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树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_第1页
湖北树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_第2页
湖北树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_第3页
湖北树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_第4页
湖北树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恩施州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诗哲泰戈尔曾说过这几句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比中国文化的漂亮精神更值得珍贵的?中国文化使人民宠爱现实世界,爱惜备至,却又不致陷于现实得不近情理!他们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隐私。不是科学权力的隐私,而是表现方法的隐私。”泰戈尔这几句话里包含着极精深的观影与看法,值得我们细加考察。先谈“中国人已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隐私”。东西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隐私。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意我们理知了解的须要,一方而导引西洋人,去限制物力,独创机械,利用厚生。西洋思想最终所获着的是科学权力的隐私。中国古代哲人却是拿“默而识之”的观照看法去体验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泰戈尔所谓旋律的隐私。《论语》上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夫子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的运行,生育万物,对我们展示着天地创建性的旋律的隐私。一切在此中生长流淌,具有节奏与和谐。古以拿音乐里的五声协作四时五行,拿十二律安排于十二月(《汉书•律万志》,使我们一岁中的生活溶化在音乐的节奏中,镇定自若而感到内部有意义有价值,充溢而美。中国古代哲人是“本能地找到了宇宙旋律的隐私”。而把这获得的至宝,渗透进我们的现实生活,使我们生活表现礼与乐里,创建社会的秩序与和谐。我们又把这旋律装饰到我们的日用器皿上,使形下之器启示着形上之道,而生命的旋律。中国古代艺术特色表现在他所创建的各种图案花纹里,而中国最光荣的绘画艺术也还是从商周铜器图案、汉代砖瓦花纹里脱胎出来的呢!“中国人宠爱现实世界,爱惜备至,却又不致现实将不近情理”。我们在新石器时代从我们的日用器皿制出玉器,作为我们政治上、社会上及精神人格上漂亮的象征物。我们在铜器时代也把我们的日用器皿,如烹饪的鼎、饮酒的爵等等,制造精致,竭尽当时的艺术技能,他们成了天地境界的象征。我们对最现实的器具,赐予崇高时意义,美丽的形式,使它们不仅仅是我们役使的工具,而是可以同我们对语、同我们情思往还的艺术境界。后来我们发展了瓷器。瓷器就是玉的精神的承续与光大,使我们在日常现实生活中能充溢着玉的美。但我们也曾得到过科学权力的隐私。我们有两大独创:火药同指南针。这两项独创到了西洋人手里,成就了他们限制世界的权力,陆上霸权与海上霸权,中国自己倒成了这霸权的牺牲品。我们独创着火药,用来创建奇巧漂亮的烟火和鞭炮,使我一般民众在一年劳苦休息的时候,新年及春节里,享受平民式的快乐。我们独创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取霸权,却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地位和方向,使我们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美丽适当的自然环境,“居之安而资之深”。漆器也是我们极早的独创,使我们的日用器皿生光辉,有情韵。最近沈福文君引用古代各时期图案花纹到他设计的漆器里,使我们再能有漂亮的器皿点缀我们的生活,这是值得兴奋的事。但是要能有大量的价廉的生产,使一般人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接触趣味超群、形制美丽的物质环境,这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水平的尺度。中国民族很早发觉了宇宙旋律及生命节奏的隐私,以和平的音乐的心境爱惜现实,美化现实,因而轻视了科学工艺折服自然的权利。这使我们不能解救贫弱的地位,在生存竞争猛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漂亮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将不近情理了。我们丧尽了生活里旋律的美,变得盲动而无秩序;丧尽了音乐的境界,人与人之间充溢了猜忌和斗争。一个最敬重乐教、最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没有了音乐。这就是说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中国精神应当往哪里去?近代西洋人把握科学权力的隐私,最近如原子能的隐私?折服了自然,折服了科学落后的民族,但不愿体会人类全体共同生活的旋律美,不愿“参天地,赞化育”,携全世界的生命,而以撕杀之声暴露人性的丑恶,西洋精神又要往哪里去?(节选自宗白华《中国文化的漂亮精神往哪里去》)材料二:中国人认为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罪恶的,这对于我们西方人与中国人打交道带一种的确的好处。中国人几乎没有西方白种人那种对其他民族的人民实行集权统治的欲望。虽然中国始终战火连年,可是电国人本质上非常爱好和平。中国人也无意于强迫我们改信儒教。在我看来,一个一般的中国人即使他是一个可怜而贫困的人,也要比一个一般的英国人愉快。之所以中国人更愉快,因为中国是建立在比我们西方人更加人道、更加文明的观念基础上的。担忧定和侵略好战不仅会导致明显的罪恶,而且会使我们生活中充溢不满心情,剥夺我们生活的美妙享受,并使我们几乎丢失擅长深思的美德。我有足够的理由信任,东西方文明的沟通将使双方都能获益。中国人可以从我们西方人那里学习不行缺少的讲究最高实际效率的品质,而我们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习擅长深思的明智。(节选自伯特兰•罗素《中西文明比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泰戈尔赞美中国文化的漂亮精神,因为中国文化使人民宠爱现实,又“不陷于现实”。B.泰戈尔所谓“事物的旋律的隐私”,即宗白华所言“宇宙间生生不已的节奏”。C.宇宙旋律的隐私渗透进古人的现实生活,一方面表现在礼与乐里,一方面装饰到形下之器上。D.两大独创只用于制作烟花鞭炮和勘定风水,不能更多的利用厚生,作者为其不能物尽其用而缺憾。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瓷器玉器,还是烹饪的鼎饮酒的爵,其美丽的形式和图案说明,日用器皿不仅是好用的,还是审美的。B.文章引入沈福文制作漆器一事,其目的是证明漆器和玉器、瓷器一样,能使我们的日常“有情韵”。C.作者之所以说我们“没有了国魂”,其依据就是“一个最敬重乐教、最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生活中没有歌声与乐曲。D.罗素认为,中国人觉得支配他人是罪恶的,中国人没有对其他民族实行集权统治的欲望,也无意强迫西方人改信儒教。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古代哲人以默而识之的观照看法去体验“宇宙间节奏”的例证是(3分)A.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B.庄子主见动静与阴阳“同德”“同波”。C.孟子说“上下与天地同流”。D.荀子一贯坚持万物应顺应宇宙律动。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5.罗素曾说,“中国人能赐予我们巨大的擅长深思的安静心境”。请综合上述材料,说明罗素所说“安静心境”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秦家戏班陈玉兰①民国某年,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终,剩秦、袁两家决一雌雄。②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旗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旗飘着总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③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④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自己的权利、气概,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迟疑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⑤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阉,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阄、攀哪旗。泰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常连树都不敢上的秦班主,竟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古城门,扬长而去。⑥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到脑袋顶,一般人眼里夹都不夹,话音自是鼻子里哼出。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愧对。⑦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宠爱。秦班主不曾理他,任他叫骂。不曾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懦弱可欺,竟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⑧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也在人群中。⑨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概滂沱,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⑩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和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驰。秦班主见他技艺非常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领,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声更加悠扬响亮。⑪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⑫宁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⑬秦班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格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波涛汹涌一般。⑭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出名的“猴爬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阉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忍,解散戏班,后奔延安抗日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班主。⑮秦班主惭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⑯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格外绚丽,两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身。——选自《小说界》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督军曹锟府门前两支旗杆无人敢攀,“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意在说明攀旗杆的难度。B.以“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标准来考量,秦班主属前者,袁班主属后者。从艺术价值上论,二者不分优劣。C.当大敌当前,袁家班深明大义而谦让,选择了抵挡外侮,最终英勇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粉墨舞台上的侠肝义胆,融入民族大义的元素。D.考虑到秦家班“四五十人的饭口”,袁班主出于兄弟戏团的情义,主动放弃进曹府唱戏的机会。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既衬托了秦、袁两家实力,又与后文“为他大寿烘托气氛”形成呼应。B.描写两位班主比武时,作者接受多种描写手法,第⑨段是正面描写,第⑩段是侧面描写,现场感极强。C.小说情节推动讲究“草蛇灰线”,袁班主一句“后会有期”,为后文袁班主儿子来比武埋下伏笔。D.小说语言颇具特色,全文整散长短结合,尤其是以短句为主,既明快简洁,又不失音韵和美。8.好小说叙事讲究克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形成表达张力。当秦班主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是袁班主儿子,“只觉内心如波涛汹涌一般”。请分析秦班主困难的内心。(4分)9.小说不仅叙述了秦家班在特殊年头的经验,也呈现了袁家班的沉浮,请分析这种双线结构的表达效果。(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需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味道,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谏议大夫魏徵对曰:“古者圣哲之主,皆亦近取诸身,故能远体诸物。昔楚聘詹何,问其治国之要,詹何对以修身之术。楚王又问治国何如,詹何曰:‘未闻身治而国乱者。’陛下所明,实同古义。”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诗》云:‘先人有言,询于刍荛。’昔唐虞之理;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以圣无不照,故共、鲧之徒,不能塞也;靖言庸回,不能惑也。秦二世则隐藏其身,捐隔疏贱而偏信赵高,及天下溃叛,不得闻也。梁武帝信朱异,而侯景举兵向阙,竟不得知也。隋炀帝偏信虞世基,而诸贼攻城剽邑,亦不得知也。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太宗甚善其言。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犯难。”魏徵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破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犯难。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好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B.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C.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D.为君之道/必需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太宗”是李世民的庙号,文中“梁武帝”“隋炀帝”则分别是萧衍、杨广的尊号。B.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成为臣子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唐虞,是唐尧、虞舜的并称。尧帝,因年轻时曾被封为唐侯,所以称为唐尧;舜帝,国号叫有虞,所以称为虞舜。D.仆射,古代官职名。始于秦,汉代后职权渐重,属尚书省。至唐时,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之职。南宋后废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伤身子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声色味道,如吃喝、音乐,女色,一旦沉迷其中,就会酿成灾祸。欲望越多,损害越大。B.唐太宗认为假如要想安定天下,必需先端正自身,戒骄奢淫逸,谏议大夫魏徵与詹何都认为太宗所说的,符合古人的道理。C.魏徵认为君主应当多方面听取和接受臣下建议,不偏听偏信。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都因偏信而被蒙蔽,太宗很赞许他讲的话。D.魏徵认为新帝王的兴起,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百姓乐于推翻旧朝,四海之内都会先后归顺,是天授人与,并不是很艰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故人君兼听纳下,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必得上通也。(2)魏徵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14.本文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文中唐太宗君臣探讨了哪些为君之道,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韩潮州愈①贾岛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②头。隔岭篇章③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④老树秋。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⑤。【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②潮水:河流名,流经潮州。③篇章:指韩愈赴潮州途中创作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句。④城根:犹城脚。⑤浪西楼:潮州一处楼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的心曾与韩愈同乘兰舟,直达天南潮水的终点,表达了忠臣遭斥逐,寒士心不平,流露出深切的眷念。B.颔联说韩愈的“篇章”传到华岳,自己慰问的书信跟随着驿马出关驰过泷流,表明二人情意深厚,肝胆相照。C.颈联写途中所见。“峰悬驿路”写驿路盘山而上,极言道路险阻;“海浸城根”则说海潮浸到城脚,暗指境况凄苦。D.此诗首联写意,次联写实,三联写悬想,尾联写祝愿,而通篇又以“此心”二字为契机,书写深挚的友情。16.前人论此诗,认为尾联是照应韩愈“好收吾骨瘴江边”一语,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诗人乘小船越过茫茫江面时的情景。(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自己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羌笛是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其音凄切。唐代边塞诗中常用以表现征夫思乡的怆然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叶挺纪念馆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刚刚完成数字化展升级,展厅融合动态影像、三维数据采集和展示、雷达感应、互动触控、光影油墨等多种技术,打造由“无实物、场景化、重交互”的参观模式,引领人们()地回顾叶挺汹涌澎湃、铁骨铮铮的一生。叶挺原名叶为询,广东惠州农家(),启蒙老师陈敬如为其内名“叶挺”,意为“人要上行、叶要上挺”,有自告奋勇、挽救中华之()。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长信,抒发“振污世,起衰弱”之志。1924年,叶挺前往苏联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后,叶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后改任独立团团长,参与北伐斗争。他带领独立团进攸县、打醴陵、克平江、夺汀泗、取咸宁、占贺胜、陷武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铁军”威名由此远播,“北伐名将”享誉中外。革命紧急关头,1927年8月,南昌起义号角吹响,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成为首位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他漂泊海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际,党中心作出指示,叶挺亲自领导和组建新叫军弛聘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叶挺将军纪念园内,策马奋战、铁骨铮铮的将军雕像静静耸立,守望着祖国大好河山;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的家书朗诵、满腔热血的青春歌咏经常萦回于此。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临其境 出身 期冀 饱含深情B.身临其境 诞生 含义 饱含深情C.如临其境 诞生 期冀 声情并茂D.身临其境 出身 含义 声情并茂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际,依据党的指示,叶挺亲自领导和组建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B.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际,党中心作出指示,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C.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生死攸关之际,依据党的指示,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D.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攸关之际,依据党的指示,由叶挺亲自组建和领导新四军驰骋大江南北,再展“铁军”雄风。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5月15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共济宁市委宣扬部共同主办、中国青年报社协办的2024“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圣境实行。此前主办方已通过不同传播渠道征集“合、安、同、互”等九个候选汉字,最终确定①。山东省副省长王心富表示,(),山东将以此次“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坚决文化自信,创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永生表示,济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活动由此启程,儒家文化、汉字文化与丝路文化相互辉映、相互交融,既是“孔孟之乡”的一件盛事,更是②。发布活动上,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段玉鹏,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长伟,曲阜师范高校书法学院教授乌峰,济宁市孔孟书画院院长郑志群共同书写了“互”字。闻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对年度汉字进行解读之后,主办方还以多种形式创新表达和传播“一带一路”年度汉字“互”。情景剧《孔子遇仓颉》用生动风趣的形式讲解并描述了孔子与仓颉跨越时空相遇的故事,呈现了③,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埠是3分)A.山东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根与魂B.山东把中华文明作为自己的根与魂C.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山东孕育D.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在山东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2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依据要求写作。(60分)1.柏拉图说:“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老子·第六十四章》中也有句千古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全力以赴。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摆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照旧眼中坚决。人生不是肯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有人认为起点虽然不确定结果,但对最终的结果会有影响;也有人认为,人生重要的是留意过程,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即使失败了,也能享受过程,体验人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索。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5届高三起点考试参考答案1.D错误。作者没有表现出缺憾。2.A.正确。B,引入沈福文制漆器是为了引出下文,期盼“能有大量的价廉的生产,使一般人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接触趣味超群、形制美丽的物质环境。”C.这里的音乐指代两方面:一是音乐本义,二是象征意义,即前文粗野卑鄙,(其反面是“盲动而无序”“猜忌斗争”)D.原文是“几乎没有”3.A错误。A探讨的是世界本源。抓题干中的“节奏”,解除其余三项。4.①文章依据“总分”结构绽开论述。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1分)②总:泰戈尔对中国文化的漂亮精神的总体评价。(1分)③分:从“事物的旋律的隐私”“宠爱现实世界,又不致陷于现实”“科学权力的隐私”三方面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2分)5.①在生活的节奏中,“镇定自若而感到内部有意义有价值,充溢而美”。②以和平对心境爱惜现实,美化现实。③保有生活的旋律美,律动而有序,人与人之间信任和谐。④爱好和平,没有对其他民族实行集权统治的欲望。(随意三点得满分)6.C正确。A.既是为了说明攀旗杆的难度,还表现了曹锟的威历。B.应是袁班主属前者,秦班主属后者。D.袁班主主动退出,既有兄弟情义,又有民族大义。7.B错误。⑩段是正侧结合。8.①震惊。时隔多年,袁班主后人找上门来寻仇。②惊慌。袁少班主找上门来比武,且技艺超群,秦班主担忧自己剧团前途。③佩服。为袁少班主超群技艺折服,惊天地泣鬼神的神仙脚一时无两。④惭愧。自袁班主承让离开保定,秦班主心中有愧疚与感念。⑤欣慰。看到少班主如今技艺超群,意识到袁家班生存不会有问题,于是心中欣慰。(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给2分,答到三点即可满分)9.小说明写秦家班经验,暗写袁家班浮沉。(2分)效果:①暗线交代袁家班活动轨迹,使得小说情节充溢悬念。②双线推动拓展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从同行是冤家,到为民族大义并肩战斗,更好地表现特殊时期的社会与人性。③人物形象更丰满。通过秦、袁对比,塑造显明形象,尤其能使秦班主形象更立体。(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10.B11.A.梁武帝、隋炀帝是谥号。12.B.“昔楚聘詹何”,詹何是楚庄王时的人。13.(1)因此君主只有通过多方面听取和接受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大臣不能堵塞蒙蔽,这样下情就肯定能上达。(“兼”“壅蔽”“通”各1分,句意1分)(2)魏徵与我安定天下,担忧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定陷入危亡的境地。(“虑”“端”“践”各1分,句意1分)14.①正身修身;②兼听纳下;③戒骄逸享乐(每点1分)【译文】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做君主的法则,必需首先存活百姓。假如损害百姓来奉养自身,那就好比是割大腿上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假如要想安定天下,必需先端正自身,绝不会有身子端正了而影子弯曲,上头治理好了而下边发生动乱的事。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追求耳目口鼻之好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阻碍政事,又扰害百姓。假如再说出一些不合事理的话来,就更会弄得人心涣散,怨言四起,众叛亲离。每当我想到这些,就不敢放纵取乐贪图安逸。”谏议大夫魏徵对答说:“古代圣明的君主,也都是先就近从自身入手,才能远而推及一切事物。过去楚庄王聘用詹何,问他治理好国家的要领,詹何却用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来回答。楚庄王再问他治理国家该怎么办,詹何说:‘没有听到过自身治理好而国家会发生动乱的。’陛下所明白的,实在符合古人的道理。”贞观二年,唐太宗问魏徵说:“什么叫做圣明君主、昏暗君主?”魏徵答道:“君主之所以能圣明,是因为能够兼听各方面的话;其所以会昏暗,是因为偏听偏信。《诗经》说:‘古人说过这样的话,要向割草砍柴的人征求看法。’过去唐尧、虞舜治理天下,广开四方门路,招纳贤才;广开视听,了解各方面的状况,听取各方面的看法。因而圣明的君主能无所不知,所以像共工、鲧这样的坏人不能蒙蔽他,巧语花言也不能迷惑他。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臣,疏远百姓,偏信赵高,到天下大乱、百姓背叛,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到侯景兴兵作乱举兵围攻都城,他竟然不知道。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到各路反隋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是不知道。因此,君主只有通过多方面听取和接受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大臣不能堵塞蒙蔽,这样下情就肯定能上达。”太宗很赞许他讲的话。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答说:“国家起先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你攻破他他才倒戈,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徵对答说:“帝王的兴起,肯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护,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傲慢放纵,百姓须要养精蓄锐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旧不停,国家的衰败,经常就是这样起先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时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多次死里逃命,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定天下,担忧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定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业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