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练习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题组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023·江苏盐城高二月考)下列对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足迹是人类对地球生态系统需求的一种衡量指标B.阅读的书可以转换为生产这些书的纸张所需要的树林的面积C.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森林面积D.每个人、每座城市、每个国家的生态足迹大小不尽相同2.(2023·云南玉溪高二期末)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小B.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C.人口负增长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3.人口问题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砍伐森林过多,林地面积锐减B.人类使许多资源变为废物进入环境C.人类活动超出环境的承受能力D.粮食生产不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4.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列有关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可以改造地球,人口可以不断增长B.人口剧增可导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C.如果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人口密度一定不变D.为了使人类与社会和谐发展,要控制人口成为负增长题组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粮食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土地荒漠化⑤环境污染⑥生物多样性丧失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6.环境污染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人们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但可以“先污染,后治理”B.必须杜绝兴建排污企业,以保护环境C.环境污染可能导致水温升高发生赤潮D.环境污染可能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7.(2022·广东揭阳高二期末)下列措施不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是()A.减少汽车使用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C.提高绿化面积D.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8.下列有关人口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缓解一种入侵生物对当地生态系统影响的最好方法是从原产地大量引入其天敌B.缓解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植树造林,采用无氟制冷剂C.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D.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导致了水体的富营养化9.(2023·河北廊坊高二期末)如图为1961~2007年间世界人口数量与生态足迹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四十几年间全球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B.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全球生态足迹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C.合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全球生态承载力D.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10.如图是梅托斯提出的“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毁林造田可能是a~b年间粮食水平增长的原因之一B.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引起粮食匮乏、自然资源衰竭等问题C.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衰竭不是造成人口下降的原因D.该模型未考虑人类的创造力和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11.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的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B.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有利于减小生态足迹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光盘行动”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12.(2023·河南郑州高二统考期中)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使用大量化石燃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如果处理不好人类活动和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人类将面临全球性水危机C.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沙漠化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D.“先污染,后治理”可协调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1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均生态足迹是指平均维持一个人生存所需要的资源和净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土地和水域面积。在具体计算中,各种资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被折算为耕地、草场、林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水域等面积。人均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就越大。材料二生态赤字/盈余等于一定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额,若该差额小于零,则称为生态赤字,若该差额大于零,则称为生态盈余。材料三如图为“我国人均生态足迹组成部分的生态赤字/盈余”。(1)结合材料,说明人均生态足迹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人均生态赤/盈的发展变化总趋势,并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可知,我国增长最快的生态足迹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从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提出降低该组分增长速度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表现为图中a曲线,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最终将表现为图中________曲线。(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______________曲线,该曲线与a曲线产生差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值)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________。(3)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第2节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题组一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C.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D.从进化角度看,生物多样性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形成的2.(2023·北京东城高二月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A.生物物种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基因)多样性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叙述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B.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C.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电子蛙眼D.我国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2种4.(2023·河北石家庄高二期末)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强题组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及保护措施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过程中没有新的物种形成B.过度砍伐、滥捕乱猎使珍贵动植物的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C.农业和林业品种的单一化会导致遗传多样性的丧失D.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也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个体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试验7.(2023·河南焦作高二检测)据报道,仅产于长江中下游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已多年不见踪迹,为保护长江生态,农业农村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措施可充分体现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长江水域将发生群落的次生演替,长江物种多样性得以提高C.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潜在价值也随之消失D.该措施更有利于提高长江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对其间接价值也有影响8.秦岭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先后在秦岭建立了2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几十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种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B.为了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可以采取措施将大熊猫分布区连接起来C.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违法建造别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9.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开垦荒地、围湖造田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粮食危机B.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对珍稀物种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属于就地保护C.通过研究蝙蝠体内的某种病毒来研发药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启东蝶湖湿地生态公园引来了多种鸟类栖居繁衍,提高了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0.如图是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C.外来物种入侵对鸟类生存的威胁比哺乳动物更大D.提高植物类群的物种丰富度有利于减缓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生存威胁压力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生物多样性C.森林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遗传多样性比较高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12.(2023·湖北武汉高二期末)2021年10月,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有利于维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B.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构成了物种多样性C.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D.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请回答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问题:(1)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连年种植单一品种会造成病虫害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2)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应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____________,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3)在城市环境治理中,要进行城市生态分区,合理分布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多方利用,加快相关产业进程,这一产业链的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023·河北邯郸高二统考期末)黄河三角洲是河海陆交互作用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河口、浅海、滩涂、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在蓄洪防旱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同时,该湿地环境宜人,是人们休闲娱乐的良好去处,这又体现了________价值。(2)湿地生态系统能够长时间保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多,营养结构复杂,从而具有较强的________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这样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__________的特征。(3)黄河三角洲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南来北往的鸟类种类达371种,数量超过600万只,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其原因是该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节生态工程题组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2023·湖北孝感高二质检)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C.“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D.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2.我国西北土地沙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A.循环原理 B.协调原理C.自生原理 D.整体原理3.(2023·河北邢台高二月考)在设计某地人工生态林时,某同学提出以下观点:①尽量增加树木种类;②可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上述观点提出时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建设原理是()A.自生原理、整体原理B.自生原理、协调原理C.循环原理、整体原理D.自生原理、循环原理4.从图甲、图乙中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地违反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A.整体原理 B.协调原理C.自生原理 D.循环原理题组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5.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是一样的,各地均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设C.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D.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6.党中央制定的“平堤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是针对下列哪项工程制定的()A.湿地生态恢复工程B.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D.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7.农业的发展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虽然产量大大提高,但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我国农村现在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越多越好B.生态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现代农业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突出8.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叙述,合理的是()A.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C.该生态工程恢复所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整体原理、协调原理D.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9.(2023·江苏苏州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生态学原理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有害生物防治要做到“应灭尽灭”,以实现永久根治B.将破碎化的栖息地连接起来,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C.生态工程秉承“人类能征服自然”的观念,改造和利用自然D.设计生态工程时往往依据某一生态学原理,就可实现生态恢复10.(2023·河北沧州高二期末)我国华北某地建立了种植业与养殖业密切结合的生态农业示范区,模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其应用的生态工程原理分析错误的是()A.用沼气满足村民的需求、实现清洁能源代替传统散煤能源遵循了自生的原理B.以饲料化、肥料化和能源化来提升种养废弃物的利用率遵循了循环的原理C.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和养殖的生物种类并实现种养平衡遵循了协调的原理D.同时实现防治环境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遵循了整体的原理11.如图为某农业生态工程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工程的设计体现了整体原理B.该生态工程中应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C.沼渣、沼液还田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作物提供有机物D.建立沼气池可提高人类对光合产物的能量利用率12.如图表示某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就图示而言,遵循的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是循环原理B.在玉米田中引种大豆并引入食虫鸟,可提高抵抗力稳定性,遵循自生原理C.此地区的玉米生态工程实现了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D.遵循自然规律,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整体原理的体现13.(2023·河北保定高二期末)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如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________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3)上述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原理、__________。14.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建设相关的问题:(1)某省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实施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2)某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沼液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3)在上述的生态工程中,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饲养多种畜禽,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布设,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4)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要求的植物,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重点突破练(四)题组一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下列关于人与自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大力植树造林是目前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C.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群落演替的方向2.(2023·河南新乡高二月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如表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产生的影响,其中不合理的是()选项人类活动对全球性生物圈稳态造成的威胁A排放CO2等大量温室气体破坏大气臭氧层,对地球生物造成灾难B大量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酸雨频发,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绿化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或丧失D污染物的排放水体等环境污染加剧,对生物造成威胁3.(2023·江苏无锡高二校联考期中)“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下降)、“碳中和”(CO2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B.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4.(2022·河北唐山高二期末)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巨大的城镇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收入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201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为人均2.9全球公顷(具体组分变化如图所示)。如果选择绿色发展道路,则中国可以在2026年达到人均生态足迹的峰值,为人均2.7全球公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最小B.碳足迹主要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等所需的海洋和森林面积之和C.草地足迹增加是由于城镇化发展对木材、薪柴的需求增加D.植树造林、绿色出行可以降低人均生态足迹题组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动植物资源和它们的基因B.模仿蝙蝠发明雷达,这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建立国家公园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措施D.酸雨、土地荒漠化、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全球性生态问题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体现了其直接价值B.不同栽培稻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完全相同,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对于维持遗传和物种多样性是必不可少的D.将各种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等属于易地保护7.“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奇异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狗尾草的水螅生物、蠕虫及依靠化学自养的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多样的奇异生物,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B.科学家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环境的稳定,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富氧土壤环境里,其数量会呈“J”形增长8.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A.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B.保护区进行麋鹿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麋鹿的遗传多样性C.1987年到1992年麋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D.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增加的原因是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题组三生态工程9.(2023·湖北黄冈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错误的是()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循环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自生原理C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协调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协调原理10.(2023·河北石家庄高二校考期中)我国思想家孟子、庄子等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景。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C.遵循“整体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也要考虑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D.将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减少垃圾产生,可以减小生态足迹11.(2022·江苏泰州高二期末)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等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综合利用工程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知识构建生态护坡,可有效减轻洪灾对生产的影响。如图为某河流生态护坡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选择适宜的植物栽植于季节性洪泛区应遵循协调原理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日照增长后鲤鱼纷纷产卵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功能D.由植被组成的护坡能减轻洪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12.垃圾实际是“被人们放错地方的资源”,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如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物质和能量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C.“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原理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13.(2023·广西梧州高二期末)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着环境资源、社会发展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最新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如表所示:2030年2040年2050年23.3%26.5%28.7%表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呈现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到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___,这将严重影响劳动力来源,导致经济衰退和加重养老负担,因此我国适时调整生育政策。(2)2015年全球多数国家气温监测显示:年平均气温较往年持续升高。如图是与温室气体有关的循环示意图:①图中B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a代表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生物圈碳循环中,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间循环。岩石圈中的碳____________(填“直接”或“不直接”)参与碳循环。②在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产者有2500kg,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________kg。③温室效应是由于以______________为主的温室气体增多,打破了生物圈中______________的平衡。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图中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字母表示)的途径,也可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减少人类对_________________的依赖。14.随着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淡水湖泊水华频繁发生。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紧急处理方法。近年来,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环保部门采用跌水充氧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沼气池,经过沼气池处理后的污水再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跌水池分多格串行,内装组合填料,借助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去除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一部分回流入沼气池,另一部分进入水耕型蔬菜池(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杀藻剂处理水华与生物修复的方法相比,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挺水植物在该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个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2)污水处理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经过水耕型蔬菜池处理后的水中,________元素明显减少;水耕型蔬菜池中还生活着其他生物类群,水耕型蔬菜池就是一个小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耕型蔬菜如水芹菜、茭白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实现了水体净化,并进一步实现了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的多层次循环利用。(3)为了检验污水处理的效果,常测定BOD5(5日生化需氧量)的值。BOD5通常指20℃下,1L污水中所含有机碳源在微生物氧化时,5日内所消耗分子氧的毫克数。若假设原来100mL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为2.1g,等价于1.8g葡萄糖的耗氧量,污水经处理后所测BOD5的值为190mg/L,则污水净化率达到____________左右(以BOD5减少的百分率表示)。(4)上述资料中应用的生态工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许可证制度
- 施工日志填写样本的格式要求
- 设计思维在医疗技术创新中的应用
- 智能科技在家校互动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
- DB4415T 50-2025黑芝麻种植技术规程
- 个人贷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亲属间房产赠与合同
- 二手建筑设备买卖合同样本
- 乒乓球馆租赁合同书范本
- 不可撤销劳动合同案例析:劳动者权益保障
- 糖尿病足的多学科联合治疗
- 小龙虾啤酒音乐节活动策划方案课件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五章运动中的中枢控制
- 财务部规范化管理 流程图
- 苏教版2023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小学作文指导《难忘的一件事》课件
- 断绝关系协议书范文参考(5篇)
- 量子力学课件1-2章-波函数-定态薛定谔方程
- 最新变态心理学课件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