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市古城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楚雄市古城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楚雄市古城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楚雄市古城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楚雄市古城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2024届高考生物五模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

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核糖体的化学成分中不含P元素

B.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中均含有核酸

C.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破坏高尔基体后,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

2.以下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选择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或黑藻叶片观察质壁分离

B.可以选择鸡血或香蕉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

C.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时,可以用3H标记胸腺喀咤

D.利用盐酸解离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离

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向酵母菌培养瓶中加入酸性重铭酸钾溶液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并不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毗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寨卡病毒”染色,以观察DNA和RNA在该病毒中的分布

B.绿叶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随提取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慢

C.若被调查的鲫鱼中仅标记个体被乌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

D.为了调查不同空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与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

5.下列关于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均可以获得单菌落且以培养皿中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合适

B.两种方法中都用到玻璃刮刀

C.筛选某种微生物最简便的方法是划线分离法

D.划线分离法可用于消除污染杂菌,涂布分离法不可以

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B.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叶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紫色加深

C.可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D.甲物质也可能被叶表皮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

7.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不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8.(10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和磷脂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I?噬菌体的核酸是由核糖核昔酸组成

C.一个tRNA分子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D.细胞生物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非选择题

9.(10分)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流感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别并不大,因此运用核酸

检测试剂盒进行确诊十分必要,其检测原理是采集患者的血液,肺部分泌物或咽拭子等样本,提取样本中的RNA,与

试剂盒中的DNA片段进行配对,如果为阳性就可以确诊。该检测方法灵敏度很高,测试出结果只需要几个小时。请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内增殖所需的原料、能量来自于o对病毒基因组测序是制备核酸检测试剂盒必不可

少的步骤,该病毒的基因组是指病毒体内以核甘酸序列形式存储的o

(2)试剂盒中的DNA片段是以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分子为模板,经过程形成。用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灵

敏度较高的原因是»

(3)在2003年的非典”中,核酸检测试剂盒技术尚未普及,当时对非典”的临床诊断主要是在患者产生抗体后,通

过抗原与抗体杂交实验来完成免疫学测定,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o抗体在患者体内的作用是

10.(14分)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们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多年以后,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能够替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是

(2)山林中,狼的数量一般比羊少得多。狼的捕食可造成羊个体的伤害、死亡,但客观上起到促进羊种群发展的作用。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其原因:

(3)山脚下人工投喂部分饲料的水库不仅能够养殖鱼类,还能涵养水源,后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11.(14分)研究人员以当地经济效益较好的A、B两种农作物为实验材料,在相同且适宜的CO2浓度、温度等条件

下,测得CO2的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绘制曲线如图甲。图乙为B作物在两种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农作物的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o当光照强度

为2kl如寸,A农作物1小时固定CO2的量为mg。

(2)在上述实验条件下,每天提供12小时4klg勺光照,则种植农作物(填"A或"B?收获的产品较多,

原因是o

(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大小和数目不同。综合分析曲线图,试比较两种作物,叶绿

体大小:AB(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绿体数目:AB(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其原

因是o

(4)分析图乙,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可能是(回

答两种因素)。

12.一般信息传递有三个基本环节:信息产生(信源)、信息传输(信道)、信息接收(信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会导致信息传递失败。

(1)尿崩症患者水分调节过程中信息传递出现问题,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信源

环节出现问题,发病原因是由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不足所致。另一类是信宿环节出现问题,病因是

,而使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作用。

(2)生态系统中有些昆虫的雌性个体能释放性外激素吸引雄性个体,这类信息属于信息。有科学家发

现,如果将雄性昆虫的触角切除,两性个体间不能再通过这种方式传播信息,这属于破坏了信息传递的—

环节。农林生产中可以利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作用来防治害虫,例如人们利用性外激素诱杀雄虫,以达到防治害虫

的效果。请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题分析】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核酸是细胞中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

中。磷脂和核酸的组成元素都含有P。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

关。

【题目详解】

A、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RNA中含有P元素,A错误;

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存在,RNA主要在细胞核内转录形成,在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

分布,B正确;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C正确;

D、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破坏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可能会形成双核细胞,D正确。

故选Ao

2、C

【解题分析】

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会增大;再用清水处理,会发

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细胞液浓度会减小。

DNA复制需要的原料为脱氧核甘酸,转录的原料为核糖核昔酸,翻译的原料是氨基酸。

【题目详解】

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或黑藻叶片均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可以用来观察质壁分离,A正确;

B、鸡血或香蕉均含有DNA,可以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B正确;

C、胸腺喀咤不是转录和翻译过程需要的原料,故不可以用3H标记胸腺喀咤研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C错误;

D、利用盐酸和酒精配成的解离液解离根尖,利于将组织细胞分离,D正确。

故选C。

3、B

【解题分析】

1、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

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2、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

要水浴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褥红色(沉淀)。用双缩版试剂检测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

【题目详解】

A、从酵母菌培养瓶中抽取样液加入酸性重铭酸钾溶液检测有无酒精产生,A错误;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鉴定DNA需要水浴加热,但鉴定蛋白质不需要,B正确;

C、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

D、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错误。

故选Bo

4、C

【解题分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

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计算

各种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也就是各个物种的相对数量。

【题目详解】

A、每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A错误;

B、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叶绿素b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最慢,B错误;

C、若被调查的鲫鱼中仅标记个体被乌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高,C正确;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与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错误。

故选C。

5、C

【解题分析】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

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题目详解】

A、有20个以内的单菌落最为合适,针对的是涂布分离法,A错误;

B、划线分离法中没有使用玻璃刮刀,使用的是接种环,B错误;

C、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都可以用于筛选微生物,但最简便的方法是划线分离法,c正确;

D、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消除污染杂菌,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接种方法等知识,考生需牢固掌握两种分离方法的具体操作。

6、B

【解题分析】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大分子物质和小分子物质以及离子均可以自由通过;而其原生质层包括

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发生质璧分离时,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更大,所以随着液泡中

失水增多,体积缩小,原生质层逐渐与细胞壁分离。由于只有液泡中含有色素,所以细胞内随失水增多,液泡中细胞

液紫色加深。

【题目详解】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甲物质和水都能自由通过细胞壁,A正确;发生质壁分离的叶表皮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

变大,液泡紫色加深,不是原生质层,B错误;质壁是否分离可以通过原生质层的位置变化来判断,C正确;如果甲

物质能被细胞主动吸收,持续放在甲物质溶液中,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外界溶液浓度减小,细胞也可能发生自动复原,

D正确。

【题目点拨】

易错点: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原生质层没有颜色,含有色素的是液泡中细胞液,所以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导致颜色

加深的是液泡,不是原生质层。

7、D

【解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断进行

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

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能够使生

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灯光诱捕法和标志重捕法。趋光性昆虫

的种类很多,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捕,统计种类数。

【题目详解】

A、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错误;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错误;

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C错误;

D、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正确。

故选D。

8、B

【解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点:

(1)核酸的元素组成是由C、H、0、N、P组成,磷脂分子也是由C、H、0、N、P元素组成;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分子是由脱氧核甘酸组成;

(3)一种氨基酸可能对应多个密码子,但是tRNA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题目详解】

A、ATP和磷脂的元素组成均是C、H、0、N、P,A正确;

B、I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分子是由脱氧核昔酸组成,B错误;

C、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连续的三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一个mRNA中会有多个密码子,但一个tRNA仅有一

个反密码子与mRNA中的密码子相匹配,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人体(宿主)细胞全部遗传信息逆(反)转录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具有很强的专一性抗体只能与

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解题分析】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宿主活细胞中。

【题目详解】

(1)新冠病毒需要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来自于人体(宿主)细胞;该病毒的基因组是指病毒

体内以核甘酸序列形式存储的遗传信息。

(2)以新型冠状病毒的RNA分子为模板,经逆(反)转录过程形成DNA;用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较高的原因

是逆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具有很强的专一性。

(3)患者产生抗体后,通过抗原与抗体杂交实验来完成免疫学测定,该检测方法的原理是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体

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在患者体内当作用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

细胞的黏附。

【题目点拨】

注意逆转录过程的的碱基互补配对是U与A配对,A与T配对,C与G配对、G和C配对。

10、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等环境资源羊群中被狼捕食的主要是老弱病残的个体,壮年健康的个体获

得充裕的生存条件并繁殖后代种群的基因库得以逐代优化(或具有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不断提高)间接生产

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能量(化学能)

【解题分析】

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

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特点: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题目详解】

(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多年以后,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能够替代草本植物成为优势物种的原因是灌木较为

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等环境资源。

(2)狼捕食羊,在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与猎物之间在数量上相互制约,协同进化,捕食者虽能造成猎物的伤害、死亡,

但其捕食的多为老弱病残的猎物,猎物种群中壮年健康的个体便可以获得更为充裕的生存条件并繁殖后代,种群的基

因库得以逐代优化。

(3)山脚下人工投喂部分饲料的水库不仅能够养殖鱼类,还能涵养水源,后者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该生态

系统为人工投喂饲料的池塘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同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含有的能量。

【题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种间关系、演替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把握知识

间内在联系。

11、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9B净光合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农作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少小于

少于由曲线推知B农作物为阴生植物,生活环境光照强度较低,为了更充分地吸收光能,细胞内的叶绿体体积较

大,数目也比阳处的A农作物植物细胞内叶绿体数目要多NADPH和ATP的供应受限、固定CO2的酶活性不够

高、C$的再生速率不足、有机物在叶绿体中积累较多等

【解题分析】

据图分析:图甲A植物呼吸速率为91nge02/h,光补偿点为2klx,B植物呼吸速率为3mge02/h,且B植物的光饱和

点比A植物的光饱和点低,推测B可能是阴生植物,A是阳生植物,而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根据数据

可计算出相应点的总光合速率;图乙柱状图表明在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后光合速率增加,但没有实现倍增。

【题目详解】

(1)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光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中能量的转化是: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故驱动光反应与暗反应进行的能量分别是光能和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

当光照强度为2kW,A农作物呼吸速率为9mgC02/h,净光合速率为0,则其1小时固定二氧化碳的量为9mg。

(2)每天提供12小时4klx的光照,A植物和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同,由于A植物的呼吸速率大于B植物的呼吸

速率,故24小时内A植物的积累的有机物小于B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因此种植农作物B收获的产品较多,原因是净

光合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