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_第1页
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_第2页
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_第3页
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_第4页
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雁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内蒙古重点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一、项目概述1、建设规模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约为10.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大雁种雁繁育基地、大雁食品加工基地、大雁生物研发基地、大雁羽绒产品研发基地、大雁全国餐饮连锁管理总部。建筑主体包括熟食车间、速冻库、冷藏库、仓库、质量检验检测、研发实验室、锅炉房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同时购置相关设备。2、投资额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6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50.00万元,流动资金550.00万元。3、项目建设任务及目标随着我国禽肉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近年来,大雁逐渐受到人们喜爱,大雁羽毛丰厚,善飞翔,胸部肌肉发达,每百克肉中蛋白质20.98克、脂肪11.62克、磷196.5毫克、钙48.04毫克、铁8.71毫克、无机盐1.17克,是较好营养保健品。而且肉质脆嫩不腻不燥,口感细腻醇香,味美独特,野味浓郁。烹制后香气扑鼻鲜香持久,气味浓郁芬芳回味绵长,是名副其实的“肉中之王”。项目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草原资源,主要生长羊草和耐碱性的禾草、豆科草及200余种中草药植物组成,营养价值较高,适口性强,为大雁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大雁肉作为宴请食品和礼品,还可开发加工成肉熟食、休闲食品,从大雁血液中提取抗衰老因子SOD、从羽毛中提取小分子肽都能用于开发保健食品及化妆品,以绒毛为原料制备高档雁绒被及雁绒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4、项目社会效益大雁的深加工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产品深加工可以增加产品品种,使产品不再局限于整胴体、羽绒、肥肝、蛋等的简单产品,而且能扩大产品市场,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从而增加产品的销量;产品深加工还可延长产品保存期,有利于产品销售和保持产品市场价格稳定;大雁产品深加工更大的意义是可充分挖掘大雁体的价值及变废为宝,不断增产增值,就不会出现大雁产品市场疲软的局面,才能使大雁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长盛不衰,增加农户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二、项目建设背景(1)政策背景农业农村部等15部门《关于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强调,统筹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加大果品、蔬菜、茶叶、菌类、中药材、畜产品和水产品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开发力度,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不断增加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和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的市场供应。加快推进秸秆、稻壳米糠、麦麸、油料饼粕、果蔬皮渣、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等。(2)禽类加工市场分析家禽,是指人工豢养的鸟类动物,主要为了获取其肉、卵和羽毛,也有作为其他用处。一般来说,家禽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可分为陆禽和水禽两大类;其中陆禽包括家鸡、火鸡、珍珠鸡以及鸽子等,水禽包括鸭子和鹅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全球肉禽市场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制定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2023年国内市场仍以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为目标,其中推动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健康、营养农产品和食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肉禽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禽肉深加工行业的消费需求也将不断增长。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口感,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其中2022年中国禽肉深加工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2%。2018-2023年中国禽肉深加工市场规模及增速2022年,全国家禽出栏161.4亿只,比上年增加4.0亿只,增长2.5%;家禽存栏67.7亿只,比上年末下降0.2%。分区域来看,山东、广东、河南、广西是家禽出栏大省,2022年家禽出栏均在10亿只以上。随着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禽肉、禽蛋消费需求逐步增长,间接带动了产量的提升。2015-2022年中国家禽出栏量统计情况近年来,我国肉禽行业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从上游的种禽培育与商品代养殖,中游的屠宰与加工,再到下游的食品生产的完整的产业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至2022年间,我国禽肉的产量由1,888万吨增长至2,443万吨。三、项目市场前景我国拥有丰富的鹅品种资源及鹅产品的多品种和消费量,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鹅业大国。尽管受到禽流感等禽类疫情的冲击,但广大养殖户和企业家对发展鹅业的兴趣不减,发展趋势良好,国家八部委已经制定了扶植农业、畜牧业龙头企业的计划,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等组织形式的出现,为企业带动农民致富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东北地区的鹅业发展迅速,林下养鹅、种草养鹅已经逐渐形成规模,目前全国已经逐渐形成了北养南销的新格局,如美中鹅业、正方、龙江鹅业在东北乃至全国已具备相当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是目前鹅业发展的必然途径,且东北、华北地区饲料丰富,饲养成本低廉,适合反季养鹅,南繁北养、北加工南销售也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如今人们对食品安全、营养和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大雁产品的需求量必然增加,市场潜力巨大。农村有很多剩余劳动力,非常适合发展大雁肉生产。鹅产品的营养价值也符合目前绿色健康的消费潮流,其中的鹅肥肝更是世界公认的三大美食之一。据业内专家介绍,鹅肥肝的营养价值是猪肉的好几倍,不饱和脂肪酸达到60%,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清除自由基等多重功效。鹅在生长过程中主要食草,属于节食家禽,而且还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饲养周期短,增产效益高,经济周转快等优点,所以养殖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一些畜牧专家认为,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目前鹅肉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为8-9亿羽,而饲养量仅6亿羽左右。据预测,2024年,上海年需要鹅2000万羽,广州年需要7000-8000万羽,广西也在7000万羽左右,香港每天就需要10万羽。在国际市场上,鹅肉的需求量也呈明显增长趋势,预测缺口在2亿羽左右。鹅的身上全是宝,不仅是鹅绒、鹅肉受到消费者青睐,鹅掌、鹅头、鹅肠等也是加工特色食品的优质食材,鹅油、鹅血在保健等领域具有开发应用价值,可谓是禽类产品中的“品上品”。为加快鹅养殖基地建设,延伸鹅产业链条,从鹅屠宰加工向上游养殖、下游销售、饲料加工等环节延伸,逐步向“一条龙”产业化发展迈进。鹅经济价值最顶端的是号称“软黄金”的鹅绒。“北纬43度”,这个纬度成长的鹅,经历193天漫长的冬季和70℃的相对温差,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羽绒品质,绒朵大、羽梗小、弹性足、保暖强、蓬松度高。业内人士认为,北纬43度至44度是鹅生长的“黄金纬度带”,波兰、加拿大等高品质鹅绒产地均处于该纬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3年5月1日新版)编制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