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_第1页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_第2页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_第3页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_第4页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局域网和城域网 特定要求 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15年12月目录一、工作简况 1二、编制原则 1三、编制过程 1四、标准技术内容 2五、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3六、专利 5七、性质的建议说明 5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按照国家标准2012年标准计划,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超高速无线个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国家标准(项目编号:20120562-T-469),该项目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SAC/TC28)归口。2、参与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主要起草单位:。主要起草人:。二、编制原则根据我国的毫米波发展现状,结合毫米波技术应用的特点和需求,研制了该标准。具体的编制原则如下:1、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相一致;2、紧密结合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3、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编制过程通过充分调研我国60GHz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确定研制技术方案,制定标准修订技术路线,于2013年12月基本确定标准的技术框架,开始在无线个域网标准工作组征求技术提案。经过工作组成员对技术提案充分的论证,形成标准草案。其中共召开工作组会议20余次,编辑会议7次,经过多次修改完善,2015年12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具体的工作阶段如下:1、2013年1—12月:调研我国60GHz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状况,研究国内外相关的标准,成立了项目组,提出了标准编写提纲。开始在工作组内部征集技术提案,进行标准文本的编写工作。期间召开了5次工作组全体会议。2、2014年1—12月:开始在工作组成员单位论证相关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期间召开了4次工作组全体会议和3次编辑会议。3、2015年1月—2015年6月:修改完善形成标准草案稿。3、2015年6月—2015年12月:工作组内部征求意见并召开了标准的内审会,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际上已经发布了IEEE802.11ad-2012标准。由于我国在频谱管理上的特殊性,在此标准的基础上,修改了相关的物理层技术要求,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与IEEE802.11ad-2012标准的共存。我国同时将该标准的物理层技术要求提交到IEEE,并且主导制定我国提出的毫米波标准IEEE802.11aj。标准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在59GHz—64GHz频段范围内,固定、手持以及移动站点设备的短距离无线连接的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要求。1、MAC层服务定义:给出了数据服务、安全服务、MSDU排序、MSDU格式、MAC数据服务结构的要求。2、层管理:规定了MLMESAP接口、MAC状态一般聚合功能、PLMESAP接口的服务原语。3、PHY服务说明:给出了PHY功能、PHY的服务功能。4、帧格式:给出了MAC层帧格式、个体帧类型格式和行动帧格式。5、MAC子层功能描述:给出了MAC结构、DCF、分片、分片重组、多速率支持、MSDU传输限制、HT控制域操作、控制封装操作、A-MSDU操作、A-MPDU的操作、PPDU持续时间的限制、DMGA-PPDU操作、LDPC操作、STBC操作、短GI操作、网状网协调功能、9.22块确认、无确认NoAck、保护过程、MAC帧处理、反向协议、PSMP操作、探空PPDU、链路自适应、发送波束成型、天线选择(ASEL)、空数据包(NDP)探空、Mesh转发架构、DMG媒体访问、DMGPCP/AP簇机制、CDMGPCP/AP簇机制、DMG波束成型、带有流量控制的DMG组确认、DMG链路自适应、DMG动态子载波配对、DMG中继操作、动态带宽控制机制、MLME、同步的功能描述。6、MLME:给出了电源管理、STA鉴权和关联、TS操作、块确认操作、高层计时同步、DLS操作、TPC过程、DFS过程、扩展的信道转换、无线电测量过程、DSE过程、组编址的鲁棒的管理帧过程、SA询问过程、20/40MHzBSS操作、分阶段的共存操作、共存管理帧用法、RSNAA-MSDU过程、公共的活动帧编址、在BSS外的STA通信数据帧、时序广播、管道直传链路建立、无线网络管理过程、WLAN与外部网络的交互工作过程、DMG已波束成型链路和BSS的维护、DMGBSS对等和服务发现、改变DMGBSS参数、DMGSTA的空间复用和干扰抑制、多频带操作、MMSL簇操作、DMG中继操作、静默相邻DMGBSS、DMG波束成型、DMGMAC子层参数、动态信道转移过程的说明。7、定向多千兆位(DMG)PHY:给出了DMGPHY服务接口、共用的参数、DMG控制PHY、MGOFDMPHY、DMGSCPHY、21.7DMG低功耗SCPHY、PLCP发送过程、PLCP接收过程、波束成型、Golay序列、DMGPLME、DMGPMD子层、CDMGPHY、CDMGPHY服务接口、共用的参数、CDMG控制PHY、CDMGOFDMPHYCDMGM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