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题专练_第1页
第一章 真题专练_第2页
第一章 真题专练_第3页
第一章 真题专练_第4页
第一章 真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题专练(2023·海南地理)人口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人口数量可维持空间均衡的受力点,其时序变化可反映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轨迹。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内人口重心迁移明显。下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2003~2008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小于中部B.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C.中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D.西部人口重心向东南移动2.对我国中部地区1978~2018年人口重心迁移影响相对较小的是()A.中部地区人口外流 B.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C.中部地区跨境贸易 D.中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答案1.B2.C解析第1题,对比2003~2008年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重心迁移轨迹,结合图中比例尺判断,人口重心移动距离西部大于中部,时间跨度相同,因此人口重心移动速度西部大于中部,A错误、B正确;中部人口重心向东北移动,C错误;西部人口重心向西北移动,D错误。故选B。第2题,人口外流在空间分布上不均衡,一般经济条件差的区域人口外流明显,会引发人口重心的移动,排除A;城市群发展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会显著影响人口重心位置,排除B;跨境贸易只是经济要素的移动,劳动力的位置并未移动,对人口重心分布影响小,且中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点,跨境贸易不发达,C正确;矿产资源开发会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对人口重心位置影响较大,排除D。(2023·广东地理)珠江三角洲地区某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随着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该村人口持续外流,村落逐渐空心化。近10年来,该村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回流人口明显增多,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据此完成3~4题。3.导致该村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人口持续外流的主要原因是()A.前往海外寻亲访友 B.被城市就业机会吸引C.人口已超合理容量 D.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4.近10年来,该村发展迅速的特色产业最可能是()A.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B.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C.旅游服务和文化创意D.先进制造和科技研发答案3.B4.C解析第3题,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快速推进,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附近村落的人口大量涌入珠三角城市群,目的是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及收入报酬,B正确;前往海外寻亲访友是短暂性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外流,A错;珠三角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农村地区远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C错;人口老龄化加剧是人口外流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D错。第4题,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属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其收益远不如就近外出务工的劳动收益,不会吸引人口回流,A错;作为农村,在公共卫生和文化教育领域与城市差距较大,不可能与城市竞争,B错;农村的科技力量、制造业基础远落后于城市,D错;该侨乡村现存大量古建筑和水上碉楼,属于与众不同的特色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发展旅游业、文创产业,这些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吸引村民回流创业、就业,选C。(2023·6月浙江选考)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3.76亿,比2010年增长约70%,其中省际流动人口为1.25亿,占比为33.2%(比2010年下降5.6%)。流入(出)率为流入(出)人口占本省人口的比重。下表为“2020年浙江、新疆、安徽、吉林四省区流入和流出人口统计表”。完成5~6题。省(区)流入人口(万人)流入率(%)流出人口(万人)流出率(%)甲155.12.51152.118.9乙1618.725.1236.23.7丙339.113.160.32.3丁100.24.2241.410.05.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沿海产业升级放缓 B.沿海经济增速下降C.省际产业转移增加 D.省际交通条件改善6.表中甲、乙、丙、丁与各省区流动人口状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甲—新疆 B.乙—安徽C.丙—浙江 D.丁—吉林答案5.C6.D解析第5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流出地为经济相对落后省区,流入地为经济发达省区,随着省际产业转移增加,人口流出地产业转入,就近就业机会增加,省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故选C。第6题,结合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出四省区人口总数:甲为155.1万/2.5%≈6200万;乙为1618.7万/25.1%≈6400万;丙为339.1万/13.1%≈2600万;丁为100.2万/4.2%≈2400万。结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规模可得出甲、乙为安徽或浙江,丙、丁为新疆或吉林。乙人口净流入,且流入人口最多,故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为浙江,甲为安徽;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人口净流入,丙为新疆;受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丁为吉林。故选D。(2021·海南地理)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据图完成7~8题。7.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8.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 B.海拔较高C.纬度较高 D.冰川广布答案7.C8.A解析第7题,图中甲地纬度高,早期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强,海岸线破碎,峡湾广布,故选C。第8题,乙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不适于发展农业生产,是造成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A正确。(2022·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分布图”,图中线条宽度与流入人口占比相关,线条越宽占比越高。完成9~10题。9.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10.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9.B10.A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流入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占比最高的是安徽省,还有河南、江西省,都属于中部地区,只有少部分来自西部地区的四川省、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图中没有显示东北地区,故选B。第10题,图中甲省是江西省,经济欠发达,外流人口大多是外出务工人员,长三角城市群的工资水平高,且距离江西省较近,人口流动的交通成本低,可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①②正确,选A;长三角城市群土地价格高,不利于人口流入,且流入人口主要为务工人员,地价高低与其关系不大;环境质量高低是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才会考虑的问题,也不是务工人员主要考虑的因素,③④错误。(2021·山东地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1~13题。11.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1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1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 B.旅游业C.制造业 D.物流业答案11.B12.D13.C解析第11题,户籍人口来源于当地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的落户。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每年增长大约10万~20万,增长率可达5%~10%,与我国目前实际自然增长率不足0.6%相比明显偏高,意味着大量的户籍人口增量来自外来人口的落户,A错。2016年之前的户籍人口增量不大,2016年后增量明显加速,结合我国户籍管理实际情况可知,为保障本地市可持续发展,很多地区实施了优惠政策刺激各类人才落户本地,选B。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影响是相同的,二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存在较大差异,C、D错。第12题,该市常住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活动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常住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该市产业的变化。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时期,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前来务工,一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会减少,常住人口的增速会减慢。2010年之前,常住人口增速较快,之后明显减慢,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关系最大,选D。人口老龄化只是影响人口结构,对人口数量影响较小,A错;GDP是国民经济的宏观数据,是多种生产要素综合的结果,而不是要素变化的原因,B错;环境承载力是相对稳定的,并且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而提升,C错。第13题,一个区域内的采矿业大多是围绕某一种矿产资源发展,结构比较单一,需要的产业工人数量不会有几百万数量级,并且目前需要的工人数量随着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升级而减少,有些城市则因资源枯竭而人口大量外迁,A错;旅游业和物流业需要的人口数量不可能如此巨大,B、D错;制造业是我国目前产业的主体,制造业的产业链长,种类多,需要的职工数量庞大;并且我国的制造业目前也处于转型期,低端制造业正陆续向高端制造、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C更符合实际情况。14.(2021·北京地理)草地出现退化时,植被覆盖度降低。下图示意蒙古高原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及采样点植被覆盖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甲线附近区域多年来推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草地管理举措,乙线附近区域施行自由放牧。(1)比较甲线和乙线植被覆盖度的差异。任选一线,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4分)蒙古国面积156.65万平方千米,2020年全国人口约336万,其中乌兰巴托人口约160万。该国城乡人口比例约7∶3。(2)概述该国人口分布的特点。(4分)答案(1)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甲线:降水较多,合理放牧,防治草地退化效果好。或乙线:降水较少,草本植物难以生长,荒漠化严重。(2)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极不均匀,近一半人口集中在首都,城乡人口差异大。解析(1)由图中植被覆盖度可知甲线比乙线植被覆盖度高。由年降水量线可知,甲线降水(200mm~250mm)比乙线(15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