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_第1页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_第2页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_第3页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_第4页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及改进策略——议学生综合服务楼小广场空间学生综合服务楼小广场(后文称“小广场”)是我校最大的校园公共空间,其地理位置、周边功能性建筑、场地设计情况具有特殊性。近日北方工业大学“校训树”雕塑揭幕仪式在小广场隆重举行。标志着我校最大的主题性雕塑完成。使我校最大的校园开放空间功能又得以完善。通过对城市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对笔者导师论文的研究,笔者获悉。很多“对公共空间使用状况最好的评论均建立在第一手观察基础上,扎根于对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观察中。”笔者采取观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小广场空间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一、研究对象现状概况小广场位于我校学生综合服务楼西侧,因而得名学生综合服务楼小广场。其北侧和南侧均为学生公寓区,西侧为学校中心绿地毓秀园,东南侧与服务楼学生五食堂毗邻。根据以下图1和图2所示,可以看出小广场周边用地的空间关系和用地性质。图1小广场及周边平面图图2小广场周边用地性质一个区域的人流、使用和意象等情况往往与周边建筑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笔者对小广场周边建筑的功能、活动人群及人群数量等具体数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调查。其具体调查情况如下表所示。小广场建筑群综合分析建筑建筑层与小广场位置关系功能主要活动人群人群数量学生三公寓南侧学生住宿学生拥挤学生四公寓西南侧学生住宿学生拥挤学生综合服务楼学生一食堂东侧学生用餐学生拥挤学生二食堂学生用餐学生拥挤团委办公教师稀少学生服务中心学生服务学生一些教工食堂教师员工用餐教师、员工较多综合服务楼学生五食堂东南侧学生用餐学生拥挤海陆天打印室打印照相学生为主较多校园超市小型商业学生为主较多教工活动中心教师员工活动教师、员工稀少学生浴室学生沐浴学生较多洗衣店南侧干洗学生为主一些理发店南侧理发造型学生为主一些红叶公寓东北侧留学生住宿留学生一些学生十一公寓北侧学生住宿学生拥挤学生六公寓西北侧学生住宿学生较多照片1小广场全景图(西侧拍摄)照片2小广场全景图(东侧拍摄)图5正午人行流线分析图及聚集点图6傍晚流线及聚集点分析图3.公共空间的形态与边界分析在城市设计理论课程中曾经提到“边界效应”,即大多数人更喜欢或站或坐在公共空间的边界,逗留在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临界面。对一个成功的场所而言,边界的设计是最重要的元素,边界宜处理成有厚度或容积的场所。从边界角度来看,前文中提到的布置在广场与毓秀园的边界上的座椅,设置是较为合理的,对于课间、傍晚等休闲时段,人们在此放松休闲。但是这些座椅布置在进入广场的出入口附近,当到了午间、下课高峰时段,休憩者受到大量穿行的行人的影响,缺乏休憩安坐的安全感和私密性也被带动穿行起来。从构图上看,广场的空间形态比较完整,具有强烈的轴线与几何性,但其边界的处理不理想,仅以有限的几棵树木和几个灯柱作为人行道与广场的边界,缺乏限定而使广场形态模糊欠缺场所感。从建筑界面来看,广场周围建筑形态不一,建筑风格界面色彩杂乱无章。三公寓、四公寓、六公寓为多层建筑,灰黑色界面;十一公寓、学生综合服务楼建造年份较近,灰白色界面;红叶公寓,综合楼为多层建筑,白粉色界面。在标志性建筑调查中,多数被访者对周边建筑缺乏印象,认为建筑色彩灰暗杂乱,广场本身的色彩亦单调(夜景靠几个灯柱也营造不出氛围),植被、铺地配置简单化。广场虽然具有强烈的几何形态,且具有标志性的纪念碑,但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照片8校训树与其他背景建筑颜色照片9游人对于建筑色彩印象灰暗杂乱四、研究对象改进策略首先,从舒适性角度下。笔者建议增加带有遮阳设施的座椅,并且通过一些空间位置的改造,提高座椅抗寒防风能力。同时改善广场的绿化及树种配置,适当增加一些提供树荫的高大乔木与阔叶树木。其次,在社会性下。笔者建议通过提高广场的文化品位和引入时尚元素吸引游人留驻休憩赏玩。增加譬如我校文化节、国际文化交流展览之类的活动。另外,鉴于北京室外天气的特殊性建议针对不同季节、时段的使用需求增加广场的文化活动。同时增加公共雕塑及环境艺术设施,以浮雕、壁画、小品等提升文化气质。再次,在交通方面,建议在小广场人流密集的东南口改变其空间形态,拓宽道路尺度,以改善拥挤的交通状况。同时,根据各个时段人员穿行小广场的流线改善铺装方式,在地面上暗示行人场地道路的组织系统。另外,在私密性方面建议改善休憩区的空间围合,形成不同的私密等级,适应匿名交往、亲密交往、独处及隐居等不同的休憩模式,适应东方文化及心理背景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最后,在空间形态与边界方面建议改善广场与人行道的边界处理。前文提及边界宜处理成有“容积”的场所,因此建议在边界处适当增加过渡性景观或设施,以提高整个用地的场所感和空间感。并进一步改善景观设计,提供视觉的愉悦。当边界变得更具吸引力时,广场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至于广场周边的主要建筑界面,在可能的情况下宜进行整体更新,包括建筑色彩、细部以及夜晚的人工照明,应与广场形成和谐的整体意象。参考文献:1、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兼议西单文化广场的空间意象,张伟一、梁玮男,2007.3,北京规划建设2、北京城市的开放空间和景观设计——以王府井商业街为例,王灵姝、张伟一、马欣,2007.8,城市问题3、主题型开放式商业区开放空间分析,苏红、张伟一、王珺,2012.1,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