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市场营销《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市场营销《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市场营销《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市场营销《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品学》课程教学大纲大纲主撰人:XXX大纲审核人:XXX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1071139032课程名称(中/英文)商品学/CommodityScienc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学分:2总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市场营销适用对象: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开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二、课程简介《商品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应用科学。它是对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的概括、提炼和综合,是多门具体管理学和经济学(如超市经营与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与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现代广告学、网络营销、快消品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概论等)的共同基础。本课程主要培养管理学科学生市场思维和质量思维。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商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研究使用价值及其实现的方法、途径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商品质量分析能力和实践技能。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商品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在本课程的绪论、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商品成分、商品性质、商品包装、商品标准商品与环境、商品包装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实践环节加入思政要素,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超前意识、标准意识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劳动、爱自然、爱环保的人文情怀。告诉学生,马克思就是从最普通、最简单的商品着手撰写出《资本论》这一不朽著作的,使学生对《资本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先进理论有较深刻的领悟,能结合我国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商品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结合运用,并能综合运用相关理论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养成具有解决一般商品管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尊重科学、服务祖国的理想。三、课程教学目标1.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指标点1.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标点3.2】掌握市场营销、市场调查、消费行为学、经济法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分析与解决相关领域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指标点6.2】了解市场营销专业的新方式、新方法、新动态;【指标点10.2】通过管理、人文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在工作中进行跨界合作和交流2.课程教学目标(1)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管理理论素养、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熟悉商品与商品学的有关基本概念、术语、了解商品学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动态。(3)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及商品质量的表示方法。(4)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及其应用,能够对商品市场进行细分,掌握大类商品的经营特点和技巧。(5)掌握商品的成分、性质与其品质的关系,对商品成分的要求及表示方法,如何利用对其质量有利的商品性质、防范对其质量不利的性质。(6)具备市场、超前、忧患、信息意识,具有爱祖国文化、爱家乡特产的情怀,能分析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具备掌控商品质量的能力,具有调研商品市场的能力,能分析所经营商品的消费变化趋势,具备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3.主要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目标1:正确理解商品、市场、商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等概念。掌握核心商品、形式商品、延伸商品的概念及定义,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等;了解商品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发展概况。商品的概念、性质;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学科性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1.授课2.启发式教学3.案例分析目标2:熟练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理解重视和提高商品品质的意义;了解商品品质管理、商品质量的监督、认证及标志商品质量的概念、重视和提高商品品质的意义、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商品品质管理、商品质量的监督、认证及标志。1.授课2.启发式教学3.讲练结合4.多媒体目标3:掌握商品分类的定义、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的商业分类;了解商品分类体系;了解家乡的土特产,了解家乡的地理标志产品。商品分类的定义、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的商业分类1.授课2.启发式教学3.讲练结合4.多媒体5.商品调研目标4:了解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了解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之间的联系;掌握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1.授课2.启发式教学3.讲练结合4.多媒体目标5:掌握商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微生物学性质分别有哪些,哪些性质对其品质有利或者不利,如何促进或者防范这些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商品的物理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化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生物学、微生物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1.授课2.启发式教学3.讲练结合4.多媒体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商品学概论1、从管理的对象入手,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大学四年的课程组成,分析商品学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我国十三五规划入手,分析我国的商品质量尤其是食品质量,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十九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对商品学的影响,分析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分析质量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3、从2010年至2019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历年印发的“一号文件”谈“三品一标”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4、在中学已有的马克思关于商品和商品二重性的基础上,着重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商品整体的角度加深对商品概念的掌握、对商品二重性的理解,分析商品经营的规律。5、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中心内容、学科性质,了解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商品学,了解商品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6、了解商品学发展概况,了解商品学在我国的发展概况,掌握商品学发展史上各阶段的时间划分、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7、能举例说明不同商品的核心商品、形式商品和无形商品。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学发展概况;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商品的整体概念;商品学的研究任务。第二章商品质量1、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能举例区分商品质量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能举例区分商品的自然质量、内在质量、经济质量、社会质量、外观质量、包装质量等。2、能高度认识重视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认识到商品质量对个人、企业、行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3、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能从流通的各个环节和内外因素两条线索分析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进而加强管理,分清责任,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4、掌握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掌握生产经营消费过程中对食品、日用工业品、纺织品等大类商品的自然质量的基本要求,掌握国际贸易中对这三大类商品的广义质量的要求;进而具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5、掌握商品质量认证、商品质量标志的概念、条件、程序、标志等,了解我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优质产品的基本情况,掌握“三品一标”的概念及标志;熟悉商品质量管理相关知识。6、掌握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第三章商品分类主要内容:商品分类的定义;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的商业分类。1、掌握商品分类的概念和目的,熟悉商品分类的原则和基本要求。2、熟悉商品的基本分类体系和应用分类体系,了解国际贸易分类体系、国家贸易分类体系、部门分类体系、教学科研分类体系等,日本专家岗部昭二从营销角度对商品进行的分类。3、掌握应用分类体系。掌握在商品经营中,按原料来源、加工程度、用途、化学成分、制造方法、性质、季节、产地、外观形态等标志,可以把农产品、建筑材料、纺织品、工业材料等商品具体分作哪些种类,明确哪类质量最好,并且做到对其它商品举一反三。商品的基本分类体系;商品的商业分类。商品的商业分类;商品的市场细分。第四章商品成分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1、熟悉商品成分与用途的关系,熟悉商品成分和商品品质的关系,熟悉商品成分与商品性质(或性能)的关系。2、掌握食品成分与营养价值的关系。3、掌握商品的主要成分与其品质、用途、性质(或性能)的关系,熟悉商品的次要成分与其品质、用途、性质(或性能)的关系。4、掌握商品水分与其品质的关系,掌握不同商品对含水量的要求,熟悉商品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5、熟悉商品中杂质成分的种类及其对商品品质的影响,了解国际贸易中对杂质含量的规定,熟悉食品中的有毒物质的来源。6、掌握不同商品对不同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及表示方法。7、熟悉商品中成分含量的表示方法。8、从事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商品品质的主要品质指标。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第五章商品性质1、掌握与商品品质相关的物理性质,熟悉这些物理性质对商品品质起到怎样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了解怎样促进或者防止这些物理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2、掌握与商品品质相关的化学性质,熟悉这些化学性质对商品品质起到怎样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了解怎样促进或者防止这些化学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3、掌握与商品品质相关的生物学性质,熟悉这些生物学性质对商品品质起到怎样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了解怎样促进或者防止这些生物学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4、掌握与商品品质相关的微生物学性质,熟悉这些微生物学性质对商品品质起到怎样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了解怎样促进或者防止这些微生物学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商品的物理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化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性质在进出口商品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的地位。商品的化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五、教学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对应课程教学目标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1第一章商品学概论61、21.1、6.22第二章商品品质82、3、4、51.1、3.23第三章商品分类62、34.1、10.24第四章商品成分62、410.25第五章商品性质62、510.2合计32六、课程考核方式学生成绩评定样表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出勤作业课堂表现阶段测验答辩项目小论文其他√√√√√成绩比例%1010102010401.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成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和结果性评价(期末成绩),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占60%,结果性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占40%。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出勤(10%)、作业(10%)、课堂表现(10%)、阶段测验(20%)、小论文(10%)。期末考试采用现场测验方式进行,满分100分,折算40%计入总成绩。2.课程教学目标的考核方式序号课程教学目标考核内容考核方式1目标1:掌握商品、商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核心商品、形式商品、延伸商品的概念,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等;了解商品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发展概况。商品的概念、性质;商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习意义、学科性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现场测验,以单选、判错、多选、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查2目标2:熟练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理解重视和提高商品品质的意义;了解商品品质管理、商品质量的监督、认证及标志。商品质量的概念、重视和提高商品品质的意义、影响商品品质的因素、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商品品质管理、商品质量的监督、认证及标志。现场测验、课后作业,以单选、判错、多选、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查3目标3:掌握商品分类的定义、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的商业分类;了解商品分类体系;了解家乡的土特产,了解家乡的地理标志产品。商品分类的定义、商品分类的原则、商品分类体系、商品的商业分类。现场测验、小组讨论、小论文,以单选、判错、多选、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查4目标4:了解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了解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之间的联系;掌握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商品成分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中的成分、对商品成分含量的要求、商品成分含量多少的表示方法、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现场测验、课后作业,以单选、判错、多选、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查5目标5:掌握商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微生物学性质分别有哪些,哪些性质对其品质有利或者不利,如何促进或者防范这些性质对商品品质的影响。商品的物理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化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商品的生物学、微生物学性质与商品使用价值的关系。现场测验、课后作业,以单选、判错、多选、名词解释、简答的形式考查3.平时成绩评定标准考核环节考核结果及标准评估项目及权重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出勤(10分)积极上课,无旷课、迟到、早退现象,全勤或者偶尔请假积极上课,旷课1-2次或迟到早退2-4次旷课2-3次或迟到早退4-6次旷课3-4次或迟到早退6-8次旷课5次以上或迟到早退9次以上课后作业(10分)作业能够独立完成,完成质量优秀,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并获得正确结论作业能够独立完成,完成质量较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并获得正确结论作业能够独立完成,完成质量基本符合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作业基本能够独立完成,部分题目解答存在抄袭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符合要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存在抄作业现象预习和课堂讨论(课堂表现)(10分)预习非常充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预习较为充分,积极参加课堂讨论预习基本充分,能够主动参加课堂讨论预习基本充分,能够参加课堂讨论无预习,不能有效参加课堂讨论阶段测验(20分)学期中间不定期开展1-2次课堂测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开展1-2次课堂测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开展1-2次课堂测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开展1-2次课堂测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开展1-2次课堂测试,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小论文(10分)学期中间不定期布置1-2次小论文,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布置1-2次小论文,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布置1-2次小论文,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布置1-2次小论文,评分标准为参考答案学期中间不定期布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