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2023年1月国开法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刑起于兵”,表示中国古代刑法的起源与(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具有相当紧密的关系。A.兵器制造B.氏族之间的战争 C.习惯D.礼制 2.在以德配天的基础上,西周的统治者提出敬天保民,德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敬天B.孝祖 C.保民D.慎罚 3.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为核心。A.仁B.义 C.法D.道 4.秦朝以(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确定刑事责任能力。A.年龄B.精神状态 C.身份等级D.身高 5.汉高祖命(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制定有关官秩、仪品之制、朝廷礼仪的《傍章律》十八篇。A.萧何B.叔孙通 C.张汤D.赵禹 6.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于(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西汉B.东汉 C.曹魏D.西晋7.(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是隋朝的第一部律典。A.泰始律B.张杜律 C.开皇律D.大业律 8.宋朝法律规定,户绝者,即无男性子嗣之户,其财产法定继承的顺序依次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女儿一官府一近亲B.官府一女儿一近亲 C.女儿一近亲一官府 D.近亲一女儿一官府 9.(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时期的(重熙条制》属于包括令、格、式、敕等形式的融合法典,这种融合法典称为条制,成为一种新的立法体例。A.辽朝B.西夏 C.金国D.南唐 10.朱元璋建国后,针对元朝后期乱政的情况,根据中国古代三世论中的(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理论,在国家治理上实行严厉的政策。A.刑新国用轻典 B.刑乱国用重典 C.刑平国用中典 D.刑新国用重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至四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1.法家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敬天保民B.明德慎罚 C.兴功惧暴D.定分止争 12.秦朝的立法思想有(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天罚思想B.以法治国,严刑峻法 C.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D.法不阿贵,刑无等级 13.汉《九章律)是在战国李悝所编纂的《法经》六篇基础上,增加了(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杂B.户 C.兴D.厩 1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儒家化主要表现在(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曹魏将“八议”正式人律B.西晋确立“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原则C.“官当”制度确立D.北魏确定“存留养亲”15.隋唐时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律B.令 C.格D.式16.宋朝功利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程颐B.朱熹 C.陈亮D.叶适 17.辽、西夏、金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在法律思想上有共同的特征,表现在(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各依本俗B.以唐法为宗,参酌宋制 C.完全汉化D.完全依据本民族习惯法 18.在权力上,明朝内阁获得诸司(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等权力后,成为中央决策的核心机构。A.关白B.票拟批答 C.特简D.廷推 19.清朝考证律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吴坛《大清律例通考》B.薛允升《读例存疑》 C.沈之奇《大清律辑注》D.魏源《海国图志》 20.洪仁玕于1859年完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的法律思想。(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 C.《立法制演谕》D.《太平救世歌》 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中国法的起源主要是习惯法,与战争和祭祀无关。答案:错误22.《吕刑·书序》曰:“吕命穆王训夏赎刑,作《吕刑》”,说明夏朝已有赎刑,并对西周的赎刑制度加以阐述。答案:正确23.以无为而治为核心的法律观,对我国政治法律制度产生了实质的深远影响,创造了诸如汉朝文景之治的辉煌。答案:正确24.北魏律改《具律》为《刑名》,并列于律首。答案:错误25.清朝的注律学家,一部分是司法官员和地方官吏,另一部分是刑名幕友。答案:正确26.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极端的平均主义,因此不可能实现其主张。答案:正确27.《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四章二十一条,未设人民权利条款。答案:正确28.“天坛宪草”采用责任内阁制,企图通过制宪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答案:正确29.北洋政府时期,只有大理院和高等、地方、初级审判厅,别无分支审判机构。答案:错误30.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刑事特别立法违反了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典中的罪刑法定原则。答案:正确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31.商朝五刑:从文献和甲骨文记载看,商朝已经有五种刑罚的相关记录,形成了五刑体系,五刑从重到轻分别是死刑,宫刑,刖刑,劓刑,墨刑,主要为生命刑和肉刑。32.决事比:汉朝的一种法律形式。指在没有法律正式规定的情况下,将过往典型案例作为判决的依据和标准。33.唐六典:唐玄宗时期编订了一部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官修政书。唐六典以周礼为模板,采取“官领其属,事归于职”的修订方法,汇集了当时关于政治、官规的规定。34.厂卫:明朝的厂卫特务组织有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等,其具有侦缉和审判权力。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5.试析与当代社会兼容的中国古代刑法的主要原则及重要制度。答:1.“刑不上大夫”和“以德治刑”原则“刑不上大夫”是指在古代社会中贵族阶层的人不受严格的刑罚,而是以禁足等轻微处罚来代替。这种原则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特点,但也表明了一种“宽严相济”的刑罚观念。与此类似,“以德治刑”原则则是强调尽可能通过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等手段来预防和控制犯罪,而不是仅仅依靠刑罚手段。这种原则也与当代社会倡导的“预防为主”、“教育优先”的刑事政策相符合。2.“罪不至死”和“从宽”原则“罪不至死”和“从宽”原则是中国古代刑法中重要的法律原则。前者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一般情况下犯罪不至于死刑,而是以流放、削发等方式处罚。后者则是指在处理犯罪问题时,应当以宽松的方式处理,即在情节不严重的情况下尽量采取缓和的处罚方式。这些原则也与当代社会的刑事政策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即要求对犯罪分子采取罪刑相当的原则,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犯罪分子的教育和改造。3.律法的体系中国古代刑法的律法体系是以“五律”(律、令、诰、书、敕)为主体,包括了许多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比如刑法、刑律、狱律、审判等。这些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代社会中,法律体系也是现代法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古代律法体系中的某些原则和制度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36.试析革命法律传统的内容及其与古代法律、近代法律的差异。答:革命法律传统是指在近代民主革命和革命中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传统。其内容主要包括:1.法律的普及与民主化:革命法律传统要求法律应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并且要民主化。法律必须成为公民平等权利的基础,法律制定要遵循人民的意愿和需要。2.法律的功能与性质:革命法律传统认为,法律不仅是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更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工具。法律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推动社会进步。3.法律的适用与实施:革命法律传统强调法律的实施应该是公正的,要遵循法律的公正性原则。法律的适用应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法律不可随意变通,保证司法的公正和权威。与古代法律相比,革命法律传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观念上的差异:革命法律传统强调法律的民主化和公正性,而古代法律则主要依靠统治者的权力来决定。革命法律传统认为,法律应该符合人民的需要,保护人民的权利。(2)对法律功能的不同理解:革命法律传统认为法律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来改变社会现状,而古代法律则更多地强调法律的维稳功能。(3)法律的适用和实施方式:革命法律传统认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