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主题上来看,都与人的品格、志趣、情怀、抱负有关:它
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
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本单元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对学生进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在写作方面,“表
达要得体”是本单元的训练对象,意在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地点,选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单元知识建构】
阅读
1.熟读课文.借助注秆与工R书.现和画句意思,整即蚱积5R通假字、古今界
义字、活用字、一词多义字、特殊文育句式、名rr皆句、古代文化话识,was
《《太子》三章》和《诗词五首》
2.理解课文内容.武析课文的表达技巧.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怒和胸辨.
提升自己的精种品格
1______j11
《〈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诗词五首》
/、
(1)理解三箱(1)理解愚公(1)把握周亚(1)进一步了
短文中的“天时的志向和观点.夫治军严明、格解古体诗、词的
不如地利.地利分析愚公和智叟尽职守、刚正不基本行识,并通
不如人和”“南
两个人询形象.阿、凛然不可侵过反复:诵读.品
贵不能淫.疚贱
犯的“万附军”
不能移.成武不感受文中人物对味诗词的韵律S
能屈”“生于优移山和愚公的态形象和汉文帝开(2)理解诗词
忠,死于安乐”度.把握本文的明、识大体的形中景物的特点及
等主要观点;寓意;象;诗人的感情;
(2)理解(2)赏析文中(2)学习正面(3)赏析五首
思路;倚要分析的语言描写和对描写与侧面描写诗词中的名句.
对举、排比句,比衬托的手法相结合对牝衬体会谙育表达的
体会孟子说理的托等写法,体会精练传神
特点演练而有表现力
的语百.并能运
V__________________J用到写作中
______1111
「、(、
课外选择阅读《史「课外阅读杜奇的
课外阅读并积早课外阅读《列子》
记》中本纪、世家或《月夜:》和五首
孟子的名言警句中的寓言故班
列传中的人物故事诗词的赏析文章:
X._____________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____X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
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
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并”能对
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在语言的形式上契合“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
与梳理“,在表达的内容上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语言文字积累
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
并“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同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通
过阅读古诗文名篇,“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根据语境,借助工具书,认清字形、读准
字音、正确理解汉字的意思”,通过朗诵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
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并“分
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偏重写人的优秀文言作品时,应关注文言梳理、
写作手法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学习古诗时,要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
的情感;诵读诗歌,欣赏诗歌的音韵节奏之美;品读赏析,感受其语言魅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正式学习过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大部
分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语感,但对特殊文言现象缺乏敏锐的感知,在细致深入的分析上存在困难。
大多数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疏通文意,但对特殊文言现象缺乏了解;约一半的学生无法深入文本细
致地分析写作手法;大部分学生对所阅读的古文停留在翻译复述的层面上,缺少对古文所表达人物
精神及主题的细致分析。在议论文方面,学生也已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但是接触文言议
论文还是首次。《孟子三章》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且部分语句比较晦涩,这就给学习本文带来
了一定困难。
通过前面两年的学习,八年级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具备了初步的感悟力,鉴
赏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看待问题仍然停留在表面,对于主题的把握,对于情感的体会,对于
语言的品味与理解等能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
【单元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梳理文意,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
言知识。
3.通过品词析句,分析人物形象,体悟古代圣贤的内在志趣。
二、思维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思维能力”)
1.从人、事、思想等方面归纳人物形象,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2.比较、分析五篇文章在选材、组材上的特点,提升学生的聚合思维。
三、价值目标(对接核心素养之“审美创造”)
学生通过撰写人物小传,让学生感受高尚品格和不凡志趣的魅力,树立学生修身正己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优秀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单元学习任务】
课段语文要素任务教材内容课时课型
第一课单元预习
单元导读总览单元内容知晓学习任务单元导学
时课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二~五精读引领
第一课段学雄辩之术悟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
课时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六~七精读引领
第二课段学寓言故事,探“愚公精神”《愚公移山》
课时课
第八〜九自读探究
第三课段对比品读,识“真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课时课
第十、十活动探究
第四课段沐圣贤之风,传君子之魂撰写人物小传、颁奖词
一课时课
第十二~
朗读品析
第五课段诵经典诗词解千古诗心《诗词五首》十五课
课
时
第十六
第六课段表达要得体《表达要得体》读写联动
课时
单元检测第六单元内容检测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1.感知单元学习内容,知晓单元学习任务。
2.掌握重要的字音字形,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学习任务:
1.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2.识记重点字音字形,梳理、积累文学常识。
3.朗读课文,简要概述文章内容。
学习过程:
一、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学习任务
本单元的几篇古诗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的问题。它
们或以睿智雄辩的论述人生的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的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
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学习本单元的文章,要借助注释及工具书,整理感知
课文内容及大意,多读熟读,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不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任务开展
(-)课前预习展示读准字音
公孙衍(ydn)贫啰(jian)丈夫之每(guan)
不能多(yIn)吠亩(qudn)爹妇之道(qid)
傅说(yue)曾益(zeng)法家榭士(bi)
胶岛(ge)外患(huan)劳其筠骨(jin)
万仞(ren)惠州(j1)奉(ch6ng)塞(s。)迂(yU
荷(hB)箕畚(jiben)孀妻(shuang)智叟(sbu)
始她(chen)穷匮(kui)亡以应(wU)厝(cub)
陇(Ibng)朔(shud)
祝茗(ci)M-ll(j1)(gdu)都尉(du)
诏(zhdo)按辔(p0i)持兵揖(yi)介胄(zh6u)
哮乎(ji©)号者(nang)
还(hudn)搔(sdo)簪(zdn)塞上(sdi)
舂学(ydnzhl)霜事(zh6ng)莘(xi6)折萼(ji)
长嗟(jie)谩(man)蓬舟(p6ng)
(二)任务一梳理文学常识
自学:自读课文,勾画文学常识。
互学:小组内相互展示交流、总结,准备展学。
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整理示例】
1.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
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
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2.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
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3.司马迂和《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
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对《史记》在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极高的评价。
4.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济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
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5.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
称为“诗史《登高》《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6.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
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
饮酒》《梦天》等,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7.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
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著名的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擅长文
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8.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
情调感伤。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三)任务三再读课文,简要说说文章大概内容
互学:浏览课文,小组内相互交流、概括文章内容,准备展学。
展学:某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者质疑。
【预设】
《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
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富贵不能淫》,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一
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塑造了愚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形象。
《周亚夫军细柳》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诗词五首》
《饮酒》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趣;《春望》写出了长安城在安史之乱时荒凉景象;《雁门太守行》
描写了两军对阵的战争状况;《赤壁》是诗人借题发挥的怀古咏史;《渔家傲》则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的渴望、
对幸福的追求。
三、评价反馈
L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李脂(yan)箕毒(b占n)始蜕(chen)往之用家(rd)
B.老实(hdng)折:(ji)介囿(zh6u)一厚朔东(cu6)
C.由声(jido)吠亩(quan)提装(xi6)莓担者(he)
D.塞上(sai)弓弩(na)曩者(nang)山北之塞(s6)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是我国田园诗派的创始人。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整理本单元字音字形,背诵文学常识。
选做:选择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制作成名句小卡片。
预习:朗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读准字音;了解《孟子三章》的写作背景。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理解、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光大的是孟子。孟子把孔子“仁”的
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孟子及其主要思想。
二、任务开展
(-)课前预习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
作者
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
简介
之称。
本文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
的一生是坎坷不平的,他虽有宏伟的政治理想,但始终不得志。最后只得走
孔子的老路:从事教育、著书立说。另外,孟子的一生又是战斗的一生,当
时的社会是“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写作
因此,孔子之道不著。孟子以发扬孔子学说为己任,勇敢地担当起思想界拨
背景
乱反正的重担,顽强地击败了一个个强大的敌手,终于使“邪说者不得作
所以说,孟子的才干和思想也是在激烈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他对自身及对人们的自身要求;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则是他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公孙年(ydn)贫蝮(jian)丈夫之遇(guan)
读准不能淫(y1n)瞅亩(quan)妾妇之道(qid)
字音傅说(yu6)曾益(z6ng)法家拂士(bi)
胶司(ge)外图(huan)劳其筋骨(jin)
(二)任务一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
朗读课文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留意停顿、重音、语气。
首先把握节奏,准确停顿,准确把握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句子做好句内的停顿,只有把握好
句内的停顿,才能把握文章整体的节奏。
其次要注意那些语气词,疑问语气声音要上扬,感叹语气声音要下沉。读好语气词就能把握文章的语
气。
注意读音的轻重。重读不同的词语表达的效果不同,整体把握,确定好重音。
自学根据朗读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朗读,小组内安排展示朗读的人员,确定朗读形式。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评价。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重音朗读得当,抑扬顿挫,充分表达文章的思
重音☆☆☆☆☆
想内涵。
停连能恰当把握停连,停连适宜,节奏分明。☆☆☆☆☆
语气语调语气语调符合文本的风格特色。☆☆☆☆☆
感情朗读情真意切,能让听者舒心悦耳、心随声动。☆☆☆☆☆
【停顿预设】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
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
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任务二翻译课文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
包围(的方式)攻打它,一定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虽然)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
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和储备)不是不充
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地理上的有利条件比不上内部人民团结一致。所以说,(君王)
统治人民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只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能行仁政的君王,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就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
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
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如果)作战就一定会
取得胜利。
三、评价反馈
1.下列句子中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包围)
B、池非不深也(池:水池)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2.对下面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方圆三里那样的小城和方圆七里的大城)
C、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不能只靠武力强大来震慑天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
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
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看法?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练习册。
选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内容,说说孟子的观点。
预习:朗读《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节奏和停顿。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2.掌握常见文言词汇与文言句式,积累古今异义词等相关文言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预习展示
学生展示《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朗读。
【朗读指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连用六个事例组成排比句,陈述语气,读时语气要平缓,不可疾行。
接着文章进入议论部分,议论排比,读时声音要开始提高,语速稍快一些,”曾益其所不能”语气要坚
定一些。
接着文章排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议论,读时语气要激昂,重音要放在后面,国恒亡,要着重强调。
最后一句要读得平缓而悲凉。
【停顿示例】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文
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
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任务开展
(一)任务一翻译《富贵不能淫》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富贵不能淫》。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
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
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
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
'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
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
子。”
(二)任务二翻译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学结合注释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翻译,小组内整理好翻译材料,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
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
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
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
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
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
亡的道理。
三、评价反馈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孙衍、张仪岂不调大丈夫哉诚:真正,确实
B.丈夫之冠也,父当之命:教导,训诲
C.往之女家,必敬必相戒:告诫
D.威武不能尽屈:使……屈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必先苦其心志鸯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吠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翻译下列句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
请举例说明。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背诵《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练习册。
选做:概括《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观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梳理《孟子三章》论证过程,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习任务:
1.梳理并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了解文章大意,梳理《孟子三章》论证过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展学
以小组为单位背诵《孟子三章》。
(背诵的人数、形式由小组安排。)
二、任务开展
(~)任务一梳理文言词句
自学结合课文注释,梳理文言词句。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整理梳理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往之女家“女”通“汝”,你。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力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古今异义
李而去之
古义:放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亲戚呼之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朱军而天下蹲
安居古义:安静,平静;今义:熄灭。
熄古义:太平;今义:定居。
以顺为E者
古义:准则,标准;今义: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
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用(这样的途径)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指在国内;今义:进来或进去。
里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义:指在国外;今义:从里面到外面。
天将降大任于凌人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售于色
古义:征验,表现;今义:出征。
而后吩
古义:明白;今义:比喻。
3.一词多义
r也利不如人和有利条件
利一
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
r夫之冠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往送之门(动词,到)
之T妾妇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此之谓大丈夫(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一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助词,能够)
得I
得志(动词,实现)
奉送之门,戒之曰(动词,告诫)
戒"
必敬必戒(形容词,谨慎)
啜于吠亩(动词,兴起,指被任用)
发一
发于声(动词,显露、流露)
E后作(承接连词)
而
而死于安乐(并列连词)
4.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困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树立威信。
丈夫之届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加冠之礼。
富贵不能浮,贫贱不能停,威武不能履。
使动用法,使……惑乱,使……改变,使……屈服。
必先菅其心志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痛苦。
岁其筋骨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劳累。
侬其体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饥饿。
至冬其身形容词用作动词,使……贫困。
人恒萃,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则无法家拂士,岁则无敌国外患动词用作状语,在国内、在国外。
5.文言句式
判断句: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表判断。
妾妇之道也“也”表判断。
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
被动句: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任用、被选拔。
倒装句: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于……之间”介词结构后置。
(二)任务二梳理课文论证过程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2.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
立的观点是什么?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小组在上述任务中选择一项。)
自学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参考分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思路:
先选取作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面同样选取作战的例子,旨
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进而从“域民”“固国”“威天下”类推到治国也需要“人和”。最后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
助”。
2.什么样的人是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孟子确
立的观点是什么?
(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的反驳: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至“妾妇之道也”第一层,反驳景春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所行不过是迎
合主上的“妾妇之道”,称不上大丈夫;这是“破”的过程。
②“居天下之广居”至“此之谓大丈夫”第二层,正面提出何谓大丈夫。这是“立”的过程。慷慨激
昂、掷地有声。
(3)孟子确立的观点:
入世前的修身:居天下之广居(讲仁德),立天下之正位(守礼法),行天下之大道(合道义)。
入世时的人生际遇: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
入世后的处事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能使之迷乱、动摇、屈服。修身是基础,行为处事是表现,做到了这几点,才能叫
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请说说各段分别讲了什么?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章论证思路:
第1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
第2段,从正反两方面,由个人到国家,论证经受磨练的益处,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
三、评价反馈
1.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
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
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
(D选项,文章没有反映“法治”的思想。)
2.下列对《富贵不能淫》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从他提出观点时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
“诚”,可以看出他对这个观点深信不疑。
B.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没有独立地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只是一味顺从君
主的意志。
C.反驳景春的观点后,孟子从反面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
D.选文中的排比句气势非凡,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将大丈夫精
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C选项,孟子从正面直接提出自己心中的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下面是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讲了两个问题:如何造就人才;如何治理国家。
B.文章开头先用六位名君贤臣的事例来引出论题。
C.第二段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文中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是正确的。
(C选项应该是先正面论证后反面论证)
四、总结反思
五、课后延学
必做:完成练习册,梳理《孟子三章》论证图表。
课题中心论点论证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做:课外搜集孟子的名言警句,了解孟子的思想。
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2.理解孟子关于“大丈夫”言论和“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
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习任务:
1.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
2.涵咏语言之美,理解中心论点,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子一生致力于游说君王,推行仁政,擅长辩论,《孟子三章》尤为典范。今天,我们走进《孟子三章》,
学习孟子的雄辩之术,领悟亚圣浩然正气。
二、任务开展
(一)任务一品孟子雄辩之术
自学结合所梳理的《孟子三章》论证图表,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完成下表,思考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
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互学组内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品孟子雄辩之术
课题论点表达论证金句论证方法修辞手法
《得道多助,失
道寡助》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二)任务二学孟子论辩技巧
自学请根据思维导图,总结《孟子》论辩的技巧。
互学小组成员展示、交流、整理研读成果,准备展示。
展学小组展示,其余小组认真倾听,准备补充或质疑。
示例
1.孟子说理善用对比、对举的写法进行论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分别分析“寡助”与“多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阐释了“人和”
的重要意义。说理透彻,磅礴大气。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一一正反对举中突出“大丈夫”的崇高品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一一通过对举、对比论证,更有力的类推出''死于安乐”的论点。
2.孟子说理善用排比、举例子的写法进行论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组排比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论证了“人和”的重要性。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一一以三个“天下之”的反复,形成一组气势恢宏的排
比句式,诠释了大丈夫的本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组义正词严的排比句,气势磅薄的指出大丈夫的精神实
质,油然而生一股浩然正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开篇一连用六个排比,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
奚六位人物的事迹,阐述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道理。
3.孟子说理善用比喻、类比的写法进行论辩。《富贵不能淫》中,孟子用“妾妇之道”类比,反驳了春
景提出“大丈夫”标准。有破有立。
三、评价反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间冷暖空气源热泵投标书
- 自建鞋业公司施工合同
- 建筑项目焊工劳动合同范本
- 全日康电脑中频治疗仪
- 2022年大学化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模拟考试试卷D卷-附解析
- 【初中历史】三国鼎立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2022年稽查机关三治三提工作总结
- 糖尿病预防及护理研究论文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
- 防止地方病教育主题班会
- 实验五鱼体测量及描述
- 市值管理十大经典案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论文
- Thebestjobintheworld
- 最终版加气机使用说明书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 水库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水库建设移民问题
-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方案doc
- 有色金属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
-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设计[实验报告]
- 锅炉英语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