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宾川县高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节选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一句话,其后半句是:“仁在其中矣”。据此判断,这部典籍是:A.《周礼》 B.《老子》 C.《墨经》 D.《论语》2.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A.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B.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3.如图是彦涵于1943年创作的黑白木刻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图中四位完全是农民打扮的人正努力托举着-位穿军装的人正对敌射击,而另一位持枪者正在奋力攀出战壕。在他们的身下,一个年幼的小孩一只手支撑半躺在地,另一只手高举一枚手榴弹,准备递给上方的游击队员。该漫画A.记录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形 B.昭示了抗战即将取得最后胜利C.反映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D.表达了抗日民众的顽强信念4.王国维在谈到中国诗歌时说:“四言蔽而有楚辞,楚辞蔽而有五言,五言蔽而有七言。古诗蔽而有律绝,律绝蔽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材料表明王国维意在A.赞叹中国诗歌发展历史悠久 B.探究中国诗歌发展的规律C.勾画中国诗歌发展递嬗关系 D.研究中国诗歌发展的沿革5.抗战期间,存在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向乡村的文化转移,大批城市知识青年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来到乡村,为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这表明A.中国文化重心已转移到乡村B.农村文化的重塑推动了民族解放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蓬勃开展D.中共已经取得抗战文化的领导权6.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7.《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8.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这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主要指A.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B.推翻了满族贵族的专制独裁统治C.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9.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一些超大企业在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的同时,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由此可以说明垄断组织A.推动了现代管理学的诞生 B.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使企业生产的计划性增强 D.克服了自由放任政策弊端10.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的悲惨生活 B.工业发展的落后C.农奴制度的落后 D.内河航运的落后11.1901年1月,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这里的“改弦”指的是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1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文明结构的扩大和强化,古代世界分散的点状文明逐渐发展为较大范围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其中由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A.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 B.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C.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 D.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价值观的感悟——中西政治制度比较学完古代历史,同学们对中西政治制度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并展开如下讨论:问题(1)结合材料,指出古代雅典、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对这场讨论你有什么看法?14.(20分)文明与交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开启、繁荣和萎缩的过程,其中汉唐、宋元和明清三个阶段的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问题:(1)依照示例回答问题。(2)简要评说汉唐、宋元时期的中外交流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仁”的思想。孔子和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故D正确;《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排除A;《老子》是记述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言论,排除B;《墨经》是墨家的著作,排除C。故选D。2、C【解析】

材料“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反映了英国在君主制的“旧瓶”里装进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新酒”,促进英国社会稳定发展,故C正确;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并没有君主制的“旧瓶”的历史,故A错误;法国共和制度已经取代了君主制,并不存在“旧瓶里装新酒”的问题,故B错误;近代德国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不符合“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故D错误。故选C。3、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群众对中国军人抗击日军的支持,表达了抗日民众的顽强信念,D正确;正面战场主要以正规军作战为主,属于大兵团作战,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4、B【解析】

由材料信息“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可知,王国维意在探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规律,故B正确;材料主旨没有强调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悠久,故A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强调中国诗歌发展递嬗和沿革,故CD错误。5、B【解析】

根据材料“面向农民的大规模民族主义宣传提供了条件”,可知,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农村的文化宣传,推动了抗日战争这一民族解放的进程,B项正确;当时中国文化重心未转移到乡村,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优势,中国文化重心仍城市,A项错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生在文革期间,C项错误;中共已经取得抗战文化的领导权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6、B【解析】

周人发誓强调商王罪在失“德”,体现了周人对德行的敬重。强调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反映出其奉行以德配天的理念,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道德的重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神灵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天下为公无关,排除D项。7、C【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不仅表现在当时实行君主立宪,还推动了英国社会从封建到近代民主,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描述的是政变之后的权力分配,不符合题意;D项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的状况,排除。8、A【解析】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体现反封建和政治上的近代化的性质,虽然不是完全的反殖民侵略,但也表明了民族独立的要求。因此“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指辛亥革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故A项正确;这里的民主民族革命是指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并不是推翻满族的专制统治、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及颁布的宪法,B、C和D排除。故选A。9、C【解析】

根据“还派出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可以看出企业注重做好相关的计划,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证明现代管理学的诞生,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自由放任政策的内容,排除D项。10、B【解析】

由《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可以看出,此时俄国的内河航运依然靠风力和人力。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19世纪中期的俄国工业发展依然落后,故B正确;农奴的悲惨生活、农奴制度的落后、内河航运的落后不符合“从工业化的角度来看”,故ACD错误。11、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1901年”和“清廷”,可知是清末新政。C正确。12、D【解析】

根据题干“由西向东”的区域文明或文化圈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世界文明由西向东排列是欧洲基督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文明及东亚儒家文明,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或直接民主);君主独裁(或皇权至高无上)。(2)如:地理环境:海洋/大河;政治基础:小国寡民城邦政体/大一统帝国;经济基础:工商业/农业;思想文化因素:公民追求平等、重视参政和民主的价值观/法家集权思想;其他因素:梭伦、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等改革家的努力/秦始皇的决策。(3)不能以简单的孰优孰劣来评价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制度文明具有多元性特征,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解析】

(1)需根据史实一和史实二对比分析即可,史实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了君主独裁;史实二“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体现了人民主权。(2)要结合已学的关于雅典和古代中国相关知识,从地理环境、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思想文化因素、其他因素分析二者的差异。(3)可从不能简单地评价古代中、西政治制度孰优孰劣,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都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等分析回答。14、(1)①欧洲大秦(或罗马);②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③禁海政策、朝贡贸易和闭关锁国。(2)汉唐之际形成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国文化在吸收、融会外域文化基础上更加博大,以强大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对外传播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解析】

(1)根据所学可知,汉代丝绸之路联通欧洲,当时欧洲为罗马,中国称之为大秦,因此①欧洲大秦(或罗马);根据题干中的“非洲东岸”可知,结合宋元时期的对外贸易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