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1页
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2页
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3页
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4页
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江西省生物学高考复习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时期?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答案】A.间期【解析】在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间期的S期,确保每个新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2、下列哪一项正确描述了基因突变的特点?A.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生B.总是导致生物体表型的变化C.是可遗传的变化,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由外界因素引起D.不会改变DNA序列【答案】C.是可遗传的变化,可以自然发生也可以由外界因素引起【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永久性改变,这种改变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既可以自发产生,也可能由于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并非所有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表型的变化,而且它们也不受环境限制。3、题干: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下列哪项现象最符合“同源染色体分离”?A.染色体着丝粒断裂B.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染色体数目加倍D.染色体解旋答案:B解析: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会随着纺锤丝的牵引向细胞两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选项A描述的是着丝粒断裂,这是染色体分离的结果,而非分离的过程;选项C描述的是染色体数目加倍,这是有丝分裂的结果,而非分离现象;选项D描述的是染色体解旋,这是DNA复制的过程,与同源染色体分离无关。4、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A.物种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基因多样性D.人类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选项A、B、C分别对应这三个层次,而选项D“人类多样性”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因为人类是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而非多样性本身。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哪个时期?A.间期B.前期C.中期D.后期答案:D.后期解析: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动到细胞的相对两端,从而使细胞每一端拥有一套完整的染色体数目。随后在细胞质分裂时,这些染色体会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从技术上讲,染色体数目看起来是在后期加倍的,但实际上这是由于前一时期(S期)DNA复制的结果。6、下列哪种物质主要负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磷脂双分子层B.胆固醇C.蛋白质D.糖脂答案:A.磷脂双分子层解析: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它形成了一个屏障,允许一些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磷脂分子有一个亲水的头部和两个疏水的尾部,这种特性使得磷脂双分子层能够排斥水溶性分子,同时让小的、非极性的分子通过。虽然蛋白质也对物质的通过起到关键作用,但磷脂双分子层本身即赋予了细胞膜基本的选择透过性。胆固醇和糖脂虽然也在膜结构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但它们不是选择透过性的主要决定因素。7、题干: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B、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的细胞核。C、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需要消耗氧气。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照。答案:A解析:光合作用确实是植物在光照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这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定义。选项B错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细胞核。选项C错误,光反应阶段需要光照,并且产生氧气。选项D错误,暗反应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是暗反应所需的能量和还原剂。8、题干: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所有生物的遗传。B、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揭示了生物遗传的规律,但只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C、基因的分离定律说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分离。D、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指出所有基因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确实说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中分离,这是孟德尔第一定律的内容。选项A错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但不是所有生物。选项B错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选项D错误,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指出某些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但不是所有基因都如此。9、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静态结构B.生物膜上没有蛋白质,仅由磷脂构成C.生物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动态结构D.生物膜是细胞内部的一种固体屏障答案:C解析: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等分子构成的动态结构,能够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选项A错误,因为生物膜是动态的;选项B错误,因为生物膜上含有蛋白质;选项D错误,因为生物膜不是固体屏障,而是具有流动性。10、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在植物的叶片中进行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葡萄糖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光合作用不受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选项A错误,因为光合作用不仅限于植物的叶片,某些藻类和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选项B错误,因为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和葡萄糖,还有其他有机物;选项D错误,因为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11、题干:在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膜由磷脂双层构成,蛋白质均匀分布其中B.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磷脂作为支撑结构C.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嵌插或贯穿其中D.生物膜由一层磷脂分子构成,蛋白质仅作为装饰答案:C解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嵌插或贯穿其中,起到传递信号、催化反应、运输物质等重要作用。A、B、D选项的描述与生物膜的实际结构不符。因此,正确答案是C。12、题干: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表达调控发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B.基因表达调控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实现C.基因表达调控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D.基因表达调控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无关答案:D解析:基因表达调控是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它发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可以通过调控转录因子来实现,并且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D选项错误,因为基因表达调控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生物体适应环境、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因此,正确答案是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生物多样性只存在于生物体内,不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答案:AC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因此选项A正确。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生物体内,也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多样性,因此选项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确实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因此选项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地球生物圈的稳定,而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选项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C。2、以下关于酶的描述,正确的是:A、酶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B、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C、酶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但本身在反应中不发生变化D、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答案:ABCD解析: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因此选项A正确。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pH值都会使酶失去活性,因此选项B正确。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本身不发生变化,只是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因此选项C正确。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因此选项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ABCD。3、题干:以下哪些属于生物学的分类单位?()A、物种B、界C、种群D、个体答案:A、B、C解析:在生物学中,物种、界和种群都是分类单位。物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界是生物分类中最高的一级分类,而种群是生物学中用于描述同种生物在一定地区内的总体。个体不属于分类单位,它是生物学中描述单个生物个体的概念。因此,正确答案是A、B、C。4、题干:以下哪些现象属于生物的应激性?()A、植物向光性B、动物趋利避害C、动物迁徙D、植物生长答案:A、B、C解析: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植物向光性是指植物对光线的刺激做出的生长反应,动物趋利避害是指动物对有利于生存的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动物迁徙是动物对环境变化或季节变化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植物生长虽然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但不属于应激性。因此,正确答案是A、B、C。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描述:以下是一段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描述,请根据描述回答问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是驱动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物种分化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机制。达尔文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的适应性特征,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观点。自然选择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物种内部的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其次,这些差异导致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表现差异;再次,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个体之间存在生存竞争;最后,那些在生存竞争中表现更好的个体,即适应性更强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将有利于生存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问题:1.自然选择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导致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表现差异?2.为什么适应性更强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3.自然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何影响?答案:1.个体在生存和繁殖上的表现差异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导致的:遗传差异: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的基因组合,这导致了它们在生理、行为和形态上的差异。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资源有限,个体需要竞争这些资源,环境因素如食物、栖息地和配偶等都会影响个体的生存和繁殖。2.适应性更强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的原因:适应性强的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生存能力更强,能够更好地获取资源,避免天敌,因此生存下来的可能性更高。适应性强的个体在繁殖过程中能够产生更多的后代,这些后代继承并保留了有利于生存的特征,从而增加了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3.自然选择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有以下影响:自然选择促进了物种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因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特征在自然选择中被保留下来,导致物种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多样性增加。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物种分化为不同的亚种甚至新物种,增加了物种的总数和多样性。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自然选择理论的理解。通过分析自然选择的过程,考生需要识别出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因素,解释适应性个体生存的原因,以及自然选择如何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正确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有深刻的理解。第二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某种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1.将100粒种子随机分成5组,每组20粒;2.将5组种子分别放置在温度分别为10℃、20℃、30℃、40℃、50℃的条件下;3.保持其他条件一致,如光照、水分等;4.5天后,统计每组的发芽种子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发芽种子数(粒)发芽率(%)1052520105030189040126050315问题: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提出一种改进实验的方法,以减少实验误差。答案:1.温度对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20℃-30℃),种子发芽率较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发芽率逐渐降低。具体来说,在10℃时,发芽率为25%;在20℃时,发芽率为50%;在30℃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0%;在40℃时,发芽率为60%;在50℃时,发芽率为15%。2.改进实验的方法:增加样本量:提高每组种子的数量,如每组增加至50粒,以减少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设置重复实验:对每个温度条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减少实验误差。控制其他变量:确保实验过程中光照、水分等条件保持一致,避免其他因素对发芽率的影响。使用更精确的温度控制设备:使用控温箱等设备,确保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延长观察时间:观察时间从5天延长至7天或更长,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解析:1.本题要求分析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考生需要根据实验结果表格中的数据,结合生物学知识,分析温度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规律。2.改进实验的方法部分,考生需要根据实验原理和常见实验误差,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第三题题目:以下是一组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实验数据:实验组对照组植物净光合速率(mg/(g·h))10.5植物呼吸速率(mg/(g·h))5.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g/m²)2.5土壤有机质含量(%)3.5问题: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植物呼吸速率上的差异,并解释可能的原因。2.结合实验数据,说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可能产生的影响。3.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种可能的环境因素,解释其对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答案:1.实验组植物净光合速率(10.5mg/(g·h))高于对照组(8.0mg/(g·h)),而植物呼吸速率(5.0mg/(g·h))也高于对照组(4.5mg/(g·h))。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可能是由于光照、水分、CO2浓度等环境因素优化导致的。同时,较高的呼吸速率可能表明实验组植物的新陈代谢更为旺盛。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实验组中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实验组中植物残体和根分泌物较多,为微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有机物质。微生物的生物量增加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3.一种可能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有显著影响。较高的温度可能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植物的呼吸速率。因此,温度可能是一个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的重要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功能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能力。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学生需要分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同时,学生还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可能的环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正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土壤微生物和有机质等概念有扎实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第四题【题目】假设某研究者对某种植物进行遗传学实验,得到了以下结果:1.实验材料为纯合的黄色种子(YY)和纯合的绿色种子(yy)。2.通过自交实验,发现F1代全部为黄色种子。3.将F1代种子种植后,发现F2代种子中黄色种子与绿色种子的比例为3:1。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该植物的遗传规律是什么?请简述理由。(2)如果将该植物进行测交实验,预测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3)如果将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预测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答案】(1)该植物的遗传规律为“分离定律”。理由:自交实验中,F1代全部为黄色种子,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F2代中黄色种子与绿色种子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2)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Yy):绿色种子(yy)=1:1。(3)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YY):黄色种子(Yy):绿色种子(yy)=1:2:1。【解析】(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植物遗传规律为“分离定律”。因为在自交实验中,F1代全部为黄色种子,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F2代中黄色种子与绿色种子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2)测交实验中,将F1代(Yy)与隐性纯合子(yy)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子代中Yy与yy的比例为1:1,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Yy):绿色种子(yy)=1:1。(3)杂交实验中,将F1代(Yy)与另一纯合子(YY或yy)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子代中YY、Yy和yy的比例为1:2:1。因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种子(YY):黄色种子(Yy):绿色种子(yy)=1:2:1。第五题题目:以下是一种关于生物进化理论的描述,请分析其正确性,并指出其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