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課孝為主线备課人:教學目的: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能通過老師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對《论語》中的“孝”的思想的内容有初步理解,体會到孝的重要意义。做一种孝顺的人。教學重點: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教學难點:對《论語》中的“孝”的思想的内容有初步理解,体會到孝的重要意义。做一种孝顺的人。四、教學過程:1.談话导入:師:我們常常說,中华名族是礼仪之邦,我們有诸多的老式美德!谁能為大家列举某些你們所懂得的美德?生自由答。 師:大家都說的非常好,說了诸多的美德。阐明同學們平時也都拥有這些美德,是吗?老師為你們骄傲!師:(反复學生說過的美德)在所有的美德當中,你們认為何是最重要的呢?為何?說說你的理由!生自由答。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既然能說出来,就阐明同學們身上均有著不一样的長处!刚刚也有同學說到了“孝”,我們中国有句俗话,叫“百善孝為先”。(板書:百善孝為先)為何會這样說呢?谁能幫老師解释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師:非常好!百善,意思就是所有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就是說在所有的美德當中,孝是最首先的,也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說就是---(出示課題)“孝為主线”。2.解讀課題:神奇中文—孝。观看视频:“孝”字的演变(2)說一說:你對“孝”字的理解。(生自由答)師小結:說的非常好,孝這個字就像上面是個老人,下面是個孩子,我們可以理解為老人依托著孩子,孩子支撑著老人。是不是呢?人的毕生當中,開始都是父母照顾子女,慢慢的,伴随我們的長大,变成了子女赡养父母。组起来就是個“孝”字。你看,多么形象!除此以外,對“孝”這一中华老式美德,古人又有哪些其他見解呢?让我們一起听听圣人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是怎么說的吧!3、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鲜”、“谏”的意思(正字)。(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師:第一则是孔子的弟子有子對“孝”的見解。你覺得哪一句最重要?(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与!)你能用此外的句子体現相似的意思吗?(孝為主线/百善孝為先)第二则是孔子体現了子女面對父母有錯進行劝說時,怎样体現孝的見解。是什么呢?你覺得尚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亲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無怨。--《弟子规》)第三则是面對父母曰渐衰老,孝顺的孩子心裏的两种情绪。是什么呢?(喜和惧)為何會又喜又惧?(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观看動画《百裏负米》,思索:(1)子路是怎样孝顺父母的?(2)從故事裏,我們還明白了什么道理?(树欲静而風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六、學有所获說一說:課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则论語。或者學完課文,從中學到了什么?(生字詞,成語,句子,道理等等)七、課後作业。搜集并阅讀古代24孝故事,以备課上小组讨论;记录生活中某些“孝”的行為。第2課無违為孝备課人:一、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通過老師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能對的的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不仅仅是行為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孝為行,敬為心。二、教學重點: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教學难點:能對的的理解“孝”的含义。明白孝不仅仅是行為上的,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尊敬。——孝為行,敬為心。四、教學過程:1.导入:看图談话(出示“二拾四孝”部分图片)師:古代有某些有名的子女孝顺父母的故事。你懂得哪些?他們是怎样孝顺父母的?生自由答。師: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顺呢?我們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說的?2、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御”、“馔”等字的意思(正字)。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師:首先有两個人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給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分别是什么?(無违/唯其疾之忧)接下来,有两個學生,都来問孔子,什么是孝?孔子都没有回答,而是用了两個反問句。這些都是我們平時认為是“孝”的行為,為何孔子都用反問句回答呢?(4)師小結:其实孔子要体現的意思是,不管我們平時對父母做些什么,那怕是某些被所有人都认為是“孝”的行為,但假如在内心裏不能真正的尊敬我們的父母,那就不能算是“孝”。人們常說:孝敬孝敬。孝敬就是孝是行,敬是心。(板書:孝敬—孝是行,敬是心)只有從内心裏真正的尊敬父母,才能在行為上做到孝顺父母。(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五)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观看動画《古代的丧礼》,思索:(1)你還懂得哪些丧礼上的礼仪?(2)從故事裏,我們還明白了什么道理?(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五、“愛的天平”填写游戏
:1、課堂小节:師:我們這节課學习了什么是“孝”,真正的“孝”不光是行為上要做到,更重要的是要内心裏尊敬自已的父母。作為學生,能好好學习,在生活上少让家長操心,愛惜自已,注意自已的健康和安全,這就是我們目前能做到的“孝”。假如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些,相信我們的父母都會是快乐的!2、“愛的天平”:師:老師給大家留道家庭作业,叫愛的天平,請看大屏幕。(多媒体—愛的天平)
①规定:以昨天(星期天)為例,把父母為你做的事和你為父母做的事例举出来,看看你的天平与否倾斜得太厉害?從點點滴滴例举中体會父母的愛。
②倡仪:愛的天平假如太倾斜,你做的事情太少,孝心太轻,請加重愛的砝码。
第3課克已复礼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通過老師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懂得“巧言令色”“克已复礼”两個成語的意思,并可以精确运用。4、對《论語》中的“仁”學思想的内容有初步理解,并在現实生活中本著仁愛之心,关怀、愛惜他人。二.教學重點: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教學难點:對《论語》中的“仁”學思想的内容有初步理解,并在現实生活中本著仁愛之心,关怀、愛惜他人。四、教學過程:(一)导入同學們,通過前两課的學习,我們懂得该怎样“孝”了。孔子除了告诉我們怎样“孝”外,尚有一种最重要的思想“仁”。“仁”是孔子思想的关键,体現著孔子對人的理解与尊重。“仁”是什么呢?让我們一起来學习第三課《克已复礼》(二)新授初讀課文1、學生自由试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2、谁乐意讀一讀,請讀一讀你最喜欢的一段。(師评价)3、師带讀,讀出一字一句的韵律美。課文理解1、讀了課文,让我們再一起来理解課文。2、請學生自由讀译文,告诉老師,讀了译文,你讀懂了某些什么?3、對照译文說一說:什么是巧言令色?4、孔子认為何是仁?(克已复礼)5、“克已复礼”是什么意思?(克制自已,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6、孔子认為,怎样才能做到“克已复礼”呢?你能找到孔子的原话吗?請說一說孔子這一句话的意思。7、孔子還认為具有四种品德的人靠近仁,是哪四种品德?(刚、毅、木、讷)再讀課文1、全班齐讀課文,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2、小组比赛讀。3、請個别同學演出讀,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1、听老師讲故事:《杜甫劝吴郎》。杜甫的仁愛之心体目前哪些地方?2、你认為你身边的谁是仁愛的人?你是怎么懂得的?第4課仁认為已任备課人:一.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懂得“任重道遠”“死而後已”两個成語的意思,并可以精确运用。4.理解“仁”的思想的重要性。培养“仁愛”的精神。學會尊重人,关怀人,体贴人,呵护人。二.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三.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四.教學過程:(一)导入同學們,通過第三課的學习,我們初步理解了儒家的关键思想“仁”。今天我們接著學习,深入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二)新授初讀課文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課文理解1、請學生自由讀译文,告诉老師,讀了译文,你讀懂了某些什么?2、“礼乐”為六艺之首,但孔子却說:“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這阐明了什么?(“仁”是最重要的。)3、智者和仁者有什么不一样?4、對照译文說一說:什么是任重道遠?能造個句子吗?再讀課文1、全班齐讀課文,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2、小组比赛讀。3、請個别同學(配乐)演出讀,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听老師讲故事:《子产惠人》。子产的仁愛之心体目前哪些地方?第5課推已及人备課人:一.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理解“推已及人”的思想,學會為他人著想,体谅理解他人。二.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三.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四.教學過程1、导入。(1)背诵第4課,說說第4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解讀課題:“推已及人”。你還懂得哪些与之意思相近的詞?2、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纲”、“弋”“厩”的意思(正字)。神奇中文“焚”。(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①孔子认為实現仁义的措施是什么?你怎么理解“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②孔子“弋不射宿,钓而不纲”以及馬棚失火不問馬,阐明了什么?(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五)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自讀故事《晏子谏景公》,思索:1)景公錯在哪裏?2)假如你是晏子,你會用文中的哪句话劝谏景公?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五、思索联络。說一說:平常,我們在与父母、老師、同學相处時,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并且要學會换位思索,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索問題,顾及他人的感受。你是這样做的吗?假如是的话,給大家讲一讲详细的事例。第6課不违仁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通過老師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各则的大意。3.懂得“當仁不让”“求生害人”两個成語的意思,并可以精确运用。4、對《论語》中的“仁”學思想的内容有深入理解,并在現实生活中本著仁愛之心,关怀、愛惜他人。二.教學重點:對的、流利地诵讀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三.教學难點:對《论語》中的“仁”學思想的内容有深入理解,并在現实生活中本著仁愛之心,关怀、愛惜他人。四、教學過程:(一)导入背诵第五課,說說學到了什么?(二)新授初讀課文1、學生自由试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2、谁乐意讀一讀,請讀一讀你最喜欢的一段。(師评价)3、師带讀,讀出一字一句的韵律美。課文理解1、讀了課文,让我們再一起来理解課文。2、請學生自由讀译文,告诉老師,讀了译文,你讀懂了某些什么?3、對照译文說一說:什么是當仁不让?生活中尚有哪些事情當仁不让?4、孔子认為志士仁人會做什么事?不會做什么事?為何?5、历史上有哪些杀生成仁的英雄人物?举例阐明。(岳飞,文天祥等。)再讀課文1、全班齐讀課文,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2、小组比赛讀。3、請個别同學演出讀,规定讀出音律美、节奏美。五.拓展听老師讲故事:《求生害仁》。說說從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第7課忠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對課文中有关“忠”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忠”精神。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6課,說說第6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解讀課題:師:什么是“忠”?(忠心、忠诚等)孔子是怎么看待“忠”的呢?让我們走進今天的課文。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省”、“诲”的意思(正字)。(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第一则曾子的“一曰三省”的名言。“三”是虚指,指多次。表明了曾子的自我反省精神。其中提到為人办事要尽心竭力,即為忠。第二则是孔子對季康子為政治国的提议:要想百姓尽忠,首先要尊重他們,自身也要做好表率,并多多提拔重用人才。第三则是孔子對“忠”的另一种見解:毫無顾忌的進行劝說即為忠。如历史上著名的忠臣魏征,勇于直言劝谏君主。(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自讀故事《精忠报国》,思索:(1)岳飞是怎样体現“忠”的精神?(2)历史上尚有哪些具有“忠”的精神之人?举例說一說。(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思索联络。說一說:生活中,我們可以在哪些小事上做到“忠”?四、課後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給家長听,并給家長做老師,讲讲課文和故事的含义。第8課信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對課文中有关“信”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诚信、守信精神。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7課,說說第7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解讀課題:師:什么是“信”?(信用、诚信、信任等)孔子是怎么看待“信”的呢?让我們走進今天的課文。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輗”、“軏”“谤”的意思(正字)。3.简介“古代的車馬”。(車馬的分类,車辆的构造等)(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第一则孔子借車馬比方,表明了“信”對人的重要性。(可以請學生模仿用其他比方阐明信的重要)第二则借古人阐明正由于诚信很重要,因此不可轻易許诺。(提醒生思索:承诺之前应當怎样做?)第三则是有子對“信”的見解:任何信用和對诺言的遵守要有一种前提—承诺要符合义。(提醒生思索:哪些诺言可以不用遵守?)第四则子夏以君臣相处為例表明信任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缺乏信任,忠告會变成诽谤。(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自讀故事《尾生抱柱》,思索:(1)尾生的诚信与否值得效仿?(2)假如你是尾生的朋友,你會用文中的那句话劝說他?(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思索联络。讲一讲生活中自已或他人的诚信小故事。四、課後作业。搜集有关守信,诚信的成語或俗語。第9課宽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對課文中有关“宽”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宽厚,宽容的品质。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8課,說說第8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解讀課題:什么是“宽”?(宽容,广阔)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成語“成人之美”的意思。(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第一则孔子指出身居高位之人若不懂得宽容则是一件让人不耻的事情,阐明為人宽厚的重要。(提醒學生思索:不宽厚的人會有什么不好的後果?)第二则通過伯夷叔齐的故事阐明對人宽容,自已的怨恨也會变少。退一步海阔天空,自已也會得到快乐。第三则通過君子和小人的對比,阐明君子乐意成全他人的好事恰好是心胸广阔的体現,小人则自私狭隘。(提醒學生思索:怎么做是成人之美?)第四则表明看待他人应當愈加宽容,看待自已则应严格。体現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已的精神。(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观看视频《负荆請罪》,思索:(1)故事中,你學到了什么?(2)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思索联络。說一說:生活中,怎样做到“宽”?四、課後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給家長听,并給家長做老師,讲讲課文和故事的含义。第10課恕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對課文中有关“恕”的思想论述有初步认识,培养推已及人的情怀,遇事多為他人著想。教學重难點: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9課,說說第9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解讀課題:分析“恕”的字形:上如下心,“如心”即用自已的心推想他人的心。推已及人,将心比心,從而做到看待一切人和事要予以宽容和体谅。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准字音。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同學們對照译注的字詞,自已边讀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引导學生提問,借机解释“贯”、“唯”“加”“行”的意思(正字)。(1)神奇中文“贯”。(2)古人對“是,是的”不一样体現。(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3.老師指导:第一则曾子将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概括為“忠恕二字。“忠”就是尽心竭力為他人办事,“恕”就是将心比心体谅他人。第二则孔子评价子贡的话,阐明孔子认為主线上在于严格规定自已,不要靠比较之後才想到他人。第三则可以看出孔子更重视“恕”。由于只有以宽容的心体谅他人,自然得到他人的信任,在此基础上,再去协助他人,“忠”的实現才有人心的基础。(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自讀故事《的卢馬》,思索:(1)大将軍庾亮是一种怎样的人?(2)從他的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思索联络。說一說:有個同學常常讥笑你,让你很反感。這一次他考试不及格,很怕你讥笑,你會怎么做呢?四、課後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給家長听,并給家長做老師,讲讲課文和故事的含义。第11課安贫乐道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和故事,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试著复述故事。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詞。3.對君子“安贫乐道”的价值追求有所感悟,最求崇高的精神生活,不计较物质生活的优劣。教學重难點:1.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积累基本的文言詞,并說說讀後的感受。2.對課文中有关“安贫乐道”的价值追求有所感悟,最求崇高的精神生活,不计较物质生活的优劣。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10課,說說第10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导入第11課的學习:神奇中文“饮”。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认真看看課下注释和課後译文,看自已懂了什么,尚有什么不懂的。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老師指导:第一则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對话。子贡善于經商,是孔门弟子的首富。孔子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规定。规定他淡于贫富差异,重视道德修养。第二则记载了孔子對颜回“安贫乐道”品行的赞扬。阐明人应當為了自已的理想而追求,虽然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第三则是夫子自道,与第二则意思相近。在孔子看来,粗茶淡饭,敝衣陋居,都局限性以影响一种人的快乐。君子自有他的乐处。第四则阐明君子不在意外在条件与否简陋,都能泰然处之。更深一层,孔子认為,君子担當道义,所到之处,皆能受到感化。(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五)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1.自讀故事《原宪安贫》,思索:(1)原宪是一种怎样的人?(2)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學习小結。說說文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四、布置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給家長听,并給家長做老師,讲讲課文和故事的含义。第12課坚贞刚毅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和故事,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精确理解課文有关“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題,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教學重难點: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并背诵。精确理解課文有关“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題,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教學准备:多媒体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11課,說說第11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导入看“花中四君子”图,說一說它們分别象征了人的哪种品格?二、學习新課。(一)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讀(課件出示學习内容)。1.老師范讀課文。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學而不思则罔——讀而悟。1.认真看看課下注释和課後译文,看自已懂了什么,尚有什么不懂的。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三)古文今說洗耳听——明大意。1.加深理解文意。把古文和译文對照讀一讀(正义)。2.學生回照自已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讀的乐趣)老師指导:第一则体現了曾子弘大刚毅的气概。儒家优“内圣外王”之說。曾子的话,体現了君子坚贞刚毅的一面。第二则体現了儒家所崇尚的君子应具有刚毅精神。三軍虽众,但假如人心不一,统帅也會被杀害;匹夫虽小,但坚守其志,就能成為至强之人。第三则是孔子從大自然中悟出的道理,即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看出一种人的品性高下。君子只要有气节,志向坚定,任谁也無法变化。第四则通過仟裏馬的例子阐明一种人获得他人夸奖,不仅仅是有才學,更重要在于德行。(四)熟讀成诵過目不忘——我乐背。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個人擂台赛。(五)引經据典以史為鉴——看典故。1.自讀故事《苏武牧羊》,思索:為何夸奖苏武是一种有气节的君子?2.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三、學习小結。說說本課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四、布置作业。1.把本課背給家人听,跟家長談談自已的理解。2.写一篇曰志,談談自已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第13課君子風范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和故事,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精确理解課文各则的含义,理解儒家有关“君子風范”的丰富内涵。教學重點:同教學目的1、2、3。教學难點:同教學目的3。教學過程:一、导入。1.背诵第12課,說說第12課都告诉了我們什么?2.导入第13課的學习:看看在這一課裏面,孔子和他的學生有哪些君子的風范?二、學习新課。(一)熟讀課文。1.老師范讀課文。2.生自由讀課文。(大声讀、小声讀,個人讀或同桌齐讀)3.指名學生讀。评价(正音)。4.學生齐讀。男女生分讀。5.男生女生交叉讀,共同评议。6.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學生對著练习。7.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理解課文。1.认真看看課下注释和課後译文,看自已懂了什么,尚有什么不懂的。2.學生讀,并尝试談自已的理解。3.老師指导:第一则意义非常丰富。人不应當成為某种器具。作為君子,真正的价值体目前他致力于道,也就是對真理的追求。第二则是說君子应少說多做。第三则是讲真正的君子应當文质参半。(三)曰积月累,讀故事。1.自讀故事《君子固穷》。2.讨论: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四)有感情地朗诵課文,并背诵課文。1.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尝试背诵。全班起立,大声齐背。三、課堂小結,布置作业。把本文内容背給家長听,并給家長做老師,讲讲課文和故事的含义。第14課君子与小人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和故事,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精确理解有关“君子与小人”的辨析,立志成為新時代具有君子風范的人。教學重點:同教學目的1、2、3。教學难點:同教學目的3。教學過程:一、导入新課。師:你心目中的君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二、新課學习。(一)熟讀課文。1.听老師中速范讀課文一遍。可自由轻声跟讀。2.學生自由讀,尽量把句子讀通顺。3.學生齐讀,正音。4.分小组讀。5.提出规定: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課文。小组合作,把課文讀得精确、流利。展示讀:已經讀好的同學站起来,大声地、口齿清晰、声音响亮、流利地讀。6.齐讀,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晰,精确而流利。鼓励性评价。(二)理解課文。1.請大家對著課下注释和課後译文,理解課文内容。2.小组合作學习,談談自已對課文的理解。(三)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課文。1.理解之後,让我們有感情地把課文讀一遍。2.填空式背诵。鼓励评价。3.全班齐背诵。(四)理解故事。1.自讀故事《君子与小人》。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样的人可算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我們应當怎么做?3.试著复述一下這個故事。四、課堂小結,布置作业。1.把本課背給家人听,跟家長談談自已的理解。2.写一篇曰志,談談自已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第15課四海之内皆兄弟备課人:教學目的:1.對的、流利地朗诵課文和故事,在朗诵和背诵中体會文言文的語感、韵味,试著复述故事。2.能結合老師的讲解和課文注释,理解詞句意思和課文内容。3.理解課文中有关“交友”方式、目的等思想,形成對的的交友观念。教學重點:同教學目的1、2、3。教學难點:同教學目的3。教學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