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记叙文写作第40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_第1页
2024年初中记叙文写作第40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_第2页
2024年初中记叙文写作第40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_第3页
2024年初中记叙文写作第40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_第4页
2024年初中记叙文写作第40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十讲:山水有情草木香-游记篇——游记散文写作指导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面对祖国大山,挥笔写下精美的篇章。我们曾追随朱自清的足迹领略过旖旎的春光,也曾随老舍的脚步走游济南的冬天。还曾在杨万里的“接天连叶无穷碧”与杜牧的恶“霜叶红于二月花”中感受到夏天与秋天的魅力,无论是他们的创意,还是他们的笔法,都值得我们认真去揣摩。游记是散文的一种,一般是记述参观访问、旅途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它取材广泛无所不包。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奇瑰,可以记录风土习俗,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国家的重大事件,还有名胜古迹、森林果园、广场公园等等。游记主要写什么一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二是描写景物,抒发感受。后者是写作的重点,需详写。前者宜简写,不必事无巨细的叙述出来。浏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可以写出来,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比如《登勃朗峰》的后半部分,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游记应该怎样写捕捉信息,梳理素材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游记,资料详实是成功的前提。特别是,我们出游,常常是走过路过,一晃而过,很难记得全、记得久。打破“游记枯竭症”的魔咒,必须从备好料上下功夫。比如,出行之前,既要上网搜一搜天气、美食、交通,也要搜一搜景区简介、人文故事,对即将去的地方有个大概了解。比如,出行中,到现场时认真倾听导游的讲解,自己也多走走、多看看、多想想(立足眼前景物启动联想,也是充实素材的好方法);多动手拍一些名胜风景的照片,拍一些门匾楹联、碑林石刻、景点简介、传说轶事、掌故奇谈等,特别的景点还可录上一段视频,这样可以借助现代电子产品帮我们固化记忆。比如,出行途中和返程后,同行者及时沟通交流所见所闻,重点回顾主要的景点,从而强化记忆、强化感受。2.记述行程:遵循游踪顺序按照游人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写游记最常用的方法。就全文而言,作者就像是个导游,清楚地交代先到了哪些地方,经过了哪些地方之后,最后到了什么地方,依次有序地引领读者游览美景。就局部而言,可以写游客来到某个地方,站在这里进行定点观察,然后依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变化,或依照空间顺序介绍四面八方所见所闻。“游”时必有踪,“写”时须有序,这样才能确保游得顺畅、写有条理。【例1】过了一座桥,穿过李清照词园向西走不远,面前出现了一个小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石碑,上刻“一代词宗”字样。抬眼看院门,上面是“李清照故居”的匾额。走进门厅,是刻着李清照《声声慢》照壁。在照壁前,是一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铜像——一身素袍裹着瘦弱的身体,双手抱在前胸,无助的眼睛望着远方。与前面所见的雕塑大有不同。【点评】例1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一一写来:过桥——穿过李清照词园——进入李清照故居,寥寥数语把行踪交代得十分清楚。中间,依次娓娓道来所见的景观,让读者如同随行出游。3.描写景物:注意突出重点写游记不能记流水账。平均分配笔墨,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因此,选择一到两处重点景观详细描绘,有助于增强游记的可读性。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写出其独特的美,就是写出了特色。对于人文景观而言,其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或者有独特的人文风貌,或者有动人的神话传说,抓住这些特色作文会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一句话,景点中最奇特的自然景观、最独特的人文景观,要抓住特点,运用描摹描述手法,用心细致地写好。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感受怎么写“细”。【例2】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我们的鄱阳湖可成了一座“闹市”,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你听!“嘟、嘟、嘟……”机帆船在远远地跟你打着招呼,你还可以乘船去看看渔民叔叔捕鱼的情景,当那渔网收拢的时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鱼儿在网里惶惶不安,互相撞击,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密密麻麻的鱼儿有的蹦,有的跳,有的在网上拼命地挣扎,更有趣的是,你还可以尽情地看那“鲤鱼跳龙门”的情景……例2为读者描述了鄱阳湖深秋和冬天捕鱼的情景,通过拟声绘形、写人状物,让人很能感受丰收的美景。“嫩黄瓜作文”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以写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游记,可以略带人文特色,以增加其灵秀之气;以写人文景观为主要特色的游记,可以适当添加自然景物,以增添灵动色彩。课文借鉴:例如,《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侧重些冰塔林,这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详细描写,突出其独特,令人难忘之处。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他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生动的描绘。课文借鉴:例如:《壶口瀑布》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细致的描绘了壶口瀑布的雄奇跌宕,奔腾激越。情景交融,表情达意。“情”是游记的灵魂。游记缺乏情感,就像深山失去了泉水,灵性顿减;就像河滩失去鹅卵石,趣味立消。那么,怎样在游记中写“情”,怎样让“情”融于“景”呢?——可以情在景先、先入为主。带着美好的情感出发,处处以这种特定的情感去观察周围的景物,于是,景物也染上了作者的情感色彩,在这种先入为主的情感氛围中,游览是充满兴致的,游览是充满趣味的。——可以情随景后、触景生情。看到美好的景致,常常引发一段幽思,触发心中的赞叹,回想起一段往事。这种抒情的方式,自然而顺畅,是常用的手法。——可以情在景中、景在情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了无痕迹。情感与景物高度渗透,所写的景被感情色彩所沾染,所写的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情感在字里行间渗透,让文章流淌着感情的汩汩清泉。【例3】曲折蜿蜒的九曲桥、有棱角的九狮石、精雕细刻的花墙和葫芦形的三潭是谁的杰作呢?是古代劳动人民,是辛勤的园林工人。我很想在石碑上找到他们的名字,可白费了心思。他们用智慧和心血创造了这些杰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他们的心灵真像假山旁的鲜花那么美,可他们又都是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我不由得在心里对他们更多了一分感谢和钦佩。【点评】例3是《“三潭印月”游记》的片段,在写景之后用“是谁的杰作呢?”开启联想,在回答中赞美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感谢和钦佩,也叩击着读者的心扉。例1由秋之景感慨秋之悲凉,大有“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感觉,这就是触景生情。课文借鉴:如梁衡观看壶口瀑布,赶赶黄河,具有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的性格品质,犹如一个人,犹如中华民族伟大的品性,这样感受的抒发,提升了景物的形象内涵。写游记需要注意什么1.游记作文不要写成旅游路线图。2.针对你游览的某一地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点来作文,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删减枝叶。3.必须考虑游记的顺序、空间、时间、角度。4.选择印象深刻的点来做发挥,做到有详有略。5.注意历史事物、传说的巧妙结合,升华游览的意义,提升文章的深度。6.写下的见闻应是经过选择的,渗透着情感和思考。建议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游记的结构开篇:交代游玩的缘由、事件、地点、人物背景,概述心情或点出写作对象的总体特点。开篇秘诀公式是:何时。与何人,去何地,游览了有什么特点的哪个景点。如:瞻仰周恩来纪念馆2019年8月18日上午,我和“作文秘诀”班的68位同学和家长,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永怀路2号,瞻仰着历史底蕴深厚、催人奋进的周恩来纪念馆。2.正文:具体交代叙述游历经过,生动描写沿途风景,巧妙穿插人文风情。3.结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游记的内容时间、地点、人物。景物描写:(1自然景物(花草树木。山川河流……);(2)人文景观)(建筑、人物、风俗习惯、社会情况……)3.人文风情:传说、历史……建议大家牢固树立积累素材、搜集素材的观念,除了事先事后及时搜集资料之外,在旅游时,还要注意拍摄一些名胜风景的照片,拍一些门匾楹联、碑林石刻、景点简介、传说轶事、掌故奇谈等,特别的景点,甚至要录视频,保证自己用之可取。有战不备非明智,有料不用——哈,不是“黄瓜”,是“傻瓜”。游记写作中,在写景之余,可以适当穿插写一些与景点相关的经典诗文、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或风俗习惯等,从而提升文章的可读性和文化气息。【例2】九曲桥末端是“御碑亭”,亭子正中是一块石碑,碑上刻写的是乾隆皇帝的题词:三潭印月。绕过石碑,就看见湖心葫芦形的三个潭。三个潭形成三角形,亭亭玉立在湖面。据说在中秋节夜晚,潭上每个圆洞都可以看见明月,因此被人们誉名为“三潭印月”。例2写游览西湖边上的“三潭印月”,很清楚地说明了古迹和题字,三言两语描述了构成和得名原因,要言不烦,却让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也置身其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4.作者的额感受和看法写景顺序应该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如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高到低、由中间到四周等。按照空间(方位)顺序描写景物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写景角度1.定点观察法:这是以作者的立足点来观察事物,或仰视,或俯视,或远眺或近观,按照远近高低的空间顺序,写出某一景物的特点,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2.移步换景法。这是按照作者空间位置的转移去写所见景物。由于作者的观察点是不固定的,因而所见的景物便不同,这种方法就叫步移法。注意,应该把观测点的转移交代清楚。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写作的重点是把看到的景物重点写下来。对于我们看到的特别好的景物,我们要进行具体的描写,突出重点。对于重点的景物,要注意详细描写出他们的位置、大小、动态、静态颜色等。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噬,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我们要把过程写详细具体,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突出重点,清楚明白,才能写出游览的意义,才有教育意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我们在写游记时,应把开头和结尾写的简略些。开头可以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我们同启明星一起上路了,和我们一起上路的,还有那各种各样的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周庄水韵》现代文明固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是不是应该给原始的纯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例题讲解一.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写作指导草尖的露珠,树林的光影,峻峭的山峰,潺湲的河流,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象,美不胜收。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如何把景物写得有特点,有生命?既要状物肖形,又要传神写意,充满灵性,充满意趣。首先,要在自己的游览过的景点中标选取一个印象最深的点作为描写对象。其次,选择一个定点,调动各种感官做好观察。世间万物皆有个性,自然风景各具神韵。他们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方面的特征,只有调动感官去观察,才能领略到该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也才能从多个角度描绘出一幅立体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其次,请一定带着欣赏的目光去凝视。有人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万物皆有情,凝视,就是带着你的心,去探知,去融入,去酝酿,去想象,这样就能接纳和感知眼前的景物的内在神韵,从而自己的感受融于写景之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最后,安排好顺序,写出景物的层次。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由近及远,活由远及近;由上到下,活由下到上;由中间到四周,或由四周都中间,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楚。【范文】我们是乘着游艇横穿阳登湖的,那时已是傍晚,远远望去,一道残阳铺在如镜的湖面上,真是“半江瑟瑟半江红”啊!一阵微风徐徐吹过,湖面霎时泛起点点涟漪、波光粼粼,仿佛千万颗明珠镶嵌在湖面上。回身向后望,游艇翻卷着波浪,仿佛拖着长长的尾巴,打破湖面的平静,激起层层水花,一朵朵,一串串,如跳跃的音符在欢快地演奏着一曲迎宾之歌。站在游艇上,吹着习习凉风,欣赏着眼前美丽的阳澄湖,内心仿佛被着澄澈的湖水洗涤过,也愈加澄澈而平静。【点评】这段文字描写了傍晚时分阳澄湖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景色,重点描写了湖水,语言优美,文辞典雅。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湖水的种种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形的湖光景色。二.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欣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提示:这篇作文没有给定题目,仅给出了写作内容,即以自己游览过的某处景点写一篇游记。按照写作提示,要写好这一处景点的自然风光,也要将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个人在游览中的所思所想融进去,做到内容充实。所以写这篇文章,同学们可以先画出当时的游览路线图,按游览顺序拟出写作提纲。同时,回忆当时游览时最深的印象或总体感受,据此做好材料的取舍,确定好叙述的详略。在记叙与描写旅游经历中也要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的介绍,或引用他人的描写与评价,丰富文章内容。【范文展示1】飘荡在纯净的丽江若说西湖的平静无澜似内涵丰厚的词人,太湖的烟波浩渺如风姿绰约的美妇,那么在我的眼中,丽江更像是在深闺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带着单纯清澈的眼神,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沿着丽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独行,尽管身边喧嚣熙攘,但听着脚板与青石的叩击声,我的心中无比宁静,只想一辈子都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像远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艰苦,哪怕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只要能与这石板路、青石桥、清澈流水为伴,天天微风拂面,我就已经无憾了。怀着如斯心情信步于此,无须多虑下一步应踏向何处,只要与这秀美相伴就不必再言。不怕迷路,因为无论何时,古城的古朴民风自会指引我哪里才是归途。而现在,只需要抽出平日生活中宝贵的几个小时来平静游览,就已足够。途中经过无数小店,里面的东西价廉物美,让人爱不释手。早已没有了如此冲动,想要买下许多东西,哪怕带回去无用,但现在拽在手上,就无论如何都不想放下。可买下很多东西终归是不可能的,再三权衡,买了一条带着复古风格的手链,戴在纤细的手臂上,略略大些,手链沿着手臂上下滑动,链上的装饰物叮叮当当响个不停,我却怎么也不会感到心烦。正如这古城,总是热闹而不焦躁。清澈的水流,不带一丝污浊。河底的幼鱼,灵活地摆动着鱼尾,轻轻巧巧地拨动着一朵水花从我身边游过。看着它们的时候,我的嘴角忍不住带着笑,像是看着刚出生的婴儿,心头荡起一波温柔。我不禁想起了那个极可爱的造句:“鱼儿游过了,水很活泼。”我想,也只有孩童的心性才会具有这么特别的想象吧!同样,也只有怀着孩童般未曾受到污染的心灵静静观赏,才会发现丽江古城的美丽。生活中的有些事总归是身不由己的,但我庆幸的是,还有丽江这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平静下来,甚至安于生活在这里。每一天,只要能看着这古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座石桥就好。【点评】标题精美惹人眼。标题中使用了一个十分奇妙的词——飘荡,这个词把作者游览丽江时自由自在、快乐闲适的心情很好地揭示了出来。景中蕴理文厚重。作者之所以赞美丽江,是因为美丽的丽江让其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让其灵魂得到了净化,让其明白了只有拥有一颗“孩童般未曾受到污染的心灵”,才能发现美丽事物的道理。感受细腻显真实。在描绘丽江时,作者写出了自己的体会,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使文章更生动、更真实。全文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读。【范文展示2】参观徐柏龄故居一路听着当地村民零零碎碎的介绍,我们驱车来到了徐柏龄故居。①【开篇交代行踪点明题目】【】与一般农村的院落相比,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爱国乡绅的家园,这里没有印象中大地主之家的气派、豪奢,小小的院落和朴素的大门楼,让人顿时对这位名人产生了敬重之情。【写外观徐柏龄故居粗略的观朴素。】进到院落,在感受朴素的氛围之余,青砖铺就的洁净的地面和靠墙的几杆疏竹,以及东跨院的月亮门、花墙和葡萄架下的长廊,顿时点染出雅致的感觉。【写进入院落的观感——雅致】院落被中间的月亮门和花墙隔开,分为东西跨院。④【总领下文,表明下文要介绍东、西跨院。】西跨院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对着南墙的是正屋,左右带厢房,一边放杂物,一边是厨房。屋子采用传统的海草房的屋顶,冬暖夏凉,所以虽然天气炎热,可是走进正屋却感觉凉爽了许多。正屋里最典型的是八仙桌加椅子的摆设,雕刻着花纹,古色古香,深枣红色。四面墙上如今挂着旧时的片,都是徐家的旧影像。走出正屋,在东西麻房转了一圈,看看那些老旧物件——簸箕、木推车、输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五六十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详写西跨院的的结构摆设】东跨院是闲置的空地,红色的葡萄架,高大而敞亮,下面也放着一套八仙桌椅,应该是徐家人喝茶、纳凉的地方。【略写东跨院的摆设】20世纪30年代,徐柏龄先生衣锦还乡,在老家修建了自己的居所,这套院落至今保存得基本完好。今当街南屋已被拆除。据说当年徐氏是买了别人的老宅子拆迁建造的新居,因两边的邻居不愿卖自己的房子,所以只能在两套房子之间翻盖,因屋顶的水不能流到邻居院里,还有出于“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讲究,故在东西厢房的后墙上各建有一个南北向的流水槽。南高北低,深三四十厘米,在厢房与正屋夹道之间的墙上用三层青砖和一块如意滴水瓦做了一个流水口,把雨雪水流到了自家院子里,再通过院里的下水系统流到外面。【交代院落的修建背景及修建特殊排水系统的原因,突出其独有的排水设计。】徐柏龄故居于2015年春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了重修。我们今天参观的就是重修后的院落。【交代重修历史】参观完毕,走出院落,同学们都感慨,没有奢华,看到的是那个时人的勤俭、素朴和雅气。【交代参观的结果和“我们的感悟、收获】【范文展示3】参观金华博物馆东市街与将军路,这两个极富历史感街名的交点就是金华博物馆。沿着博物馆的石阶拾级而上,漫步于历史长河的河畔,徜徉在古老文化的那方乐土,流连于绵延千年的精神文化的宝库。走进场馆,往右边,便进入“八婺古韵”展厅。在柔和的灯光下,展柜里的瓷器,或似清风流淌,或似朗月流银,或似朝霞溢彩,犹如画中的女子,带着一份淡雅。瓷体上的斑斑细纹纵横交错,是痕,亦为花,流露出了岁月的底蕴与色彩,尽管隔着橱窗,你仍会惊艳于匠人的奇巧手工。婺州窑,出自平凡匠人之手,经过细细打磨,反复锻造,历经千百次的尝试,才有寥寥几件精品奇品,这是一种怎样的匠心?“邢悦,走啦!几个破瓷器有什么好看的?快走!”同伴急匆匆地拉着我往前走。“邢悦,快来看看!这个塑像真奇怪!”在蓝色灯光的照耀下,一尊塑像矗立在面前。“这个塑像怎么头戴道士的帽子,身穿和尚的袈裟?真是令人不解!”仔细阅读边上的介绍才明白:奇人傅大士,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道冠、儒履、释袈裟”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实在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了!其人正如其号“善慧”,是以儒行为基,道学为首,佛学为中心,一生更是以身示教。这是一种怎样奇妙的农禅文明?而八婺大地的奇人,又何止傅大士一人呢?“我们金华的名人还真……”回过神来,正想对同伴们说,却发现同伴们已经不见踪影了,“哎,这些人,下次说起来的时候只能说‘博物馆我去过了’。”循着“鸡毛鸭毛,换糖嘞”的吆喝声,左转进入了“乡土民风”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古老的货郎担,一根扁担,两只箩筐,那是义乌敲糖帮“小货郎”。“一粒糖块,几把鸡毛,一根扁担一张嘴,两只箩筐两条腿”,挑货郎硬是让小小的“鸡毛飞上天”,硬是用他们的双脚走出了一条商业大道,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世界级的市场。我静静伫立着,不由得被这栉风沐雨的精神所震撼,我仿佛又听到了“咚咚咚”的拨浪鼓声,那种声音从历史的浪潮中走来,又在时代的大潮中回响……“喂,邢悦,回去啦!又没什么好看的。”直到同伴的催促声出现在耳畔,我才如梦初醒,“真的没什么好看吗?”我不禁又一次陷入了沉思。点评写参观类的游记,选重点,围绕主题来写,是最关键的。参观记不仅要写参观的内容,而且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游记的“灵魂”。在该文中,作者围绕“神奇”这个主题,选取了“婺州窑”、“傅大士”塑像、“小货郎”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来表现金华的历史文化,避免了面面俱到。更加巧妙的是,作者有意在文中穿插与同伴们的游览对话,作为段落的衔接过渡,一方面避免了把文章写成介绍藏品的流水账;另一方面运用对比,把走马观花的同伴和善于思考的自己进行了对比,以此来揭示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面对历史,面对博物馆文物,大多数人很浮躁,没有用心去认真学习传承。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我们为什么去旅游、参观?这是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范文展示4】欲界与仙都太湖源头在小河的上游。走过景区的大门,小河的河道一下子变宽了,形成一片小湖。可惜水里看不到往来翕忽的鱼儿,只是水上滚轮、充气船这类游乐设施在湖上漂来漂去。这湖竟是一个水上乐园。我着实有点惊愕。继续拾级而上,河水汇聚,在砾石间碰撞,把卵石一点点磨圆,再冲到岸边。岸边有一座木亭,亭边有一块大石头,石头虽是天成,但表面毫无棱角,平整光滑,名曰“坐禅石”。走入亭中,见一块桃色的木牌高悬于横梁之上,标题竟为“姚明与某某结婚之地”,下面还附了一长段文字介绍。再回望刚才的水上乐园,禅意早已荡然无存,我心想这定是个庸俗的景点。我们顺着高高低低的石阶继续向上,走过几段台阶,转过一个小弯,景色却突然大有不同。两侧石壁上,细长如鞭的龙须草长得极盛,如龙一样,居高临下,密密匝匝,气势磅礴。粗大的藤蔓缠绕在乔木上,乔木巨大的树冠水平伸展,伸过河对岸,一直触到了对岸的树枝。阳光照在树冠上,树缝里漏下的斑驳光影,落在河面上、岩石上,照在了许许多多小甲虫回家的路上。跟着甲虫一路向山里前进,地势越来越险,河水不再温柔地抚摸卵石,而像爱跳台阶的孩子一样,跳出一个个小石潭,甚至有些时候,水便藏身在石台下,在树荫里消失了。而再走几步,水又在转角的石桥下抄小路赶到我们的前头去了。迈上最后一段石阶,终于见到了太湖源头。只见一眼泉水缓缓流下,划过指尖,让人心生寒意。霎时,感觉天地都安静了下来,耳边是“泉水击石,泠泠作响”,眼前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而远处,传来了古寺杳杳的晚钟。此时,天地不染一丝尘埃,实是欲界之仙都也!我更加惊愕了!兴尽而返。小木亭中,一对青年男女正低低地说笑着;水上乐园,孩子们正欢快地用水枪把对方浇得湿透。我忽然觉得眼前之景似乎分外亲切了。仙都的水,潺潺流下,流过孩子们的手间,流向欲界的万家灯火。其实,雅与俗又何曾有分明的壁垒呢?点评这篇游记根据游踪,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详略得当,内涵丰富。开篇由“我心想这定是个庸俗的景点”让读者生疑,用抑笔刻画对眼前之景的失望;随后,文笔一转,通过描写龙须草、苍树、瀑布、晚钟,营造出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引用“泉水击石,泠泠作响”“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杳杳的晚钟”等经典,在丰富内容的同时,古韵袅袅。作者的行文看似信笔而来,实则大有深意,他不仅写景,还将思考和感悟蕴含在写景之中。文中前后的两次“惊愕”,独具匠心,体现了内心所经历的变化。“雅与俗又何曾有分明的壁垒呢”是游览了“太湖源头”之后的体悟,多么深刻的思考!范文5为北湖点个赞我所生活的小镇是极为普通的,若将它比作一个人,那也必定是个有着张大众脸而又沉默寡言的无趣之人。在我家附近,能勉强算得上公园级别的,也许就只有北湖了。它既不如才知商业街高端大气上档次,也不及市民广场宽阔广远有格调,更无言程公园幽深秀美高雅致……可它就如一杯低调而含蓄的香茗,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那沁人心脾的甘甜与醇美。早晨,北湖的空气里氤氲着悠然的气息。波澜不惊的湖的周边,晨跑的人们脸上挂着比云朵还柔软,比阳光还明媚的笑容,前进的步伐和着欢乐的节拍。古朴典雅的亭下,尚有醉心于悠扬二胡的大爷,痴迷于清越长笛的老人,人人心醉神迷,个个陶然忘我。有时兴致高涨,也会咿咿呀呀地亮上一嗓子。上扬的唇边、微弯的眼里流淌着的,是满满的快乐。清晨的北湖,处处都流淌着乐观向上的情绪。在这儿,你一定会收获许多正能量,满怀激情地热爱你的生活。傍晚,湖边的垂柳在清风的吹拂下扬起了柔美的枝条,宛如解散发髻的小姑娘在风中翩然起舞。这时的天空往往也十分美丽:宁静的天空里镶嵌着一丝丝淡淡的云,像少女的纱裙,像被梳理过的羽毛,像银亮的溪流。云是多么常见啊,但同婀娜的垂柳相契合却显示出无比妩媚动人之感,让整个天空与北湖和谐地融为了一体,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倘是在炎热夏季,微凉的湖面便开始热闹起来了:一只只俏皮的小船滑行于水面上,轻盈平稳。湖水也很安静,像一匹翠色的丝绸,缓缓延伸,如同一位拥有博大胸怀的智者,容纳着一切。头顶上是广阔的蓝天,身边是沉静的绿水,耳畔是远远的说话声,即使就这样默默坐在船上,也能感到无比惬意。在北湖,在小船上,时间仿佛都变得缓慢,也许是因为太美好,让时间都忍不住驻足。北湖自然不算最美的公园,然而它所散发出来的向上、美好的气息,却使我难以忘却。每个人的心中也许都会保留一块最美的风景,对于我,这风景,便是北湖。北湖一瞥,一瞥铭心。【教师评点】文章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开篇以对比之法凸显北湖的特点——如低调而含蓄的香茗,总领下文,然后以时间为序,凸显其早晨之向上、傍晚之妩媚与夏季之美好的特质,最后总收全文,升华中心。其次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文章主要描绘充满活力的北湖之晨与令人沉静惬意的湖水,略写湖边之柳与云,尤其是对于人物活动精心打造,超高的人气,让北湖成为人们心中最美的风景,为点明主旨作铺垫。另外,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用词准确,生动传神,融情于叙,融情于景,使得北湖之景活灵活现,有一种如临其境之感!学以致用以“这里的美景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游记【精彩语段】1.眼前是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山是画,水是画,人在画中。陶醉于这美妙的景色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自由,享受着大自然赋予黄龙的无穷魅力。该下山了,我不禁留恋地回望。人们说,春、夏、秋、冬,游黄龙有不同的效果。而雨后来游黄龙,更添情趣,看到的是最美丽的黄龙,享受到的是另一种心情,另一番感受。人间仙境黄龙,我最钟情的风景。2.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往往就是身边的人和事。从此我懂得,要擦亮眼睛去感悟生活,珍惜身边的美,以及爱,以及幸福。3.休息之后,再往前走,一种奇观使我们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