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7/16/wKhkGWbY0ECAPopFAAIFVAXIe58894.jpg)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7/16/wKhkGWbY0ECAPopFAAIFVAXIe588942.jpg)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7/16/wKhkGWbY0ECAPopFAAIFVAXIe588943.jpg)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7/16/wKhkGWbY0ECAPopFAAIFVAXIe588944.jpg)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7/16/wKhkGWbY0ECAPopFAAIFVAXIe5889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2024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___________考号:
一、选择题
1.原始农业的出现是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进行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下列属于河姆
渡人生活概况的是()
A.种植粟B.制作彩陶C.半地穴式房屋D.磨制石器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思想成为封建大
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A.有教无类B.仁者爱人C.忠君守礼D.以德化民
3.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如图王羲
之的作品属于()
主
承别
逸
再
乜
<水
日一
丑
生
黄I-
制
也林
黄
兀
其
JM领
牛
天丁
年
举
次fr
炙*
胡粉
A最
今
薛
冰
氯上
弟
石
要
功
法
涛乏"<
少)
A.隶书B.草书C.楷书D.行书
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
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
5.《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
如行国中。”据此可知,元朝驿站的设置()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B.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C.扩大了元朝的疆域D.加强了全国各地的联系
6.下列年代尺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戚家军取得郑成功收康熙下令进
台州大捷复台湾攻雅克萨
I〉
1561年1662年1685年
A.开展对外交往,促进经济发展B.加强控制地方,巩固专制制度
C.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D.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7.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
“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8.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人以改天换地的豪
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会。二十八年后,
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这次“会议”()
A.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C.是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D.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9.绘制示意图有助于整体理解历史。以下示意图中的①处应填写()
A.九一八事变B.武汉会战C.淞沪会战D.百团大战
10.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
年份
(%)(%)(%)(%)(%)
195271.86.90.71.519.1
19560.10.17.353.432.3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开启了融入世界的进程,最鲜明的特
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
我国()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2.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他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兴建一座城市,各
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这段话强调了
A.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B.希腊文化向东方单向输入
C.希腊文化比东方文化更优秀D.东方文化向希腊单向输入
13.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至U“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
至U“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
内涵是()
A.人文精神B.契约精神C.法律至上D.分权制衡
14.《凡尔赛条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协定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
损失了近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
铁工业。由此可知,《凡尔赛条约》()
A.为二战埋下了隐患B.是一份公平的文件
C.维护了战后的和平D.激起了殖民地反抗
15.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针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就国际格局做
出了“一超多强”的判断。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
态局面。对“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16.历史课上提到“解放者”“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年”等关键词。据此
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B.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历程
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
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
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
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二、材料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
真正巩固而确定。此一对我民族的丰功伟业,即以汉唐盛世版图相况,亦不能与
之比拟。
——吕士朋《清代的理藩院》
材料二: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作为签约的一方,清朝第一次使
用了“中国”这一国号,而不是“大清”这一朝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的
主权。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大一统”更大程度上表达出“大统一”的含义,即大范围、大规模的
统一,具体表现为疆域、政治、文化、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统一,以及怎么看待和处理
民族关系问题等内容。清前期所宣扬的“大一统”,包含了以上两种内涵。
——《清前期“大一统”的多重内涵I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出“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
使得近代中国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的史实依据。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三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
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语言精练)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
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一定栗坚
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
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栗道,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
建立人民政权!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
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
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
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
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
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接受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
法。
2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式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回顾历史事件】
序号时间史实
①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②1775年英军在莱克星顿与当地武装村民交火
③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④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
⑤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文献)正式出版
⑥1861年俄国废除上(制度)
⑦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巴黎公社
⑧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⑨1920年▲(人物)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⑩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处依次补充完整。
【梳理历史脉络】
(2)选取以上表格中三个相关联的史实(只写序号),根据它们所反映的事件拟定主
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答题格式]
选取史实:,拟定主题:。知识结构: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居民处于新石器时代,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是磨制
石器,D项正确;种植粟,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的是半坡居民,排除ABC项。
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
正是为了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将忠君守礼思想立为封建政权的精神支柱,C项正
确;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仁者爱人是孔子的核心思
想,他希望君主能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但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已不是孔子当
时的儒家思想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以德化民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措施,
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
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
之被后人称为“书圣”,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
考试选拔官吏,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题干的
“金榜、寒窗、一举成名”都和科举制有关,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
Co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元有天下,薄海内外,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可知,元朝
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
驿站,加强了全国各地的联系,D项正确;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巩固
统一,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不能说元朝驿站的设置,实现了国家
的统一,排除A项;元代大力修筑驿站和急递铺,为元代的陆上贸易和对外联系提供
了方便,材料体现不出元朝驿站的设置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元朝统一
之以后,疆域十分辽阔,驿站的设置强化对全国各地的政治和军事管理,便于信息传
递、物资调配和军队调动,不能说元朝驿站的设置扩大了元朝的疆域,排除C项。故
选D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元未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
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倭寇为患,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
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朝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台州九
战九捷,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
初,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经过激
战,郑成功取得了大胜,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
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
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
两国东段边界问题。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领导的雅克萨之战体现了
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主题,故题干年代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
同历史主题是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
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答案:A
解析:据题干“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
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纺织业受到西
方机器工业的冲击,发展日趋艰难,A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90年代,与
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鸦片战争使民众的生活更加拮据,排除C项;民族工业初
步发展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参加会议的这些代表都是社会上还不知名的“小人物”,这些年轻
人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一心要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创立一个崭新的合理的社
会。二十八年后,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
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和浙江嘉兴南湖召开,参加者主要有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从
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
阶级政党。共产党人担负起救国救民重任,始终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
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时隔28年的1949年10月1日下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
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A项正确;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
总方针,排除B项;遵义会议是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排除C项;中共七大为
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国共合作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
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敌后战场中的著名战役有平型关大捷和百
团大战,D项正确;九一八事变是日军制造的侵华事变之一,发生在全面抗战前,排
除A项;武汉会战、淞沪会战属于正面战场上的抗战,排除B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各个方面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90%以上,私有制经
济在10%以下,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结合所学可知,从1953年起,国
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通过三大改造,生产
资料由私有制变为了公有制,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排除B项;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排除D项。故
选C项。
1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
门,逐渐发展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最后纵深发展到沿边、沿江、
省会城市等,体现了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
历程,而未涉及农村相关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对外开放历程,未涉及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各城市中希腊式的神庙、体育场等建筑也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
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兴建的城堡传播了希腊文明,并且使得
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相结合,这是文明交融的表现。亚历山大东征开创了所谓的“希腊
化”时代。这使希腊文化传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表明亚历
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强调了希腊文化的双向性。A项正确;“希
腊文化向东方单向输入”与材料“兼具了所征服地区的文化元素”不符,排除B项;材料
无法体现希腊文化比东方文化更优秀,排除C项;亚历山在各城市中兴建希腊式的神
庙、体育场与“东方文化向希腊单向输入”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认识你自己”,至广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以看出都是强调人的价
值,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强调的是人的个性,蕴含的
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西方人文精
神起源阶段的西方先哲,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故这种文明特质的内涵是人文
主义,A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契约精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排
除C项;分权制衡的原则在材料也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凡尔赛条约》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协定书。根据条
约规定,德国损失了近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
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可知,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签订了
《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过于苛刻的性质与后果,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隐患,A项正确;《凡尔赛条约》本身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和约,完全只是战胜国的一
种野蛮的分赃,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凡尔赛条约》维护了战后的和平,排除
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殖民地反抗,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A
解析:根据“在变局中,美国'一超’的地位动摇了,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
方向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处于动态局面”反映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A项正确;
新的国际格局还没有形成,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的变化,不能反映经济
全球化趋势加速,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政治格局,没有涉及经济新秩序,排除D
项。故选A项。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
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是这场运
动的领导者,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甘地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
国的殖民统治。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这
些都是亚非拉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B正确;题目中涉及的事件与资本主
义制度的扩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
C、Do故选B。
1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从事罪恶的奴隶贸易。奴隶贸
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但是使欧洲积累了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
展。题文材料“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反映
了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黑人劳动力是在美洲,B是错误的。奴隶贸
易是在新航路的开辟后,C是错误的。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是错
误的,英国资本原始积累还有殖民掠夺等途径。D是错误的。故选A。
18.答案:(1)依据:在东南地区,清政府将台湾地区纳入清朝版图,设立台湾府管
辖;在西南地区,清朝统治者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还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
管辖;在西北地区,平定准嚼尔部叛乱好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
地区的管辖;在东北地区,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与沙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
约《尼布楚条约》。
(2)观点:政治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
族国家;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加强对地方
的监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建立后创立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政治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
解析:(1)依据:依据材料“清一代的最大贡献,厥为对边疆的经营,使得近代中国
的广大版图得以真正巩固而确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台湾、西藏、新疆、东
北雅克萨等采取的措施角度进行分析,所以,清政府在东南地区将台湾地区纳入清朝
版图,设立台湾府管辖;在西南地区,清朝统治者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监
督西藏地方政务,还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在西北地区,平定准嚼尔部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置
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在东北地区,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与沙
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依据材料“具体表现为疆域、政治、文化、经济……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提
取有效信息有疆域、政治、文化、经济、民族关系等,可以从各个方面与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进行论述,如政治制度的创新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可以选取
的史实有秦朝郡县制、汉朝刺史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等,论述时要逻辑清晰,史论结
合。
例:观点:政治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
族国家;汉武帝时期创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加强对地方
的监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建立后创立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综上所述,政治制度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
重要保障。
其他观点如:经济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文化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
展等。
19.答案:(1)主张: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会议要求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
复敌占区;扫除一切障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
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