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_第1页
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_第2页
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_第3页
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_第4页
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离骚教案教学目标与策略探讨一、教学内容1.诗歌背景介绍: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屈原的生活时代、社会环境以及诗歌创作的动机。2.诗歌结构分析:分析《离骚》的整体结构,包括诗歌的章节划分、每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诗歌内容解读:详细解读《离骚》中的主题思想、意象表达、修辞手法等,深入领会诗歌的内涵。4.诗歌翻译与欣赏:对《离骚》进行逐句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社会背景对诗歌内容的影响。2.分析《离骚》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结构的能力。3.深入解读《离骚》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能力。4.翻译并欣赏《离骚》,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离骚》的创作背景和诗歌结构的分析。2.《离骚》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的解读。难点:1.对《离骚》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和翻译。2.对《离骚》深层内涵的领会和欣赏。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学具:笔记本、文具、学习资料。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简要介绍屈原的生活时代和社会环境,引发学生对《离骚》创作背景的兴趣。2.结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离骚》的结构特点,讲解每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3.内容解读:逐句翻译《离骚》,解读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歌内涵。4.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欣赏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六、板书设计1.《离骚》创作背景。2.《离骚》结构分析。3.《离骚》主题思想解读。4.《离骚》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请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翻译并赏析《离骚》中的一段诗句。答案:示例:“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2.作业题目:请学生结合《离骚》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结构的特点。答案:示例:《离骚》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作者自述家世、表达报国之志,后半部分转为对时政的批评和自己的反思。整体结构具有明显的转折和层次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文学作品,深入研究屈原的思想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诗歌背景介绍:对《离骚》创作背景的介绍,涉及到作者屈原的生活时代、社会环境以及诗歌创作的动机,这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2.诗歌结构分析:对《离骚》整体结构的分析,包括诗歌的章节划分、每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诗歌整体框架的关键。3.诗歌内容解读:对《离骚》中的主题思想、意象表达、修辞手法等的详细解读,这是领会诗歌深层内涵的必要步骤。4.诗歌翻译与欣赏:对《离骚》的逐句翻译及欣赏,这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培养文学欣赏能力的重要方法。二、重点难点细节补充和说明1.诗歌背景介绍: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这是一个诸侯割据、战乱频发的时代。屈原身为楚国贵族,深受楚王信任,但因其主张改革图强,遭受贵族排挤,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创作了《离骚》,借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国家的设想。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2.诗歌结构分析:《离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诗人自述家世、表达报国之志;第二部分,诗人对时政进行批评,同时反思自己的政治主张。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转折和层次感,有助于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和感情。3.诗歌内容解读:《离骚》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诗人对理想国家的追求和对个人政治理想的执着。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象征、比喻、拟人等,使诗歌意境深远,充满想象空间。例如,诗中的“帝高阳”象征着楚王,“摄提贞”则象征着诗人自己。通过这些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理想国家的向往。4.诗歌翻译与欣赏: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例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话中,“帝高阳”指楚王,“朕皇考”指屈原的父亲,“摄提贞”指屈原自己,“孟陬”和“庚寅”则分别指时间和地点。在欣赏过程中,要关注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节奏,以达到感受诗歌美感的目的。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离骚》时,教师应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语调,以突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适当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在讲解诗歌背景时,可用约10分钟;诗歌结构分析可用约15分钟;内容解读和翻译欣赏则分别用约20分钟。3.课堂提问:适时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例如,在讲解诗歌背景时,可提问:“你们认为屈原为何要创作《离骚》?”;在诗歌结构分析环节,可提问:“《离骚》的转折和层次感是如何体现的?”4.情景导入:以一幅战国时期的画卷或一段相关的历史故事作为情景导入,引发学生对《离骚》创作背景的兴趣。例如,可以讲述屈原被流放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教案反思:1.教学内容:在讲解《离骚》时,我注重了诗歌背景、结构、内容和修辞手法的介绍,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诗歌。但可能在解读诗歌内涵方面投入的时间不足,今后需加强。2.教学方法:在课堂提问和情景导入方面,我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但发现部分学生仍较为被动。今后,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教学时间:在时间分配上,我尽量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但诗歌翻译和欣赏环节的时间可能过于紧张,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