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档升级规范本文件规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基本要求、申报材料、生产场所、基础设施设备、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人员管理、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试制食品检验合格报告、经营秩序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B15/T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评价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4.1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4.2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保健食品生产工艺有原料提取、纯化等前处理工序的,需要具备与生产的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原料前处理设备或者设施。4.3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4.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4.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5申报材料5.1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书。申请书模板见附录A。5.2食品生产设备布局图和食品生产工艺流程图。5.3食品生产主要设备、设施清单。5.4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6生产场所6.1厂区要求6.1.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厂区周围无虫害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无有害废弃物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各类污染源难以避开时应当有必要的防范措施,能有效清除污染源造成的影响;现场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周围环境平面图》与实际一致。6.1.2厂区环境整洁,无扬尘或积水现象;各功能区划分明显,布局合理;现场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平面图》与实际一致;生活区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防止交叉污染;厂区道路应当采用硬质材料铺设;厂区绿化应当与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当定期维护,防止虫害孳生。6.2厂房和车间6.2.1应当具有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厂房和车间,并根据生产工艺及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布局和划分作业区,避免交叉污染;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当与生产区域分隔;现场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与实际一致。6.2.2车间保持清洁,顶棚、墙壁、门窗和地面应当采用无毒、无味、防渗透、防霉、不易破损脱落的材料建造,结构合理,易于清洁;顶棚结构不利于冷凝水垂直滴落,裸露食品上方的管路应当有防止灰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措施;门窗应当闭合严密,不透水、不变形,并有防止虫害侵入的措施;地面应当平坦防滑、无裂缝。6.3库房要求6.3.1应当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的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与《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平面图》《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各功能区间布局平面图》中标注的库房一致;库房整洁,地面平整,易于维护、清洁,防止虫害侵入和藏匿;必要时库房应当设置相适应的温度、湿度控制等设施。6.3.2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应当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库房或分区存放;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润滑剂、燃料等物料应当分别安全包装,与原料、半成品、成品、包装材料等分隔放置;库房内的物料应当与墙壁、地面保持适当距离,并明确标识,防止交叉污染。7基础设施设备7.1生产设施设备7.1.1应当配备与生产的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设备,设备的性能和精度应当满足生产加工的要求。7.1.2生产设备清洁卫生,直接接触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设备、工器具材质应当无毒、无味、抗腐蚀、不易脱落,表面光滑、无吸收性,易于清洁保养和消毒。7.1.3设备按照工艺流程有序排列,避免引起交叉污染;生产加工中生食、熟食的工具和容器分开使用、分开放置。7.1.4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良好,并做好记录;用于监测、控制、记录的设备应当定期校准、维护;停用的设备需标注清晰,不影响正常生产。7.2供排水设施7.2.1食品加工用水的水质应当符合GB5749的规定,有特殊要求的应当符合相应规定;食品加工用水与其他不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应当以完全分离的管路输送,避免交叉污染;各管路系统应当明确标识以3便区分。7.2.2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建造应保证排水畅通,便于清洁维护,且满足生产的需要。室内排水应当由清洁程度高的区域流向清洁程度低的区域,且有防止逆流的措施。排水系统出入口设计合理并有防止污染和虫害侵入的措施。7.3清洁消毒设施应当配备相应的食品、工器具和设备等的专用清洁设施,必要时配备相应的消毒设施;清洁、消毒方式应当避免对产品造成交叉污染,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相关规定要求。7.4废弃物存放设施应当配备设计合理、防止渗漏、易于清洁的存放废弃物的专用设施,必要时可设置废弃物临时存放设施;车间内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容器应当标识清晰,不得与盛装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容器混用。7.5仓储设施7.5.1具有与产品数量、贮存要求相适应的仓储设施。7.5.2仓库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设施。7.5.3原辅料、半成品、成品、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依据性质的不同分区域堆放,明确标识。7.6通风设施7.6.1应当具有适宜的通风设施,进气口位置合理,避免空气从清洁程度要求低的作业区域流向清洁程度要求高的作业区域。必要时应当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和除尘设施。7.6.2加工场所内产生大量蒸汽的设备上方应采用机械排风。7.6.3排气口应装有易清洗、耐腐蚀、可防治虫害侵入的网罩。7.7照明设施7.7.1厂房内应当有充足的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光泽和亮度应能满足生产和操作需要,光源应能使物料呈现真实的颜色。7.7.2在暴露原料、半成品、成品正上方的照明设施应当使用安全型或有防护措施的照明设施;如需要,还应当配备应急照明设施。7.8温控设施应根据生产的需要,配备适宜的加热、冷却、冷冻以及用于监测和控制温度、湿度的设施。7.9检验检测设备自行检验或部分自行检验的,应当具备与所检项目相适应的检验室、检验仪器设备和检验试剂。检验室应当布局合理,检验仪器设备的数量、性能、精度应当满足相应的检验需求,检验仪器设备应当按期检定或校准。7.10个人卫生设施7.10.1生产场所或车间入口处应当设置更衣室,更衣室应当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7.10.2车间入口及车间内必要处,应当按需设置换鞋(或穿戴鞋套)设施或鞋靴消毒设施。7.10.3清洁作业区入口应当设置与生产加工人员数量相匹配的非手动式洗手、干手和消毒设施。47.10.4洗手设施的材质、结构应当易于清洁消毒,临近位置应当标示洗手方法。7.10.5卫生间应当易于保持清洁,不得与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卫生间内的适当位置应当设置洗手设施。8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8.1设备布局生产设备应当按照工艺流程有序排列,合理布局,便于清洁、消毒和维修保养,避免交叉污染。8.2工艺流程8.2.1应当具备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防止生产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8.2.2申请的食品类别、产品配方、工艺流程应当与产品执行标准相适应。8.2.3执行企业标准的,应当依法备案或公开。8.2.4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的原料和工艺,应符合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8.2.5应当制定所需的产品配方、工艺规程等工艺文件,明确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关键环节和控制措施。8.2.6生产食品添加剂时,产品命名、标签和说明书及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有害物质、致病性微生物等控制要求应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9人员管理9.1人员配置9.1.1小作坊应配备质量管理、生产加工、仓库管理、设备维护、原辅料采购、质量、检验、文件管理等人员。9.1.2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其职责。人员要求应当符合有关规定。9.1.3人员应相对稳定。其他人员应经过上岗培训,取得岗位任职资格。9.2人员资格9.2.1质量管理人员经过质量管理培训,具有3年以上相关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经验。9.2.2生产部门负责人及操作人员9.2.2.1生产部门负责人有5年以上生产管理工作经验或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经过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培训,经过考核后上岗。9.2.2.2生产操作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并考核后上岗。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国家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9.2.3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人员9.2.3.1检验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中专(含)以上学历、有3年(含)以上本行业质检工作经验,参加相关检验技术培训,考核后上岗。59.2.3.2检验人员应责任心强,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产品标准、控制要求及检验方法,经过岗位培训并考核后上岗。9.3人员培训和考核9.3.1应当制定实施培训和考核计划,做好相应记录。9.3.2企业每年应按计划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建立员工培训档案。9.3.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上岗前应当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9.4人员健康管理制度9.4.1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明确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或有明显皮肤损伤未愈合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9.4.2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9.5生产设备管理9.5.1应制定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生产设备管理档案,制定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计划,按计划实施,并保留相关记录。9.5.2应制定特种设备、主要生产设备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9.5.3设备操作人员应熟练操作,清楚日常维护保养和安全操作知识等基本要求,并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10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10.1组织机构10.1.1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配置食品安全管理员。10.1.2申请单位相关负责人担任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为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如下:a)负责建立落实本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b)带头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政策法规素质,督促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全体员工落实食品安全措施;c)及时制止和纠正不安全食品经营行为,整改和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d)参与或指挥企业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行动,对本企业食品安全承担全面责任。10.1.3食品安全管理员由企业经营者视自身经营规模自行确定人数,原则上不少于1名,为企业食品安全直接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如下:a)负责实施食品质量检验;b)负责协助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人监督本市场内部食品安全制度的具体落实。10.1.4食品安全办公室负责人及食品安全管理员名单应报属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0.2管理制度10.2.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对企业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自查工作制度,并跟踪落实。610.2.2建立并执行采购管理及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检验管理及出厂检验记录、运输和交付管理、食品安全追溯管理、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品管理及不安全食品召回、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管理办法。10.2.2.1采购管理及进货查验记录10.2.2.1.1应当建立并执行采购管理制度,规定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验收标准。采购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及产品执行标准进行检验。10.2.2.1.2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记录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保存相关记录和凭证。10.2.2.2生产过程控制应当建立并执行生产过程控制制度,制定所需的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明确原料(如领料、投料、余料管理等)、生产关键环节(如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控制的相关要求,防止交叉污染,并记录产品的加工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环境监测等)。10.2.2.3检验管理及出厂检验记录10.2.2.3.1应当建立并执行检验管理制度,规定原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出厂检验以及产品留样的方式及要求,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工艺特点、原料控制等因素明确制定出厂检验项目,保存相关检验和留样记录。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的,还应当明确规定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和检验方法。委托检验的,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10.2.2.3.2应当建立并执行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规定产品出厂时,查验出厂产品的安全状况和检验合格证明,记录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明编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保存相关记录和凭证。10.2.2.4运输和交付管理应当建立并执行运输和交付管理制度,规定根据产品特点、贮存要求、运输条件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并做好交付记录。委托运输的,应当对受托方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审核。10.2.2.5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追溯管理体系,记录并保存法律、法规及标准等规定的信息,保证产品可追溯。10.2.2.6食品安全自查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规定对食品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0.2.2.7不合格品管理及不安全食品召回10.2.2.7.1应当建立并执行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规定原料、半成品、成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中不合格品的管理要求和处置措施。10.2.2.7.2应当建立并执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规定停止生产、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召7回和处置不安全食品的相关要求,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10.2.2.8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规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措施及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要求。10.2.2.9其他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审查细则规定,建立并执行其他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制度。10.3信息公示10.3.1在企业入口醒目位置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记录表、食品安全风险等级、主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10.3.2从业人员上岗宜佩戴健康证。11试制食品检验合格报告应当提交符合产品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产品标准、审查细则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试制食品检验合格报告。12经营秩序管理12.1管理机构12.1.1应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根据规模大小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12.1.2应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商品检测、台账资料、信息宣传、设施设备、计量管理、消防安全等专兼职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2.2品质管理12.2.1应查验或收取原料供应商进货票据、检验检疫证明等凭证。12.2.2应保留进货记录,包含商品品种、数量、进货日期、供货商及联系方式等信息。12.2.3食品安全检测室配备专(兼)职检测人员。12.2.4食品安全检测室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抽检,及时向消费者公示。12.2.5生、熟食品应分开放置。12.2.6销售熟食卤品应配备专用放置或展示容器(具),有完善的防尘、防蝇、防鼠三防设施,并规范使用。12.2.7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使用无毒无害、干净的容器、售货工具和包装材料。12.2.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和衣帽整洁,接触直接入口或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时应戴口里、手套和帽子。12.3计量管理12.3.1应安排专人做好计量综合管理,做好计量制度建设、计量器具的更新维护、登记造册、日常抽检、台账管理,正确合法使用、维护计量器具。812.3.2应设置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公平秤,配备公平秤管理人员,做好日常复秤、调解一般计量纠纷,并定期送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12.4消费者维权管理12.4.1应设立“消费者权益服务站”,建立健全消费投诉处理及消费维权先行赔付制度,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消费纠纷调解,及时做出公平公正处理。12.4.2应建立消费者维权登记台账,对消费者维权处理情况进行记录,保持记录完整齐备。12.5诚信经营管理12.5.1升级企业经营者应建立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倡导诚信经营,禁止在交易活动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商品的质量、性能、规格、技术标准上不欺骗消费者;禁止垄断货源,哄抬物价或者串通操纵商品价格;禁止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迫使他人接受不平等或者不合法的交易条件。12.5.2应积极协助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诚信示范点创建工作,开展信用分类监管,建立信用奖惩机制。12.5.3应积极开展诚信经营、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土方运输承包合同规范
- 推自行车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4年国际药品采购与分销合同
- 2024年夏季实习项目参与合同
- 2024年企业经营性租赁合同
- 贸易纠纷和解协议
- 2024年个人信用借款合同示范
- 大型活动场馆停车场植草砖施工方案
- 2024年创业加盟:合伙人权益保障协议
- 借壳上市股东协议书
- 药物分类目录
- 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安全使用培训课件
- 中石油-细节管理手册 03
- 柿子品种介绍PPT课件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安防消防防雷计划书
- 内镜清洁消毒登记表格模板
- 护士对预防患者跌倒的问卷调查表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
- 天然气脱硫(课堂运用)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表(共2页)
-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