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0F/wKhkGWbYSjeAYDpjAAKtS5YXXqU856.jpg)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0F/wKhkGWbYSjeAYDpjAAKtS5YXXqU8562.jpg)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0F/wKhkGWbYSjeAYDpjAAKtS5YXXqU8563.jpg)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0F/wKhkGWbYSjeAYDpjAAKtS5YXXqU8564.jpg)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0F/wKhkGWbYSjeAYDpjAAKtS5YXXqU8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鞍山市海城市八年级(上)开学考历史测试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共30分)本题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D.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历史史实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是对大运河开通意义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B项正确;“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对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雍正帝时设立了军机处”是对军机处设立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北通逐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材料反映出隋朝大运河()A.巩固了隋朝对边疆的统治 B.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C.利用了南北自然地形趋势 D.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北通逐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意思是大运河往北可以通到北京经营渔业,往南可以通到扬州经营运输,大运河的利用价值是很广的,表明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大运河对边疆统治的巩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运河的价值,没有涉及大运河对南北地势的运用,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没有相关内容能反映大运河增加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排除D项。故选B项。
3.优秀的诗歌自古以来就是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诗句描写的社会现象出现在()诗句一: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诗句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A.隋文帝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可知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唐玄宗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和宋璟为宰相,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C项正确;隋文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开皇之治,排除A项;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排除B项;唐玄宗统治后期不理政务,朝政腐败,已有重大危机,排除D项。故选C项。4.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重要目标,隋唐时期的主要阶段(时代)特征是()A.中外交往与冲突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繁荣与开放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特别是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密切、声名远播四海,可以总体概括为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中外交往与冲突无法体现隋唐经济的繁荣,概括不恰当,故A项与题意不符;B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指的是明清时期,故B项与题意不符;D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指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故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C5.“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体现了北宋的政治特点是()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重文轻武 D.外戚干政【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和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未朝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因此,北宋的政治特点是重文轻武,C项正确;藩镇割据是五代十国的政治特点,排除A项;题意中未体现宦官专权,排除B项;外戚干政也未体现在题意之中,排除D项。故选C项。6.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下列与宋太祖开国相关的事件是()A.杯酒释兵权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朱温建后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B项正确;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朝初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朱温建后梁标志着唐朝的灭亡,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黑暗的历史时期,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但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的增长……材料从整体上体现出该阶段的特点是()A.藩镇割据的延续 B.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凝聚力C.政权分立中孕育着统一 D.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五代十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动荡黑暗的历史时期,本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表明这一时期是政权分立的时代,根据材料“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且统一因素在不断的增长”表明政权分立中有统一的因素,C项正确;藩镇割据的延续表述不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排除B项;材料叙述是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统一因素,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是中国古代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统计表,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比例4%17.2%24.5%461%A.小农经济瓦解 B.科举制的推行C.学术文化下移 D.主流思想变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古代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统计表,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隋朝以后,中国古代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突然增加,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仕途被世家大族垄断,到东晋时只占4%。隋炀帝创立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北宋进一步改革科举制,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促进了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无法体现小农经济瓦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促进了寒门子弟在入仕群体中所占比例增加,无法体现学术文化下移,排除C项;东晋到宋朝,儒家的主流思想并未变更,且材料表格中不涉及主流思想变更,排除D项。故选B项。9.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甚至使中原文明遭受了沉重打击和破坏,但它仍具有历史进步性。其主要依据是()A.开拓边疆,恢复经济 B.政策开明,推行新政C.讨伐暴政,深得民心 D.结束分裂,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元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汉族人民遭受了残酷的屠杀和压迫,甚至使中原文明到了沉重打击和破坏,但它仍具有历史进步性”和所学可知,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历史进步性的依据是元朝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非由于开拓边疆,恢复经济,排除A项;政策开明,推行新政与元朝不符,排除B项;讨伐暴政,深得民心与元朝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群山转翠半已春,岳王庙前渐游人。风波亭外臣子恨,西子湖畔武穆魂。重整河山终是梦,精忠报国只羁身……”下列事件与诗中“臣子”有关的是()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D.兖州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岳王庙”“风波亭”“精忠报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中“臣子”是指岳飞,与岳飞有关的是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岳飞率领南宋军民英勇抗击金军,曾经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C项正确;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之间订立的协议,排除A项;宋夏议和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议和,排除B项;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时,排除D项。故选C项。11.从下列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朝代:汉朝朝代:北魏朝代:唐朝朝代:元朝人物:张骞人物:孝文帝人物:文成公主人物:张骞通西域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唐蕃和亲回族的形成A.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B.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对外的交往与进步 D.经济的繁荣与昌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使中原同西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加强了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文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使得藏汉之间的友好关系得以建立,并绵延至今,加深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回族是由中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是元朝民族融合的表现。所以题干中四个事件都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与交融,A项正确;题干中四个事件共同作用是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交融,未体现国家统一,排除B项;题干中四个事件共同作用是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交融,未体现对外交往,排除C项;题干中四个事件共同作用是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交融,未体现经济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12.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洋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结束这一局面的事件是()A.朱温建立政权 B.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C.元朝统一全国 D.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洋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铁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草原的混乱局面,B项正确;朱温建立政权标志着唐朝灭亡,排除A项;13世纪,元朝统一全国,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排除C项;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排除D项。故选B项。13.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据此说明清朝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可知意思是我们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不希望借助外国人和我们互通有无,同时清朝统治者又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的侵犯,所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D,排除B;AC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14.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猜猜他是谁()A.李自成 B.张献忠 C.高迎祥 D.努尔哈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A项正确;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但没有提出“均田免粮“口号,也没有建立大顺政权,排除B项;高迎祥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1636年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受俘而死,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一本史书,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该史书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B符合题意;《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A排除;《天工开物》是关于手工业方面的,C排除;《本草纲目》是药学巨著,D排除。故选择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包括3小题,共40分16.唐、元、清时期,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采取了哪些方式?请写出两方面(不许原文抄袭,要概括说明)。文成公主入藏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材料二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在西南地区,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上述两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时的琉球是指今天哪里?澎湖巡检司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材料三乾隆时期,大、小和卓发动了分裂祖国的叛乱。叛军一度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区。——摘编自林葳、达日玛扎布编著《你不可不知的2500条历史常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4)唐、元、清中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答案】(1)方式: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机构;册封首领(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和亲。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地方:台湾。意义:加强了对台湾和西藏的管辖(有利于对台湾、西藏的管理)。(3)原因:清朝军队强大(国家强大、有能力平定叛乱);人民支持(有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
(4)作用:巩固了国家统一。
【解析】【小问1详解】方式:根据材料一“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可得出,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等)机构;根据材料一“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可得出,册封首领(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根据材料一“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得出,和亲。作用:根据材料一“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得出,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小问2详解】地方:结合所学元朝时期对琉球的管理可知,琉球是指今天的台湾地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理。意义:结合所学元朝时期对琉球和西藏地区的治理可知,两者都加强了对台湾和西藏的管辖(有利于对台湾、西藏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小问3详解】原因:结合所学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从清军的角度、当地人民的支持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清朝军队强大(国家强大、有能力平定叛乱);人民支持(有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小问4详解】作用:结合所学唐、元、清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可知,唐朝、元朝和清朝时期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边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巩固了国家统一。1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图说历史”的方式开展“中国古代文明微型系列展”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研学任务。任务一:图说帝王(1)将上述人物图片按历史时序排列。(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图片A的统治者进一步完善了什么政治制度?经济方面,鼓励发展什么行业的生产?历史上称他的统治时期为什么?图片B的统治者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3)图片C的统治者在中央削弱了哪一官职的权力?实行了什么政策?(4)以上统治者的治国举措,给我们哪些启示?任务二:图说科技(5)图A的人物是平民毕昇,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朝代?他的成就是什么?(6)图B是罗盘针,它在宋元时期应用在哪个方面?(7)请你写出图C的作者是谁?(8)图D的作者是谁?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任务三:图说古代工程(9)写出大运河的中心是哪里?下令开凿大运河的皇帝是谁?(10)明代长城东、西分别起于哪里?【答案】(1)排序:ACB。(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行业:农业。称为:贞观之治。贡献:统一蒙古。(3)官职:宰相。政策:重文轻武。(4)启示:国家要统一;执政者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等。(5)朝代:北宋。成就:发明活字印刷术。(6)方面:航海。(7)作者:李时珍。(8)作者:宋应星。地位:“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9)中心:洛阳。皇帝:隋炀帝。(10)分别是:鸭绿江边、嘉峪关。【解析】【小问1详解】排序:根据任务一“图A”可知是唐太宗,“图B”可知是成吉思汗,“图C”可知是宋太祖,因此按照时间排序为ACB。【小问2详解】政治制度:结合所学唐太宗的知识可知,图A唐太宗即位后,进一步完善的是三省六部制,使之可以更好的发挥出作用。行业:结合所学唐太宗的统治可知,唐太宗时期,重视发展农业,减轻人们的徭役负担。称为:结合所学唐太宗的统治可知,他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重视农业发展,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称之为“贞观之治”。贡献:结合所学成吉思汗的功绩可知,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小问3详解】官职:结所学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在中央,宋太祖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政策:结合所学北宋的统治可知,宋朝时期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小问4详解】启示: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根据上述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从国家统一、制度、农业、经济、民生等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国家要统一;执政者要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注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关心民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执政为民等【小问5详解】朝代和成就:结合所学毕昇的知识可知,毕昇是北宋是著名的平民科学家,发明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小问6详解】方面:结合所学罗盘针的使用可知,北宋末年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小问7详解】作者:根据图C关键信息“本草纲目”可知,反映的是明朝时期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的药物学宝库。【小问8详解】作者和地位:根据图D关键信息“天工开物”可知,《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名著,作者是宋应星。该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这部书后来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小问9详解】中心和皇帝:结合所学大运河的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小问10详解】分别是:结合所学明朝长城的知识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18.制度创新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取消了官吏任用的门第限制。开皇七年,隋文帝命诸州每年举送三人到中央参加秀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展班级技能培训的路径计划
- 2025年纺织染整助剂:净洗剂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纺织、服装、鞋帽批发服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锤纹漆合作协议书
- 承包合同属于劳务合同
- 关于项目延期原因的书面解释报告
- 矿山合作协议跟承包协议
- 关于办公资源调配的通知
- 中学生心灵成长日记征文
- DTA-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邯郸市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
- 2020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美国房地产市场特征、框架与周期演变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处理数据中的一些应用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11钢的表面淬火解析
- 民政局离婚协议书模板(4篇)
- 导数应用举例
- 第三讲文献的形成与流布1
- 《电力勘测设计管理制度》修编大纲
- ISO14001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