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3讲 课时32 风沙地貌_第1页
第五章 第3讲 课时32 风沙地貌_第2页
第五章 第3讲 课时32 风沙地貌_第3页
第五章 第3讲 课时32 风沙地貌_第4页
第五章 第3讲 课时32 风沙地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2风沙地貌1.概念: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3.类型(1)风蚀地貌读必修第一册教材第72页图4.11“风蚀蘑菇”和图4.12“雅丹”,列表说明风蚀蘑菇和雅丹地貌的成因和形态特征。答案类型成因形态特征风蚀蘑菇突起的孤立岩石,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雅丹地貌盛行风对地表进行侵蚀沟槽和垄脊相间,走向与主风向一致(2)风积地貌①成因:沙漠中由风沙堆积形成的地貌。②简述常见的沙丘形态——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特征。答案新月形沙丘,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③分类类型形态特征对环境的影响固定沙丘沙丘上生长有植物植被能固定流沙流动沙丘没有植被随风移动,在沙漠边缘,会埋没房屋、道路,侵吞农田、牧场一、雅丹地貌1.形成条件因素影响岩性条件岩性较松软或者泥岩和砂岩软硬互层、有垂直节理(缝隙)发育的湖相沉积地层更容易被风蚀形成雅丹地貌动力条件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环境条件极端干旱或者干冷多风的气候条件、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较为湿润地区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其他条件风化作用、重力坍塌、盐类风化和龟裂等。其中盐风化是由于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分蒸发使盐类结晶膨胀而导致的岩石表面颗粒分解或脱落的物理风化作用(类似冰劈作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风化穴,内陆干旱区和海岸表现最明显2.形成过程(1)地质时期河流、湖泊物质沉积,形成水平岩层。(2)地壳抬升,水体外泄或蒸发,岩体出露。(3)气候干旱、强劲的定向风沿裂缝侵蚀,形成与风向一致的凹槽,坚硬岩层出露形成与风向一致的台地,雅丹地貌形成。3.地貌特点(1)形态不规则的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2)沟槽内常有砂粒堆积。(3)沟槽与垄脊多呈长条形,走向与主风向平行。(4)迎风坡一侧因受风力侵蚀明显,坡壁较陡。二、移动沙丘(风积地貌)1.沙丘移动的机制迎风坡的沙粒在风力吹动下,不断向上滚动,越过沙丘顶部并向下滑落,这样沙子一层一层地向前翻动,沙丘向前缓慢推移,成为流动沙丘。2.判断风向(1)根据新月形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根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堆积,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三、风沙活动1.风沙活动的条件(1)物质条件——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堆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泥沙到风沙活动地区堆积。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沿海地区的沙滩或沙丘。(2)动力条件——大风①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②地形特征: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风力大;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大;面积广大的湖泊或海域,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2.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倒作物、摧毁电线杆等)。(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3.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①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②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3)组织管理措施①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③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④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⑤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2022·湖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4分)(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6分)(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关键信息点拨]该地区位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沙江流域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位于河谷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小,山谷风等局地热力环流较强;干热河谷,晴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强,蒸发旺盛,植被稀少。从材料可知,缓坡上发育着黄土状堆积物,其下部及谷底分布着古堰塞湖沉积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状堆积物颗粒较小,分选性较好;古堰塞湖沉积物颗粒较大,大小颗粒混杂分布,无分选性。冬春季,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结合图中黄土堆积物和古堰塞湖沉积物的位置,可推测冬春季节,河流水位较低,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较多、较干燥,易起沙,谷风挟带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遇山坡阻挡,风速较小,挟带的尘土在缓坡沉积形成黄土状堆积物。白鹤滩水电站位于甲地的下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电站蓄水后,对甲处产生了如下影响: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答案(1)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2)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3)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本大题答案仅供参考)考向1通过“雅丹地貌”考查“综合思维”(2023·湖南衡阳开学考)雅丹,又称风蚀垄槽,主要是由连片的风蚀丘、台组成的特殊地貌。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的罗布泊广泛发育且形态多样。罗布泊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湖底地层上、下部的主要岩层分别是砂质粉砂层、黏土粉砂层。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图示意罗布泊地区的雅丹演化过程。读图,完成1~2题。1.罗布泊雅丹地貌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A.①③②④ 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2.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有()①风蚀残丘体积增加②成为“水上雅丹”③雅丹完全消失④发育流线状垄地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1.B2.D解析第1题,罗布泊所在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抬升的湖相沉积地层由于气候干旱,地层干裂,在风力作用下出现风蚀沟槽,如③图所示;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乃至演变成长垄状残丘,如①图所示;在持续风力侵蚀作用下,长垄状风蚀残丘最后会变成破碎长垄状或柱状风蚀残丘,风蚀残丘体积变小,由于向下侵蚀的加剧,土层厚度随之变薄,依次如②④图所示,故其发育过程由早到晚的顺序依次是③①②④。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冰川融水和降水日益增多,地表径流汇集;罗布泊蓄水后可能会再次变为湖泊,风蚀残丘部分出露在湖泊之中,成为“水上雅丹”,随着气候暖湿化发展,罗布泊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将会不断增强,导致风蚀残丘体积变小,流线状垄地减少,最终雅丹地貌完全消失,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D。考向2通过“风沙地貌”考查“综合思维”爬坡沙丘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西藏定结地区的朋曲和协林藏布江河谷地带,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从山坡底部向上形成多个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某研究团队在该区内沿主风方向选择4个爬坡沙丘,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编号为P1、P2、P3、P4,研究了爬坡沙丘的形成过程及粒度特征(如下表)。据此完成3~4题。体积百分比迎风坡底部(%)迎风坡中部(%)迎风坡上部(%)丘顶(%)背风坡中部(%)极细砂1510986细砂5957544958中砂2531343933粗砂123433.定结地区爬坡沙丘()A.丘顶以中砂和粗砂为主B.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细C.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D.背风坡中部以中砂为主4.四个爬坡沙丘平均粒径最大的是()A.P1B.P2C.P3D.P4答案3.C4.A解析第3题,丘顶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以细砂和中砂为主,A错;丘顶组成物粒度中,极细砂、细砂体积百分比之和小于迎风坡,而中砂和粗砂体积百分比之和大于迎风坡,故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粗,B错;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中砂和粗砂比重之和小于丘顶,细砂比重大于丘顶,故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C正确;背风坡中部的组成物粒度体积百分比中,细砂比重最大,D错。第4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爬坡沙丘沙粒主要来源于河漫滩,且P1、P2、P3、P4四个爬坡沙丘分布由山坡底部依次向上。来自河漫滩的风挟带沙粒沿着山坡爬升,随着地形抬升,风速下降,风力搬运能力减弱,故颗粒大的沙粒先沉积,颗粒小的沙粒后沉积,所以从山坡底部到山顶沙丘组成物的粒径越来越小,即P1平均粒径最大,P4平均粒径最小。故选A。课时精练河西走廊地区的沙丘地貌以流动沙丘为主(下图),其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系。当地沙丘往往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或散布于绿洲边缘。在全球性和区域性增温背景下,河西走廊地区沙尘暴事件的发生频率没有像全球沙尘暴一样增加,反而减少。据此完成1~3题。1.下列组合中地理位置与当地主导风向搭配正确的是()①河西走廊东北侧—东北风②河西走廊东北侧—西北风③河西走廊西北侧—西北风④河西走廊西北侧—东北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从沙源角度,河西走廊绿洲边缘流动沙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绿洲内部固定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B.砾质戈壁及风蚀地提供了丰富沙源C.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D.黄土高原土壤受风力作用吹拂至此3.全球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沙尘暴事件发生频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①湿度增大,沙面黏滞性增强②降水减少,地表补给水源减少③气温升高,地表蒸发量增大④风速减小,沙尘释放动力减弱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D2.B3.B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河西走廊地区东西部之间在沙丘地貌演化上的差异,受控于区域尺度的主导风系,输沙风向控制着区域近地表的输沙过程进而控制着沙丘的走向和移动。图中河西走廊东西两侧沙丘走向存在差异,西北侧沙丘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东北侧沙丘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故河西走廊西北侧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侧主导风向为西北风,②④正确,故选D。第2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沙丘往往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或散布于绿洲边缘。绿洲边缘流动沙丘主要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中的绿洲边缘的砾质戈壁及风蚀地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引起风沙堆积而形成,B正确;绿洲内部固定的灌丛沙堆植被被破坏,应该导致绿洲内部沙丘的形成,而非边缘地区,排除A;废弃的沙质干河床受风力吹扬起沙符合沿着干河床断续分布的规律,排除C;由沙丘走向可知,该地盛行风向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黄土高原位于其东南侧,该地的沙源不来自黄土高原,排除D。选B。第3题,全球变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亚洲夏季风势力增强,导致降水增加、相对湿度增大,使得沙面的黏滞性增强,导致沙尘暴事件的发生频率降低;风速减小,沙尘释放动力减弱,沙尘暴事件的发生频率降低,①④正确;而地表补给水源减少和地表蒸发量增大会进一步加剧干旱,增加沙尘暴事件的发生频率,排除②③,选B。(2023·山东枣庄模拟)雅鲁藏布江横贯青藏高原南部,该流域的河谷地带风沙地貌广泛发育。图1示意流域内不同区域风沙沉积面积与海拔的分布状况,图2示意流域内不同区域河谷宽度与年降水量的变化状况。据此完成4~5题。4.据图1、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谷越宽,风沙沉积面积越大B.河谷自西向东变宽,降水增多C.海拔越高,风沙沉积面积越大D.河谷自西向东变窄、海拔降低5.与马泉河段相比,米林宽谷风沙沉积面积小的主要原因是()①河谷较窄②降水较多③坡度较缓④海拔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4.D5.A解析第4题,根据图1中海拔变化趋势可知,马泉河段位于上游,米林宽谷位于下游。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流,故从马泉河段到米林宽谷也为自西向东。结合图1、图2可知,自西向东随海拔下降,河谷变窄,降水增多,B错误、D正确;根据图1、图2可知,拉萨—桑日段到日喀则段,海拔升高,河谷变宽,但风沙沉积面积变化不大,A、C错误。第5题,由上题分析可知,风沙沉积面积与降水多少和河谷宽窄存在一定的关系。与马泉河段相比,米林宽谷位于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河段,年降水量较大,风沙作用较弱,所以风沙沉积面积较小,②正确;米林宽谷河谷较窄,且降水较多,河流侵蚀能力较强,所以推测该处可能坡度较陡,风沙沉积空间有限,导致米林宽谷风沙沉积面积较小,①正确,③错误;一般来说海拔越低,越有利于风沙沉积,与题意不符,④错误。故选A。(2024·河北保定模拟)风速放大率是指沙丘离地某高度风速与迎风坡坡脚离地相同高度风速之比,贴地层的风速大小直接影响风沙的堆积和侵蚀,其中迎风坡坡下至丘顶外力作用有差异,栅栏对风速和输沙量都有明显影响。下图为“西北地区沙坡头某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风速放大率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6.迎风坡的形态变化是()A.变陡B.变缓C.变长D.变短7.相比较有栅栏的影响,有栅栏时背风坡沉积颗粒的大小与厚度分别是()A.更粗更厚 B.更粗更薄C.更细更厚 D.更细更薄答案6.B7.D解析第6题,材料表明,贴地层的风速大小直接影响风沙的堆积和侵蚀。读图可知,在离地同一高度,迎风坡坡下风速放大率最小,丘顶风速放大率最大,迎风坡中风速放大率居中,因此丘顶风速大而侵蚀作用更强,迎风坡下风速相对较小,堆积作用更强,导致坡度变缓,故选B。第7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栅栏会降低风速、阻隔风沙搬运,所以有栅栏时,背风坡风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沉积颗粒更细、更薄,故选D。(2023·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联考)沙丘是由外力作用从物源区分选出砂粒沉积物而积累的堆积体。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的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该地河岸附近分布着规模较大的沙丘,沿岸交通干线经常受到流沙的袭扰。下图是“该地不同时间段某沙丘的纵向剖面图”。据此完成8~10题。8.推测河漫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的月份是()A.3~5月 B.6~8月C.9~11月 D.12月~次年2月9.不同位置的砂砾粒度分布基本一致,判断图示沙丘发育阶段依次是()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 D.④②①③10.为了减小沙害对周边基础设施的影响,当地应当采取()①在河流枯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②在河流丰水期水位线附近设阻沙林带③设置垂直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④设置平行于当地主导风向的阻沙栅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8.D9.B10.A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补给,且降水集中在6~9月,因此河流流量呈现出季节性变化的特点,夏季河流水位较高,淹没大面积河漫滩,秋冬季水位持续下降,河漫滩出露面积增大,直到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河漫滩出露面积逐渐缩小。综上,冬季河漫滩沙丘出露面积最大,故选D。第9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沙丘面积变化伴随着河流水位的涨退,因此,推测出该地沙丘的主要沙源应当是河流挟带的泥沙。(第①阶段)河流从上游地区挟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的河床沉积,此时泥沙没于水面下方;(第④阶段)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秋冬季河流水位下降,原先处在水面下方的沙丘开始大面积裸露出来;(第③阶段)加之冬春季该地多大风,在大风的动力作用下,裸露的泥沙沿河床做反向迁徙,被迫爬升到山坡上;(第②阶段)次年,河流迎来丰水期,河漫滩再次被河水淹没并接受新的沉积,以此循环往复,沿岸沙丘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图示沙丘发育阶段依次是①④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