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SEDS000X—2024
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拔尖创新人才评价的分类和原则,规定了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使用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发现、培养、引进、使用、选拔、表彰、激励各类拔尖创新人才时开展的评价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40148科技评估基本术语
GB/T40552-2021教育服务效果测评指南
GB/T43294-2023教育与学习服务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43294-2023和GB/T401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拔尖创新人才top-notchinnovativepersonnel
具有超常天赋或特殊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意志等非智力
因素品质,通过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在社会秩序、等级、成就、价值等
方面居领先位置的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3.2
委托者conslgnor
提出评估需求和目的,委托评估任务,提供相关经费和条件保障的组织机构或个人。
[来源:GB/T40148—2021,5.1]
3.3
评估机构evaluationorganization
承担评估任务,形成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并承担相应责任的组织机构。
注:评估机构主要是专业性第三方评估机构,也可以是兼营人力资源评估业务的组织机构。
[来源:GB/T40148—2021,5.4]
3.4
评价对象evaluationobject
在评价中,被评价的拔尖人才及其有关行为和要素。
1
T/CSEDS000X—2024
[来源:GB/T40148—2021,5.9,有修改]
3.5
评价指标evaluationindicator
反映拔尖创新人才特征的因素或变量,用于简明地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测度和评价。
注: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来源:GB/T40148—2021,6.14,有修改]
3.6
多元智能
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综合能力。
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包括但不限于语言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
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智能。
3.7
创造力
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由知识、智力、
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
3.8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工作和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
3.9
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community
由科学观念相同的科学家所组成的集合体。
4评价分类
4.1概述
拔尖创新人才可按照人才类型进行分类评价,也可按照评价目的进行分类评价。
4.2人才类型分类
4.2.1按照人才活动的性质
按照从事工作和学习活动的性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转移、
产品开发、公益性研究、创新创业、科技服务等类别拔尖创新人才评价。
4.2.2按照人才从业机构的类型
按照从业机构类型,可分为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类
别拔尖创新人才评价。
2
T/CSEDS000X—2024
4.2.3按照人才从事的职业
按照从事职业,可分为科学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等学
校教师、技能创新标杆等拔尖创新人才评价。
4.2.4按照人才群体的特征
按照群体特征,可分为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等拔尖创新人
才评价。
4.3评价目的分类
按照评价目的,可分为招生录取、招聘选拔、岗位配置、考核鉴定、培训开发、择优支持、人才引
进、表彰激励等人才评价活动。
5评价原则
5.1德才兼备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以品德为先决条件,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避免出现科研诚信
和科技伦理等问题。
5.2科学性原则
根据人才类别、评价目的和评价结果的应用方向,遵循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规律基础开展分类评价。
科学设置评价周期,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鼓励持续研究和长期积累,
特别是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和快速成长的青年人才。科学设置评价专家的遴选条件。
5.3公平公正原则
评价过程独立、客观、公平、公正。评价专家兼顾多方利益,遵循约定回避条件。评价规则、标准、
流程、结果、评价专家以及相关阶段的进展等情况在一定范围及时公开。
5.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指标相关信息便于获取,定量指标便于计算,定性指标便于判定,评价流程便于实施。
6评价指标
6.1指标体系框架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应以德才兼备为根本遵循。在指标设置和评价时应体现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科
研诚信和科技伦理等内容,根据评价目的、需求以及人才类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设置指标体系。指标体
系主要由多元智能、创新能力、非智力因素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和若干二级评价指标组成,二级评价指标
可以进行调整、增加或删减。
3
T/CSEDS000X—2024
6.2多元智能
6.2.1语言智能
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
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活动表现:口语、阅读、写作、讲故事、诗歌。
——学习技巧:写故事、作笔记、解释与教别人、制订提纲、列清单、用缩写。
——兴趣爱好:文字游戏、诗歌、讲故事、歌词、朗读。
——对应专业:文学、社会学、新闻学、教育学、外语、哲学。
6.2.2逻辑数学智能
有效运用数字和推理的智能,寻找事物的规律及逻辑顺序,容易接受可被测量、归类、分析的事物。
——活动表现:计算、调查、解决问题、战略、逻辑。
——学习技巧:提问、分类、解释、分析、比较。
——兴趣爱好:国际象棋、猜谜、拼图、电脑。
——对应专业:计算机、经济学、工程学、会计、医学、化学、物理学、统计学。
6.2.3空间智能
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其空间关系并借此表
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活动表现:地图阅读、艺术设计、工艺、机械。
——学习技巧:观察、思维导图、视图、彩色笔记、卡通绘画。
——兴趣爱好:涂鸦、摄影、造型、设计。
——对应专业:视觉设计、服装设计、建筑、工程、航空、地理、摄影、广告、平面设计。
6.2.4肢体运作智能
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具有调节身体运动及用双手改变物体的技能。
——活动表现:体育、舞蹈、手工艺、魔术、哑剧模仿。
——学习技巧:手势、表演、戏剧、做模型。
——兴趣爱好:摔跤、打球、魔术、舞蹈。
——对应专业:戏剧、舞蹈、体育、健身、健身教育
6.2.5音乐智能
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
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活动表现:唱歌、演奏乐器。
4
T/CSEDS000X—2024
——学习技巧:音律、节奏、歌唱、带兴趣唱歌、在音乐环境中学习。
——兴趣爱好:哼、唱歌、打鼓、韵律、吹口哨。
——对应专业:乐队、声乐、作曲、合唱、乐团、指挥。
6.2.6人际智能
能够有效地理解别人及其关系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协商能力、分析能力、团体合作
能力。
——活动表现:同情、领导、管理人际关系。
——学习技巧:小组学习、教学、角色扮演、讨论、学习倾听。
——兴趣爱好:团队游戏、体育、聊天、帮助、志愿工作。
——对应专业:市场推广、公共关系、服务、销售、教育、商业管理、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6.2.7自然认知智能
能认识植物、动物和其它自然环境(如云和石头)的能力,包括对于社会的探索和对于自然的探索两
个方面。
——活动表现:了解动物、从事与植物相关的活动、科学知识使用。
——学习技巧:使用感观、观察和隐喻、建立活体模型。
——兴趣爱好:训练宠物、养鱼、户外活动、栽花种树。
——对应专业:生物学、生态学、园艺学、动物学、地质、海洋、农业、烹饪。
6.2.8自我认知智能
认识自己的能力,正确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握自己的情绪、意向、动机、欲望,对自己的生
活有规划,能自尊、自律,会吸收他人的长处。
——活动表现:个人了解、观点、判断、自主、目标。
——学习技巧:问自己为什么、对自己很重要、我现在知道什么。
——兴趣爱好:思考、调查、规划人生目标、写日记。
——对应专业:创意写作、哲学、心理学。
6.3创造力
6.3.1创新价值
——创新活动,宜包含但不限于科技研发类项目及应用情况、科学实验、成果转移转化、教学工作、
临床工作。
——创新产出,宜包含但不限于论著、论文、专利、标准、科学数据、科技报告、教学成果、临床
成果、工程成果、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布图、种质资源、科普成果、科技管理成果等。
6.3.2创新能力
——学习和研究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技术,准确分析本专业领域
5
T/CSEDS000X—2024
的创新需求,并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把握专业领域技术前沿,利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提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
新服务、新方法等,实现创新成果产品化、产业化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技术能力,能够操作仪器设备、准确记录数据,按照实验方案或规程高效完成科学实验。
——团队组织和协作能力,作为团队带头人组织团队成员完成整个科研任务、带动研究团队发展的
能力。在参加团队工作时,能够有效沟通、协调、合作,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科研任务的能力。
——战略研判能力,包括战略思维能力、前瞻判断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提出、分析和解决重大
科技问题的能力。
——科技管理能力,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组织实施料技项目、推进科技活动的管理协调
能力,提高科技治理水平、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能力。
6.3.3创新贡献
——科技成果的成效,创新成果在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的
贡献。
——科技服务满意度,社会公益和科技服务工作的完成绩效,服务对象对其提供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注:主要适用于社会公益和科技服务类人才。
——科学共同体的参与度,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组织(如学会、协会、标准化组织等)
担任主席、委员等,担任学术期刊主编、编委、审稿人等,参加有社会影响力的学术论坛、讲座,以及
为科学共同体提供其他服务的情况。
——奖励,国家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国际科学技术奖等
科技类奖励,以及依法设立的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其他成果奖励。
6.4非智力因素
6.4.1信念与理想
——内容清晰性:个人是否有明确的信念和理想。
——一致性:个人的日常行为是否与信念和理想保持一致。
——稳定性:信念和理想在一段时间内是否稳定不变。
6.4.2世界观
——包容性:个人的世界观是否能够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适应性:世界观是否有助于个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现实性:世界观是否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准确理解和解释。
6.4.3动机与需要
——目标导向性:个人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是否受到内在动机驱动去达成这些目标。
——需求满足程度:个人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如安全、归属感等。
6.4.4兴趣
6
T/CSEDS000X—2024
——多样性:个人的兴趣是否广泛多样。
——深度:个人对某项兴趣是否深入钻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持久性:兴趣是否持续存在而非短暂的兴趣点。
6.4.5情绪与情感
——稳定性:个人情绪波动的频率和幅度。
——积极情绪:个人是否经常表现出积极情绪,如快乐、满意等。
——应对策略:面对负面情绪时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否健康有效。
6.4.6意志力
——自律性:个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
——坚持性: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延迟满足:是否能够为了长远的利益而放弃即时的满足。
6.4.7性格
——社交性: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如是否开朗、友善等。
——责任感:个人对待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的责任感如何。
——适应性:个人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况的能力。
6.4.8应对挫折的能力
——恢复力:遭遇失败后恢复的速度和效率。
——学习能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改进的能力。
7评价流程
7.1概述
评价流程分为评价启动、评价准备、评价实施、形成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记录和档案管理五个阶段,
评价流程见附录A。
7.2评价启动
委托者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启动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活动,委托评估机构或自行组织评价专家组开展
评价。
7.3评价准备
7.3.1确定评价目的和范围
委托者应确定评价活动的目的,并根据目的确定评价对象的范围和资格条件。
委托者应与评估机构协商或自行将纳人评价活动的评价对象进行合理分类,确定各类人才评价内容。
7
T/CSEDS000X—2024
7.3.2确定评价专家组组成
根据需求和条件,遴选合适的专家组成评价专家组,评价专家组可包括教育专家、科技专家、产业
专家、财务专家、投资专家、管理专家等各类型专家。在基础研究等类别的人才评价中可选择一定比例
的海外专家参加评价。评价专家组具体人数宜由评估机构与委托者协商确定。
开展机构内部人才评价时,宜选取一定数量的来自机构外部的专家。
7.3.3构建评价指标
评估机构或委托者应细化评价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般采用德尔非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
开展代表性成果评价,相关指标应以成果或产出的质量和水平高低作为评价重点。代表性成果的表
现形式可多元化,由评价对象选择最能体现自身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的代表性成果参加评价。
7.3.4形成评价方案
评估机构开展评估时应形成评价方案,根据评价目的和委托要求,听取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兼顾
科学性、有效性、操作性,设计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由委托者确认评价方案内容宜包括评价目的、依
据、对象、范围、指标、方法、流程、进度、结果等。
7.4评价实施
7.4.1发布通知
委托者或评估机构宜在一定范围发布科技人才评价通知,明确评价目的、资格条件、材料要求、评
价流程等。
7,4.2申报或推荐
有关人员应根据资格条件向委托者或评估机构提出评价申请,或由相关方向委托者或评估机构进行
人员推荐。申报或推荐时应提供创新活动、成果产出、能力资质、表彭奖励、科研诚信等方面的证明材
料。
7.4.3采集信息
委托者或评估机构应根据不同目的和类型的人才评价活动的特点,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市场
与用户调研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评价对象信息。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采集信息。信息来源宜包括但不
限于以下方面:
——国内外公开的、可采信的成果、征信等信息;
——咨询专家、用人单位、合作者、同行等提供的判断和评价信息;
——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获取的数据、事实和观点等;
——申报或推荐时提供的材料。
7.4.4审核信息
8
T/CSEDS000X—2024
评估机构或评价专家组应对采集的信息,从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关联性等方面进行
普查和补充完善,对评价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使各类信息达到评价要求。必要时,可开展背景调
查。
注:评价专家组应根据评价方案,采取笔试、个人陈述、现场答辩、业绩展示、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评价,形成个
人或专家组的评价意见,并提交评估机构或委托者。根据需求,专家组可进行多轮次评价;评估机构或委托者
应给予评价专家组充足的评价时间并避免对专家意见的干扰。评价专家应遵守科研诚信和评价要求,独立、
客观发表意见。
7.5形成评价结果
7.5.1综合判断结果
评估机构或委托者应结合专家评价意见、笔试和实践操作成绩及各类评价信息,进行综合判定,得
出最终评价结论。若发现评价对象存在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科研诚信、科技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应及
时向委托者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
评估机构评价时应形成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内容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评估机构和评价对象;
——评价背景,目的、依据、范围、指标、方法、流程等;
——评价专家组成;
——评价结论及其描述,包括评分、档次、排名、意见等。
7.5.2评价结果公示
根据委托者需求和评价方案,委托者可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根据需求和要求,可将
评价方法和指标、评价专家等进行同步公示。
7.5.3公示异议处理
对于公示期间收到的疑问、异议或申诉,委托者和评估机构应进行研究处理。
7.6评价过程记录和档案管理
7.6.1评价过程记录
各阶段的实施应形成清晰、完整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该阶段的起止时间、地点、涉及
的主要人员、所开展的活动。
7.6.2档案管理
委托者或评价机构将评价报告、评价过程记录、结果公示、公示异议处理、评价专家使用和信用记
录等建立档案,并进行长期管理,以备今后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和质询。
8评价结果使用
8.1使用范围
9
T/CSEDS000X—2024
评价结果可用于:包括但不限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开展的招
生录取、招聘选拔、岗位配置、考核鉴定、培训开发、择优支持、人才引进、表彰激励等工作。
评价结果可用于科技人才团队评价。在应用于科技人才团队评价时,还要结合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
年龄梯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考虑。
8.2评价结果使用的局限性
评价结果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评价目的、范围、内容和信息等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开展评价。
10
T/CSEDS000X—2024
附录A
(资料性)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流程图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流程图见A.1
评价启动确定评价主体
确定评价目的和范围
评价准备确定评价专家组组成
构建评价指标
形成评价方案
发布通知
申报或推荐
评价实施采集信息
审核信息
评价专家组评价
综合判断结果
形成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公示
公示异议处理
评价过程记录
评价过程记录及档案管理档案管理
11
T/CSEDS000X—202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
[4]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
[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教高〔2018〕8
号
[6]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9]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10]GB/T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服务规范标准》
[11]GB/T40552-2021/ISO29992:2018《教育服务效果测评指南》
[12]GB/T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12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团体标准
《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
编制说明
2024年8月·北京
一、任务来源
《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4年度
团体标准计划项目(项目编号CSEDS2024001),立项批复文号是战略会团标
[2024]1号,《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
育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归口,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
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
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
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中才国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华人才测
评技术研究院、北京华智科技教育科技研究院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背景意义
(一)制定《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的背景说明
1.国家战略需求: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越来越
依赖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
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
核心位置。
2.教育体系改革:教育部及相关部门持续推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强
调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单一考试成绩的决定性作用。高考改革等措施旨在选
拔和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3.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提出
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能够引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日益增长。
4.国际人才竞争:国际间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各国都在努力吸引和培
养高端人才,我国也需要提升自身拔尖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制定《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的意义说明
2009年,教育部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
划”(即“拔尖计划”1.0);2018年,由教育部等六个部门启动“基础学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2.0”;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
“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2023年,习近
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
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2024年7月,“加
强拔尖人才培养”正式写进《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
现代化的决定》。这说明拔尖创新人才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
性越来越突出。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由于拔尖创新人
才的测评和教育标准长期缺位,尤其是通用性测评标准始终缺失,拔尖创新
人才教育服务测评活动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本标准旨在发挥“以评带
促”,创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机制。
1.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制定规范有助于统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界定
标准,避免概念上的模糊和混乱,为后续的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提供清晰
的指导。
2.完善人才测评体系:规范将推动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测评体系,包
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考量,确保测评过程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促进人才自主培养:强调自主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有利于形
成一个从教育到就业、从选拔到培养的完整链条,提升我国人才自主培养的
质量和效率。
3.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测评服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教育系统内
部的优化,促使学校和教育机构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不是单纯
的知识灌输。
4.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精准识别和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可
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
型。
5.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全球人才竞争中,拥有明确、科学的拔尖创新人
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将有助于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顶尖人才,提升
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制定《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对于我国实现科教
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及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制原则
编制《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的主要原则是围绕确保测评的
科学性、全面性、公平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对人才的全面发展考虑。这
些原则旨在指导拔尖创新人才的测评和服务:
(一)科学性原则
测评工具和方法应当基于教育心理学、人才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确保测评的理论依据充分,符合认知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规律。
(二)全面性原则
“规范”在附录中列举了拔尖创新人才测评的内核素养——多元智能、
核心素养——创造力、基本素养——非智力因素三个方面,为测评策划提供
了一整套国际普遍认可的测评参照点。
(三)公平性原则
测评过程应确保对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不受性别、年龄、种族、社会
经济背景等因素影响,避免任何偏见和歧视。
(四)针对性原则
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发展阶段和岗位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测评方
案,以准确识别和培养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
(五)多方参与原则
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应鼓励政府、教育机构、
企业、社会团体和专家的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协作的格局。这些原则旨在构
建一个既严谨又灵活的测评框架,既能准确识别拔尖创新人才,又能促进其
全面发展和持续成长。通过这样的规范,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
和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编制思路
(一)总体定位
本标准确立了拔尖创新人才评价的分类和原则,规定了评价指标、评价
流程和评价结果使用的要求。
(二)适用对象
本本文件适用于发现、培养、引进、使用、选拔、表彰、激励各类拔尖
创新人才时开展的评价活动。
(三)标准名称
本标准名称为《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价规范》,与立项名称有所调整。
立项标准名称为《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指南》,将“指南”调整为“规范”,
出于标准实施方面的考虑:“指南”类的标准不宜作为认证、评价的依据,
改为“规范”更有利于标准的实施和推广。根据我国标准命名规则,调整为
现名称。
(四)技术特点
基于前期分析,标准工作组在起草过程中,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一致性,本标准参照了GB/T44143-2024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使用;
——针对性,本标准内容充分体现拔尖创新人才测评特点与需求;
——科学性,本部分所提出的内容科学、先进、适用;
——实用性,本部分旨在为使用者提供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活动提供
可参考的服务规范,配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和示例,具有实用性。
五、编制依据
在研制过程中,本标准主要依据了以下法律、法规、文件和标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
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意见》、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服务规范标准》等。
六、编制过程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本标准已
完成草案稿和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如表1所示:
表1:标准研制过程一览表
阶段时间工作内容或成果
赴北京八十中调研由北京中科心研科技有限公司实
2023年11月3日
施的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服务项目
赴山西太原与出席2023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学术
2023年12月21日
论坛的高校招生办主任和高中校长交流
预研2024年1月11日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标准体系框架草案
阶段召开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研讨会
2024年1月13日
听取寸草春晖(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立项陈述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4年1月7日
牵头申报《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指南》团标计划
2024年2月9日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指南立项在线评审通过
2024年2月26日立项文件上报,立项批复正式下达
2024年2月28日工作组吸纳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成为参编单位
2024年3月10日参照《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指南》形成标准草案1.0
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学
2024年4月25日术论坛上正式启动《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指南》团
起草体标准编制工作。
阶段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专家参与,将《拔尖创新人才
2024年5月30日测评服务指南》修改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测评服务评
价规范》标准草案2.0
2024年6月30日补充拔尖创新人才参照点附录,形成标准草案3.0
2024年7月29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专家参与,形成标准草案4.0
2024年7月31日优化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征求
意见2024年8月启动征求意见
阶段
七、主要内容
本部分逻辑框架与主要技术内容如表2所示:
表2:标准章节及主要内容一览表
章节标题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明确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的分类和原则,
规定了评价指标、评价流程和评价结果使用的要求。
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发现、培养、引进、使用、选拔、表彰、
激励各类拔尖创新人才时开展的评价活动。
GB/T40148科技评估基本术语
2
GB/T40552-2021教育服务效果测评指南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43294-2023教育与学习服务术语
GB/T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规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委托者、评估机构、评价对象、
3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多元智能、创造力、非智力因素、科学共同
体等相关术语和定义
从“人才类型”“评价目的”等角度提出了评价分类的
4评价分类
要求
从“德才兼备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平公正原则”
5评价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四个角度描述评价原则
从“指标体系框架”“多元智能”“创造力”“非智力
6评价指标
因素”提出了测评指标
从“概述”“评价启动”“评价准备”“评价实施”“
7评价流程形成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记录”“档案管理”等提出
了要求和参考
从“测评协议”“避免歧视”“被测评人权利”“中立
8测评公平性”“行为守则”“为被测评人提供的信息”等方面提
出了测评公平方面的要求和参考
从“使用范围”“评价结果使用的局限性”两个角度规
9评价结果使用
定了评价结果使用
拔尖创新人才评价流程图
10附录A(资料性)
列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关政策文件和相关
11参考文献
国家标准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主要试验验证分析
无。
(二)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当前,我国对于教育服务的要求主要在《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
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法规中体现。本标准与上述法律法规协调一致,无冲突、无矛盾。
在教育服务领域,我国和相关国际组织亦未发布强制性标准。相关推荐
性标准包括ISO21001:2018、ISO/IEC23126:2021、GB/T40552-2021、
IS029990:2010、IS029991:2014、ISO29993:2017、IS029991:2014等国际
标准以及GB/T33288-2016《语言培训服务教学人员评价》、GB/T33287-2016
《语言培训服务评价》、GB/T28915-2012《成人教育培训组织服务通则》、
GB/T26996-2011《非正规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服务学习服务提供者基本要求》、
GB/T29359-2012《非正规教育与培训的学习服务质量要求总则》、GB/T
31725-2015《早期教育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本标准的编制注意了与上述
标准的协调、衔接问题,技术内容统一、无冲突、无矛盾。
(三)本部分参照采用的国际或国内法规及相关标准
参照GB/T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五)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建议
本标准发布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委员会将与起草工
作组联合成立标准宣贯小组,组织撰写标准宣贯材料,以召开宣贯会、出版
宣贯教材、组织试点示范等形式,推动标准宣贯实施。
(七)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不存在可废除的对应标准。
九、参考文献
除编制依据外,本部分在研制过程中,亦参考了以下文献与科研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加快新时代
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
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教高〔2018〕8号、中共
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服务规范标准》、GB/T
40552-2021/ISO29992:2018《教育服务效果测评指南》、GB/T44143-2024
《科技人才评价规范》等。
T/CSEDS000X—2024
目次
前言..................................................................................Ⅲ
引言..................................................................................Ⅴ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人才类型分类...................................................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评价目的分类....................................................................3
5评价原则............................................................................3
5.1德才兼备原则....................................................................3
5.2科学性原则......................................................................3
5.3公平公正原则....................................................................3
删除[格罗(张建强)]:开
5.4可操作性原则....................................................................3
6评价指标............................................................................3
6.1指标体系框架....................................................................3
6.2多元智能........................................................................4
6.3创造力..........................................................................5
6.4非智力因素......................................................................6
7评价流程............................................................................7
7.1概述............................................................................7
7.2评价启动........................................................................7
7.3评价准备........................................................................7
7.4评价实施........................................................................8
7.5形成评价结果....................................................................9
7.6评价过程记录和档案管理..........................................................9
8评价结果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出售农民自建房协议书模板
- 2024年代理父母养老协议书模板
- 2024年承接手工厂外发合同范本
- 企业如何开展好工会活动
- 与水有关的主题活动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数学】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4贵州肉类供货合同范文
- 2024年矫味剂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教学课件
- 国开成本会计第14章综合练习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第二版)教案第二章第二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二
- 外观检查记录表
- GB∕T 13171.1-2022 洗衣粉 第1部分:技术要求
-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完整版课件
-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完整版课件
- 中小学古诗词首
- DB11T 1411-2017 节能监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
- 外科学教案-心脏疾病
- 白内障手术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