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251题)_第1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251题)_第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251题)_第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251题)_第4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251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1(共8套)(共251题)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4题,每题1.0分,共24分。)1、关于流体智力的发展趋势,表述正确的是A、年龄越大,流体智力越高B、30岁后逐渐衰退C、年纪越小,流体智力越高D、流体智力发展与年龄无关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流体智力的发展趋势。流体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增长,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随后逐渐衰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将智力分为三个维度,其中不包括A、内容B、产品C、操作D、过程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3、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的心理学家是A、斯滕伯格B、加德纳C、吉尔福特D、卡特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智力三元论。该理论由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其中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4、医生给慢性病人用药时,常常根据治疗情况适当增加药量。这种问题解决途径属于A、算法式B、手段目的法C、爬山式D、类比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求解答的策略,即算法式和启发式。其中启发式包括:手段目的分析,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医生治病时根据病人的好转情况适当增加药量,直至病人痊愈。这一过程类似于爬山,一点一点地往上走,直到走到最高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5、人们一般只认为牙刷的主要功能是刷牙,却没想到它可以刷鞋子和皮包。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功能固着C、酝酿效应D、原型启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灵活性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现实中,人们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这是一种功能固着现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6、证明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具有积极或消极作用的实验是A、邓克尔的“蜡烛问题”实验B、桑代克的“猫逃出迷笼”实验C、柯勒的“黑猩猩取香蕉”实验D、陆钦斯的“量杯取水”实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有影响的证明实验。邓克尔的“蜡烛问题”实验证明的是功能固着影响问题解决;桑代克的“猫走出迷宫”实验提出了试误说:柯勒的“黑猩猩取香蕉实验”提出问题解决的顿悟说;陆钦斯的“量杯取水”提出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具有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7、在心理学实验中,通常用来衡量个体创造性高低的是A、流畅性和灵活性B、独特性和新颖性C、灵活性和独创性D、独特性和变通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创造性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创造性的内涵、结构及培养措施。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8、使用“头脑风暴法”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异想天开”B、“不许评价”C、“越多越好”D、“及时反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创造性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创造性的内涵、结构及培养措施。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创造性的培养策略之一,头脑风暴法,即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它的基本原则:要到脑激励法会议结束时才对观点进行批判;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重数量而非质量;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9、下面关于刨造性与智力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高创造性者,智力一定高B、低创造性者,智商可高可低C、高智商者,创造性可高可低D、低智商者,创造性一定低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创造性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创造性的内涵、结构及培养措施。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创造性者,智力不一定很高;高智商者,创造性可高可低;低智商者,创造性一定低;低创造性者,智商可高可低。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0、学生写一篇20页的论文,如果将该任务划分为选题、查阅资料、阅读资料、编写提纲、分段写作几个子任务,就会容易很多。这一解决问题的途径是A、类比思维B、逆向反推法C、爬山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寻求解答的策略之一启发式,包括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反推法、爬山法和类比思维。学生将完成论文这个总任务划分为几个子任务,这一做法属于手段一目的分析,即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1、鲁班被带刺的茅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这一例子属于A、酝酿效应B、原型启发C、近因效应D、联想效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带刺的茅草”与“锯子”具有相似之处,才得以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子”,这是一种原型启发,即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2、专家能知觉较大的有意义的刺激模式,新手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关键的影响因素是A、专门知识的水平B、记忆水平C、思维水平D、自我监控能力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的训练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问题解决中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专家和新手在有意义的知觉模式方面存在差异,表现为:专家能知觉较大的有意义的刺激模式,新手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专门知识的水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3、以下对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表述错误的是A、专家记忆信息时善于运用组块,因此短时记忆比新手强B、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新手要长C、专家的策略性知识更丰富,加工程度更深D、专家解题已达自动化程度,因此不需要频繁地进行自我监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的训练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问题解决中专家和新手的区别。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时存在着以下差异:专家能知觉较大的有意义的刺激模式,新手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专家善于利用原有知识将新信息组成较大组块的记忆策略,来扩充短时记忆的内容;在解决问题时,专家比新手快,但在解决困难的新问题时,专家用于表征问题的时间比新手要长一些;专家倾向于更频繁地进行自我监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4、规范学习的特点是A、情感性和约束性B、实践性和强制性C、及时性和约束性D、延迟性和强制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规范学习的特点,包括:情感性,即规范学习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情感过程;实践性,即规范学习与实践联系紧密;约束性,即规范学习的结果总是体现为规范对学习者认知、评价和行为方式的约束;延迟性,即规范学习要达到最终的内化目标需要较长时间。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5、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随大流”现象是A、认同现象B、服从现象C、从众现象D、信奉现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随大流”是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这属于一种从众现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6、社会规范的学习需要经历以下哪几个阶段A、依从一认同一信奉B、认同一依从一信奉C、抗拒一认同一依从D、抗拒一依从一信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包括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的认同和社会规范的信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7、提出个体观察榜样的社会规范遵从行为与结果来进行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谢里夫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品德发展,即个体学习社会规范,逐渐建构自己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班杜拉认为,发展是学习的结果,个体吸取榜样示范行为的一定模式,把它内化、符号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8、一些缺乏良好纪律习惯的学生,在严肃的集体氛围中,会被迫遵守纪律,这种现象叫作A、从众现象B、服从现象C、认同向现象D、信奉现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学生迫于外在的压力而遵守纪律,这是一种服从现象,即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9、关于品德的实质的表述,错误的是A、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征或倾向B、只要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那么就说他是有品德的C、将外在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D、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品德的实质。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若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为品德,只有经常地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德认识,那么,即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有品德的:相反,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没有品德的,比如,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尽管不符合社会规范,但也不能说是不道德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0、以下不属于品德结构的是A、道德认知B、道德行为C、道德经验D、道德情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并不是先天生就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与教育环境中习得的,经历着一个外在准则规范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外显的复杂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个体性格形成的社会定向过程,也是教育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1、关于道德认知的表述,正确的是A、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概念、命题和规则等B、与道德信念不同的内容,是道德的知识层面C、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D、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进行培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指个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关于道德的概念、命题和规则等。它是外在的道德规则、规范、概念体系和实践方式不断内化的产物。选项A正确。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通过学习活动,人们获得了许多具体的道德观念。道德认识对行为的支配作用不同于其他科学领域的知识。比如,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能自觉地运用这一规律来解答习题;而小偷明知偷窃是不对的,却依然偷盗行窃。因此,道德观念有待于上升为道德信念。当个体坚信某种道德观念的正确性,无论自己执行或者看到别人执行它,都能产生情绪体验时,就意味着这种道德观念已转化为道德信念。在道德事件上,个人的道德认识往往是极为重要的。选项B错误。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出现的情感,是运用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道德情感从实质来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儿童的道德情感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来进行:第一,丰富学生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与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第二,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第三,注意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第四,注意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选项C、D涉及的是道德情感的内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2、从表现形式上看,道德情感不包括A、直觉道德感B、知觉道德感C、想象道德感D、伦理道德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英雄勇救落水儿童,事后采访英雄为什么奋不顾身,英雄觉得自己就没多考虑,直觉就应该救人,这就是直觉的道德感使然。直觉的道德感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二是想象的道德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学习雷锋做好事往往就是想象的道德感使然。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是因为它作为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又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因而能使人更容易理解道德规范的要求和社会意义,也更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三是伦理的道德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就是伦理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因此,三种类型并不包括B选项的知觉道德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23、关于道德行为的形成与培养,表述错误的是A、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B、道德行为是人们判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正确性与深浅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C、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D、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品德的内部表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品德心理结构中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人们判断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正确性与深浅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美国的雷斯特认为,道德行为的产生经历了解释个人面临的道德情景、做出道德判断、进行道德选择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受个人认识和情感所支配,但主要为个人的意向所决定。忽视了行为的道德意向和动机,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个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品德的外部表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4、关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研究目的不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而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B、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的儿童已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C、处于习俗水平阶段的人,倾向于威信、法则来维护社会秩序D、大部分人都能达到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虽沿用皮亚杰的方法,但目的却不像皮亚杰那样旨在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道德判断,而是借助道德两难的问题情境,希望了解儿童做出行为是非道德判断后如何说明其判断的理由。科尔伯格的研究目的不在于了解儿童对行为是非的认知行为表现,而在于探讨儿童对道德判断的内在认知心理历程。选项A错误。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的儿童,其根据行动的物质后果决定这一行动的好坏,不理会这些后果所涉及的人的意义或价值。他们凭自己的水平做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老师长辈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威信背后的道德准则。习俗水平上的儿童才是已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而不理会那些直接的和表面的后果。选项B错误。科尔伯格认为,大部分人都能达到习俗水平阶段,而很少有人能达到后习俗水平阶段,特别是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阶段。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二、辨析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分。)25、定势思维只会阻碍问题解决。标准答案:错误。定势则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昕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影响着问题解决的倾向性。思维定势指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作了特定加工的准备,这一特定加工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影响着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在问题解决中,它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所以,当新问题相对于旧问题是相似性起主导作用时,由旧问题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利于新问题的解决:当差异性起主导作用时,往往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问题解决的主要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厘清思维定势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思维定势”的基本内涵,找到影响问题解决的根源。26、创造性思维就等同于发散思维。标准答案:错误。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就是产生尽可能多的观点和答案的能力,聚合思维就是确定一个唯一答案的能力。人们往往产生一种偏见或误解,认为创造性思维的重心要放在发散思维上,只要培养了发散思维能:力就会产生创造性思维。客观讲,发散思维的确比聚合思维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特征,主要是因为发散思维具有新颖性、灵活性、精细性和开放性这四个特点。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创造思维并不完全等同于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离不开聚合思维的,聚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基础。如果没有聚合思维得到的结论作为基础,发散思维的灵活性便没有了依托;如果要将各种假设变为解决问题的现实方案也只有利用聚合思维才能实现。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创造性思维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清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关系,通过分析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基本内涵,并引入发散思维的对立面聚合思维的概念,得出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三、简答题(本题共8题,每题1.0分,共8分。)27、简述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标准答案:(1)样例教学。引入新主题,教师呈现新主题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原理和规则;示范证明,教师运用少量的样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所介绍的原理或规则;课堂练习。(2)基于问题的教学。组织小组;开始一个新问题:后续行动,再次集合小组,沟通所学;活动汇报:问题后的反思。(3)配对解题。教师让全部学生搭配成对,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系列问题;学生轮流承担解题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解题者大声阅读问题并说出问题答案,倾听者跟随并察觉出现的错误;倾听者提出一些询问性问题。(4)教师或学生将头脑中出现的内容转化为语言大声表达;解题时要讲出所有思考步骤;在着手解决某个问题之前,先说出头脑中思考的内容。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适当的氛围,以利于问题的解决。28、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标准答案:(1)有关的知识经验。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经验能促进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表征和解答。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的认识,主要来自于有关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研究。专家有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并且这些知识都必须精细加工和组织化。还有大量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专家能熟练地操作陈述性知识去解决问题。(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智力发展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一般来讲,智力水平高的学生,解决问题易成功。反之,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问题解决方面较为困难。(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中各元素的空间集合方式直接影响问题的解决。问题呈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响问题解决者形成问题表征从而影响其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表征就是对问题呈现的内化,是关于问题呈现的内在心理状态。(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思维所强调的是事物间的相似性和不变性,构成思维定势的因素主要是认知的固定倾向。功能固着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它往往影响人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就是通过与假设的事物具有相似性的东西,来启发人们解决新问题的途径。所谓酝酿效应在心理学上的描述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搁置几个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之后,由于某个契机突然产生灵感,使梦寐以求、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能力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能促进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有些因素则妨碍思维活动对问题的解决。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个人因素和问题因素。问题因素包括问题的刺激特点、功能固着以及反应定势。个人因素则包括有关的知识背景、智慧树水平、对问题的敏感性等等。29、简述成功智力理论。标准答案:成功智力理论是由美国斯滕伯格提出,又称“成功智力的三元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三部分组成。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要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他认为成功智力有四个关键元素:(1)在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内,按照个人标准,根据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定义智力。(2)个体取得成功的能力依赖于利用自己的力量改正或弥补自己的不足。(3)成功是通过分析、创造和实践三方面智力的平衡获得的。分析性智力是进行分析、评价、判断或比较、对照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面对新任务、新情境产生新观念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是把经验应用于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4)智力平衡是为了实现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传统智力所强调的对环境的适应。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能力的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1985年,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三元理论,认为智力是适应、选择和塑造环境背景所需的心理能力,形成三个子理论:背景子理论、经验子理论和成分子理论。正是个体在这三个成分上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信息加工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个体间智力的差异。而成功智力理论正是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更具实用性和现实取向的智力理论,强调智力不应仅涉及学业,更应该指向真实世界的成功。30、简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标准答案:(1)脑激励法(头脑风暴法)基本做法: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是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为止。基本原则:要到脑激励法会议结束时才对观点进行批判;说出想到的任何主意;重数量而非质量;鼓励综合数种见解或在他人见解上进行发挥。(2)分合法戈登的分合法,主要是运用类比和隐喻的技术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形成不同观点。隐喻的功能在于使事物之间形成“概念距离”,以激发学生的新想法。戈登提出四种类比方法:①狂想类比。让学生尽可能以不寻常的思路去思考或尽可能牵强附会来解决问题。②直接类比。将两种不同的事物,彼此加以隐喻或类比,借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⑧拟人类比。将事物“拟人化”或“人性化”。④符号类比。运用符号象征化的类比。(3)联想技术联想技术包括定向联想和自由联想。定向联想指对联想的方向给出了规定,是有限制的联想方法。自由联想技术,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已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创造性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创造性的内涵、结构及培养措施。创造性不是天生具有的,是可以通过后天手段进行培养的。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需要创造性解决。因此,当前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智力因素、脑机制、个体掌握的信息、动机、个性以及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个体创造性应该参考的条件。31、简述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标准答案:(1)理清问题及其情景限制。首先,解决者需要确定问题是否真的存在,有时所寻找的信息实际上就隐含在情境中。其次,问题解决者要查明问题的实质。机构不良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常常是不确定、不明朗的,为解决问题,需要思考分析问题的背景信息,把握问题的实质。(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在初步理清了问题的性质之后,从多个角度、不同立场来看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把各个侧面、各个角度结合起来,看那种理解方式最有意义,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解决者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理解方式出发,从问题的条件和原因出发,来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对问题情境的不太理解会导致不同的解法和思路。(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解决者要为自己确定的解法提供证据,用有力的、充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判断,为此,他常常需要预测某种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事物、现象将会由此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作出预测所依据的证据和理由。(5)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首先不仅要对自己的理解状态进行监控,还会涉及我们的认识论信念,如:人的认识、知识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种监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包括各种具体的个人经验和概括的原理性知识。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监控贯穿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6)实施、监察解决方案。问题解决者需要认真监察问题的效果,看能否达到期望的目标,满足不同方面的要求,以及是否还有更有效、更便捷的解决方案等。(7)调整解决方案。在找到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后,还需要反思解题思路,总结出这种解决方法对其他问题的解决有什么启示,从这个问题中自己获得了什么新知识、新策略,这对于问题图式的获得以及问题解决水平的提高来说具有关键性意义。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问题解决的训练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并理解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内容。结构不良问题即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甚至解决方案都不明确的问题。这类问题相较于结构良好的问题更为复杂,解题的过程也应该在一般问题解题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理清问题,其次多角度分析问题,再次提出解题方案并进行评估,最后反思总结。32、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标准答案:(1)社会规范的依从。指行为的主体对别人或团体提出的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时,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现象。依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有下列两种表现:①从众现象,指主动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即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步亦趋”。②服从现象,指主体对于某种行为本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时,由于某种权威的命令或现实的压力,仍然遵从这种行为要求的现象。(2)社会规范的认同。是对自己所认可、仰慕的榜样的遵从、模仿,个体在思想、情感和态度上主动地接受了规范,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认同是一种较高的接受水平,是规范内化的深入阶段,是确立自觉的遵从态度的开端。(3)社会规范的信奉。信奉是内化的最高阶段,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规范的信奉性接受或信奉性遵从表现于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行为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社会规范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规范学习的主要内容。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即品德结构的构建或行为规范的遵从态度的确立过程。规范的接受过程其实质是一种内化过程,这一过程存在着依从、认同和信奉的三个阶段。33、简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标准答案: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认识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他采用含有道德判断的对偶故事法,对4—12岁儿童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把童年期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三个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看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第四,赞成有来历或有缘由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第三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的动机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第三,与老师长辈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他人的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键在于简述他对道德发展划分的三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特点做出详细的阐述。34、简述品德不良的纠正及其教育。标准答案:(1)品德不良的纠正:研究表明,品德不良者的转化包括三个阶段:①醒悟阶段。开始认识错误,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②转变阶段。在行为上逐渐发生一定的积极的变化。但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并有可能出现反复甚至倒退。③自新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变之后,不良行为不再出现反复或很少出现反复,而完全以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社会生活中。(2)品德不良的教育:教师在帮助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转化过程中,应注意:①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②恢复他们的自尊心,培养其集体荣誉感。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③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非感;④增强其抗拒诱惑的能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⑤正确把握品德发展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⑥合理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⑦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不良品德的学生,总是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对他人有戒心,有敌意,他们往往会认为教师偏心,厌弃自己。由此,他会对教师抱着沉默、躲避、怨恨等态度,不肯接受教师的教育。因此,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培养,亲近他们,真诚地关心他们,用感人的事例和深刻的道理教育他们,入情入理才能入心,使他们听得进,记得住,想得深,改得快。⑧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克服缺点、努力上进的动力。⑨强化优良的班风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优良的班风和传统,有正确的舆论。⑩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教育。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品德不良的矫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品德不良的纠正与教育。需要分为两个部分作答。考生需要明确品德不良的纠正包括三个阶段,并给出对应的、合适的对策,也可适当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提出相对应的教育措施。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5题,每题1.0分,共25分。)1、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的解题步骤,这里所涉及的知识类型是A、陈述性知识B、直接经验知识C、程序性知识D、感性知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及其类型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知识及其划分标准。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根据知识的状态和表现方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陛知识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程序性知识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操作步骤,说明“怎么做”的问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是A、命题B、概念C、表象D、图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及其表征方式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命题,即意义或观念的最小单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3、学生在化学课堂上,掌握了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学生对氢气的知识表征形式是A、概念B、命题C、表象D、脚本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及其表征方式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知识的表征方式之一——概念,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了氢气的特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4、教师头脑中掌握与教室有关的信息,包括:教师、学生、黑板、课桌、讲台等,能够预想到整个教室的布置和上课的情境。这体现的知识表征形式是A、表象B、图式C、产生式D、命题网络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及其表征方式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知识的表征方式之一——图式,即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教师借助头脑中有关教室的信息预想教室的布置”,形成的是关于教室的知识单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5、学生已经形成自然数的概念,在学习新概念“负数”后,收获了有关“有理数”的概念。这一学习模式为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产生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建构机制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观念后,原有观念得到进一步扩展、限制,属于学习的概念同化模式,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负数”和“有理数”之间构成的是一种类属关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6、学生在识别等边三角形时的解题思路为:如果已知一个图形有三个角,且三边相等,那么这个图形为等边三角形。这一知识学习模式为A、上位学习B、产生式C、派生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建构机制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机制,即产生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为X,那么实施行动Y”,即当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动。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7、学生通过掌握认知策略、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可以促进知识的积累。这一论述中学生学习理解的知识是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图形知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理解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知识理解的类型。学生在掌握认知策略、解题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这是属于对策略性知识的理解。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8、“温故而知新”体现的迁移类型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负迁移D、一般迁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根据迁移的方向划分的知识迁移的类型。“温故而知新”说明人们的新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过去所学知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突出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9、下列成语不属于迁移学习的是A、举一反三B、触类旁通C、闻一知十D、照本宣科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知识迁移的内涵。知识迁移,即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和“闻一知十”都是在强调从一件事类推知道其他许多事。而“照本宣科”则是指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0、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骑自行车,他就会容易学会骑摩托车。这种迁移学习是A、顺向正迁移B、逆向负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正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根据迁移的方向和效果划分的知识迁移的类型。“学会自行车”与“学会摩托车”之间体现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并且取得了积极的学习效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1、学生掌握了汉语语法后,在初学英语语法时,总是习惯用汉语语法去套英语语法,从而影响了英语语法的学习。这一知识迁移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逆向迁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划分的知识迁移的类型。学生先学习的汉语语法,对后学习英语语法具有阻碍作用。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2、学生学会了加法、减法和乘法运算后会促进除法运算学习。这种迁移学习是A、水平迁移B、特殊迁移C、垂直迁移D、负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的不同划分的知识迁移的类型。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和除法是并列的,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3、“强调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理论是A、相同元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话理论D、关系转化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通过官能训练来实现迁移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将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4、提出“学习迁移只不过是相同联结的转移”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贾德C、桑代克D、巴普洛夫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迁移的相同元素说。该理论由桑代克在20世纪初提出,他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5、概括化理论强调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是A、主体获得经验的类化B、察觉到手段一目的的关系C、原先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D、刺激或学习材料的相似度和反应的相似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迁移的概括化理论。该理论以贾德为代表,借助“水中打靶”实验提出,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了问题的条件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16、下面事项中体现垂直迁移的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对“三角形”概念的掌握影响“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的学习C、“口”字学习影响“品”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垂直迁移特征,即先前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的迁移。“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处于不同水平的知识内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7、以下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A、教师指导B、学习材料特性C、媒体D、认知结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特性;教师的指导;学习情境的相似性;迁移的媒体。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18、认为“正迁移,即把适当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的事例;负迁移,即把习得的编码系统错误地用于新事物”的心理学家是A、加涅B、奥苏贝尔C、布鲁纳D、布鲁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迁移的发生在于将习得的编码系统应用于新事物,属于布鲁纳所提出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19、“闻一知十”蕴含的迁移类型是A、同化迁移B、顺应迁移C、重组迁移D、逆向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迁移的类型。“闻一知十”指听到事情的一端即知其全貌,善于类推,强调新旧知识之间处于类属关系。而同化性迁移的特点则是自上而下,原有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0、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A、正例B、反例C、规则D、变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概:念学习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概念的获得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概念学习的方式。概括不足指把属于概念本身的成员排除在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便于学生从例子中概括出本质特征,还应该包括无关因素。而变式则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例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21、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是A、认知结构和态度B、智力和学习环境C、年龄和学习材料D、学习目标和态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应用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核心观点和主要理论。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个人因素,包括:智力、年龄、认知结构、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学习的心向和定势。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2、强调对情景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原理说D、个体要素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基于情景关系的理解而出现知识的迁移,这是一种迁移的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的关系的结果。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3、“学会一种外语,有助于学习同一语系的第二种、第三种外语”,这种迁移学习是A、技能的迁移B、态度的迁移C、特殊迁移D、低通路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的整合与迁移的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迁移的分类。“学习一种外国语对同一语系的其他语种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此处特指对外国语这一技能的掌握,这属于知识和动作技能学习的迁:移。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关键因素是A、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相关联性B、实用性、分辨性和稳健性C、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D、实用性、辨别性和稳定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影响学习迁移具有三个关键因素,属于奥苏贝尔的观点。他认为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关键因素。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5、“让小鸡在深、浅不同的两种灰色的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小鸡学会了只有从深灰色纸下才能获得食物奖赏。然后,变换实验情境,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用黑色纸取代浅灰色纸,实验证明小鸡更倾向于到黑色纸上觅食。”由此,心理学家认为迁移是如何发生的A、对关系的顿悟B、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原理C、学习情境存在着共同的要素D、通过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官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知识迁移的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小鸡觅食”是该理论的证明实验,他们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了两个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的结果,强调对关系的顿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二、辨析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26、优等生不会有错误概念。标准答案:错误。在日常生活与以往学习中,儿童形成了大量的知识经验,其中有一些观念是与科学知识相一致的,但也有很多理解是与当前的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这就是错误概念,或称另类概念。错误概念的出现频率在各年龄阶段变化不大,与学生的学业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相关,优等生也会有错误概念。以往的教学只是关注于新知识的传授,但正确概念的传授并不能自动地校正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教学后儿童往往仍信奉原来的观点。因此,在考试中,他们可能按照课本中的说法答题,但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中,他们仍然坚持着原有的概念。因为,改变错误概念并不容易,除非必要,人们不会轻易地放弃或改变原有的概念。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转变错误概念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错误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厘清错误概念的出现与学生的学业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错误概念的基本内涵,找出学生的学业水平与错误概念之间的关联性。27、对原理概括得越好,越有助于实现迁移学习。标准答案:正确。贾德通过“水中打靶”实验发现:学习者在理论的高度上把握了实际情况后就能利用概括了的经验去迅速地解决需要按照实际情况作分析和调整的新问题。根据迁移的概括化理论,对原理了解概括化得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但是原则的概括有着较大的年龄差异,年幼的学生要形成原则的概括就不容易,原则概括化的能力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同时需要注意到概括时会出现的两种错误:一是过度概括化,即夸大了两种学习情境之间的相同的原则,忽略了差异,在学习中把已学到的原则生搬硬套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二是错误概括化,造成对学习的机械定势,从而导致负迁移的产生。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迁移的概括化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和基本观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贾德“水中打靶实验”的理解分析之上,找到经验的概括化程度与新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28、定势会妨碍迁移学习。标准答案:错误。定势又叫心向,是一种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后继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于1889年在概括重量错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研究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心理学家陆钦斯通过“量杯实验”,即让被试设法用大小不等的容器去取一定量的水,说明定势在解答同一类课题时可能产生迁移,而在解答不同类的课题时,可能产生消极影响。因为人的认知策略和解题方法都有一个适用范围,超出一定适用范围,任何一种策略和方法都将是无效的。总之,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迁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厘清心理定势与迁移学习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心理定势”的基本内涵,找到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三、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分。)29、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标准答案:(1)客观因素①学习材料的内容。主要指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学习内容的具体程度,学习材料的相对复杂性和难度都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②学校材料的形式。学习材料在表达形式上的直观性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直观的方式包括:实物、模型和言语。③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2)主观因素④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知识背景的广泛含义:既包括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既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日常直觉经验;既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也包括冲突的经验;既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也涉及学习者的基本信念;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潜在的观念。②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生的语言能力。③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即学习者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识间的联系上。主动理解的策略与方法:加题目;列小标题;提问题;说明目的;总结或摘要;画关系图或列表。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影响知识理解的主要因素。知识理解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其实质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和顺应实现知识建构。因此,其影响因素需要参考学习材料本身和学习者两个方面,即主客观因素的影响。30、简述“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标准答案:概念转变实际上就是学习,就是学生原有概念改变、发展和重建的过程,是学习者由前科学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学一般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第二,引发认知冲突;第三,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在开放性的课堂气氛中,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形成新观念。②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充分了解学生相关学科的原有知识经验背景,了解学生有哪些错误概念。③引发认知冲突。分运用学生的原有概念,创设教学中的认知冲突,以此作为引发学生进行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概念转变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概念转变的主要内容。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转变。其发生过程包括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认知冲突的解决,受到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学习动机,对知识和学校的态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31、简述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标准答案:奥苏贝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学习所获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学习迁移的三个关键因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指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即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有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根据有意义学习理论,如果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可利用的知识经验,则有助于新知识的同化,实现学习迁移。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指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知识的区别程度,新旧知识之间是否能够清晰辨别。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分层次严密组织好的,在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能够迅速找到起固定作用的知识,而且也容易辨别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实现迁移学习。认知结构的稳定性指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巩固程度。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越巩固,越有助于迁移学习。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迁移理论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奥苏贝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他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3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标准答案:(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凡是先前的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所包含的共同要素越多,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原有的知识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3)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指个人在以前学习和感知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知识经验组成的心理结构。它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速度和准确性,从而影响迁移的发生。(4)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后继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5)学习态度与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灵活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迁移。(6)教师的指导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助于学习迁移的积极发生。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迁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知识迁移的基本内容。课堂学习并不是孤立的,先前学习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和前提,后继学习是在先前学习的联系中进行。当前更多地考虑客观因素和个人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四、分析论述题(必答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3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的发生。标准答案:(1)精选教材。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必须精选。教师因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即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以有助于迁移的产生。(2)合理编排教材,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安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在宏观上,应将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进行教学。在微观上,应注意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总之,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迁移规律。(4)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使学习产生迁移而积极产生的结果,还需要克服思维品质中的消极因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迁移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知识的建构”的内容,要求考生联系教学实际深入理解知识迁移的基本内容,并具有较强的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考生首先要从教材、教学程序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概括总结提高知识迁移的教学策略,再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具体分析。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27题,每题1.0分,共27分。)1、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需要遵循先是字词句,进而是段,然后才是篇章。这体现的技能的特点是A、练习作为技能的形成途径B、动作方式作为技能的形式C、合乎法则作为技能的标志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技能的特点。合乎法则,要求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各个动作要素及其之间的顺序都要遵循活动本身的要求。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2、下列不属于技能的是A、体操B、心算C、刷牙D、织毛衣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对技能的概念界定。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合乎法则的认知活动或身体活动的动作方式。刷牙是在无意中,通过简单的重复养成的习惯。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3、学生在从事写作活动时,往往会先“打腹稿”。此时,学生使用的技能为A、精细技能B、专门心智技能C、一般心智技能D、动作技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对技能的分类。学生“打腹稿”是一种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方式,属于心智技能。同时,这一行为是在学生从事写作的时候所需的技能,属于专门心智技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4、学生在黑板上徒手快速画一个大圆。这一技能为A、开放技能B、封闭技能C、粗大技能D、不连贯技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动作技能的类型。“学生徒手快速画圆”是一种完全依赖内部肌肉反馈作为刺激指导的技能,闭着眼也可以完成。这一技能属于封闭性技能。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5、冯忠良提出动作技能的四阶段模型分为A、定向一整合一模仿一熟练B、模仿一调整一熟练一应用C、调整一定向一模仿一熟练D、定向一模仿一整合一熟练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他认为动作技能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定向、模仿、整合和熟练四个阶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6、为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果,掌握动作技能,不正确的做法是A、充分而准确的示范B、尽可能多的练习C、获得学习策略D、提供不同类型的反馈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培养学生动作技能的策略。动作技能只有经过一定的练习才可能形成,但是练习具有高原现象和起伏现象。练习到一定水平,会有所下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7、最早使用心理模拟法的心理学家是A、兰达B、安德森C、加里培林D、库恩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心智技能的心理模拟法。苏联心理学家兰达,最早使用了心里模拟法,主要原理是模拟与人的心理功能系统的运行法则,找出能与心理关键特征一一对应的物质系统的方法。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8、下列不属于心智技能的特点的是A、简缩性B、内潜性C、观念性D、客观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心智技能在形成的过程中,内部语言趋于概括化和简约化:学生只能察觉到内部活动的结果,具有内潜性;操作的对象往往是观念,在头脑中进行,具有观念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9、学生演算进位加法时,是在头脑中出现关键词,随后进行自动化的操作。根据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此阶段属于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B、内部言语活动阶段C、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D、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教育心理学”部分“技能的形成”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技能及其主要理论模型。题干中,所考查的是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学生简化了内部语言,自动化地进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