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这是山东嘉祥武氏祠的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拓片,展现了春秋晚期孔子拜访老子的情形。孔子和老子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有哪些思想主张?春秋战国还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这个时期,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气象?第7课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概念解读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为虚指,形容学派多,主要分为:儒,墨、道、法、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所谓“争鸣”是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争论焦点:如何治理社会。即建立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如何建立这样的社会秩序。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2.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3.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目标壹乱而思治,思想迸发老子和《道德经》一、老子和《道德经》姓名
时期
地区
学派
著作
地位楚国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李耳,字聃春秋晚期“子”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尊称。春秋前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春秋后期,由于学者著书立说和讲学之风兴起,人们也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马王堆汉葛出土的帛书《老子》
1.简介
2.思想主张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材料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
①核心思想: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人们要顺应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②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③老子在处世上提倡安于柔弱的地位,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④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丢马得马断腿保全性命坏事好事坏事好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道德经》书影《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部发生严重动乱。老聘见王室腐朽,无力回天,便生了归隐之心。于是,他骑着一头青牛前往函谷关。偶遇尹喜,留下著作《道德经》。
老子是道教学派创始人,其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黑格尔
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孔子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但时问不长,不久便周游列国,宜扬自已的政治主张,却不为各国采纳。孔子在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姓名
时期
地区
学派
著作
文化成就鲁国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春秋晚期
孔子在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孔子晚年时十分喜欢研读《易》。当时书籍主要写在竹简上,再用牛皮绳将这些竹简按顺序编连起来。《易》深奥难懂,为了深入学习这部书,孔子把《易》翻阅了许多遍,甚至编连竹简的牛皮绳都被磨断了好几次、不断换上新的再读。即便这样,孔子还谦逊地说:“如果我能再多活几年,应该就可以把《易》的文字内容理解清楚了。”这就是成语“韦编三绝”的来源。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
译: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2.思想主张(1)核心思想:“仁”。
他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政治主张:恢复周礼;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面对当时动荡的社会,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当时的社会政治秩序,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受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城服,社会才会稳定。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体现出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今天提倡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借鉴意义。(3)教育思想:材料一:据《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材料二: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①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由“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促进私学的发展和学术下移。材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二: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材料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材料四: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思考:下列的孔子言论体现了哪些学习方法?诚实求学虚心请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
3.文化成就
①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后人合称之为《六经》。(对古代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②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4.影响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它是17世纪欧洲介绍孔子及其著作最完备的书籍,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大都读过这本书。如伏尔泰在《风俗论》中介绍孔子学说时,就引用了此书内容。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传入欧洲,《四书》被翻译成拉丁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始展现在欧洲人面前。1687年,柏应理所著《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在巴黎出版。左为书影。1994年山东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贰群星闪耀,万古流芳
结合所学和下列材料,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新变化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稷(jì)下学宫三、百家争鸣
1.背景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如水火,相灭亦相生也……——《汉书·艺文志》春秋铁器产生但数量不多、种类很少、范围有限。战国铁器发展且数量增多、种类丰富、范围扩大,种类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技术的革新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强大起来,也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直接原因: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文化大繁荣。(1)经济:(2)政治:(3)阶级:(4)文化: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生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环境自由)“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学派代表主要思想代表作墨家墨子儒家孟子荀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尚贤《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荀子》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阅读课本40-41页,梳理墨、儒、道、法、兵家的基本信息。
2.学派及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孙武
①兼爱:要求人们互爱互利
②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③尚贤: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④节俭: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墨子》一书中包含许多科学理论。其中,《经上》《经下》等篇目被合称为《墨经》,论述了数学、力学、光学、几何学相关的许多基本要素,记载了杠杆、小孔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墨子》书中的《城守篇》详细介绍了城门结构、城池防御设施构造、弩机等器械制造工艺,对我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在与人探讨什么是“大丈夫”时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看来,不会被富贵扰乱心智,不会因贫贱改变操守,不会被威武屈服意志,这才是其正的大丈夫。这种精神对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影响。
①主张实行礼治,提倡礼法并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和“人定胜天”的思想。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②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①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②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约前280年-前233年),后世人尊称其为“韩非子”或“韩子”,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后人收集其作品整理编纂成《韩非子》一书。
韩非身为韩国的公子,多次向韩王上书进谏,希望韩王励精图治,但韩王置若罔闻,始终都未采纳。这使他非常的悲愤和失望,遂著书多篇阐述了其法治思想,秦皇读后推崇备至,仰慕已极。为了见到韩非,下令攻打韩国。韩王被迫派韩非出使秦国。然而韩非在秦国却未被信任和重用,后被李斯离间而下狱,不久死于狱中。
兵家也是当时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派。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他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
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持续不断,军事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兵家著述丰硕,如吴起、孙膑等都撰有兵法著作。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翻译: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材料:“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思想文化: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文化传承: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影响
依据以下各学派的观点,假如小明同学上课不听讲,请试用儒家、法家和道家的口吻来教育小明。
儒家:强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爱来感动小明,将心比心,让小明知道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语重心长)
法家:强调依法依规,调出班规来,看一看小明违反了第几条,应该如何处罚。是首次违规还是多次违规,多次违规要加重处罚。教育的时候,当语气严厉,绝不含糊。(刚正不阿)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小明就自己慢慢去想错误在哪里,想明白也好,想不明白也好,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潇洒自由)哪一学派的主张最符合当时君主的青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孔子讲“仁爱”,墨子主张“兼爱”,二者有区别吗?孔子讲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以血缘关系的亲情为出发点,先爱父母子女,之后再爱他人,是一种有秩序的关爱。意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和社会秩序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尊卑贵贱,是一视同仁的博爱。这种爱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源于人性本善的大爱。孔子主张“仁”与孟子的“仁政”有区别吗?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伦思想。孟子的仁是在孔子的基础上,要求君主实施仁政,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策略和理想。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在中国,有孔子、孟子、老子;在印度,有释迦牟尼;在以色列,有犹太先知;在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面对苦难,犹太先知和释迦牟尼超越了尘世;面对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走向了思辨。他们都在追问人的终极存在,追问世界的起源和本原。而先秦诸子关心的则是治世。
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等地,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奠定了世界几大文明或文化的基本方向。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
思考:诸子百家中的思想主张对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具有哪些借鉴意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仁政---以人为本,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辩证法思想---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时俱进变革、法治---变法革新,依法治国。课堂小结儒家—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武百家争鸣流派影响盛于战国兴于春秋老子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孔子文化大繁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中考真题1.(2024·威海)山东自古被称为“孔孟之乡”。《论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两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蜜桔园旅游开发合同
- 瓦楞设备转让合同范例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某汽车租赁公司与其客户之间的车辆租赁协议
- 松树买卖砍伐合同范例
- 2024年在医院整改提高阶段动员的讲话例文(4篇)
- 二零二四年度视频制作与发布合同
- 空调附加合同范例
- 2024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开发合同
- 二零二四年某物流公司与某制造商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合同
- 监理工程师咨询合同范例
- 医院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诫子书》《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2019年云南昆明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含答案与翻译)
-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表面张力
- 高压交流电动机试验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期中复习-完整版PPT
- 阿尔卡特数字程控交换机Omnipcx4400说明
- 中考英语作文专题(观点型议论文)课件
- 铣削深搅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宁德时代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考核评分表
- trizol法组织DNARNA及蛋白提取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