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探究6800字(论文)】_第1页
【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探究6800字(论文)】_第2页
【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探究6800字(论文)】_第3页
【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探究6800字(论文)】_第4页
【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探究68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研究TOC\o"1-2"\h\u28902摘要 16678一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概述 224127(一)山东筝派 2116541.山东筝派的发展 270672.山东筝的派代表人物 3286863.山东筝派的代表作品 316207(二)陕西筝派 4127211.陕西筝派的发展 4103142.陕西筝派的代表人物 4206583.陕西筝派的代表作品 44749二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技法的比较 515539(一)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比较 5195361.山东筝派右手演奏技法 570992.陕西筝派右手演奏技法 5310763.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的异同 626779(二)两筝派左手演奏技法比较 6324031.山东筝派左手演奏技法 6238782.陕西筝派左手演奏技法 7156263.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的异同 720759三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成因的探析 817941(一)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成因 8128281.环境及人文对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 8127222.代表人物对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 814812(二)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成因 9222171.环境及人文对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 9166942.代表人物对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 923044结语 929768参考文献 10摘要古筝音色动听、弹奏优雅,受古今中外人们的喜爱。古筝的筝派有很多种分法,最早被分为南派与北派。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同属于北派,其相似之处在于:同受当地民间戏曲文化的影响,两派的古筝最初都是以乐器合奏的形式演奏的,后又经过发展逐渐变成了独奏形式。虽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同属于北派有着相似之处。虽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在演奏特征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因齐筝深受碰八板的影响,山东筝派演奏特征多以古朴、淡雅,且能让听者听出其旋律节奏重复的特点。而秦筝多借鉴于秦腔的特点,秦腔多凄苦悲凉、激昂粗旷,所以陕西筝派演奏特征多以如泣如诉、跌宕起伏、悲壮为主。本文将山东筝派的代表曲目与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对山东筝派的演奏特征与陕西筝派的演奏特征具体分析比较,使演奏者在练习与演奏时更能深刻的了解两筝派的异同,对两派音乐不再混淆。关键词:山东筝派陕西筝派古筝演奏比较研究一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概述(一)山东筝派1.山东筝派的发展山东被誉为秦筝之乡,而山东筝又被称为齐筝,山东筝派的发展主要流传于聊城地区与菏泽地区。而山东又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司马迁《史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礼乐的教育,常常与弟子一起欣赏琴瑟笙箫管笛古乐,用“六艺”进行典礼的修身。《战国策·齐策》中记载着: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刘向《战国策》由此可证,山东筝乐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战国时期,深受山东地区人民的喜爱,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民间乐器之一。山东筝在民间的传承主要是以是以“碰八板”和“艺人卖艺为生”为主,传承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曲目,人们教授之时多是“口传心授”为主。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各个筝派涌现出大量艺人使得各个筝派得到更好的传承,金灼南改编《渔舟唱晚》闻名于世广为流传。赵玉斋、高自成等人在民间音乐“碰八板”的基础上,做了精心的加工,还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山东筝派发展的曲目。[1]张赵蒙.浅谈"北派"筝乐之山东筝[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00(008):P.167-167.1956年8月,赵玉斋创作的《庆丰年》在全国音乐周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司马迁《史记》刘向《战国策》[1]张赵蒙.浅谈"北派"筝乐之山东筝[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5,000(008):P.167-167.[1]杨柳.陕西筝派与潮州筝派的比较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2.2.山东筝的派代表人物高自成(1918—2010),山东郓地东五里高庄人,是我国山东筝派著名的演奏家、教育家。师从众多古筝艺人学习古筝。高自成先生编创了《山东筝曲集》,其中代表性作品有《汉宫秋月》、《凤翔歌变奏》等。赵玉斋(1923-1998),古筝演奏家。山东郓城人。自幼学古筝。曾在南京、上海等地卖艺。建国后,任沈阳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革,将古筝原来的十六弦增到二十一弦。创作演奏的筝曲有《庆丰年》、《新春》等。编著有《古筝曲集》、《筝曲选集》等。赵登山(1933-2021),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人。中国古筝艺术大家,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1958年开始创作,其著名作品有《铁马吟》、《岁》等。3.山东筝派的代表作品《四段锦》:由《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普天同庆》编改整合而成。《清风弄竹》柔美,为我们展现了“绿竹在清风吹动下的摇摆”的美景。《山鸣谷应》深沉,为我们展现了“山谷的清幽与空旷“的美景。《小溪流水》欢快,为我们展现了“小溪潺潺的流水声”的美景。《普天同庆》热情,为我们展现了人们庆祝佳节的喜悦。《汉宫秋月》:山东筝派名曲原为琵琶曲,后经古筝艺人的传承与改良,变成了现在著名的筝曲。《汉宫秋月》的改良传承来山东筝曲的节奏旋律有规律的特点,后由张为昭先生传谱。该曲十分讲究吟、揉、按、滑等左手的技巧,并结合以缓慢的节奏,描绘了在古代封建暴君的压迫与禁锢境况下,宫女们的悲惨遭遇;乐曲音韵古朴雅正,乐风哀婉缠绵,表现了宫女们对月伤情、望月思亲的悲怨而愤懑无奈的情绪。《高山流水》:由四首山东民间小曲:《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组合而成。山东筝派的传统古曲,大都是六十八板的小曲,在民间,常常是用套曲联奏的形式来表现多侧面的音乐形象,这四首小曲就是作为连缀演奏的套曲。《琴韵》给人以儒雅之感,《风摆翠竹》给人的感觉则和《四段锦》中的《清风弄竹》一样。《夜静銮铃》给人以在宁静的夜晚,听到声声銮铃。《书韵》给人以书生吟诵诗书的感觉。(二)陕西筝派1.陕西筝派的发展筝始于秦,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秦地得以发展。秦国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写道: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李斯《谏逐客书》据史料记载,最早是在东汉时期,汉高诱在《汉书注》说到:“筝,秦筝,秦声也。从此学者们都称秦筝为秦声。到了明清时期,和陕西其他地区不同,榆林在榆林小曲小曲中逐渐开始用古筝作为伴奏,也被称为榆林筝。李斯《谏逐客书》2.陕西筝派的代表人物周延甲(1934-2019),山西省闻喜人。古筝演奏家。古筝著作有《古筝迷胡曲集》等,提出了“秦筝归秦”口号,为秦筝复兴增添了希望。周望:著名古筝演奏家,代表作有:《古筝教程》、《古筝名曲解析》、《名家名曲-中央音乐学院古筝考级示范教学VCD》、《古筝基础教程》、《古筝速成演奏法》、《周延甲古筝曲集》等。3.陕西筝派的代表作品《香山射鼓》:由《月儿高》、《柳青娘》、《香山射鼓》整改与组成,为我们展现了陕西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曲目中有模仿鼓的旋律,也有模仿山西人民唱山歌的旋律,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香会”的热闹与隆重。《香山射鼓》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秦桑曲》: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女子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之情与渴望与家人团聚的愁苦心情,此曲的旋律柔美并富有激情。二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技法的比较(一)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比较传统古筝演奏,主要运用的就是右手的演奏技法,常见的传统古筝右手的演奏技法有:托、抹、勾、打、摇、刮奏等。每个筝派根据自己的演奏特征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法,虽各自流派拥有自己所特有的演奏技法,但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各筝派之间也有着相似之处,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1.山东筝派右手演奏技法山东筝派右手的演奏技法中,大量的使用花指,山东筝曲的演奏时,花指通常用于强拍上且融入在旋律中占有一定的时值,花指的长短数量、力度、音色等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情绪演奏而改变。例如在图例1-1《四段锦》中,花指既出现在强拍上,也出现在弱拍上,突出了旋律的欢快。图例1-1山东筝派的摇指演奏多为快速托劈的方法,以小臂摆动为轴心,摇出的音色清脆,颗粒性强,特别适合表现活泼开朗的情绪。例如在图例1-2《高山流水》中,摇指均匀连贯且清脆。图例1-2山东筝派的右手演奏使用扎桩弹法。将右手小指放在古筝前梁或是前梁外侧的弦孔边,使手不弹错音且使音色更为扎实饱满,在《高山流水》与《四段锦》全曲演奏中,扎桩的弹法贯穿整曲。2.陕西筝派右手演奏技法陕西筝派筝曲的右手演奏常用连续托劈的演奏方法。其方法运用右手大指巧妙的带动大关节用力且快速的在琴弦上连续托劈。例如图例2-1《秦桑曲》中,右手常常使用快速托劈的演奏方法。图例1-3陕西筝派筝曲的右手演奏常用勾摇的演奏形式,右手中指在大指准备摇的琴弦低八度的位置弹响低音后紧接着进入摇指,增加音乐的跳跃感与层次感,更方便情绪的递进。如图例2-2中《秦桑曲》的片段。图例1-43.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的异同与其他派别明显不同在于: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的右手演奏技法都充分利用了大指弹法的运用。两派别的旋律音的演奏都由大指弹。且两筝派同样多融入了快速指序,两筝派也都同时运用托劈的弹法,山东筝派右手托劈的演奏多在一根弦上托劈,陕西筝派右手托劈的演奏分情况:有时不止在同一根琴弦上连续托劈,有时也需要在多根琴弦上连续托劈。山东筝派筝曲右手演奏的花指是旋律的一部分,经常在强拍上并且占用时值,花指的长短数量、力度、音色等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情绪演奏而改变。而陕西筝派筝曲右手花指的演奏作为装饰音,占用较少音值。两筝派在演奏时也都或多或少的运用扎桩弹法。(二)两筝派左手演奏技法比较传统古筝演奏,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通过按弦的方式“以韵补声”。但由于不同流派的筝曲风格差异,需要在演奏时左手根据曲目风格按音的力度、幅度、时值的不同,使不同筝曲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奏特征。虽然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同属于北派,但左手按弦的技巧上各有特色。1.山东筝派左手演奏技法在左手的演奏技法上,山东筝派的左手以“按”、“颤”、“滑”、“揉”为主。山东古筝艺人们把“按”、“颤”、“滑”、“揉”的特点总结为“虚点实按,揉拈摄空”[1]王喆,李婷婷.北派筝曲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地域音乐文化的关系[J].铜陵学院学报,2012,11(06):82-86.[1]王喆,李婷婷.北派筝曲音乐风格的形成与其地域音乐文化的关系[J].铜陵学院学报,2012,11(06):82-86.“颤”即颤弦。分为重颤与轻颤,通过左手颤弦,使得琴弦发出微波荡漾的声音。。“滑”即滑弦。多为上滑音为主,速度较快。“揉”即揉弦。揉弦的快慢、幅度的大小根据乐曲的情绪而来的。例如图例2-1《高山流水》中,左手大量的运用了“按”、“颤”、“滑”、“揉”,更加突出山东筝派演奏特征的独特之处。图例2-12.陕西筝派左手演奏技法陕西筝派筝曲左手的按弦与其他筝派本质的不同在于左手注重大拇指按弦。在fa与si按弦的交替中必须紧密衔接。且陕西筝曲左手的演奏常常使用衬滑音,即衬音在上方,上滑旋律音在下方,两音同时发出。例如图例2-2中在《乡韵》演奏时,这些左手技法全部用到。图例2-23.两筝派右手演奏技法的异同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颤音演奏有着相似处,左手重颤来表达悲愤激动的情绪,重颤演奏时,颤音幅度较大。是在一些筝曲中会在滑音上加颤音,使音更具有韵味。两筝派的颤音技法也存在各自特色的演奏方法:山东筝派的颤音运用手腕关节发力,颤音速度快,轻松活泼并且干脆。而陕西筝派的颤音主要注重fa和si的颤音,在按fa的颤音时要比fa这个音略高,但又比升fa略低,在按si这个音时要比si这个音略低,但又比降7这个音略高。山东筝派筝曲的演奏多使用上滑音,较少使用下滑音,给人以小巧灵便的感觉,根据不同乐曲的需求,使用不同速度和力度按弦。在一些山东筝曲的演奏时,为了突出某种情绪,会使用重按音,同时山东筝曲的演奏也经常使用揉弦滑音。陕西筝派筝曲左手的按弦与其他筝派本质的不同在于大量运用了大指按弦的方法。三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风格成因的探析(一)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成因1.环境及人文对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多为较缓和的丘陵地带和较为平坦的平原地带,十分利于农业的发展,环境适宜造就了人们淳朴老实的性格,影响着山东筝派音乐演奏特征多以热情开朗为主。同时,自古以来山东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也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仁礼”思想影响,山东筝派的演奏多为高雅且清新。此外,山东筝派的演奏特征也深受山东方言影响,山东方言语速普遍较快且升调较多,这对山东筝曲有着很大的影响。山东筝曲的演奏多以上滑音为主也是受山东人说方言时升调较多的影响,且山东筝曲的演奏中滑音速度较快且没有过多的装饰音也是受山东人在说方言时语速偏快的习惯影响的,同时山东筝曲即使处于抒情段落时也很少出现拖腔式演奏。2.代表人物对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高自成、赵玉斋两位元老不仅为山东筝派的演奏风格奠定基础,也为山东筝曲演奏风格的创新开拓道路。高自成先生在几十年的演奏与教学中,创新出其独特的演奏方法,其运指方法新颖,大指力度较大,使大指弹出的音扎实,食指弹出的音轻快,中指弹出的音色饱满。大指连续劈托时速度匀速且快,音色保持清脆,给人以带点子的摇指感觉,是高自成先生演奏风格的独特之处。且他左手的揉、按、颤、滑更加细致的突出了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独特的魅力。赵玉斋先生以大胆地革新创造,打破了传统筝单手演奏的单一手法,应用了以双手弹奏为特点的演奏技巧,这一创新给山东筝曲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且赵玉斋先生经常在下滑音后加入重颤音,从音色上使听者听出山东筝派演奏风格的独特之处,也使乐曲的整体声音更富有层次感。同时赵玉斋先生会根据筝曲的旋律与情绪在上滑音、下滑音的同时加以颤音,更加突出乐曲的悲伤之情。(二)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成因1.环境及人文对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陕西地处于我国西北部地区,陕北黄土高原高低不平,人们在相对艰苦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孤苦、无奈等心情并且引歌高唱。因此,这也是陕西筝派音乐作品常常被说“秦筝声最苦”的原因之一。由于陕西是秦腔的发源地,秦腔有欢音腔和苦音腔,陕西筝派深受秦腔的影响。当秦曲中需要表达悲愤哀怨的情感时,则会借鉴秦腔中的苦音腔的元素,曲目中多出现fa和si。当琴曲中需要表达开心喜悦的情感时,则借鉴秦腔中的欢音腔的元素,曲目中mi与la较多出现的较多,使用原位fa与原位qi。其中,苦音不仅最能代表秦腔的特点,也最能代表陕西筝派的演奏特征,所以陕西筝派的演奏多以“欢音”、“苦音”为主。陕西筝派的演奏特征也深受陕西方言的影响。陕西人说方言较为直,没有那么多升调,有些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筝曲会把陕西方言这一特点和陕西人热情的这一特点带进曲目中表现出来。让人听了心情澎湃,会有一种一种慷慨激昂的情绪,这也正是深受陕西方言的影响。同时,西安鼓乐在陕西十分流行,陕西筝派也受其影响会呈现热烈浑厚的演奏特征。2.代表人物对陕西筝派演奏风格的影响周延甲先生是复兴陕西筝派的重要人物,不仅恢复了陕西筝派的历史盛名,而且使陕西筝派大放异彩。周延甲先生善于创作陕西筝曲,由于周延甲先生对戏曲的热爱,在其创作中多会借鉴秦腔中的“欢音腔”与“苦音腔”,对筝曲作声腔化的处理是他独特的风格且作品通常以“悲”基调为主,正是此独特的风格使陕西筝派的演奏风格更加与众不同。结语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特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演奏之时常常会将其相似点混淆。本人通过研究,两家筝派的演奏特征虽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各自独特的特征。正是因为这些筝派各自独特的演奏特征的存在,才使得两家筝派的演奏特征有着自己独特的光芒。本文通过多种角度研究来分析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特征的异同,让古筝专业的学生在演奏时更能突出这两筝派各自的演奏特征,使听者们一饱耳福。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对于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特征的比较研究不够详尽,难免会有些许遗漏,希望得到相关学者的批评与指正。目前,古筝在我国已成为大众乐器,更人对古筝艺术产生浓重的兴趣与爱好,并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