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明清社会转型(学生卷)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明清社会转型(学生卷)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明清社会转型(学生卷)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明清社会转型(学生卷)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试题分类汇编:明清社会转型(学生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明清社会转型

2024

高考真题

1.(2024•湖北•高考真题)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

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

的是()

A.定鼎前朝旧都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D.建立宗室藩屏

2.(2024•湖南•高考真题)元朝圣旨多采用蒙古语法糅合汉语词汇的形式,开篇曰“长生天气力里,大

福荫互助里,皇帝圣旨”。汉族文臣润色为“上天眷命,皇帝圣旨”。明朝又改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这说明()

A.明朝保留蒙古文化元素B.元朝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C.明朝重塑儒家正统地位D.元朝全面吸收了汉文化

3.(2024•山东•高考真题)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

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

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4.(2024•北京•高考真题)《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

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

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

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24•广东•高考真题)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

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

风俗华丽,已入骨髓,虽无西湖,不能遽变。”这反映了当时()

A.商业经营方式改变B.户籍管理制度混乱

C.商业资本集聚明显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6.(2024•甘肃•高考真题)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禁之时,民间多私携物品往交趾诸处,经日

本转手贩卖,换取日本长崎银,将至中国,凿沉其舟,携银以归。私商冒险带回白银的深层原因是,当时

明朝()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B.白银主要来自日本

C.海上商业贸易发达D.经济高度依赖白银

7.(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明代中后期士大夫广泛参与日用类书籍编纂。弘治年间进士邙蟠以《耕

织图》为蓝本,编撰《便民图纂》一书,为苏南一带农村日常生活及农事活动提供指导。其内容庞杂,载

有农艺、园艺、养畜等农业技术和饮食器用方面的知识。《便民图纂》的出现体现了()

A.朝廷加强对社会的控制B.士大夫阶层趋于世俗化

C.平民文化需求范围扩大D.日常生产生活的标准化

8.(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

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绐纱

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9.(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清初《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出版盛行,广为传播,同时出现了满

文版本进行刊印。而对于清政府认为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的书籍则被列为禁书,进行销毁。这

导致了()

A.世俗文化发展停滞化B.社会政治和平失序化

C.政府的思想专制僵化D.传统伦理道德的延续

10.(2024•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

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

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

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

2024

高考模拟题

1.(2024•湖南衡阳•三模)下图为明初为加强北部边疆治理的举措。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修建长城边防线。

♦东起辽东,西到甘肃设九边军镇建立起军事防。

♦北方各边镇设置军屯,驻兵屯田。

这些举措()

A.落实了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B.促进了明初经济的恢复发展

C.体现了明朝边疆治理的创新D.加强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

2.(2024•湖南邵阳•三模)明代前期,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地位逐渐确立;明代后期,山海关的

地位迅速提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这一变化反映出()

A.明朝政治中心发生变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明朝军事防御体系调整D.沿海威胁加剧

3.(2024•陕西商洛•三模)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不准歇山转角,重檐重拱及绘藻井……

庶民庐舍,不许于宅前后多占地、相亭馆、开池塘……不许过三间”;而到了嘉靖以后,陕西、豫北等或绅

或商的住宅多为多开间尤其是五开间,并成为这些地区民居基本形制。这表明()

A.奢靡之风影响社会风尚B.政府对民间的控制力度降低

C.市民阶层政治地位提升D.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4.(2024•安徽合肥•三模)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

位后,高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诩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有所提升B.宦官专权现象得以解决

C.内阁权力得到加强D.君权相权矛盾日益凸显

5.(2024•河北保定•三模)明代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为“科道”,“明代乃以监察官员治天

下”。如表所示为明代对科道官员选任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明代()

时间内容

永乐年间明成祖曾谕,“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宜用有学识达治体者”

颁布《宪纲》,始立新进初仕者不与科道之禁,认为“新进小生,遽受斯职,

正统初年

未达政治之体而有可为之权……以好恶为是非,甚至贪秽无籍”

成化年间著令:“今后初仕者,不许钱除风宪(不得选任为科道监察官员)”

A.科道官员行政权力扩大B.官员监察制度成熟完备

C.科举取士标准趋于严格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强化

6.(2024•福建福州•三模)如表为1480-1602年明代财政支出统计表。据此推知()

皇室消费俸禄支出军费支出赈济支出赈灾数额

年份

(占比)(占比)(占比)(占比)(万两)

148023.37%26.25%49.15%1.23%7.67

155234.86%24.06%40.59%0.50%6.1

160252.89%14.18%32.44%0.48%13.8

A.政府面临严重财政危机B.皇权政治弊端日趋严重

C.军费支出数额逐步下降D.张居正改革的成果显著

7.(2024•天津•二模)宣德六年,明宣宗令郑和敕谕暹罗国王:“朕主宰天下,一视同仁,尔能恭视朝廷,

屡遣使朝贡,朕用尔嘉。比闻满剌加国王欲恭来朝,而阻于国王……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

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郑和在两国之间进行斡旋,说服

暹罗国王,放弃了侵略。这主要体现了()

A.郑和下西洋维护了区域和平B.明朝统治者的天朝观念牢固

C.礼乐文明在东南亚地区传播D.以德服人的理念应用于外交

8.(2024•广东深圳•二模)明中叶以前,东南山区修建了一批堰坝蓄水灌溉。到明中叶以后,大量商贩

借助河流运输竹木、柴炭、靛麻等商品,需开堰通行,导致农商之间出现了许多用堰纠纷。这反映了当地

()

A.高产作物的引进B.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

C.朝贡贸易的繁荣D.农林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9.(2024•四川成都•二模)下图是《顺风相送》的内容要点。该书是明朝时修成的航海手册,在当时传

抄较广。它反映出当时()

・气象观察•天气预报・危险警告

・指南针导航法・天文导航法•地文水文观测

・中国往东南亚航跖・中国往西亚航路•沿途岛礁岛屿

A.海禁政策转向废弛B.传统科技承古萌新

C.西学东渐日渐兴起D.海洋意识潜滋暗长

10.(2024•湖南•三模)据历史记载,明朝移民云南的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

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

不少。这些举措()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明朝统治的疆域

C.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D.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11.(2024•重庆•二模)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

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

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12.(2024•广东•二模)如图为我国明朝各时期朝贡贸易的统计图。据此可知,明朝()

(次)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洪武永乐弘期立修此统景泰天“腐化弘治正曲嘉靖

A.朝贡政策与世界动荡不安有关B.朝贡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C.朝贡政策体现了中国地位下降D.朝贡政策受到时局变化的影响

13.(2024•云南•一模)明代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指出“记识”的器官是“脑”而并非“心”,

但嘉道年间士人俞正燮不以为然,说中国人与西洋人“藏府不同,故立教不同,洋人巧器……盖为人穷工

极巧,可见心窍不开”。这种现象反映了()

A.传统社会转型任重道远B.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方

C.西学东渐受到士人阻碍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2024•江西新余•二模)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

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

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15.(2024•湖南•二模)下图是明朝时期西方来华传教士的代表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进行交流。利玛窦被

誉为中国天主教开拓者,他在传播天主教过程中删去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的童真女之子身份,

特别是“人人平等”等内容,还尽量避免谈论基督教的神学。这表明明朝时期()

A.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B.传教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方式

C.儒学地位再次受到了严重削弱D.西学传播需要适应中国传统

16.(2024•山东济宁•三模)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

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

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A.中枢机构运作更趋合理B.权力分配体制发生新变化

C.中央机构职权划分细密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17.(2024•陕西宝鸡•三模)清朝前期,政府征集名儒编纂巨籍三十多种。康熙时敕修、雍正初完成的《古

今图书集成》,凡一万卷;乾隆时的《四库全书》凡三千四百五十七部,七万九千七十卷,更是巨籍,对学

术的贡献亦甚大。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政治认同B.促进民族交融C.恢复儒学正统D.倡导经世致用

18.(2024•辽宁•三模)清前期云南改土归流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区域主流婚

恋观念,甚至出现了少数民族妇女以死守节的记载。由材料可知,改土归流()

A.拓宽了清政府的统辖范围B.减少了边疆少数民族间矛盾

C.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管辖D.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汉化

19.(2024•天津和平•二模)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

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

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20.(2024•广东•二模)军机处设立前,皇帝选用亲信顾问商议政务多凭个人需求和喜好,不拘官品和职

务。军机处设立后,入值军机处,参与机要者有身份限制,三品以上才识广博的亲信为军机大臣,四品京

堂以下至“阁部属之能者”为军机章京。这一变化()

A.分化了内阁事权B.规制了皇帝的用人权

C.催生了权臣干政D.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21.(2024•山东•二模)下列两则是荷兰人记录的有关郑成功贸易的资料:

资料甲:1655年3月9日《热兰遮城日志》:国姓爷的24艘船只,从中国沿海开去各地贸易:

往巴达维亚7艘,往越南东京2艘,往暹罗10艘,往越南广南4艘,往马尼拉1艘。

资料乙:1656年12月11日《巴达维亚城日记》:今年国姓爷的6艘帆船,从中国到柬埔寨,

收购鹿皮及其他货物运往日本。

注:热兰遮城为今台湾台南;巴达维亚城为今印尼雅加达。

据此可知()

A.郑成功突破了明朝海禁政策的限制B.郑成功独占太平洋地区的丝银贸易

C.郑成功与荷兰合作经营南海的贸易D.郑成功是荷兰在亚洲贸易的竞争者

22.(2024•山东荷泽•二模)某学者将中国古代疆域的扩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黄河和长江流域两大农耕区

联合阶段、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为基点的疆域伸缩阶段、突破北方农牧交错带将疆域稳定地伸向西北干

旱地区阶段。对第三阶段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该阶段()

A.农耕经济的繁荣B.专制皇权的强化

C.民族交融的发展D.有效的社会治理

23.(2024•山东•一模)清代初年,一些学者自觉不自觉地由中学西学相通相合的看法,转向“西学中源”

说,即认为西学出于中国,中国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源。“西学中源”说()

A.反映了学术思想上的天朝上国观念B.体现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达和进步

C.开启了古代中国思想近代化的潮流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项。故选A项。

24.(2024•河北保定•一模)如表为1683年至1688年开到日本的中国民间商船即“唐船”数量表,表格

信息说明清朝()

年代数量(艘)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24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20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85

1686年(清康熙二十五年)102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115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193

A.对外交往渠道的拓展B.“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C.中日贸易往来的双向互动D.统治者重视开发利用海洋

25.(2024•湖南•二模)据考证,清雍正2年,全国人口2500万人。仅仅过了42年,到乾隆三H^一年,

人口爆炸性地翻了三番,达2亿900万人。道光二十九年,人口又翻了一番,达四亿七千万人。这一时期

人口的增长()

A.为统治危机出现埋下隐患B.源于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C.促进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D.得益于政府社会管理松散

26.(2024•黑龙江•三模)清朝学者戴震曾说:“古人之学在行事,在通民之欲、体民之情,故学成而民

赖以生。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

民莫能辩。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宋明理学的学术价值B.凸显了重视人伦日用的经世济民情怀

C.代表了市民阶级的价值取向D.突破了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小民命运

27.(2024•辽宁大连•二模)“风教”是传统儒学提倡的治化之道,强调德行操持以醇厚世风、彰行教化。

清初思想家唐甄主张:以富民为先,从尧舜风教之治;以勤俭为守,兴布衣德政之教;以谨省为要,尚君

子为学之风。这体现了()

A.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