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语文模拟题45一、单项选择题1.
某版高中必修教材“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江南博哥)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对该“名著导读”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______A.名著学习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应规定学生课内外均要大量反复阅读B.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C.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以迅速取得此专题的教学成果D.课内学习计划的文章足以丰富学生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名著导读可忽略正确答案:B[解析]A项,表述有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得到适当培养,不可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C项,表述有误。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引导关系到学生对名著阅读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以速度取胜。D项,表述有误。“名著导读”教学不一定花大量课时,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不可全盘忽略。
2.
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后总结了文章的语言特色,阅读后按照要求答题。
(1)用白描的手法,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2)情景交融:所描写的景物一方面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追求恬静的生活情趣,超然物外的愉快心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精妙的比喻:“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嫌弃和对误入官场的痛心。“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比喻形象贴切,使诗人的心情得以展现,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4)语言朴素自然,随手写来,明白如话,但并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评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比喻的修辞手法含蓄而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B.极具特色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C.学生的理解水平还比较低,对于这种高水平的总结还无法透彻地理解D.朴素自然的语言平易近人,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情感距离正确答案:C[解析]C项,表述有误。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归园田居》语言朴素自然,明白如话,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通俗易懂,所以C项评析不准确。
3.
学习校本课程“有趣的对联”时,学生梳理下列四副对联所赞美的历史人物。下列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是______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鹊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正确答案:D[解析]第①副对联中,“为闻庐岳多真隐”出自苏轼的《次韵道潜留别》,表现了苏轼的旷达胸怀;“别有天地非人间”出自李白的《山中问答》,抒发了李白隐居生活的情趣。第②副对联中,“秦”指陕西,“蜀”指四川。“十年幕府悲秦月”描写的是杜甫落第后,滞留长安(陕西西安)十年,献赋上书,干谒赠诗,希望得到汲引的经历;“一卷唐诗补蜀风”是把杜诗和《诗经》相提并论,因为杜诗中有许多名篇是在蜀、秦写成的,而《诗经》中并无蜀风,该诗句意在说明杜诗可补其缺。第③副对联是杜甫对李白的描写,“世人皆欲杀”出自杜甫的《不见》;“醉来天子不能呼”对应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写李白饮酒的诗句。第④副对联中,下联的“春水群鸥”出自杜甫《客至》中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两句,且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对联中“野老”指杜甫。故②④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4.
阅读《雨巷》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近几年在优质课评选中听过不少老师讲过这篇诗歌,但大多数老师把时间用在分析“雨巷”“我”“丁香”“油纸伞”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及诗歌的主题思想上。虽说这样的设计并无不妥,但总感觉这样的课过于理性,对文本的解析过于清晰,诗的韵味大打折扣。而赵老师深谙诗歌创作鉴赏的规律,所以他的课堂很注重情境氛围的营造。在舒缓忧伤的轻音乐中,老师如诗的导语一下子将学生引入了诗的境界:“暮春时节,烟雨江南,有道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漫步江南的小巷,你的耳边安静了下来,只有细丝般的丝雨摩挲青石板的声响,这个时候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什么样的思绪?撑一柄油纸伞,化身多情的江南才子,这节课我们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品一品那番韵味。”在展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后(课前学生已充分预习课文),通过大屏幕展示两幅丁香的图片,两首描写丁香的古诗,寥寥数语就厘清了丁香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进而归总出越是美的东西越容易凋谢的哲理,通过流星、昙花、海市蜃楼、梦等例子加以印证。问题的处理不蔓不枝,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诗歌教学应在情境渲染下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感情B.情境教学法是诗歌教学最主要的教学方法C.诗歌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D.语文课是开放的,同一内容可从多角度解读正确答案:C[解析]诗歌教学中分析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描写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感情,从而领会诗人要表达的主题,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难点。
5.
修辞专题教学中,教师策划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比赛,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判断通感修辞使用正误的情况。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感修辞手法的是______A.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B.大学同学的时候,他老远看见我们脸就涨红,愈走近脸愈红,红得我们瞧着都身上发热难过(钱锺书《围城》)C.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有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鲁迅《祝福》)D.无论哪一首激动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听过,哪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吴伯箫《歌声》)正确答案:D[解析]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A、B、C三项均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6.
阅读有关语文的情感教育的论文,按照要求答题。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社会有更理性的理解。
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的诸子散文单元后,我就利用课外语文活动,举办了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除介绍了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外,还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自觉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又如,在教学新教材《内蒙访古》一文时,我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报道:成千上万蒙古野驴因外蒙古生存条件的变化,进入我国内蒙古阴山一带的乌拉特旗,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保护。我当天就结合《内蒙访古》的教学,由地理环境的介绍切入,告诉学生这一消息,使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更加深了环境保护意识。
对上述观点的相关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语文教学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B.教师因循守旧是目前语文教育缺乏情感性的根本原因C.这种思考真正体现了语文教育应该有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D.让学生从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是目前语文教学当务之急的工作正确答案:B[解析]B项,表述有误。语文教育存在着多种问题,导致语文教育缺乏情感性的原因有多种,教师的因循守旧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根本原因。
7.
阅读《琵琶行》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首先,学生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跟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其次,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四自然段后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关注学生需要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
对上述教学反思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教学方法B.朗读需要有层次,对内容的理解需要由浅入深C.诗歌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品读D.课堂需要互动,而互动的方式就是提问正确答案:D[解析]提问只是课堂互动的方法之一,其他互动方式如情景设置、分组讨论、指导阅读等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
8.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时,教师举例说明成语使用的注意事项。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______A.奶奶在城里待了许多年,很少出门,从不逛街。有一次乡下的亲戚来了,她竟然毛遂自荐,要带他们上街去玩B.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C.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与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D.植物也有“喜怒哀乐”,养植物跟养宠物一样,对它经常给予关爱,让它“心绪”良好,它就会投桃报李,令你心旷神怡正确答案:C[解析]A项,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B项,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C项,睚眦必报:像被人瞪了一眼那样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心胸极其狭窄。成语使用与语境不符。D项,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比喻友好往来。
9.
教学《苏武传》时,教师赞扬苏武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并列举很多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下列诗句与民族气节相关的是______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正确答案:C[解析]A项,是关于友谊的诗句。B项,是关于品格的诗句。D项,是关于思乡的诗句。
10.
阅读《归去来兮辞》并序的教学随笔(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作为一堂语文教学公开课,如何体现课堂的简单高效是我思考的重点。于是我便根据本单元提示中的要求“古代抒情散文”“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把教学目标锁定在两个方面:掌握重要字词和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教学目标具体、明确。
为解决课时与内容的矛盾,我利用预习作业布置,集中学生意见,确定探讨方向,避免学生们泛泛而谈,以追问方式深入文本,引导大家完成了从“初读”到“再读”“深化”的学习过程。同时,将烦琐的文言字词理解融入文本分析之中,既节约了时间,又达成了教学目标,体现一定的文体特点,做到简化教学程序,突出重难点。
最后,在文本解读中,切实了解学情,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加以引导,及时补充相关知识、诗句以及评论,扩大本课外延,以新知促进旧知深入理解,增加课堂容量;课堂也预设了几个“主问题”,尽量避免预设性太强,力求给学生留下生成的可能与空间,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不断追问,催生精彩。
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分析不恰当的是______A.从不同角度切入问题,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B.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C.引导学生全面深入理解文本D.使学生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正确答案:D[解析]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而不能单纯地说通过某个环节或问题实现。
11.
教师开展学习典故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用典”的文学传统。下列诗词所用典故与表达情感不相符的是______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借用“尽西风,季鹰归未?”的典故来表达季鹰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其有家难归的同情B.《泊秦淮》中,杜牧借用《玉树后庭花》这首南朝亡国曲,揭露与鞭挞晚唐统治者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行为,表达对风雨飘摇的朝政的担忧之情C.《马嵬》(其二)中,李商隐借用“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中“莫愁”这一农家妇形象,表达对唐玄宗爱情悲剧的讽刺、惋惜及同情D.《短歌行》中,曹操借用《诗经·小雅·鹿鸣》这种古时君王宴请群臣的宫廷乐曲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望和期待之情正确答案:A[解析]A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借用“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季西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的典故来表达自己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而不是表达对季鹰有家难归的同情。
12.
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张老师:我想用一课时完成这一课。
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
张老师:我想,第一,复习新闻知识;第二,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
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对上面几位教师的做法,评价不正确的是______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B.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D.陈老师这样处理能比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正确答案:C[解析]C项,表述有误。张老师设计的“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流于表面,这种以新闻知识介绍为主要方式的教学,需要调整和改变。陈老师选择“现实场景的再现”和“历史材料的运用”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可以交代和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又能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能比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13.
在文言文专项复习课上,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______A.“人丁兴旺”中“丁”指人口,“壮丁”中“丁”指成年男子,“丁忧”中的“丁”指父母的丧事,“庖丁解牛”中的“丁”是厨师的名B.三辅,指西汉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其所辖地区也称三辅,《后汉书·张衡传》中的“游于三辅”中,“三辅”意为后者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愚”是谦称自己,“子”是尊称对方,“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正确答案:A[解析]A项,“丁忧”指“遭遇父母的丧事”,“丁”指“遭逢,碰到”。
14.
某教材《威尼斯商人》一课有这样的练习题:
一、仔细阅读课文,把握全篇的剧情,展开想象,补充一些细节,把文本改写成一则故事。
二、鲍西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又是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试分析她的性格特点。
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A.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B.关注对语言的品味与探究C.有根据地进行想象性的写作D.促进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练习题一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改写文章,并提倡展开个人想象来写作,体现了C、D两项。练习题二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体现了A项。B项,表述有误,练习题内容并未关注语言的品味与探究。
15.
教学《鸿门宴》一课后,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人说项羽不在席间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说这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试对这两种看法作评论。对于这一教学提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问题过于笼统,不利于学生找准问题切入点B.这种问题答案需要统一,学生不可随意发挥C.这种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能力D.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仅仅需要给出判断正确答案:C[解析]A项,题干中教师设计的思考题表达明确、条理分明,学生能找准问题切入点。B项,这种问题没有具体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D项,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应该仅仅给出判断,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答案的依据。
二、案例分析题(共40分)阅读《故都的秋》的教学实录(片段),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师:那我们来想一想,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匆匆地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
师: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一下别人的想法,看能不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想通了就说。
生1:我不会这样安排,但我觉得他的安排也有道理。我认为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更能表现秋味,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
生2:作者想从平凡中写出不平凡的味道来。
生3:作者从自己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师:是呀,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鸣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过,我们中是不是有没有到过的?(学生中有点头的)所以,若你写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沟通。很有道理。还有其他的解释吗?
生4:从细小的东西入手,细小的就这么有秋味,大处就更不用多说了。
生5:回到了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渗透着秋味。
师:好,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不知道大家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没有。外地人听说咱们成都的代表性地方是都江堰、杜甫草堂、乐山大佛等,但是不是只有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我们成都的文化氛围,那种成都味呢?
生1:不是!成都的特色是蔓延在生活中的。
师:那同学们,要是让你们描写成都的味道,你们会从哪里着手描写呢?
生2:成都大街上,弥漫着火锅味的川普,路两旁满眼的成都风味小吃,还有大大小小的茶馆,大街小巷的麻将声,都是成都独特的风味。
师:那同学们,如果老师提起北京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
生:故宫、天安门、长城……
师:对,是北京的这些有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后呢?是不是非得到了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种京味呢?
生:不是。
师:我们在那小胡同里依旧能感受到那种京韵京味,所以郁达夫没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后写的不一致,我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都是京都的名胜。这是历史留下来的外在的印痕,而外来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生:吵闹的、拥挤的。
师:是吵闹的、拥挤的。也就是说给人的感觉是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和我们本文的基调一致吗?吻合吗?
生:不吻合。
师: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所以,你看与本文的基调不吻合的作者就点到为止。再加上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原因,所以虽然让他魂牵梦萦,但作者只是匆匆地一笔带过,这就是围绕中心来选材,这样写就叫不蔓不枝。
问题:1.
请分析该教师在学生品读语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①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案例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运用类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在领悟深层的思想感情时,要求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积累,运用想象去品味这些“景物”,从而接近作者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对故都的秋景除了有喜爱、向往之情,还有一种深深的忧郁感。给学生充分自由的阅读时间与本文直接对话,使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品读语言,和作者对话,达到一种物我两忘、人文合一的境地和效果,从而可以获得对课文的真正的理解,产生有个性化的审美体验。②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景物”,引导学生调动全部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去仔细品味这“景物”,从而真切地理解作者隐藏在这“景物”中的“情”味,理解作者详略写作的意图,更好地走进作者的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请分析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借鉴之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答案:①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进而合作解决问题。对于故都景色的描写,作者的安排对学生理解来说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教师能够很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采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作者的感受,更加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出作者对故都深切的思念。②教师能够把学法指导有机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解释相应而具体的自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自悟学法,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充当了引导的角色,更多的情况下是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够亲身去体会作者描写的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并在最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总结,让学生能够很好地在写作中采用这种“不蔓不枝”的方法,更好地突出情感。
阅读《雷雨》的教学片段,回答下面小题。
案例: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读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请同学们细读文本,并思考现在周朴园到底还爱不爱鲁侍萍。
(设时六分钟,生边读边勾画)
生1:我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因为他记住了鲁侍萍的生日是4月18日,把她当作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看待,一直使用鲁侍萍用过的家具,保留着鲁侍萍生孩子后生病关窗的习惯。
师:还有谁支持该同学的观点?
(生2举手发言)
生2:周朴园保存并穿绣有“梅花”和“萍”的旧衬衣,鲁侍萍跳河后,周朴园还想给她修一修坟墓。
师:还有谁支持这个观点?
(生3举手发言)
生3:周朴园给大儿子取名周萍,也是出于怀念的缘故。
师:你读得很仔细。有人持反对意见吗?
生4:我认为周朴园并不是真的爱鲁侍萍。当周朴园知道眼前的人就是当年的梅侍萍时,“(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出现极其恐慌和恼怒,并且以为鲁侍萍是来讹诈自己的。
师:欣赏戏剧作品。深入品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至关重要的。
师:这位同学不仅揣摩了人物的语言,而且体会了人物的心理,甚至读出了语言的“潜台词”。
生5:周朴园给鲁侍萍钱,我认为是为了堵鲁侍萍的口,以防真相暴露,毁坏他的名誉和家庭,对周朴园而言,鲁侍萍无疑是他身边的定时炸弹。
师:最终的结局也证明周朴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亦可见其深谋远虑。
生6:不,是老奸巨猾。
(生大笑)
师:那么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到底该如何定位呢?
生7:我认为,周朴园曾经喜欢过鲁侍萍,但随着双方地位及经历的改变,已经不喜欢了。
生8:应该说,周朴园喜欢的是年轻时聪慧温顺、小鸟依人般的梅侍萍,而不是现在人老珠黄又倔强的鲁妈。
师:(笑)你很机智,将梅侍萍与鲁妈相对立,效果确实大相径庭。
生9:我认为,周朴园喜欢的是以前“死”了的,可弥补自身空虚的梅侍萍,而非现在“活”着的给自己的社会地位造成威胁的鲁侍萍。
师: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当年梅侍萍不被周家赶走,他们两人的爱情将如何发展?
生10:最终会以悲剧收场。因为他们的爱情并非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况且封建等级制度也绝不会允许周家少爷娶侍女为妻。
生11:从《氓》《孔雀东南飞》《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作品中完全可以推测出他们的情感悲剧。
生12:“色衰而爱弛”,这是男权社会中广大妇女共同的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
师:是的,现在的周董事长也一直标榜自己治理下的“理想家庭”,从他管教繁漪、教育子女,亦可见他的独断专行。那么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该如何定位呢?
生13:假装喜欢却厌恶,这是一种叶公好龙式的虚伪。
生14:大年三十把梅侍萍和奄奄一息的病儿赶出了家门,可见他的冷酷。
生15: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对昔日恋人绝情,足见他的自私。
师:可见,周大董事长的个性可概括为:虚伪、冷酷、自私。
(板书)
问题:3.
请分析该教学实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正确答案:教学实录以“现在周朴园到底还爱不爱鲁侍萍”来设置矛盾,直入主题,体现了“长文短教,浅文深教”的教学机智和“优秀教师把复杂内容简单化”的教学取舍技术;同时一问激起千层浪,充分体现了“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广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在富于挑战与激励的教学情境中不断释放。在交流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自信,并且形成一种阅读的期待、对话的期待。同时在教师“导”的引领及画龙点睛的点拨下,学生闪烁着个性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汇聚、交流、碰撞。进而激发了情趣盎然的“生成”,让生本、生生、师生的多重对话,成了课堂教学最美的风景。戏剧教学的重点“品味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个性”在理性的探究交流中,也就呼之欲出了。
4.
请结合案例分析,在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巧妙地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正确答案: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要有高度和深度。②教师要熟悉文章的思路和布局,对教材的重难点、关键处及知识训练项目更要了然于心,成竹在胸。③备课时多想想哪些问题该问,怎样问,要问出什么来。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精”而不繁,“深”而可及,教学目标才会明晰,教学环节才会更加简洁。
三、教学设计题(共65分)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课文介绍
《定风波》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的一首。另一首词为《念奴娇·赤壁怀古》。本单元其他词作为《柳永词两首》《辛弃疾词两首》《李清照词两首》。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宋词。
宋代是词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风格各异。这里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词的句式错落有致,长短悬殊。小令显得轻灵飞动,长调则更便于写景、叙事和抒情的交互融合。
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相关要求
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等。
问题:1.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正确答案: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把握诗词大意。
(2)从诵读入手,体会炼字的妙处,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特点。
(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学生可根据词人描述的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感悟闻人蕴含在其中的情感,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2)文本分析。本单元为宋词单元,所选作品都是名家名作。词的字数长短不一,但极具韵律感,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定风波》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中的一首,是词人被贬黄州后所作。词作主要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一些豪放派的词作,对苏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该阶段的学生已经不能只满足于对诗词的背诵记忆,还需要专注于品味诗词本身的意象、意境及蕴含其中的情感。因此,学生可通过反复吟咏和词句赏析来进一步感悟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2.
选择一个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正确答案:[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从诵读入手,体会炼字的妙处,了解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特点。
教学片段:
一、导入新课
苏轼创作词的时候,面对的正是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的局面,苏轼以雄健之笔,使豪放词异军突起。苏轼的豪放词我们并不陌生,我们曾学过他的一首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齐读这首词,再来感受一下豪放名篇的恢宏气势。
下面我们来鉴赏一首并没有博大壮阔的写景,也没有豪迈奔放的抒情,但却充满着词人豪放情怀的词——《定风波》。
二、赏析小序
板书:鉴赏诗歌“三步曲”:读(文)、析(情)、探(法)。
先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明确: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板书:苏轼遇雨)
三、解读文本
1.请同学们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词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
上片:写途中遇雨的情景。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明确:闲适、轻松、自如。
2.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明确: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销售协议涉及的设备抵押规定范本版
- 电子设备分销协议
- 高中生体育健康教育故事解读
- 2024年重型机械设备租赁与承包服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码头港口混凝土使用供应合同
- 世界各地传说解读
- 2024年货物运输合同(陆运)
- 2024年车位转让协议范本2篇
- 2024年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委托管理合同
- 互联网环保平台环保项目合作协议
- GB∕T 37587-2019 埋地钢质弯管聚乙烯防腐带耐蚀作业技术规范
- 血液以及血液成分制备
- 7【开发】【海外】澳大利亚房地产开发投资环境分析 (2)
- CNAS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诚信承诺书
- ojt问答题未升版ojt204
- 五年级语文渗透法制教育渗透点教案呈现
- 凯普21种基因型HPV分型与其它比较
- 小学数学小专题讲座《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堂PPT)
- 鸡场养殖情况记录登记表
- 高压配电柜系列产品出厂检验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