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详解)_第1页
强化训练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详解)_第2页
强化训练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详解)_第3页
强化训练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详解)_第4页
强化训练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项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3、《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很多美食,在烹饪的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牛肉火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保持不变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出“白气”是水蒸气C.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D.煮饺子时盖上锅盖,可以节约加热时间4、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 B.沥青 C.冰块 D.石蜡5、下列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樟脑丸变小 B.露珠的形成C.“雾凇”的形成 D.河水结冰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制作冰糖葫芦时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熔化为糖浆后,将山楂放入锅中蘸上糖浆,等待山楂上的糖浆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2、物理学中,用温度客观地表示物体的______程度;在摄氏温度规定中,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定为100℃;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读作37______。3、如图,烧杯里盛有足够的水,把盛着水的试管放在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______(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______。4、炎热的夏天,小莹从冰箱拿出一支冰淇淋,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这是一种______现象(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淇淋觉得凉爽,是因为冰淇淋熔化时要______热量。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蕴含着物理知识,如“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小寒冻土,大寒冻河”,其中,霜的形成是______现象,河水结冰是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三、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1、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炎热的夏天,当一阵风吹过来时,你会感觉到很凉爽,这是为什么?(2)你在照镜子时,若能在镜子中看到妈妈的眼睛,则妈妈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这是为什么?4、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替代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1)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会发生什么物态变化?吸热还是放热?(2)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为什么过一会瓶外壁会“出汗”?5、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很多戴眼镜的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在室外活动后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会上霜,挡住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一会儿霜又变成了白雾,看东西还是模糊不清;再过一会儿;白雾干了,眼镜片又透亮了。请解释上述现象中的霜、白雾、白雾干了的成因。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1)小南学习光学知识后,想在家里进行“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实验时,他应该________(选填“关灯”或“开灯”);如图(a),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关系;观察平面镜成虚像还是实像时,可以在B蜡烛一侧放置一张白纸,眼睛应该在_______(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白纸上是否有像;(2)小渝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海波是晶体,则图(b)中图_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海波熔化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海波熔点为_______℃。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表一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898989898(1)小明从水温为90℃时开始计时,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②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_;(2)水沸腾后,小明把一瓶冰镇饮料靠近烧杯口,发现在烧杯口附近有很明显的“白气”产生。产生“白气”的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____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这一过程_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实验中要不停地用搅拌器搅拌,其目的是______;(4)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杯中的水面上有“白气”冒出,“白气”是______(选填“液态”或“气态”)物质;(5)图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画出的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萘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是从图像反映出来的萘熔化过程不十分明显,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风把汗水吹干是液态水变为气体水蒸气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C【详解】A.灯泡里的灯丝需要具有熔点高难于熔化的性质,由于钨的熔点高,故选用钨,故A错误;B.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因为冰是晶体,水在凝固成冰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3、B【详解】A.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因为油的沸点高,所以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煮饺子时盖上盖子,可以减少蒸发,减少热量的散失,缩短加热的时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详解】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5、A【详解】樟脑丸变小,这是固体樟脑丸,直接升华为气体,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珠,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为小冰晶,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这是由于液体水,凝固为固体冰,会放出热量;综上所述,樟脑丸变小会吸收热量,露珠的形成会放出热量,“雾凇”的形成会放出热量,河水结冰会放出热量,则这四个物态变化的吸放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樟脑丸变小。故选A。二、填空题1、

放出

凝固【详解】[1][2]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糖浆为液态,变为固态会放出热量,是凝固现象。2、

冷热

沸水

摄氏度【详解】[1]在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摄氏温度是摄尔修斯在174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温度表示方法,一直被广泛使用。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保持不变,规定为0℃,沸水时的温度也是保持不变的,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是1℃。[3]摄氏温度的计量单位用符号°C表示,读作摄氏度,人体正常体温为37℃,故读作37摄氏度。3、

不能

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详解】[1][2]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而小试管中的水要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不能发生热传递,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即原因是到达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4、

液化

吸收【详解】[1]剥去包装纸,冰淇淋冒“白气”,是冰淇淋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2]冰淇淋是固态的,在口中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我们吃冰淇淋觉得凉爽。5、

凝华

凝固【详解】[1]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变为了固态,故是凝华现象。[2]河水结冰是将水变为固态,故是凝固现象。三、简答题1、使小镜子温度升高,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附着在镜子上,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详解】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烤一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2、

水蒸气凝华、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详解】(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3、(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夏日天气炎热,人体表都会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当风吹过的时候汗水蒸发过程加快,而水的蒸发过程需要吸热,所以体表会感觉凉爽。(2)妈妈的眼睛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你的眼睛时,你就看到了妈妈的眼睛;因为光路是可逆的,所以逆着这束光线,光路仍然成立,故妈妈也一定能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4、见解析【详解】(1)液态的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时就会汽化吸热,将冰箱内的热量吸收,达到制冷的目的。(2)夏天刚从冰箱里拿出的矿泉水,瓶外壁会“出汗”,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见解析所示【详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白雾干了是雾汽化为水蒸气。四、实验探究1、

关灯

大小

A

48【详解】(1)[1]蜡烛本身能发光,它射出的光线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时便会形成像,所以应在关灯的情况下进行实验,以避免环境光线对成像的影响。[2]在实验中,选用完全相同的两根蜡烛进行操作,通过移动镜后未点燃的蜡烛B,观察其与点燃的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可得出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3]在B蜡烛一侧放白纸时,应A蜡烛一侧观察白纸上是否出现像,因A蜡烛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在A蜡烛那侧才有反射光线进入眼睛。(2)[4]海波是晶体,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图中的图甲是海波的熔化图像。[5]由图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刻度值由下往上变大,所以是零上,示数为48℃,即海波的熔点为48℃。2、

98

温度不随加热时间变化

液化

放出【详解】(1)①[1]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②[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随加热时间变化。(2)[3][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3、

秒表

受热均匀

液态

萘的质量太小【详解】(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