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语文中考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狼藉(jí)锲而不舍(qiè)B.憔悴(cuì)鞠躬尽瘁(cuì)相形见绌(chù)C.恬静(tián)颠沛流离(pèi)金榜题名(tí)D.慰藉(jiè)美轮美奂(huàn)锐不可挡(dǎng)答案:B解析:A项中“狭隘”的“隘”应读作“ài”,正确;“狼藉”的“藉”应读作“jí”,正确;“锲而不舍”的“锲”应读作“qiè”,正确。但“狼藉”应为“狼籍”,字形错误。B项中“憔悴”的“悴”应读作“cuì”,正确;“鞠躬尽瘁”的“瘁”应读作“cuì”,正确;“相形见绌”的“绌”应读作“chù”,正确。字音、字形均无误。C项中“恬静”的“恬”应读作“tián”,正确;“颠沛流离”的“沛”应读作“pèi”,正确;“金榜题名”的“题”应读作“tí”,正确。但“颠沛流离”应为“颠沛流离”,字形错误。D项中“慰藉”的“藉”应读作“jiè”,正确;“美轮美奂”的“奂”应读作“huàn”,正确;“锐不可挡”的“挡”应读作“dǎng”,正确。但“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字形错误。故选B。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画的这幅画真是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B.小明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这次却名落孙山,真是让人匪夷所思。C.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词不达意,简直是不刊之论。D.他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多年,现在终于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真是功成名就。答案:A解析:A项中“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等生动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使用正确。B项中“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但前文提到“小明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语境不符,使用错误。C项中“不刊之论”指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不能改动,形容文章极好。而句子中描述的是“内容空洞,词不达意”,使用不当。D项中“功成名就”指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形容人事业有成。而句子中仅提到“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未达到“功成名就”的程度,使用不当。故选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堪称学界泰斗。B.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C.他做事总是拖泥带水,效率极低,令人堪忧。D.这场音乐会精彩绝伦,观众们赞不绝口。答案:C解析:A项中“渊博”指学识广博,使用正确;B项中“言之无物”指文章或言论空洞,没有实际内容,使用正确;C项中“拖泥带水”形容做事不干脆利落,但“令人堪忧”通常用于形容情况严重,令人担忧,两者搭配不当;D项中“精彩绝伦”形容事物非常出色,使用正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高。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C.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D.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插图精美,对中学生来说,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课外读物。答案:D解析:A项中“通过这次活动”和“使同学们”两个介词短语连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中一个介词;B项中“不仅”和“而且”是并列关系,但“学习好”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之间没有明显的递进关系,语序不当;C项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搭配不当,应改为“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D项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没有语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终于找到了答案。B.这篇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C.他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总是坚持己见,不肯通融。D.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你稍加思索就能解决。答案:B解析:A项中的“探究”表示深入探讨和研究,使用正确。B项中的“赏心悦目”通常用来形容景色或艺术品让人感到愉悦,用在描述文章语言上不太恰当。C项中的“固执”表示坚持己见,不肯改变,使用正确。D项中的“稍加思索”表示稍微思考一下,使用正确。因此,选项B使用不正确。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高。B.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很热心帮助别人。C.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爱劳动的好习惯。答案:C解析:A项中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中“不仅”和“而且”连接的成分不一致,应改为“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C项句子结构完整,语义明确,没有语病。D项中“爱读书”和“爱劳动”是并列关系,但“好习惯”只能修饰其中一个,应改为“我们要养成爱读书和爱劳动的好习惯”。因此,选项C没有语病。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问:“你昨天去哪儿了?”B.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瓜和葡萄。C.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D.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的同学获得了第一名,真是太棒了!答案:D解析:A.句子中的问号使用正确,但引号内的句子末尾应该有一个空格,正确应为:“你昨天去哪儿了?”B.冒号用于列举时,列举项之间一般用逗号,最后一个列举项前用“和”连接,不需要再加逗号。正确应为:“我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西瓜和葡萄。”C.句子中的逗号使用不当,应该用句号或分号来分隔两个独立的句子。正确应为:“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或“这本书的作者是鲁迅先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D.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逗号用于分隔两个并列的分句,句号用于句末。因此,选项D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文章标题:阳光的味道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阳光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紧密相连。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母亲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总是起得很早,为我们准备早餐,打扫房间,整理衣物。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闷闷不乐。母亲看出了我的心事,便带我到院子里散步。那时正值盛夏,阳光炽烈,母亲指着院子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说:“你看,这棵树在阳光下多么茂盛,它经历了风雨,才长得如此茁壮。人也是一样,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更好地成长。”母亲的话如同一缕阳光,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母亲不仅用言语教导我,更用行动影响着我。她总是乐于助人,邻居家有困难,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每当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我心中便充满了敬佩和感激。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长大,离开了家乡,到外地求学。每当思念母亲时,我总会想起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想起母亲那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阳光的味道,其实就是母爱的味道,它温暖、无私、永恒。问题:1、文章的标题“阳光的味道”有什么深刻含义?答案:“阳光的味道”不仅指阳光本身的温暖和明亮,更象征着母爱的无私和温暖。文章通过描写母亲在阳光下忙碌的身影和她的言行,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2、文章中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情节有什么作用?答案:这一情节不仅展示了母亲的智慧和关爱,还通过梧桐树的比喻,教导“我”要勇敢面对挫折,学会在困境中成长。这一情节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突出了母爱的深远影响。3、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对母爱的珍视。通过回忆阳光明媚的日子和母亲的温暖笑容,作者传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母爱的永恒怀念。第二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文章标题:故乡的月在我记忆深处,故乡的月总是那么明亮、那么柔和。每逢中秋之夜,全家人都会围坐在院子里,仰望着那轮圆月,听爷爷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故乡的月,似乎比城里的月更接近人间。它静静地悬挂在夜空中,洒下银色的光辉,将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宁静与祥和之中。月光下,田野里的稻穗泛着金光,河水波光粼粼,仿佛是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月光下和小伙伴们嬉戏。我们会捉迷藏、玩捉萤火虫的游戏,直到夜深人静,才依依不舍地回家。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心中只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长大后,我离开了故乡,来到城市求学、工作。城市的夜晚灯火辉煌,但却少了那份宁静与温暖。每当月圆之夜,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乡的月,想起那片熟悉的土地和亲人们的笑脸。去年中秋,我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当我再次站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仰望那轮圆月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故乡的月,依旧那么明亮、那么柔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和不变的乡情。月光下,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甜的月饼,聊着家常。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无论走到哪里,故乡的月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牵挂。问题:1、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故乡月的美好回忆。2、文章中提到“故乡的月,似乎比城里的月更接近人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故乡的月与城里的月进行对比,突出了故乡月的亲近感和温暖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3、请从文中找出一句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月光下,田野里的稻穗泛着金光,河水波光粼粼,仿佛是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流淌。”这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月光下田野和河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答案: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即便身处喧嚣的尘世,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的“心远”指的是什么?答案:“心远”指的是诗人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超脱。3、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这种感悟难以用言语表达,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第二题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案:(1)斯:这。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2)上:长到。入:映入。2、翻译下列句子。(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孔子云:何陋之有?答案:(1)没有丝竹乐器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本文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本文通过描写陋室的环境和主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作者借陋室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志趣,反映了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四、名著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文章内容:《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其中,贾宝玉是贾府的公子,性格多情而叛逆;林黛玉则是贾府外戚林如海的女儿,聪明伶俐却体弱多病;薛宝钗则以其端庄贤淑著称。在小说的第三十五回中,贾宝玉因与林黛玉发生误会,心情烦闷,独自一人来到怡红院。此时,薛宝钗前来探望,见宝玉神情落寞,便劝解道:“你若真心待她,何苦如此折磨自己?”宝玉听后,心中稍感宽慰,但仍无法释怀。后来,林黛玉得知此事,也来到怡红院,三人一番交谈,误会得以解开。《红楼梦》不仅以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著称。小说通过对贾府兴衰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小题1:请简要概括文章中提到的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特点。(3分)小题2:文章中提到的“误会”是指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3分)小题3:《红楼梦》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答案:小题1:贾宝玉:多情、叛逆。林黛玉:聪明伶俐、体弱多病。薛宝钗:端庄贤淑。小题2:文章中提到的“误会”是指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因某些琐事而产生的矛盾和不快,导致宝玉心情烦闷,独自一人来到怡红院。具体细节虽未详细描述,但从后文林黛玉得知此事并前来解开误会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情感上的误解。小题3:《红楼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文学价值: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社会意义:通过对贾府兴衰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封建礼教的束缚等。文化内涵: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歌赋、园林建筑、服饰饮食等,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历史价值:作为一部反映清代社会生活的小说,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环境。五、写作题(50分)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要求:1.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内容真实,感情真挚,具体叙述你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感悟。3.字数不少于600字。写作示例:那一刻,我长大了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然而,那个夏天的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我在瞬间感受到了成长的重量。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父母因工作繁忙,留我一个人在家。天色渐暗,窗外传来阵阵雷声,紧接着,暴雨如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宝安快速防水补漏施工方案
- 安徽地铁抗震支架施工方案
- 安康方形花箱施工方案
- 坝顶路面栏杆安装施工方案
- DB13/T 2688-2018 聚甲醛工业用长丝常用技术要求
- led单色展示屏施工方案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测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综合造型基础Ⅰ(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推销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技术培训合同5篇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 工程询价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无锡风机吊装施工方案
-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课件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 (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教师个人业务学习笔记(41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