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运用与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1页
2025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运用与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2页
2025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运用与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3页
2025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运用与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4页
2025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运用与训练《梦游天姥吟留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三一轮复习之古诗文梳理:《梦游天姥吟留别》

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考风向+挖空释义+文言知识+素材挖掘+素材运用+高考链接+实词

积累“兵”“病”+虚词积累“于”+情境默写

高考风向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在考教衔接中以考促教。新课标I卷和II卷试题增强

和统编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关联,如文言文阅读的词义理解试题衔接教材内容,

而新的文言文断句题可防止考生利用技巧作答,引导一线教学扭转功利化倾向,

将功夫下在提高课堂质量、夯实知识基础、培养能力素养上。看来,2024高考

比以往要更注重教材梳理乃大势所趋、提分必备、关键一招、制胜法宝。

现在,助攻来了!

挖空释义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

()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

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

我至翔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深()水荡漾清猿啼。脚著

()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

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活

用:)深林兮惊(活用:)层巅。云青青兮

欲雨(活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

石扉,匍然中(活用:)开。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活

用:)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

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

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答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确实,实在)难求;越人语(告诉)大姥,云霞

明灭或(有时候)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天台一

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依据)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制溪。谢

公宿处今尚在,深(清澈)水荡漾清猿啼。脚著(穿)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

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熊咆龙吟

殷岩泉,栗(活用:使……战栗)深林兮惊(活用:使……震惊)层巅。云青青

兮欲雨(活用:下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匐然

中(活用: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中间)开。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

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活用:名次活用为动词,

敲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

枕席,失向来(原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

行即骑访名山。安(哪,怎么)能摧眉折腰事(侍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列缺霹雳:“列”通“裂”。

(二)古今异义

1.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古义指实在,副词,今义是书信,名词。

2.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暗,今义是熄灭。

3.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古义超出,今义抽出。

(三)词类活用

1.虎鼓瑟兮鸾回车

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3.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惊,均为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战栗”、“使……惊骇”。

4.云青青兮欲雨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四)名词用作状语

1.对此欲倒东南倾

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2.匍然中开

“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3.古来万事东流水

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五)句式:

省略句

1.海客谈瀛洲,(大海)烟涛微茫(瀛洲)信难求;

2.对此欲倒(于)东南倾;

3.一夜飞渡(于)镜湖月;

4.(我)脚著谢公屐;

5.(我)且放白鹿青崖间。

【巩固训练】

1.对下列诗句中相应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迷花倚石忽已暝暝:天黑

B.天姥连天向天横横:横亘

C.深水荡漾清猿啼注:清澈

D.熊咆龙吟殷岩泉殷:震动

【答案】B横,遮蔽。

【辨析】“横亘”是横向发生关系,而“天姥山向天空横”是指山很高,直

插云霄,是纵向发生关系。

2.对下列诗句中相应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半壁见海日半壁:半山腰

B.列缺霹雳列缺:闪电

C.青冥浩荡不见底青冥:天空

D.惟觉时之枕席觉:睡眠

【答案】D,觉:jid。,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标红)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云霞明灭或可睹B.潦倒新停浊酒杯

C.百年多病独登台D.青冥浩荡不见底

【答案】C,百年:晚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

B.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作状语)

C.匍然中开(名词作动词)

D.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

【答案】C,名词作状语。

5.从修辞手法角度看,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答案】C,比喻。其它三项是对偶。

素材挖掘

一、姓名由来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

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

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

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

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

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一一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

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

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

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二、献赋谋仕

1.有资料说,李白的祖先曾经获罪,并且祸及后代,所以李白没有参加科举

考试不是他自己不想参加科举,而是不能参加。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

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李白为玄宗献上著作《明堂赋》,此赋盛赞

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

2.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

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

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3.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

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

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4.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

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李白瑰丽的诗

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

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

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三、汪伦之情

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便写信邀请李白

到家中做客。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

酒店。”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

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

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

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

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李白在东园

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

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搁笔亭”,亭名取自“崔景页题诗李白搁笔”

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景页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I。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

却见崔景页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I。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颍题诗在上头。

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

了的”。

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

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I。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五、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

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

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

为文豪。

素材运用

一、适用话题:诗和远方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达,我能兼济天下,穷,我只能独善其身。傲岸

的李白,潇洒出尘,仰天高唱:"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

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生命不能有苟且,只能有心

性和远方!

二、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远远的,我看见一身素衣的青莲居士。

漫步于河畔,我注视他怅望江天的姿势。“恰似飞燕倚新妆”,一句流传千

古的诗句和杨玉环的一句嗔语,把一个极度辉煌的人生滑落到社会的底层。

“香车宝马”,“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他苦笑,泪水在无声中滑落。

低头轻抚生锈的宝剑,奔腾的壮志又如未灭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呵!自己有多

么无知,四次出蜀,挥金巨万,万里山河,游履殆遍。本以为金殿之上让高力士

脱靴,杨玉环磨墨,已注定了自己的一生在富贵荣华之中。可是,“太白星精”

又怎样?满腹锦绣又怎样?抵得了杨贵妃又一句对李隆基的悄悄话吗?好恨!好

恨!

——《李白的泪水》

三、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

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

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

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

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四、人文素养与发展

你说你要“举杯邀明月”,只有天际的一轮圆月才读懂你的情思。别人都以

为你豪放不羁,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你,还会有什么让

你眉头紧锁?他们不知道你心中的热情一一入仕,像普通的读书人一样,达则兼

济天下。可当你还来不及感谢如愿以偿,一颗热忱的心就开始冰凉,他们不需要

你的治国贤才,他们只不过是打着惜才的幌子,只要你在后宫写些“云想衣裳花

想容”的艳歌。…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影在你朦胧的醉眼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缩成了

句号,一具腐朽的尸体就有了一个传颂千古的名字:李太白。

五、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曾几何时,他“仰天大笑出门去”,高吟“我辈岂是蓬蒿人”。官场的尔虞

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一腔热血。“御用文人”的金幌,怎

能罩住你那放荡不羁的心?终于,在经历了仕途的挫折与痛苦后,你释然了。

重返鲁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寄难酬鸿志于

山水间。虽不是“廊庙器”,可“天生我材必有用”。万古之痛,不过浊酒一杯。

当心豁然开朗时,挫折后的痛苦不再是逆水行舟的浪,而是鼓帆而行的风。于是

文学的艺苑里绽放出浪漫主义的奇葩。

青莲居士,数载宦海沉浮,痛哉,痛哉!一腔浪漫情怀,幸矣,乐矣!

——考满分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六、忘记与铭记

看着你在宫中自在逍遥,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人们忘记了你郁郁不得志的

过往,传诵着你的名作,铭记着你的功德。因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曾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表达了对权贵之势的无限蔑视。仰望诗仙,一股傲然之气油然而生。人生

能够这样走一回,也就无怨无悔了。人们佩服你,铭记你,那是理所当然的!

——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

高考链接

古风登高望四海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

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鸩鸾③。且复归去来,

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鸩鸾:传说中与凤

凰同类,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

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相似。

B.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

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C.九十句的意思是只有燕雀栖息于梧桐,鸩鸾栖息于枳棘,才是各得其所,

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D.最后两句说明诗人无奈及无能为力的心情。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

归隐,同时自由地吟唱《行路难》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抗议。

【答案】C。梧桐被燕雀占据,鹤鸾被迫栖于枳棘丛中,这是上下错位,不

是各得其所。诗人以此来比喻君子失所、小人得志,表达了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激

之情。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③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激愤。

塞下曲(其二)

李白

天兵①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②,然后方高枕。

【注】①天兵:此指唐军。②月氏:亦作月支,古族名,曾于西域建月氏国。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马“南饮”代指胡人南侵,点明“天兵下北荒”原因;“下”字突出了

唐军的声势。

B.“横戈从百战”叙写战争形势,“横戈”可见作战英勇,“百战”足见战

斗频繁。

C.五六句描写将士们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寓情于景,表现出诗人鲜明的反

战情绪。

D.七八句通过虚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早日打败敌人,过上和平安宁生活的热

切盼望。

【答案】C,“表现出诗人鲜明的反战情绪”判断有误,写艰苦恶劣的环境

是衬托将士们不畏艰辛、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4.如何理解“衔恩”一词的含义与作用?(6分)

【答案】⑴含义:受恩,感恩,诗中指感念皇帝的恩德。⑵作用:“衔恩”

是贯穿全诗的情感线。①因为感恩,将士们才愿横戈杀敌、身经百战而在所不辞;

②因为感恩,将士们才会在沙漠中握雪为餐、拂沙露宿野外而无怨无悔;③因为

感恩,将士们才会立志破敌、使天下人高枕无忧。

聚沙成塔——高考必背实词积累

①兵器,武器。

例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收取天下的兵器,把它们聚集到咸阳。

例2:厉兵秣马:秣,喂养。“厉”同“砺”。喂饱马,磨快兵器,指准

备作战。。

例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例4:斩木为兵

例5:短兵相接

例6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项羽之死》)

例7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②士兵

例1:未几,敌兵果舁(yu)炮至。(《冯婉贞》)

——不久,敌兵果真抬着炮来了。

③军队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不给,又担心秦国军队来攻打。

④军事、战争

例1: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尹师鲁墓志

铭》)

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

害所在。

⑤兵法

故上兵伐谋。(《谋攻》)

——所以最好的用兵策略是攻破对方的计谋。

故事记忆法帮你速记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

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

害)其友,勿劝。

①重病。古称轻者为疾,重者为病。泛称疾病。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您的病在肠胃之中。

②有病,患病。

今而后我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今后我如果再次生病,让我从哪里去叫你呢?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柳

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③疲倦、劳累。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携苗助长》)

——今天我太累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④毛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人们都笑话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是毛病。

⑤苦,困乏。

例一: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如果我不做这个差使,早就困苦不堪了。

例二:故病且怠。(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例三: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

一切:急迫。违反自己的意志,身心都感到痛苦。

例四: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

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痛苦)心情。

闻莺树下沈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

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邦明日是清明。

(白居易《寒食江畔》)

⑥担心,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君子只担心自己无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⑦辱;耻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古人把俭朴认为是美德,今人却因为俭朴而讥笑羞辱人家。

诟病:侮辱,指责。

故事记忆法帮你速记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

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

备)。

集腋成裘——高考必背虚词积累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

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

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世人皆欲老于(6)吾

乡,此乃多人言于(7)我也,非吾杜撰耳。于(8)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于

(9)是,不亦乐乎?

【解析】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

(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至U。

(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

(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

(6)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地点,在。

(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向。

(8)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9)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译文】

“黄雀缓缓地飞,美丽的翅膀参差翩然”,多么美好啊。然而对于我们来

说,是长久没有看到的了。自从十年前偶而见过一次,到如今已经十年,没有看

到它们的身影。如今造林还草,生态渐渐恢复,黄鸟又可以见到了,它的鸣叫比

以前美一倍。我们乡的美已经闻名于四方。世界上的人都想在我们这里养老,这

是好多人对我说的,不是我杜撰的。在这时候我们畅饮几杯酒来抒发情怀,陶醉

在这里,不是很好吗?

情景默写

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姥山时隐时现的句子是“",

通过赤城山和五岳侧面展现天姥山高大的句子是“"。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谢灵运住处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写山泉声音震耳欲聋的句子是“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

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

鸡的叫声。

(5)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

叹为观止。

(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由梦境又回到现实的句子:“,

(7)《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云压天,仿佛要下雨的

句子是“",写水面上升腾起烟雾,高峻雄奇的天姥山有声有色,就像

一个光怪陆离的神奇世界的句子是“"。

(8)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相似的消极情绪流露的诗句: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飞逝的句子:

(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的句子:

(1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颇感失落的句子:

(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天姥山洞外熊吼龙鸣的恐怖景象的诗句:

(1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

【答案】

(1)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3)深水荡漾清猿啼熊咆龙吟殷岩泉

(4)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5)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6)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9)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1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11)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睹、掩、度、深、清、霓、鸾、悸、恍、澹、倚、

暝、惟、栗、巅、事。

2.(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

句,描写神仙世界出现前,天空黑云笼罩、水面烟雾迷蒙的景象。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

鸣的震撼场面。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在电闪雷鸣中

“,",走过

它就来到了一个光辉斑斓的神仙世界。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