂。诗人不胜感慨,真是岁月匆匆,年华老大,世事如梦。这也是常人遇此情景都有的人生感触。文本欣赏之——“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陆
思考:老朋友“忽成行”的儿女们是什么样的?对诗人的态度是?“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诗人款款写来,有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一般定会还有数句的铺陈,如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喜悦、尊重、好奇、热情、勤快、有家教……文本欣赏之——“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陆虽然是仓卒间所备的薄宴,却是冒雨去剪来美味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可见主人殷勤待客之意。虽然都是些家常饭菜,却有着热情淳朴的家庭氛围。主人连连举杯,客人不辞一醉,为难得的聚首而痛饮,为醇厚的友情而干杯。
思考:讲述一下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你觉得美好吗?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文本欣赏之——“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陆挚友久别,重逢不易,明日又将分离,后会难期,说不出的依依和感伤。前云“人生”,此曰“世事”;前云“如参商”,此曰“隔山岳”,总之,都是为了表达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的感慨。其内心沉郁,其感情苍凉,因此尽管诗句平易真切,却有很深的感人魅力。
思考:作者为何喝了那么多杯?为什么再见面是那么渺不可及?体会一头一尾的对应。台湾诗人席慕容的离别名诗《渡口》最末两句:“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似化自本句。文本欣赏之——“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柒课堂拓展1情圣杜甫(梁启超)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他是个最富于同情心的人。他有两句诗: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奉先咏怀》)
这不是瞎吹的话,在他的作品中,到处可以证明。这首诗底下便有两段说: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同上)
又说: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同上)
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这一层的可怜人那些状况,别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别人传不出,他都传出。……中国传统柒课堂拓展2北宋诗人黄庭坚作品选录(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一生最为推崇杜甫,是以学习杜诗著称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无咎学士)中国传统
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次韵伯氏寄赠盖郎中喜学老杜诗老杜文章擅一家,国风纯正不欹斜。帝阁悠邈开关键,虎穴深沈探爪牙。千古是非存史笔,百年忠义寄江花。潜知有意升堂室,独抱遗编校舛差。捌课后作业学以致用1.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双子星座”,他们二人的相识相交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盛事。杜甫更是写了诸多怀念李白的诗歌名作。请你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下二人的交往和友情,并列举相关诗作,在小组内分享。2.拓展阅读中梁启超将杜甫称为“情圣”,杜甫对国家、对民众、对家人、对亲友,甚至对鱼虫草木都有丰富、真诚的感情。请你自选一首杜甫的景物诗,说说他对大自然体察的细致和诚挚的热爱。中国传统谢谢观看中国传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国传统壹作者介绍中国传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贰时代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以杨花为主题,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全词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诗歌原文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则“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即是回答“遗踪何在”的问题。叁
诗歌内容中国传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肆写作特点拟人化的艺术手法。运用拟人化手法,将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动作情景交融。过对杨花的细致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结合,营造了一种物我交融的意境。语言的音乐性。苏轼的词作语言优美,节奏鲜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中国传统陆课后作业学以致用1.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文化巨人,在诗、词、文、绘画、书法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又是政治家、文坛领袖,甚至美食家,并极具人格魅力。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写道:“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请选择林语堂此段话中的一个或几个定义,说说你对苏轼的认知和解读。中国传统陆课后作业学以致用2.苏轼一生坎坷。出仕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排挤、外任或贬谪生涯中度过的,30余年仕途生涯中,徙、贬达20余处,经常与贫困为伴,有时甚至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靠友人、邻里帮忙接济渡过难关,他曾经总结说自己“一生忧患,常倍他人”。苏轼面对人生的态度给予了我们当代年轻人很多的启示,请以“我想以
的态度面对人生”为题,写一段300-500字的文字,完成后在班上交流。中国传统(宋)李清照永遇乐
落日熔金中国传统关于词,你们了解多少?词最开始的主要功用是什么?什么时候产生的?每首词都有题目吗?发展的顶峰时期?词最开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词牌?词有什么别称?词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壹关于词的基本知识词的别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乐章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功用:倚声而歌,娱宾遣兴——抒情言志发展:源于唐朝(曲子词),发展于五代,盛于宋
(音乐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对词的产生、发展有重要作用)内容:伤春怨别,相思爱情——羁旅行役、人生感怀、意气志向、怀古伤今分类: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外)文人在诗文、词中呈现的不同面目欧阳修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五代史伶官传序》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范仲淹苏幕遮·怀旧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人间词话》词可表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清张惠言《<词选>序》诗言志文以载道小词呢?中国传统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小词中的大境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之境界中国传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第一重第二重第三重小词中也有着丰富的感发和想象小词中也有着大境界词的流派
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等。谈谈你所知道的李清照声声慢女词人醉花阴人生历程和作品分为前后期易安居士如梦令爱情婉约派一剪梅贰李清照简介
她的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也因此成为“一代词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男性的名字浩若繁星,而女人的名字寥若晨星。也许正鉴于此,郑振铎《中国文学史》里热情赞美道:“李清照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
易安居士
宋代(
1084~约1151
)
伟大女词人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
《漱玉集》
《夏日绝句(乌江)《词论》《金石录后序》自号:朝代:身份:籍贯:作品:名诗:名篇:贰李清照的生平——家世背景父亲
李格非进士出身
苏轼学生
官员家中生活优裕饱读诗书
藏书丰富
善属文
工于词章
母亲
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名门闺秀
耳濡目染
秉承家学
文采出众
夫:赵明诚;太学生,官员对考古学极下功夫,以《金石录》一书名满天下。公:赵挺之,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丞相)贰李清照人生前后两个阶段
1.前期(1084—1127)2.后期(1127—约1155)从出生到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到去世溪亭暮晚,旧时韶光待字汴京,词名轰动出嫁明诚,相知相爱靖康之变,山河破碎
丈夫病逝,南下漂泊
生平所藏,散失殆尽
再嫁不幸,毅然诉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易安如水,至柔至刚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贰李清照的一生中国传统1084年出生18岁出嫁与夫收藏金石书画44岁国灭46岁丧夫49岁改嫁同年离婚孤独创作1155年去世贰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雅趣之事
《金石录后序》典衣以购
侯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练,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赌书泼茶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叁永遇乐·落日熔金①
落日熔金1,暮云合璧2,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3,春意知几许。元宵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数学复习第4章三角形第19课时等腰三角形课件
- 湖南工程学院《英语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考数学复习第2章方程与不等式第7课时分式方程及其应用课件
- 《Straight Talk on Trade-Ideas for a Sane World Economy(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 护理质量检查路径
- 直肠放疗护理查房
- 哮喘病人的护理查房
- 双膝关节中医教学查房模板
- 医学教材 标准预防
- 教师培训讲座
- 超星尔雅学习通《军事理论(上海财经大学版)》章节测试答案
- 医学心理学(广东药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河道整治工程毕业设计
- 第三部分34课财报阅读方法与技巧之识别老千股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 GB/T 40427-2021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2023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初赛初二组试题笔试部分完整版
- FZ/T 93015-2010转杯纺纱机
-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 国开《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形考任务五实验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