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达尔文雀隶属于雀形目燕雀科,一共14种,其中13种分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另一
种分布在距加拉帕戈斯群岛600km的可可岛上:达尔文雀羽毛颜色均为暗色,体形相似,
体长7-12cm不等,种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喙部的形状和大小。据考证,这14种达尔文雀是
在过去的100万年至300万年间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1835年9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航行到加拉帕戈斯群岛时,在岛上发现一些羽毛
颜色暗淡的雀形目鸟类,并采集了标本带回英国。后来,英国鸟类分类学家Gould在研究达
尔文收集的鸟类标本时发现这些雀形目鸟类是一些以前没有描述过的新种。达尔文也因此受
到了启发,在《物种起源》中论述到:“这些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的雀形目小鸟实在令
人感兴趣,它们由一个种分化出来而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些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雀
形目小鸟促使达尔文产生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后人为了纪念达尔文就把这些雀形目小鸟称为
达尔文雀。
(摘编自邓文洪、郑光美《达尔文雀与生物进化》)
材料二:
1938年12月,28岁的英国帅小伙大卫•拉克和他的研究团队登上了圣克里斯托巴尔
岛,研究不同种“达尔文雀”的繁殖和觅食行为。每天上午他外出观察这些小鸟,下午则捕
捉个体尝试进行圈养,看不同种之间是否会发生杂交。正如达尔文曾指出的那样,“达尔文
雀”非常温顺,不怕人而易于接近。这些“很傻很天真”的鸟,是拉克在野外非常难得的理
想观察对象。
1939年4月,拉克一行和4种共计40只地雀一起来到美国旧金山的加州科学院。从4
月底至9月初,拉克在加州科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哈佛大学比较
动物学博物馆等地的馆藏做研究,还专程去大英博物馆检视了达尔文当年采集的标本,最后
他竟总共测量了近6400号“达尔文雀”标本!根据掌握的翔实资料,拉克很快撰写出了题
为《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的专著。而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面对同样的原始
资料,194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
同的结论!
拉克在第一本书中依据野外观察和标本测量数据对“达尔文雀”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并
把主要篇幅放在了阐述种间以及种内变异上。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之间和同一种但
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受到当时主流观点认为亚种之间形态差异不具
备自然选择上的适应性的影响,拉克在“达尔文雀”身上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并认为上述
差异主要是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当中发挥作用,即同种的雌鸟主要通过喙型来识别同种的雄
鸟。而生活在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由于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而
被认为可能是杂交的产物。
在回到达丁顿会堂学校又教了一年中学生物之后,拉克开始为军方工作,主要是与其他
科学家一道为刚刚投入实战不久的雷达提供智力支持。在这期间,生态学上一项名叫高斯原
理的理论引起了拉克的注意,并最终改变了他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结论。他明确地指出
竞争导致了“达尔文雀”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分化,产生了已知的14个种和它们形态各异
的喙。以地雀为例,在同时有大、中、小地雀的岛上,3种鸟喙的大小都不重叠,对应着取
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
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
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
更为多样化。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
揭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
稍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
比如,尽管他指出了对食物资源的竞争是主要的演化驱动力,但却没有提供大、中、小地雀
在取食种子大小上是如何分化的例证。又如,他指出了对于同域分布的种群而言,生殖隔离
是最后形成物种的关键一步,却没能说清楚究竟是何种机制导致了生殖隔离的实现。这些遗
憾被开始于34年之后并延续至今的一项长期研究弥补。
对“达尔文雀”的研究,研究者们手中的工具从达尔文时代的猎枪,到拉克的望远镜,
再到后来的雾网和录音机,发展到了今天的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对于“达尔文雀”的认知,
既有最初达尔文的慧眼未识珠,也有拉克两本著作之间观点的骤然转变,更有另一个研究团
队42年的荒岛坚守。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
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
(摘编自Robbi《迈入基因组时代的“达尔文雀”传奇》)
1.下列关于“达尔文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雀”并非特指某一种鸟,只是它们在体形和羽毛颜色上存有相似的特征。
B.后人为纪念达尔文将他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雀形目小鸟称为达尔文雀。
C.如果“达尔文雀”的喙部形状和大小存在明显差异,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
D.受主流观点影响,拉克认为“达尔文雀”喙型差异主要在不同种间生殖隔离中起作
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尔文带回的雀形目鸟类是未被描述过的新种,这启发了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思
考。
B.“达尔文雀”性情温顺,易于接近,这有利于研究者进行野外观察以及标本采集工
作。
C.《加拉帕戈斯地雀亚科形态变异研究》主要阐述了“达尔文雀”种间以及种内的变
异。
D.《达尔文雀》用多方面资料佐证观点,提供的是定量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的结论不
足。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达夫尼岛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具有介于两种之间的喙型,这是不同
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
B.拉克通过长时间的野外观察和认真的室内研究,掌握了翔实的资料,撰写完成两部
关于“达尔文雀”的学术专著。
C.拉克的新书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得出重要结论:不同岛屿的地雀喙型有异是由地
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造成的。
D.目前科学家已开始使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来进行研究,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
学和演化生物学研究中的遗憾。
4.文本内容可视化是阅读知识性文章的重要方法。下面关于材料二内容的梳理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①拉克及其团队关于达尔文雀的研究成果
B.②翔实的原始材料
C.③补充证实
D.④高斯原理的启发
5.“达尔文雀”的研究历史,给了我们关于科学研究的哪些启示?(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H(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父亲的病
鲁迅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
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①一家城外人家
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
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
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
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
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我曾经和这个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
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
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
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
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
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
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厉害,将要不能起床;②
我对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
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
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
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
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
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
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
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的用药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
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宇道:
“要原配,即本在一案中者。”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
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
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
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
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九。这“败鼓皮九”就是用打破一口鼓
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
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
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
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
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③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
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九”
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大
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
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
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
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
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
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
“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
“父亲!!!”
“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
原状,平静下去了。
“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④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S城的一个名医给父亲治了两年的病,“我”和他“几乎是朋友了”,没真成为朋
友。
B.那个名医没治好父亲的病,却用一番说辞来让自己脱身,他推荐了陈莲河给父亲治
病。
C.陈莲河的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
D.父亲的喘气颇长久,“我”想”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这想法让“我”悔恨很久。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写这个名医“便非一百元不去”,可见与救人相比他把钱财看得更重。
B.句子②中,“我”认为父亲的病治不好了,所以采办药引“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
C.句子③“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他怀疑陈莲河“丹””一定可以见效”的说
法。
D.句子④中“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是指父亲在病危中而“我”不停地叫喊。
8.“陈莲河”原名何廉臣,鲁迅却称其为“陈莲河”,这有何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
说明。(5分)
答:
9.本文在朴实的叙写中蕴含着辛辣的讽刺,请举三例简要分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齐孝公伐我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①。齐侯未入竞,展喜从之,曰:“寡
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
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日:“恃先王之命。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
位,诸侯之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
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选自《左传》)
材料二: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侠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注释】①公:鲁售公。展禽:名获,字禽,谥惠,食邑于柳下,故又称柳下惠。展喜
是他弟弟。②载:载书,即盟约。
10.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选出序号。(3分)
桓公是以纠合A诸侯B而谋C其不协D弥缝其阙E而匡F救G其灾H昭旧职也I及君
即位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齐孝公伐我北鄙”中的“鄙”和材料二中“越国以鄙远”中的“鄙”,
意思不相同。
B.材料一中“成王劳之,而赐之盟”中的“赐”和材料二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
的“赐”,意思相同。
C.股肱:股,大腿,如成语“悬梁刺股”;肱,泛指胳膊,如成语“曲肱枕之”。肱
股,常比喻左右辅佐得力的人,材料一中做动词使用。
D.“侯、伯”是古代天子设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等级中的两种,用以区分
尊卑秩序。
12.下列对原文内容概况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篇,展喜不提对方进犯一事,而称对方此行是来访,巧妙地为自己犒劳齐
师张目,显得合乎情理。
B.材料一齐侯两次言“恐”,第一次疑问,第二次反问,视对方若无物的狂傲之气可
谓咄咄逼人。
C.材料二烛之武起初不愿出使劝秦伯退兵,是郑文公主动自我反思,阐明利害后,他
才应许的。
D.材料二除了劝说之辞绝妙之外,在叙事方面还善于使用伏笔照应,行文波澜起伏,
组织严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
答: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
14.苏洵在《谏论》中总结了说辞的五种方法,即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
隐讽之。《左传》记录了不少出色的劝说之辞,请比较、分析两篇文章在劝说方法上的不同。
(3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闻新蝉见赠①
刘禹锡
碧树鸣蝉后,烟云改容光。
瑟然引秋气,芳草日夜黄。
央道喧古槐,临池思垂杨。
离人下忆泪,志士激刚肠。
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②。
人情便③所遇,音韵岂殊常。
因之比笙竽,送我游醉乡。
[注]①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夏秋之交,诗人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
白居易原诗题为《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时白居易以太子太傅分司东都。②匡床:安
适的床。③便:顺从。
1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蝉鸣碧树,烟霏云敛,风景变化暗示了时序推移。
B.三四句中“瑟然”写秋气萧瑟,“日夜黄”写芳草变色之速,呼应上文“改”字。
C.九十句对仗工整,今昔并提,它表达的意境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同。
D.在诗人看来,蝉声本无殊异,只因人们的处境及身份不同,听蝉感受才千差万别。
16.本诗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属于酬赠诗,二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不同之
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曾用行路来作比,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站在时空的角度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写出了洞庭湖
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
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
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洛南和丹凤相接的地方,横亘着无尽的山岭,蜿蜿蜒蜒,成几百里地。①大凡群山有势,
众水有脉,四面八方的客山便一起向莽岭奔趋了。回抱处就见水流,走二十里,三十里,水
边才有了一户两户人家。人家门前屋后,绿树细而高长,向着头顶上的天空拥挤,那极白净
的炊烟也被拉直成一条细线。而在悬崖险峻处,树皆怪木,枝叶错综,密密匝匝,使其沟壑
隐而不见:白云又忽聚忽散,时远时近,幽幽冥冥,如有了神差鬼使。山崖之间常会夹出流
水,轰隆隆泻一道瀑布。潭下却寂寂寞寞,水草根泛出的水泡,浮起,破灭,全然A。
而路呢,忽而爬上崖头,忽而陷落沟底。常常要走投无路了,又常常一步过去,却B,
别一个境界。②莽岭山脉将两个县截然分开,使得两县靠得如此近,来往又如此远!出奇地
是就在莽岭主峰左四十里的地方,竟有一条沟接通了两县的隔阂。③沟里十六家分两县户口,
但丹凤人住的有洛南的地,洛南人耕的有丹凤的田。十六户人家,几乎不知他们都是住在哪
里,偶尔转过山嘴,一个黑石崖缝里就长出一搂粗的老松来,老松之后,那突出而空悬的岩
石下,突然就有了人家,房顶却是有前半边,没后半边,那半边就是石岩,屋地也一半是土,
一半是凿入的石洞,凡到此者,无不C。
④随着过往行人多了起来,十六户人家又共同筹资修起山路,他们说:“这条沟说不定
还要修火车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答,
19.“古书上讲:山深如海;真是越走越深不可测。”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5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是说冷了就加衣吗?那为什么有时多穿几件衣服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存在温差,我们的身体时刻在产热也在散热。①,产热速度跟不
上,我们就会感到很冷。因此保暖的本质,②。最好的方法,就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
比较低的材料,羽绒、羊毛、棉等都是常用在保暖衣服中的材料。【甲】
对于一件衣服而言,除了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
稳定的空气层,才能取得良好的保温效果。【乙】我们穿的衣服,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
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那是不是层数越多,③,整体的保
暖性也就越强了呢?
事实上,空气层太厚会使空气层内外产生明显的温差,这就会导致空气流动,产生热对
流。④而一旦产生了热对流,热量就会加速流失。止匕外,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
数超过某个值,⑤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散失,⑥想要保暖的
愿望会背道而驰。所以,想保暖别穿太多层,也别穿太紧,尤其是外套要稍微宽松一些。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答:
2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是静止的空气。”这句话放在【乙】处比放在【甲】
处更合适。
B.④处中“一旦”一词,引出“热量就会加速流失”这一结果条件一一产生热对流,
增强了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C.⑤处中应将“散失”改为“减少”。
D.⑥处中的成语“背道而驰”使用错误,应替换为“适得其反”。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誉为“一部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福州三坊七巷,是里坊制度活化石;被叹
为“四百米古道诗与画”的成都锦里古街,“聚川西旧俗,汇蜀汉遗风”;被称为流动的“清
明上河图”的黄山屯溪老街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老街,积淀着淳朴厚重的人文,
承载着人间烟火的真情,见证着现代文明的时代变迁。走进老街,是聆听历史,是守护记忆,
是寻找新的归宿。
请你以老街守护人身份,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走进老街”主题班会
中进行交流。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案
1、C【解析】"则表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种”错,原文“比如喙的大小和形状在不同种
之间和同一种但分布于不同岛上的种群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可见单凭喙的大小和形状无
法确定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种。
2、D【解析】“提供的是定量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的结论不足”表述有误,原文为“稍
显遗憾的是,拉克的新书更多提供的还是一种描述性的结论,定量性统计分析有限。”
3、B【解析】A.“这是不同种间生殖隔离发生作用的表现”错,原文“而大达夫尼岛
的中地雀和克罗斯曼岛的小地雀喙的大小却介于两种的正常值之间,这两个小岛上各只有一
种食种子的地雀,因此表现出了竞争释放,即在缺乏竞争者时物种会拓展实际的生态位。就
是说这两个岛的中地雀和小地雀可以选择利用的种子大小更为多样化”,可见应是“食物资
源的竞争”的作用。C.“不同岛屿的地雀喙型有异是由地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造成的”
错,原文“拉克的新书用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方面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予以佐证,并揭
示了地理隔离和生态位分化在物种形成上的重要作用”,可见“地理隔离和生态位的分化”
影响的是“物种形成”,而不是“喙型有异”。D.“弥补了‘达尔文雀'生态学和演化生
物学研究中的遗憾”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在生态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研究中应当去追求长
期的开放式的持续工作,因为从逻辑上来讲,演化及生态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尽头”,没
有谈到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仪得到的研究成果。
4.C【解析】由原文“面对同样的原始资料,1947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了拉克的新
作《达尔文雀》,书中竟得出了几乎完全不同的结论!”可知不是补充证实。
5.【答案】①科学研究会受同时代观点的影响,因此需要有自己的理性选择和判断;
②科学研究需要持久地探索,要有恒心和毅力;③科学研究的深入需要借助最新的科学技术
手段。(每点2分)
6.D(“这想法让‘我‘悔恨很久”分析不当,原文是“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
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7.B("因为‘我’认为父亲的病治不好了”误解文意,应是“'我'认为这个名医治
不了父亲的病”)
8.①鲁迅把何廉臣的名字颠倒,称其为“陈莲河”,是为了刻画何廉臣(陈莲河)颠
倒黑白、庸医行骗的形象,他故弄玄虚,药引独特,贪图钱财,草菅人命。②表达了鲁迅对
何廉臣(陈莲河)以及那些像何廉臣(陈莲河)一样的庸医的嘲讽和憎恨。(答对一点给2
分,答对两点给5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9.①“……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
在没有脉的情况下却说“这病我明白了”,还“从从容容”,讽刺了这个名医的装模作样和
不负责任。②“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
注小字道:‘要原配'",药引要用原配的蟋蟀一对,讽刺了陈莲河的故弄玄虚。③“可以
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这也许是前世的事”,陈莲河在赚完钱后,搬出“冤愆”“前
世的事”的说法,讽刺了他行骗的本质。(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的酌情给分)
10.DHI
句意:桓公因此联合诸侯,解决他们之间的不和谐,弥补他们的缺失,救援他们的灾难,
这都是显扬过去的职责啊。等到君侯登上君位。
“其不协”作“谋”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
“其灾”作“匡救”的宾语,宾语后断句,“而”连结前后两个并列的句子,中间不能
断,所以H处断句;
“也”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句,所以I处断句。
11.B
A.正确。边境;/名词的意动,把……当作边邑。句意:齐孝公攻打我国(鲁国)北部
边境。/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
B.错误。意思不同。动词,赏赐;/名词,恩惠、恩赐。句意:赐给他们盟约。/再说
您也曾经有恩于晋惠公。
C.正确。句意:从前周公、太公是辅佐周王室的肱股大臣。
D.正确。
12.CC.“……起初不愿出使劝秦伯退兵”错误,烛之武开始只是有些牢骚或埋怨。
13.(1)寡君听闻君侯您亲抬贵步,准备屈尊(驾临)敝国,(特)派下臣我(来)
慰劳您左右的人。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
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13.题详解】
(1)“亲举玉趾”,亲自前来;“辱”,屈尊;“执事”,您。
(2)第一个“封”,使……成为边境;“肆”,扩大;“阙”,侵损、削减。
14.一、材料一主要采用“势禁之”。①展喜先提出“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不怕,表
示己方还有力量对抗,给对方一定的震慑;②接着指出“先王之命”,先王齐桓公和周公一
起辅佐周王朝,周成王因此赐齐鲁结盟,齐桓公正因为遵守盟约,广修仁义而终成霸业。现
在诸侯各国也对齐侯寄同样愿望,并且称赞他不会背弃先王之命。说理层层递进,却暗藏机
锋:第一,齐侯如果侵犯鲁国,那就是公然违背天子命令,践踏盟约,背信弃义,是谓不忠;
第二,齐侯如果侵犯鲁国,那就是叛逆孝道,并将失去人心;第三,鲁国之所以不兴兵相抗,
并不是软弱可欺,所以对齐侯也绝不会恐惧。
二、材料二主要采用“利诱之”。烛之武分别阐述了亡郑和存郑的利弊:亡郑只是有利
于晋国,秦国不但无利可图,而且只能眼看着晋国强大而自己相对被削弱;而存郑相当于为
秦国在东边设置了一个接应点和补给站,对秦国有好处。在此基础上,烛之武又分析了晋国
在历史上的就对秦国背信弃义,所以亡郑不是终点,迟早也会把秦国作为吞并的对象,所以
存郑也有利于秦国。
15.C.二者表达的意境有明显不同。“昔闻阻山川,今听同匡床”这两句描述两人听
蝉的相同境遇,含有同病相怜之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表达的是对友人的
宽慰、勉励,可见诗人的宽阔胸怀和远大抱负。
16.示例:①《酬乐天闻新蝉见赠》主要表达了诗人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友人同病相怜
的心境,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主要抒发对贬谪生活的感伤
和世态变迁的怅惘,对新人辈出欣慰无比的豁达胸襟,以及重新投入生活的乐观精神。
17故不积底步天以至千里
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
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18.A无声无息/悄无声息
B峰回路转C瞠目结舌
A处说到“潭下却寂寂寞寞”,所以水草根泛出的水泡,浮起,破灭,一点声音也没有,
可用“无声无息”或“悄无声息”。“无声无息”,没有声音和气息。形容沉寂,不为人知。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B处是说山上的路,常常感觉要走投无路了,但常常是一步过去就有有了路,可用“峰
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曲折迂回。
C处是说到这里的人,看到这样的房屋,没有不感到惊讶的,可用“瞠目结舌”。“瞠
目结舌",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19.B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放在②处,是对前文路的蜿蜒曲折的总结,衔接更紧密。
20.①以短句为主,句式参差错落,节奏明快,语言形象生动。
②运用叠词,音韵和谐,渲染氛围,增强表达效果。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树皆怪木”“枝叶错综”“密密匝匝”“时远时近”“幽幽冥冥”运用的都是短句,
所以画横线的句子以短句为主,长短句交错,句式参差错落,节奏明快,语言形象生动。
“密密匝匝”“幽幽冥冥”运用了叠词,音韵和谐,并且渲染了幽深险峻的氛围,增强
表达效果。
21.①如果散热太快
②就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③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由前文说“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存在温差,我们的身体时刻在产热也在散热”可
知,出现后文“产热速度跟不上,我们就会感到很冷”的情况是因为身体散热快,故可填“如
果散热太快”。
②处,结合后面谈的“最好的方法”可知,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比较低的材料,是为
了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的效果,横线上填保暖的本质是什么,故可填“就是
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③处,前文说要有良好的保暖效果,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
层”,联系“除了衣服材料本身的纤维间可以存储空气,层与层之间的空间也可以储存空气”
可知,层数越多,衣服里存的空气越多,横线处就此设问,引出保暖性是否会因之变强的问
题,可推知填“衣服里存的空气就越多”。
22.A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分析语句表意效果及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放在【乙】处比放在【甲】处更合适"错误。【甲】处前面谈保暖最好的办法“就
是往身上包裹一些热导率比较低的材料”时提到了“热导率”,下段开头第一句不仅提到了
“热导率”,而且说明了“热导率”与空气的关联,可知“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
是静止的空气”这句话放在【甲】处既能照应上文,又能引出下文,比放在【乙】处更合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防洪堤加固工程土石方施工协议书一
- 2024年股权局部转让协议
- 2025年股东权益变更协议书范本与执行细则3篇
- 2024年中国阿魏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透支额度协议书
- 2024年中国摩托车仪表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餐饮服务行业厨师聘用合同一
- 2025年度白酒年份酒拍卖代理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社区治安巡逻保安人员劳务协议3篇
- 保定学院《体育产品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最新《形势与政策》课件
- 《工程伦理学》配套教学课件
- 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 图文转换专题复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不合格工程项目通知
- 个人纠纷调解协议书
- 浦东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服务分析
- 文件袋、档案袋密封条模板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公司企业管理体系
- 校本课程《典籍里的中国》教案
- 会计工作年限证明个人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