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地理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地理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地理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地理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地理【难点突破】地理学实践|地质图的阅

读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在地质

图上的表现特征;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特征。

二、实验条件和设备

地质图、放大镜、笔记本等。

三、实验方案和步骤

(一)不同产状的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图1)。在岩层未发生倒转的情况

,时代老的岩层出露在地形低处,时代新的岩层出露在地形高处;岩层顶

面与底面界线的标高差,即该水平岩层的厚度。岩石露头的宽度与岩层厚

度成正比,与地面坡度成反比,即当地面坡度一致时,岩层厚度大者,其

露头宽度也大;当岩层厚度相同时,地形坡度愈大,其露头宽度愈窄,在

陡崖处,水平岩层顶面与底面地质界线重合,露头宽度为零。

(a)立体图

图1不同产状的岩层界线示意图

I-水平岩层;n-垂直岩层;in-倾斜岩层

2、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在地形高低起伏地区,倾斜岩层的界线在地质图上则与地形等高线相交,即地

质界线切穿地形等高线,并在山坡和山谷处弯曲成“V”字形(图4.l)o依据岩层倾

向、倾角和地形坡向、坡度间的不同组合而呈现一定的规律,称为“V”形法则。一

般用产状符号标出倾斜岩层的产状,其符号为长线方向表示走向,短线指向表

示倾向,数字标示表示倾角。“V”形法则的3种情况:

(1)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同向弯曲,弯曲程度

小于地形等高线,岩层界线的“V”形弯曲顶端在山谷处指向上游,在山坡处指向下

坡(图4.2)0

(2)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

等高线反向弯曲,岩层界线的“V”形尖端在山沟处指向下游,在山坡处指向上坡

(图4.3)0

(3)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同,且岩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岩层界线与地形

等高线同向弯曲,岩层界线的“V”形尖端在山沟处指向上游,山坡处指向下坡

(图4.4)。

图4.2岩层倾向与地图,.3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图,岩层倾向与地面

面坡向相反相同且岩层倾角大于坡向相同且岩层倾

地面坡角角小于地面坡角

3、直立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无论地形平坦或高低起伏与否,其岩层界线呈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的直线

(图1)。

(-)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

行延伸。

(2)平行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一致,其间有地层缺失,在地质图上

表现为岩层界线互相平行排列。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状不同,其间有地层缺失和时代不连

续。在地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不整合线切割,新的一套岩层界

线则与不整合线大致平行延伸。如图4.5所示,上覆白垩系(K)切过下伏二叠系

(P)、三叠系(T)。

图5角度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表现

(b)剖面图

图4.5角度不整合在平面和剖面图上的表现

(三)褶皱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背斜和向斜的判读

横穿岩层延伸方向,在某一岩层的两侧依次对称出现新岩层者为背斜,反之为

向斜。即从该岩层轴部(核部),向两侧(两翼)逐渐出露新岩层为背斜;反之轴部为

新岩层,向两翼逐渐出露老岩层为向斜(图4.6)。

尖峰地形地加图

1:10000

图4.6褶皱在剖面图和平面图的表示

2.褶皱类型的判读

(1)褶皱构造的横断面形态:两翼倾向相反,倾角基本相等,称为宜立褶皱或

对称褶皱;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相等,称为倾斜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或一翼

倒转,倾角较大,称为倒转褶皱;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两翼倾角很小,称为平卧

褶皱。

(2)根据褶曲轴的长短:在地质图上各岩层转折端顶点的连线即为轴线。轴

向方向代表褶皱的延伸方向,轴线的长短表示褶曲的长短。如果褶曲延伸很长,表

现为一系列背斜向斜相连,为线形褶皱;如果褶曲轴较短,在地质图上该褶曲形状

为长圆形(长宽比例相差较小),则为长圆形褶皱(又称短轴褶皱);若褶曲轴更短,

褶曲形状近似浑圆形,则为浑圆形相皱(乂称穹隆或构造盆地)。

(3)褶皱枢纽产状的确定:若褶曲枢纽是水平的,其两翼岩层界线大致沿走向

延伸,则为平行褶皱(又称水平褶皱);若枢纽是倾状的,其核部必呈封闭曲线,两翼

岩层不平行且逐渐呈弧形转折相交,背斜的弧形凸出方向为倾伏方向,向斜的弧形

凸出方向为扬起方向,若几个倾伏背斜向斜相连,岩层界线往往表现为“之”字形转

折弯曲(图4.6)。

3.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根据地层的角度不整合关系,褶皱形成于不整合面以下的一套岩层中最新的

地层时代之后,不整合面以上的一套岩层中最老的地层时代之前。如图4.6所示,

尖峰地质图中组成该区褶皱的是晚古生代的Ti和P:两个时代的地层,图幅西边

还有中生代K地层,K与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不整合线就是K地层的底

界线,故K可称为上构造层,「和P:组成下构造层。因此该区褶皱的形成时代

是在T;之后、K之前。以构造运动阶段来说明,则褶皱是形成于印支运动末

期)或燕山运动(J末期)。

(四)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

在地质图上,往往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出断层的产状要素和断层类型或用红

色线画出断层线以标示断层走向,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若

没有断层符号标志,则看到某一地层界线沿走向突然中断时,说明该处有倾向断层

或斜交断层存在;若沿地层倾向有不正常的地层缺失或不对称的重复出现,则可能

存在走向断层。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

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存在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在

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

盘。但有一个例外,即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

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

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

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

开现象。

(1)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

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出现较老岩层)。如

图4.7所示,断层F把D、C地层切割,以D为标志层可看出,断层的东南盘D地层

向东北方向错移,而D为向东北方向倾斜的地层,故此断层的东南盘为上升盘,西

北盘为下降盘。

(2)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

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同

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

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如图4.7所示,断层F向西北倾,其东南盘上升,则此断层

为正断层。

(3)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

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3.断层时代的确定

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

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如图4.7所示,断层F切断S、D、C地层,则其必在C时代

之后,但该图未见覆盖它的岩层,故在哪个时代之前发生尚未能确定。与岩体的相互关

系来判定,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图4.7具有断层的地质图

(五)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岩基或岩株。岩体界线穿过不同时代的围岩(岩层)界线,若规

模较大的(大于100km2)为岩基,规模较小的为岩株。

(2)岩盘。岩体界线与围岩走向一致,外形浑圆或较规则状。

(3)石床。石体呈长条状延伸,方向与围石走向一致。

(4)岩墙。岩体呈长条状,常穿过不同的围岩(切割围岩界线)。

四、实验作业和总结

1.作业

(1)判读黄陵坡地质示意图(图4.8)。判读要求:①该区地层出露概况,整合

关系;②该区褶皱构造特点,哪些是背斜、向斜,褶曲类型,并判断褶皱形成的时代;

③该区断层特点,有几条断层.断层的升降盘及其表现特征.断层类型(包括正、逆

断层及断层组合,如地堑、地垒等);④该区岩浆岩体概况,包括岩体产状类型、侵入

时代。

第IN,

三IN,

白5

垩K2

系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