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360题)_第1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360题)_第2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360题)_第3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360题)_第4页
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36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共9套)(共360题)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划分法律部门时,首先应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是()。A、客观原则B、目的原则C、平衡原则D、发展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划分部门法时,既要考虑一定的原则也要考虑一定的标准,其中目的性原则是首先要考虑和坚持的原则。法学上之所以划分部门法,主要是为了把同类法律规范放在一起加以研究,以揭示其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因此目的性原则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原则。2、宪法规范在实施方式上的特点是()。A、效力的最高性B、实施的多层次性C、内容的政治性D、立法的原则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宪法规范有四个特点,包括内容的政治性、效力的最高性、立法的原则性和实施的多层次性。其中,内容的政治性是宪法规范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最主要的特点,而实施的多层次性则是宪法在实施方式上的特点。可见,选B项。3、通过改法为律,使得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提高到更高的位置,将法典名称由“法”改为“律”的是()。A、商鞅B、范雎C、李悝D、墨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商鞅“改法为律”,使法律的普遍性和强制性提到更高的位置,自此,我国古代的法典皆称为“律典”。4、汉武帝后期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无为而治B、德本刑用C、明德慎罚D、德主刑辅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无为而治为汉武帝前期的立法指导思想;德本刑用为唐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明德慎罚为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德主刑辅为汉武帝后期的立法指导思想。5、唐朝行政中枢的总汇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唐朝的三省中,尚书省为行政中枢部门。6、从()的角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A、成熟程度B、经济政治属性C、对法律现象认识的不同阶段D、主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对法律现象认识的不同阶段的角度,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7、关于法律溯及力,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A、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也违反正义的原则B、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C、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D、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属于法律适用的原则,而非归责原则。之所以说法不应溯及既往,原因有二:法治社会要求法律具有可预测性和确定性,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符合这一要求;刑事法律若具有溯及力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扩张,这不仅侵犯人权,也违反正义的原则。但是,法不溯及既往是一般性要求,它也存在例外,在某些现代民事法律中,为了保障公民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律有溯及力。因此,正确答案为D。8、以下关于司法平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B、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的受到法律的保护C、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参与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D、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司法平等原则意味着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C项错误,本题选C。ABD项说法正确,不选。9、以下关于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成文法不具有法律效力B、我国没有不成文法C、不成文法一般指习惯法D、判例法是成文法的一种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不成文法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不具有成文形式而已,A项错误。我国虽然是成文法国家,但是也有不成文法,比如国际惯例,B项错误。不成文法一般指习惯法,判例法也是不成文法的主要形式之一,C项正确,D项错误。10、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反映权利主体取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这种能力称为()A、行为能力B、权利能力C、责任能力D、权力能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法律关系具有资格上的限制,权利能力是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它反映了权利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B项正确。11、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A、确定性规则B、任意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委任性规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其内容已经确定;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的内容均没有确定,但前者是通过准用其他规则加以确定的;而委任性规则是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故选D项。12、《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该规定属于法律规则中的()A、命令性规则B、禁止性规则C、构成性规则D、调整性规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命令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积极义务的规则,即人们必须或应当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禁止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的消极义务,即禁止人们做一定行为的规则。本题中的规则规定人们不得有某种行为,即禁止人们做一定行为,是禁止性规则,B项正确。13、法律的各项要素如法律原则、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与原则等在全球范围内趋同,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或模范。这种现象是指()A、法律移植B、法律全球化C、法律继承D、法律发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越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流动。具体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同,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或模范,B项正确。法律继承是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和承受,法律移植是指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14、经济法部门不包括()。A、商标法B、土地管理法C、森林法D、矿产资源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商标法属于民商法部门。15、“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的阐述者是()。A、卢梭B、庞德C、奥斯丁D、亚里士多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据此,选D项。16、根据法律意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A、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B、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C、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D、个人法律意识、社会法律意识和国家法律意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法律意识的分类。首先,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的划分标准是法律意识的职业化、专门化程度,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的划分标准是法律意识社会政治属性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这两者也可能归属于不同主体,但是一般而言从主体角度划分法律意识类型时强调的是主体范围的广度,即个人、群体和社会三类,C选项为正确答案。D选项作为干扰项,要注意具体的类型概念的用词,用词涉及具体内涵的不同,而不是简单的形式问题,所以需要严谨。17、关于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不包括A、一审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B、辖区内海事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上诉的案件C、辖区内军事法院的判决和裁定上诉的案件D、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高级人民法院的职权。A、B、D三选项都是高院管辖的重大案件,唯有军事法院涉及军事方面的上诉案件不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这是由军事法院以及涉军案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18、汉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实行专卖制度,专卖品不包括A、盐B、铁C、酒D、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汉代经济立法中的专卖制度,汉代专卖品主要是盐、铁、酒,茶是清代才列入专卖之列。对于此类多朝代皆有的制度,可以加以简单总结,对比理解记忆。19、以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是否相同为标准对宪法进行分类,可将其分为()。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D、原生宪法与派生宪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故排除A项。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以宪法有无严格的制定修改机关和程序为标准所作的分类。故选B项。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是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对宪法所作的分类。故排除C项。此外,在宪法学中,没有原生宪法和派生宪法这种分类。故排除D项。20、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法与道德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重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优先性是错误的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具有权利义务双重性,道德一般只规定义务不规定权利,A项正确。道德只能从思想上体现强制性,故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不能片面强调法的优先性,即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都有各自的优点,在强调法时也要兼顾其他社会规范的作用,因此C项正确。法律所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D项错误。21、关于国家机构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家机构的权力运作和职责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B、国家机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一直存在下去C、国家机构是一种国家组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D、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的设置、职权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同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组成完整严密的整体,保证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国家机构总是与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和运行有关,这也就决定了国家机构不同于普通的社会组织。国家机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阶级性。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而设立的政治组织,国家机构的权力运作和职责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因此A选项正确。(2)历史性。国家机构是一定历史范畴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也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因此B选项认为国家机构长期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3)特殊的强制性。国家机构是一种国家组织,拥有特殊的强制力,即以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暴力。因此,国家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C选项正确。(4)组织性。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的设置、职权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同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组成完整严密的整体,保证国家基本职权的实现。(5)协调性。国家机构根据宪法划分职权,国家权力按照行使职权的性质和范围的不同而分工行使;同时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又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宪法规定的目标而运行。22、“官当”是指官员犯罪后,允许以官爵抵罪的制度,该制度正式规定于()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官当”正式规定在《北魏律》和《陈律》中,选C。23、据《魏书.刑罚志》记载,北魏延昌三年,冀州阜城之民费羊皮为葬母而卖女为婢,按律当死。此案在朝野引起巨大争议,后经宣武帝权衡各方意见,做出最终裁决:“羊皮卖女葬母,孝诚可嘉,便可特原。”关于此案判决所遵循的法律原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亲属相犯,罪不至死B、为伸张孝道,可特赦罪责C、诏令与律条冲突时,须依律断案D、子女的人格从属尊长,不受法律保护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费羊皮卖女葬母案的情况如下:他因家境贫寒,无钱葬母,被迫出卖女儿为人奴隶。费羊皮行为虽然触犯法律,但是为行孝道,事出有因且主观并无恶性,反而符合儒家伦理精神,所以皇帝对其赦免。因此B项正确。24、标志着中国法律近代化在形式上达到了顶点的是()A、公布《中华民国刑法》B、编纂《中华民国民法》C、建立六法体系D、公布《中华民国宪法》(1947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六法全书》的编纂标志着国民政府六法体系的建构完成,实现了法律形式上的近代化。六法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法律近代化在形式上达到了顶点。C项正确。2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七出”“三不去”是西周对于婚姻的解除所作的习惯性规定。不属于婚姻缔结的原则。26、商朝专司占卜,并拥有一定立法、司法解释权的官吏是()。A、司寇B、司隶C、史D、太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商朝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必须要进行占卜,司寇作为专职占卜的官员,并拥有一定的立法、司法解释权。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民商法部门的是A、公司法B、银行法C、知识产权法D、证券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六章第三节中的民商法部门和经济法部门的内容。在确定某一部门法所包含的法律规范的时候,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调整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来进行判断;而在几个法律部门中,比较容易混淆的主要是民商法部门和经济法部门的内容,本题即是。民商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经济法调整的是国家对经济关系的宏观调控,侧重自上而下的管控关系。A选项公司法调整公司组成及相关的公司之间的商事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C选项知识产权法针对的是知识产权这一特定的产权问题,属于民商法;D选项证券法调整证券业务这一商事关系;而B选项银行法调整的是国家对金融事务的宏观调控,故而属于经济法部门,答案为B选项。28、唐朝的六部中,管理财政收入的部门是()。A、礼部B、户部C、工部D、吏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户部是唐朝专门管理户籍、婚姻、徭役和财政收入的部门。29、()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A、《大清律集解附例》B、《大清律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会典》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清律例》制颁于乾隆年间,《大清律集解附例》和《大清律集解》都制颁于《大清律例》之前,而《大清会典》不属于基本法典的范畴。30、下列哪一国家不是英美法系国家()A、加拿大B、澳大利亚C、新西兰D、日本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余三个国家均为英美法系国家。31、下列国家实行总统制的是()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美国为典型的总统制国家,德国为典型的议会制国家,法国为典型的半总统制国家,英国则是典型的议会君主制国家,社会主义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制。32、在罪人面上或者额头刺刻后再涂上墨,留下痕迹作为受刑人的标志。这种刑被称作()A、墨刑B、劓刑C、剕刑D、宫刑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奴隶制五刑为:墨、劓、剕、宫、大辟。其中墨刑指的是在罪人面上或额头刺刻后再涂上墨,留下痕迹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劓刑即割掉受刑人的鼻子。剕刑,秦汉时称作斩趾,此刑或断人之足,或剔去膝盖骨。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器官的刑罚。大辟为死刑的总称,其执行方法主要是斩首。33、相对于传统的中国刑法而言,《大清新刑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有比较大的改动,其中在调整罪名方面,将谋反罪改为了A、叛国罪B、叛乱罪C、内乱罪D、危害国家安全罪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五章第一节中的清末修律活动。清末修律活动是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意识到必须修律,遵循“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进行的,因此,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作了比较大的改动,这些改动都是我国传统法理与西方近现代法理不合之处,因而值得注意。本题中将谋反罪改为内乱罪,在一定意义上是将“阴谋反对皇上”改为“祸乱内部”的意思,可见修改后至少形式上君主地位有所下降。34、国民政府时期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在法院之上增加了一个最高层次A、大理院B、司法部C、司法院D、监察院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五章第四节中的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制度。根据孙中山权能分治理论,政府的治权“能”分为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在此基础上对应每一权能名称设立五院,其中司法院就是专门针对司法权的。司法院设立于1928年。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司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总揽各项司法事务。其下设四个直属机关,其中司法行政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务(后曾改归行政院统辖),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行政法院行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官吏惩戒委员会掌管文官和法官的惩戒事宜。司法院院长综理全院事务,并经最高法院院长及各庭庭长会议决议,行使统一解释法令及变更判例之权。这些内部机构以及具体权利也是需要了解的。3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主要内容的表述,最能体现其本质特点的是()。A、确认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C、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D、规定公民享有一系列的权利自由及应尽的义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国民党政府于1931年颁布的《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主要内容包括:总纲确立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永为统一共和国”;以根本法形式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国家制度,即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规定五院制的政府组织形式;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但又多加限制;利用国家的名义,发展官僚资本。在所规定的这些内容中,确认国民党为最高训政者,代行国民大会的统治权最能够体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的本质特点,故选B项。36、关于法的社会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是法的社会作用的重要表现B、法律维护统治阶级中每个人的利益C、法维护的是统治阶级整体的长远利益,统治阶级中个别成员违背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也受到法的制裁D、阶级对立社会的法,除了维护阶级统治这一核心作用,还具有执行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两方面。AD正确。法维护的是统治阶级整体的长远的利益,统治阶级中个别成员违背统治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行为,也会受到法的制裁。统治阶级需要用法来规定和确认他们自己内部各阶层、集团的相互关系,以此建立起个人意志服从整个阶级的关系,通过这种服从,确保其成员的权利的实现,解决其内部因财产、婚姻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和纠纷,保证其内部和谐一致。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37、以下不属于法治和人治区别的是()A、人治注重人的作用,法治完全不考虑人的作用B、法治是民主政治,人治一般是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C、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众人意志的法律,人治依据的是统治者个人或少数人的意志D、当法律和当权者个人的意志发生冲突时,法治国家中的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而在人治国家中则相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人治注重人的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法治完全不考虑人的作用。A选项过于绝对,不是人治和法治的区别。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9、《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民族委员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订。因此,本法的制定机关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40、我国实体法和程序法开始逐步分离始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元典章》中“诉讼”已经独立出现,对诉讼的程序、步骤、诉状的格式都作了详细规定,反映出实体法与程序法开始逐步分离。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亲亲相隐”原则是()在法律上确定下来的。A、春秋时期B、汉朝C、唐朝D、明朝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亲亲相隐”原则即“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是在汉宣帝时明确规定下来的,为后代继承。2、法之所以有预测作用,是因为法具有规范性、()的特点。A、专门性B、程序性C、强制性D、稳定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的预测作用是指通过法,人们能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法的这一特性的基础是法的稳定性和规范性。因为具有规范性,人们才能根据事先的规则预测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只有法律具有稳定性,人们的预测才是可能的、现实的。3、下列关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表述,不能成立的是()。A、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包括卢梭、孟德斯鸠、格劳秀斯等人B、自然法学派将法的本质归结为客观规律和人类理性C、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D、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是相互分离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自然法学派以昭示宇宙和谐秩序的自然法为正义标准,坚持正义的绝对性,相信真正体现正义的是在人类制定的协议、国家制定的法律之外的、存在于人的内心中的自然法,而非由人们的协议产生的规则本身的法学学派。A项表述成立: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格劳秀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潘恩、杰斐逊等。B项表述成立: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C项表述成立: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归纳而言,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秩序,他们对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客观基础的探索,对于认识法的本质和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D项表述错误:自然法学派强调法与道德不可分离,法要最低限度地体现道德要求。4、下列关于义务性规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义务性规则是有关人们应当做或不应当做某种行为的规则B、义务性规则具有强制性C、义务性规则可以分为命令性规则和容许性规则D、义务性规则的内容不可以随意变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做或不应当做某种行为的规则。义务性规则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C项错误,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本题选C。5、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演变,不正确的有()。A、如果没有相应法律规范的存在,法律关系就不可能发生演变B、没有法律事实就不会形成法律关系,法律也就无法作用于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C、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法律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法律化,因此法律事实也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与人的意志无关D、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的后果都是确定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关系变动的条件包括:抽象的条件,即法律规范的存在,这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与消灭的前提和依据;具体的条件,即法律事实的存在,它是法律规范中假定部分所规定的各种情况,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法律规范中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有关行为法律后果的规定就发挥作用,从而使一定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故A、B选项表述正确。所谓规范性事实,其实是说法律事实不过是众多客观事实上升为法律规定的那一部分,即用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事实,它与未上升为法律的事实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权利义务性、明确性、确定性和价值选择性。实质上是统治阶级按照客观物质生活条件和自己的利益对现实事实所作的法律拟制,从而使其具有统一性、确定性,更重要的是使其具有了明确的法律意义、法律后果,也就是说,这种拟制是把客观事实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事先作了规定,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指南,也为人们的预期提供了依据。因此,C选项表述正确,D选项表述错误。6、根据作用结果的状态,法的作用可分为()A、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B、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D、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作用的范围,法的作用可分为整体作用和局部作用。根据作用结果的状态,法的作用可分为预期作用与实际作用。根据作用的途径,法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根据作用的效果,法的作用可分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B项正确。7、下列关于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法学体系的范围比法律体系的范围广泛B、在一个国家中,法学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律体系会有数个C、法学体系是法律体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D、法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学体系的内容和范围比法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要大得多,如法学体系有法哲学、法理学、法律心理学、法律史学等,而作为规范体系的法律体系则不含有这些内容。可见,A项表述正确,故选A项。在一个国家中,法律体系一般只有一个,而法学体系则具有跨国性,它在一个国家中会出现多种体系并存的局面。可见,B项表述错误。法律体系是法学体系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相反。故C项表述错误。法系是根据法形式上的特点和历史传统上的联系而对各国的法进行的基本分类,而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现行的法的内部结构。二者不属于同一类别,不能判定哪一个是基础的问题。故D项表述错误。8、我国社会主义法,是以()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A、唐律B、国民党时期的法律C、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D、苏联的法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类型的法,是以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法律为基础的,是对革命根据地法的继承和发展,C项正确。9、法律规则的结构中不包括()。A、假定条件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行为评价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逻辑结构上,任何一个完整的法律规则都是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构成的,尽管它们往往不表现于同一个条文当中。10、对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出现了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就产生了法学B、在西方,法学最早导源于古罗马,12~16世纪是罗马法的复兴时期C、在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学和新中国建立前历史上的法学,都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和法的发展规律D、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法学都否认经济对法的决定作用,都认为法是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法学是在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法学的产生至少应当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首先,要有法律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其次,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因此,A项表述错误。在西方,法学最早导源于古希腊,12~16世纪是罗马法的复兴时期。B项表述错误。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法学和新中国建立前历史上的法学,都是剥削阶级法学。尽管其中都或多或少包含了对法律现象的某些方面、某些过程的真理性认识,但由于受唯心史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多重局限,都没有揭示出法的本质和法的发展规律。因此,C项表述正确。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的以往法学有的认为法与经济无关,有的否认经济对法的决定作用,大多数认为法是超阶级的、超历史的。因此,D表述错误。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3条规定:“境外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国境内办学和合作办学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看,该规定属于()A、确定性规则B、委任性规则C、准用性规则D、任意性规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律规则种类的判断在每年试题中均会出现,是重点内容。考生在备考时最好每个类别都能记一至两个典型的法条,以增加感性的认识。按照法律规则的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委任性规则是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的区别在于前者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被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则或程序来加以明确,而后者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只需援引或参照其他的法律规定。本条规定最后授权国务院制定相关法规加以明确,属于典型的委任性规则,故答案选B。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是()。A、正当程序原则B、责任法定原则C、法律至上原则D、权力制约原则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法律至上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四项,只有责任法定原则不是法治的基本原则,责任法定原则属于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故选B项。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责任法定原则、因果联系原则、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和责任自负原则四项。13、关于法律规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其他社会规范可以通过一定程序转变成法律规范B、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它的国家意志性C、法律规范和法律条文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D、法律规范是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单位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法律规范的概念。社会规范包括政治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技术规范等多种类型,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以通过立法程序被认可或者转变为法律规范(例如技术规范被赋予法律意义后成为技术法规),A选项正确;法律规范的产生即立法活动在本质上是通过立法程序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以法律形式表现出来,核心就在于以统治阶级意志为本质的国家意志性,这是法律所特有的,B选项正确;法律条文就是以文字的方式将法律规范表现出来的文本,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由此,法律规范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而不是构成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单位,构成后者的基本单位是法律条文,D选项错误。14、关于法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后期,由于阶级的出现导致了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了法律,因此,阶级对立和政治因素是导致法起源的根本原因B、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导致产品交换越来越多且必要,为了规范这种不断重复的交换行为而产生了法律,因此调整商品交换关系是法起源的决定,陛因素C、随着社会交往的复杂化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公共事务也越来越复杂,故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需要成了法起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生产力发展在两个层面上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其一,生产力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由此带来的商品交换关系需要法律来予以规范;其二,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进而阶级分化,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复杂化需要,这些方面需要法律来打造和维护秩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法的起源的主要原因。简单来看,法的起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因素,因此上述选项中,A选项认为阶级对立和政治因素是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的说法是错误的;C选项中认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是法起源的决定性因素的说法也是错误的;B选项虽然是关于经济因素的,但是它将调整商品经济关系视为经济因素的全部,而实际上经济因素是在两个层面上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的,即D选项的内容:一方面经济交往关系本身,另一方面经济因素也作为政治因素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深层次原因在推动法的起源和发展,故而B选项片面,D选项正确。或者如果B选项不是局限在商品交换关系,而改为“经济因素”则可以成立。15、我国宪法修正案中,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是()A、1988年《宪法修正案》B、1993年《宪法修正案》C、1999年《宪法修正案》D、2004年《宪法修正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建立、健全同经济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增加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D项正确。16、(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权利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就是权利能力B、一般而言,法律权利的主体不能主动放弃权利C、通常情况下,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有权利D、权利的强制性是直接的,权力的强制性是间接的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所谓权利能力,就是由法律所确认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或承担义务的资格,是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所谓权利,就是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因此,A选项表述错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B选项表述错误。权利与义务作为法律关系的重要因素,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反映着法律调整的文明程度,通常情况下,有权利即有义务,有义务即有权利。C选项表述正确。权利不同于权力,权力的强制性是直接的,权利的强制性是潜在的、间接的。D选项表述错误。17、2015年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期问,公安机关以涉嫌发生在两年前的诈骗罪逮捕了全国人大代表甲。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未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可,公安机关无权逮捕甲B、未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公安机关无权逮捕甲C、公安机关可以拘留甲,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D、公安机关可以拘留甲,但须立即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报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宪法》第7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本题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B项正确。如果因为现行犯被拘留的,公安机关应立即向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甲涉嫌的犯罪是诈骗罪,发生在两年前,不是现行犯,CD项不正确。18、以下哪一项不是目前我国存在的行政单元()A、普通行政地方B、民族自治地方C、特别行政区D、独立州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我国目前存在着三种行政单元:普通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的年龄条件是()。A、45周岁B、30周岁C、40周岁D、35周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79条第2款的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故选A项。20、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的有关规定,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选D项。21、把“三个文明”及其相互关系写入宪法的是()。A、2004年宪法修正案B、1999年宪法修正案C、1993年宪法修正案D、1988年宪法修正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加入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故选A项。22、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A、刑部B、理藩院C、宣政院D、大理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清朝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中央上诉审机关是理藩院。故选B项。刑部是清朝的中央主审机关,但不受理内外蒙古、回疆、青海地区的诉讼;宣政院为元朝专理宗教审判的机关,也是管理西藏及佛教事务的机关,清朝没有此机关;清朝的大理寺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不是审判机关。23、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是()A、“神命”、“天罚”B、明德慎罚C、一断于法D、德本刑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西周统治者从夏商时代的神权法思想,发展到对人的关注,提出“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并将“德”这一抽象的伦理道德准则落实到现实统治之中,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和“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B项正确。24、下列选项中,属于元朝法律形式的是()。A、条法事类B、则例C、式D、条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元朝主要的法律形式是断例和条格,故选D项。条法事类是宋朝独有的法律形式,故不选A项。则例是清朝的法律形式,故不选B项。式是隋唐宋时期主要的法律形式之一,故不选C项。25、元朝时全国最高宗教审判机关是()A、大宗正府B、刑部C、大理寺D、宣政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宣政院是主持全国佛教事务和统领吐蕃地区军、民之政的中央机构,同时也是全国最高宗教审判机关,负责审理重大的僧侣案件和僧俗纠纷案件。D项正确。26、汉朝的行政中枢机构在设置上实行()。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内阁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汉朝在行政中枢机构的设置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清时期在行政中枢机构的设置上采取皇帝隶属六部的内阁制。27、对立法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或认可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性活动B、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适用于自治区内部的地方法律属于狭义的立法C、立法职能是国家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职能,是行政职能和司法职能的基础和前提D、立法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来进行,只要能保证这两方面就可以制定出良好的法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七章第一节中的立法的概念和特征。立法的形式包括创制新法规和认可本来存在的社会规范,还包括修改、废止某些已有的法律,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制定”可能忽视后两者,A:选项错误;狭义的立法指的是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的立法活动显然不属于,B选项错误;立法职能为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设定以及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程序,故C选项说法正确;立法除了要求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来进行外,还需要有专门的立法技术的保证才能制定出良好的法律,D选项错误。28、因年老、残疾自诉能力有限而允许亲属代理诉讼的规定,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元代民事诉讼中的诉讼代理制度。法定需要诉讼代理的人有老幼废笃疾、妇女及有品官员(在任和致仕)。29、中国近代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是()。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暂行新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廷于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但仍保持着旧律维护专制制度和封建伦理的传统。30、汉朝为了加强对农民起义的镇压而制定的法律是()。A、《阿党附益法》B、《通行饮食法》C、《沈命法》D、《均输平准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阿党附益法》为汉朝打击地方诸侯势力的法律;《通行饮食法》为汉朝镇压农民起义、维持社会治安的法律;《沈命法》为打击官吏渎职的法律;《均输平准法》为平抑物价、打击商人牟利的法律。31、在革命根据地时期(1928年年底——1931年年初),较为成熟的土地立法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1931年C、《井冈山土地法》1928年年底D、《兴国县土地法》1929年4月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929年4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这个土地法是在《井冈山土地法》的基础上修改制定的,相对来说较为成熟。32、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违法行为B、违约行为C、诉讼行为D、法律规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一章第一节中的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三: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其中违法和违约要承担责任好理解,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如果不涉及具体行为的话,一般而言就是法律规定的职责或者必须履行的责任,实际上是一种义务;诉讼行为可以对法律责任作出明确判决,但这并不是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只是让已经存在的法律责任以判决或者裁决的方式明朗化而已,C选项错误。33、《唐律疏议》中,把“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致人于死者”称为()。A、戏杀B、误杀C、过失杀D、斗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唐朝,仃“六杀”的规定,其中把“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而致人于死者”称为“过失杀”。34、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其中“冠婚之礼”称为A、吉礼B、宾礼C、嘉礼D、婚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的礼与刑的关系。西周时期的礼仪内容可分为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吉礼是祭祀之礼,古人认为祭祀鬼神、祭祀祖先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故称祭祀之礼为吉礼:凶礼是丧葬之礼;军礼是行兵打仗之礼;宾礼是迎宾待客之礼:嘉礼是冠婚之礼。冠婚之礼包括成年加冠和结婚两方面,因而不只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婚礼。此外,吉礼和宾礼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需要注意具体含义。35、汉朝时致仕的年龄为()A、70B、80C、90D、60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随着官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官吏的休假和退休制度。对有功之臣给予省亲的假期,对有病官吏令其回家养病。退休称为致仕,汉时致仕的年龄为70岁,退休后的待遇,一般是给予一次性较高赏赐,以示养老尊贤。36、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以前,暂时代理主席职位的领导人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国务院总理C、中央军委主席D、全国政协主席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814条规定,国家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国家副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据此,选A项。37、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的是()。A、决定特赦B、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C、批准直辖市的建置D、监督宪法的实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第(十七)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据此,A项表述属于全围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根据该条第(十三)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据此,B项表述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根据该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据此,D项表述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根据《宪法》第62条第(十二)项规定,全国人大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据此,C项表述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选C项。3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职权的是()。A、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B、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C、决定全国总动员D、决定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选A项。根据《宪法》第67条第18、19、20项的规定,排除B、C、D项。39、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A、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B、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C、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和普遍性原则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故选择A。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的大小,可以把法律原则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40、从狭义上讲,以下选项中不是法律职业的主要具体职业的是()A、司法辅助人员B、法官C、检察官D、律师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律职业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法律伦理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从狭义上说,法律职业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具体的职业。从广义上说,法律职业还包括一切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司法辅助人员、企业和行政机关里从事法律事务的人、法学教师、法学研究人员,等等。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的答案为A。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A、历史传统B、民族组成C、文化传统D、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重点考察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法是一个统称,宪法是其中一门具体的法,它亦具有法的共性和共同特征,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都是代表阶级统治的意志,都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行为规范,都是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宪法的内容也同其他一般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2、在经济上规定采取公营、合作和私营三种方式的宪法性文件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经济上采取公营、合作和私营三种方式;普及文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抗日民主政权时期负责审理第一审民刑案件的是()。A、县司法处B、高等法院分庭C、边区政府审判委员会D、军事裁判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县司法处是最基层的司法审判机关。4、大陆法系包括法国法系和()两个支系。A、英国法系B、德国法系C、美国法系D、罗马法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包括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两个支系,B项正确。AC项是英美法系,D项是大陆法系的别称。5、关于法的演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B、资本主义法形成的标志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即商法的兴起、罗马法的复兴、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C、两大法系都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以后才形成的D、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法没有阶级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在本质上还不是资本主义法,因此不能作为资本主义法形成的标志。故B项错误。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普通法是一个多义词,这里特指公元11世纪诺曼人人侵英国后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现的一种法律。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但社会主义法也具有阶级性。故D项错误。6、关于法的局限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注意“两点论”,对法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B、既要认识到法律不是可有可无的,又要认识到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的C、既要反对“法律无用论”,又要防止“法律万能论”D、法律可以解决社会中的所有矛盾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认识法的作用时,必须注意“两点论”;对法的作用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既要认识到法律不是可有可无的,又要认识到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的;既要反对“法律无用论”,又要防止“法律万能论”。7、人的出生属于法律事实中的()A、相对事件B、绝对事件C、法律行为D、意外事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根据法律事件是否由人们的行为引起,法律事件可以划分为绝对事件和相对事件。绝对事件不是由人们的行为而是由某种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的出生与死亡、时间的流逝等自发性质的现象都是绝对事件,B项正确。8、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的法律适用的是()。A、某检察机关针对某一犯罪嫌疑人的故意杀人案向法院提起公诉B、某鉴定机构根据法院的指令对某一案件作出了笔迹鉴定C、某公安机关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张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D、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对某一涉外案件进行裁决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司法又被称为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国家的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各级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此项权利。据此,选A项。B项表述不是法律适用,因为鉴定机构不是专门适用法的机关。C项表述的是执法,D项表述中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也不是专门的司法机关。9、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为标准,法律关系可分为()A、基本法律关系、普通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平权型法律关系与隶属型法律关系是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所作的分类。平权型法律关系是存在于法律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是一方当事人可依据职权而直接要求他方当事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关系。B项正确。10、(2012年真题)我国《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该条文所体现的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是()。A、属地主义B、属人主义C、保护主义D、折中主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属地主义是指法律对自然人的效力以地域为准,不论本国人或外国人,凡居住在本国领域一律适用本国法律。我国的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视为领土的延伸,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域范畴。因此,“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所体现的法律对人效力的原则是属地主义,A选项正确。11、《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属于()。A、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C、法律规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条文除规定原则、规则、概念外也有一部分是法律技术性规定。12、明朝是哪个皇帝在位期间开始编撰《会典》的?()A、明太祖B、明成祖C、明英宗D、明孝宗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3、英美等国家限制言论自由的方式是()A、预防制B、追惩制C、预防制与追惩制相结合D、不予限制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限制方式,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加以调整。宪法学将各国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为预防制和追惩制。预防制下,凡演说、出版等言论均需在表达前受国家机关(主要是军警机关)的干预和检查。追惩制下,言论与出版不受事前检查,但是表达者一旦违法,则按法定程序受制裁。英美等多数国家实行追惩制。B项正确。14、西汉文景时期刑制改革,不涉及下列刑罚方式的A、劓刑B、墨刑C、宫刑D、斩左趾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文景时期刑制改革。肉刑,古指墨、劓、剕、宫、大辟等,严格地说大辟是生命刑而不属于肉刑,其余四项,在文景刑制改革中,只有宫刑没有涉及。这一点也可以从日后汉武帝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受宫刑来理解记忆。15、宪法制定的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步()A、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B、提出宪法草案C、宪法草案的公布D、审议和表决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宪法制定的程序一般包括:(1)成立专门的制宪机构;(2)提出宪法草案;(3)宪法草案的通过;(4)公布。审议和表决一般认为是宪法修改的程序之一,故D项为正确答案。16、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是()A、独立办案B、联合办案C、分工负责,互相制约D、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宪法》第13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D项正确。17、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的宪法。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美国宪法是1787年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虽然美国法律属英美法系,是不成文法国家,但美国宪法是典型的成文宪法。18、下列关于隋朝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隋朝首次创立了十恶B、隋朝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财物的行为合称为六赃C、隋朝使封建制五刑法定化D、隋朝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隋朝在《北齐律》“重罪十条”的基础上,首次创立了十恶,故A项表述正确。唐朝首次将六种非法攫取财物的行为合称为六赃,而不是隋朝,故B项表述错误,选B项。隋朝首次使封建五刑法定化,《开皇律》中将封建制五刑定型为笞、杖、徒、流、死,封建制五刑正式确立。故C项表述正确。隋朝首次区分了公罪和私罪,该制度被唐、宋沿用。故D项表述正确。19、下列有关革命根据地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确立了参议会的政权组织形式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实行过二五减租的土地政策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在政权建设方面规定了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方针政策D、《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提出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抗日民主政权时期,确立了参议会的政权组织形式,并规定了“三三制”原则;在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确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并在《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中规定了要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为新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可见,A、C项表述错误。在抗日民主政权时期,《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减租减息的政策,并在《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中具体确定为二五减租。故B项表述正确。提出了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成立联合政府主张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而不是《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故D项表述错误。20、秦朝审判制度中,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是()A、失刑B、不直C、纵囚D、治狱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办案责任,错案必究,凡故意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属“不直”;故意应论不论或减轻情节者,属“纵囚”;由于过失导致处刑不当、失其轻重的谓“失刑”,凡此种种司法官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B项正确。21、秦律重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称为()A、端B、不端C、眚D、非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秦律重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的区别,故意称为“端”,过失称“不端”。故意犯罪处刑从重,过失犯罪处刑从轻。A项正确。22、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定型的是()A、《开皇律》B、《武德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贞观律》以《开皇律》为基础,篇目一仍其旧,共12篇,500条。《贞观律》“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构筑了唐律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唐代基本法典即告定型。C项正确。23、(2011年真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上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的关系是()。A、监督关系B、领导关系C、指导关系D、隶属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宪法》第127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据此,选A项。注意措辞:上下级法院在“审判工作”中的关系是监督关系;上下级法院之间在“工作”上的关系是指导关系。24、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A、楚国B、齐国C、郑国D、晋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是郑国执政子产的“铸刑书”。郑国是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25、自商鞅变法之后,中国古代的法典都称为()。A、法B、刑C、律D、典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商鞅变法,首先是从名称上改“法”为“律”。法主要强调的是内容方面的公平与公正,而律则侧重于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统一性。商鞅变法时,成文法的公布早已成为事实,法律的实施与适用成为焦点。26、中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为名的法典为()。A、《武德令》B、《开皇令》C、《大明令》D、《大清令》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大明令》是我国唯一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古代令典,也是我国法制史上最后一部以令命名的法典。但其性质却与唐宋的令典有所不同,并不完全是积极性的规范。27、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A、《暂行新刑律》B、《暂行刑律》C、《中华民国刑法》D、《暂行现行刑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行新刑律》是北洋政府的刑法典,是在北洋政府成立之初,对《大清新刑律》稍加删改而制定的刑事法规,于1912年4月30日颁行,内容与《大清新刑律》基本相同。28、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是()。A、《开皇律》B、《唐律疏议》C、《宋刑统》D、《大明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宋刑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成文法典。29、汉代已经产生了官员退休制度,称为“致仕”,汉代致仕的法定年龄为A、60岁B、65岁C、70岁D、75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二章第二节中的汉代官吏管理制度。本题纯属记忆性题目,汉代法定退休年龄为70岁。对于法制史上涉及一些具体数字的内容,要注意精确记忆。30、下列关于立法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我国,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C、立法解释不一定由具体司法案件引起而作出D、立法解释可以对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均可作出有权解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章第一节中的我国法律解释的有关规定。识记性题可以全凭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作答,但是也可以作一般法理上的分析以理解记忆。就本题而言,因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所以狭义上的立法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选项A正确;立法解释和法律都是立法机关的产物,且在我国立法解释的对象限制为宪法和狭义的法律,因此立法解释实际上是宪法和法律的具体化或完善,当然不应该因此而降低其效力等级,选项B正确;立法解释可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作出,也可以是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两高”以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省级人大常委会提起的,因此不一定是由具体司法案件引起而作出,C项正确;从法律体系内在逻辑一致性层面看,如果规定了立法解释与狭义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又规定立法解释可以对行政法规或规章作出解释,则可能出现以立法解释将行政法规、规章效力等级提升的情形,显然是有违我国立法权分配体系的,故D项错误,为本题答案。31、立法的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创制B、认可C、修改D、停止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制定是指有法律制定权的国家机关创制、认可、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由此概念界定可以表现出法律制定的方式包括创制、认可、修改、废止四种方式,停止不是法律的制定方式。32、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A、大辟、膑、宫、黥、墨B、墨、黥、剕、宫、大辟C、墨、劓、剕、官、大辟D、墨、黥、宫、大辟、劓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中国最早的五刑指的是奴隶制五刑,具体为墨、劓、剕、宫、大辟。33、抗战后期各边区政府采取的审级制度是A、两审终审制B、三审终审制C、三级三审制D、四级二审制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边区政府在前期采取的是两审终审制,后期各边区改为自行终审的三级三审制。四级二审制是中华苏维埃时期的审级制度。34、以下哪一部法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A、《大清现行刑律》B、《大清新刑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暂行新刑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清新刑律》是清政府于1911年1月公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35、下列关于法治及其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程序正当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B、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而法制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C、正当程序原则是以自然公正为法律基础的D、古希腊柏拉图倡导法治治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正当程序原则包含不能作自己的法官和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两项具体的内容。正当程序原则的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自然公正原则认为,任何权力的行使必须公正,对涉及当事人利益的事项作出裁判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平等地对待各方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故C项表述正确,选C项。法律至上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故A项表述错误。法治既是一种治国方略,又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故B项表述错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倡导人治,主张应由“哲学王”来治理国家。故D项表述错误。36、法治的终极性的目标价值是()。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C、实现程序的公正D、确立法律在社会中的绝对权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权利保障原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从一定意义上说,法治的所有价值目标都可以归结为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公民自由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对国家权力的法律限制本身就是对人权的有力保障。法律至上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人的权利和自由发展服务的。因此可以说,充分尊重和扩展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故选B项。37、《大明律》一共()。A、7篇B、12篇C、4篇D、18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明清时期基本法典的篇目都是7篇。故选A项。注意:《明大诰》为4篇,因为《明大诰》不属于基本法典,而是朱元璋制定的刑事特别法。38、据《汉书.刑法志》记载:“笞者,棰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该记载所体现的法令称为()。A、《箠令》B、《挟书律》C、《告缗令D、《上计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汉书.刑法志》记载:笞者,棰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该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执行笞刑的刑具箠长五尺,根头一寸,末梢半寸,材料用竹制成,都削平竹节;笞打的部位是臀部;行刑时中途不得换人。该记载所体现的法令是汉景帝时期制定的《箠令》,该法令是汉景帝刑制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可见,选A项。不选B项:《挟书律》是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除了允许官府有关部门可以藏书外,民间和个人一律不得藏书。西汉王朝初期,制度基本上是继承秦朝,《挟书律》也不例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西汉政府宣布废除《挟书律》,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各种思想和文化艺术得以正常发展。不选C项:《告缗令》是汉武帝时期制定的重农抑商法令。不选D项:《上计律》是秦朝制定的官员考课之法,汉朝沿用该法规定的“上计”方式对官员实施考课。39、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专门检察院的是()。A、省高级人民检察院B、军事检察院C、海事检察院D、森林检察院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我国的专门检察院只有军事检察院和铁路运输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检察院不属于专门检察院,而我国没有海事检察院和森林检察院。故选B项。40、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A、一般情况下,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C、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是法律规定的D、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一般而言,权利和义务的区别主要在于,权利既可以享有也可以放弃,而义务必须履行。法律硕士综合课(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明朝的“受赃”一卷设于()。A、《工律》B、《户律》C、《刑律》D、《礼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大明律》共有七篇,30卷,460条。其中《刑律》11卷,包括“受赃”一卷。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实际需要,经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批准机关为()。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3、按照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和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A、宪法及其相关法B、民商法C、行政法D、社会法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和主导性的法律部门,是其他部门法所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据,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特殊作用。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除了包括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包含处于附属层次的一些法律文件: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和代表法、国籍法、国旗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权利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权法等。综上,本题选A。4、《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一规定属于()。A、法律原则B、法律概念C、法律规则D、法律技术性规定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法律条文除规定原则、规则、概念外也有一部分是法律技术性规定。5、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颁布于()。A、1908年B、1923年C、1936年D、1947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贿选宪法”颁布于1923年。6、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是()A、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D、法律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法律是由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三者构成的,其中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基本单位,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可预测性等特征。A项正确。7、以下关于法律实施、法律实现和法的实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律实施是使法律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B、法律实现是法律实施活动的直接目的C、法的实效是法律被人们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D、只要法律实施,就可以达到法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