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 二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 二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 二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 二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 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会、工、也、又、才”5个生字,认识禾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生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会、工、也、又、才”5个生字,认识禾字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师: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则谜语,聪明的你们动动脑筋,猜一猜吧!①摇钱树,两枝杈,每个杈上五个芽,常摇常开金银花,要吃要穿全靠它。②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③学生猜谜,揭晓谜底,分别是手和大脑。2.板书课题,读课题。师:双手和大脑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好朋友,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两件宝”。齐读课题,学习生字“件”。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全文。2.请同学们借助你们的拼音朋友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3.认识生字。师:这些生字你认识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是否正确,读正确了你就跟着他读一遍,读错了,你就帮他纠正一下。4.带拼音读。(课件)5.去拼音读。(课件)6.读词语。(课件)7.认识部首“禾字旁”。拓展带有“禾字旁”的字。三、指导书写。师:词语会读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需要写的字。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想想怎样写好这些字。1.学生观察,师生交流。(结合课件)①会:撇捺书写要舒展,注意撇折书写要端正。②工:第一笔横要稍短些,第二笔横相对较长,是长横,注意笔画占格位置。③也:第一笔横折钩,横向右上稍倾斜,竖弯钩要舒展,字形要端正。④又:撇捺书写要舒展,收笔在同一高度。⑤才:注意第三笔是撇,要与“寸”区分。2.学生写字,老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3.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幻灯片展示,师生评价,纠正完善。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字词难不倒大家,谁想接受老师的读课文挑战?1.学生读课文,师生评价。2.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让学生畅谈收获,师生一起梳理出文中双手和大脑的作用。3.质疑问难:读了课文后,你还有疑问吗?4.学生尝试提问题,师生合作解答。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它们能做什么,激发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课文并学习了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字卡上的词语。指名读词,读准字音。指名朗读课文,回顾全文。二、理解文本。1.朗读课文。①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请同学分别来读一读。②指名分句读课文。③你知道人的两件宝是什么吗?它们都有什么用处?④学生结合课文回答。2.自由表达。①我们的双手用处可大了,请同学们说一说,双手都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②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双手做了许多不平凡的事:老师用手(

),医生用手(

),警察用手(

)。③大脑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呢?拓展思考。①这两件宝用处都这么大,如果我们做事只用它们中的一个,可不可以呢?为什么?②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用动作演示。三、感悟“创造”。1.通过同学们的表达和演示我们知道了,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事情也是做不了。那同学们,我们的手和脑该怎样使用才好呢?课文中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2.学生读课文: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3.讲“创造”小故事,体会手脑并用的好处。4.带着理解朗读全文。四、指导背诵。1.让我们用这篇课文,时刻提醒自己,要动手又动脑,做一个聪明好学、乐于创造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篇课文吧。2给出背诵提示:人有

,

。用

不用

,事情

。用

不用

,啥也

。用

又用

,才能

。3.去提示背诵。五、布置作业。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吧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两件宝》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一类字:会、共、也、又、才。会认本课:件、有、和等12个二类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法和习惯:继续学习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每天阅读的习惯。3.让学生懂得文中两件宝指的是什么,并且了解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激发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干和肯于动脑想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1.识字认字,背诵课文。2.让学生明白文中“两件宝”指的是手和脑,并且懂得他们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我有两个跟身体有关的谜语,你们想猜吗?好,那就请小朋友们注意听。“十个小伙伴,分成两个班,大家团结紧,倒海又移山。”(指名回答。板书“手”),“司令部里住首长,电话线路通四方,命令一下就执行,发现问题想办法。”(指名回答。板书“脑”)“手”和“脑”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两件宝”(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首《两件宝》的儿歌。它是根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爷爷所写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小朋友们想听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猜谜又是学生最喜欢的,以谜语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新课打好基础。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下面先听老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用手指课文,认真听、仔细看。2.跟老师一起读读课文。我们比比看哪位小朋友读得认真,能读到哪,手指到哪、眼睛看到哪。(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在听读中识字的能力。)3.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主人翁精神。)4.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读书,会读的小朋友给不会读的当“小老师”,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小组中,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乐于帮助别人,学会合作,使合作真正落到实处。)5.询问各小组合作的方式,并做简单评价。(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更有助于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6.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干什么呢?(看书、认真听,听后评议)。7.还有谁愿意读?这么多!那就请愿意读的都站起来读。8.男女生比赛读书。(教师再次以参与者身份加入进去,能大大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及竞争意识。)9.提问:为什么手和脑是我们人的两件宝?(在多次扎扎实实的读文之后,学生已经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再联系生活,问题肯定会迎刃而解。)10.手和脑的作用真大,能创造出各种财富,确实是我们人的两件宝,就让我们带着喜爱的感情,再一次齐读课文吧。三、认读生字,培养能力。1.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认认生字。2.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互相当“小检查员”,给对方抽读生字。3.小游戏:同桌的两位同学把书放到一块,老师说字,让学生在书中指,指到的就举手,比比谁指得对,指得快。同桌互相监督。(生字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又容易分散,一个简单的游戏,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4.怎样才能把生字记得更牢呢?看看老师的“窍门”你肯定能做到。(1)用卡片拼字的方法出示“会”、“工”两字。这两个字有怎么记呢?(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2)你有没有记字的好“窍门”,介绍给大家?(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把一些识字方法渗透进云,如:询问他人,在生活中识字,分析部件等,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5.“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6.小组合作互相抽读生字。(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机会,达到每人都认会生字的目的。)7.做“猜字游戏”。(“猜字游戏”学生百做不厌,既解除了学习疲劳,又巩固了所学生字。)示例:会——有人在云上飞;工——二减一不是一。四、回归整体,再次巩固。(做“送生字回家”的游戏:出示课文,课文中凡是有生字的地方都空着,把有关字卡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生字贴回相应的地方。)1.要想做好这个游戏,除了会认生字以外,必须会背课文,您们能把课文背下来吗?先自己试试。2.老师还不会背,您们能教我背一下吗?3.师生共背课文,学生可加动作表演背。(表演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兴趣特点,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旺盛,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4.给每一小组发几张字卡,先让小组成员互相商量一下这几个字怎么念,在课文中的什么位置,然后派代表上来贴。5.全班同学一同检查贴字情况。(“送生字回家”,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迷路的小孩、生病的伙伴,内心涌起强烈的责任感,背课文识字特别用心,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五、总结全文。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了双手,而想问题就要用到大脑,所以说人的双手和大脑是两件宝。六、布置作业:回家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