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情绪与认知_第1页
第五章:情绪与认知_第2页
第五章:情绪与认知_第3页
第五章:情绪与认知_第4页
第五章:情绪与认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情绪与认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类似的表述:知之深,爱之切爱使人盲目,愤怒的人看不到真理,悲伤使得整个世界阴郁第一节: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一、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一)情绪影响信息加工的发动、干扰和结束情绪影响认知加工方向:感情决定对情境是接近或回避的倾向,从而影响人的智能努力朝着什么方向和方面去发挥,这种现象反过来必然影响知识的获得——皮亚杰激活水平影响认知加工效果:一般来说,一定强度的感情状态(或心境),具有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超高水平感情的激活则干扰阻断认知加工进程,过低激活则不足以维持认知加工所需要的激活量。情绪性质影响认知加工效果:与负性情绪相比,正性情绪能够改善人的智能操作质量。孟昭兰的一项关于情绪对认知操作的研究发现:愉快比痛苦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兴趣比恐惧显示更优的操作效果;怒比无怒、爆发怒比潜在怒均显示了更优的操作效果;同一情绪不同强度对操作效果影响也不一样。在愉快和愤怒状态下,中强水平比过高或过低的激活导致更优的效果。(二)情绪影响信息的加工选择情绪的正性或者负性特征会影响到信息的加工选择研究证据:一项研究用耳机给不同被试分别输入愉快和悲伤的乐曲,同时给两组被试相同的字词表序列。字词中夹杂着非词的字母组合,字词分别有表示快乐和悲伤的两种字词。让被试以最快的速度辨别字词与非字词,分别按不同的键。结果表明,乐曲诱发了被试相应的情绪。快乐组被试对快乐词比对悲伤词按键更快。悲伤组对悲伤词按键更快,而两组被试对非字词的按键速度没有区别。二、情绪与注意情绪影响注意范围有研究也发现积极情绪对于注意范围具有扩大作用(Fredrickson,2004),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或害怕将缩小个体的注意范围(Derryberry&Tucker,1994;Moggetal.,2000;Mogg,Millar,&Bradley,2002)。考试焦虑二、情绪与注意个体特征会影响到对注意对象的选择研究发现,对于高度焦虑的被试,当积极和消极实验刺激材料同时呈现时,注意偏向于消极刺激,消极的或令人害怕的实验刺激吸引了高度焦虑的被试更多的注意。与正常人群比较,这些高焦虑人群对负情绪刺激给予更多的注意,更倾向选择那些负情绪刺激进行认知加工。实验研究有研究认为,高焦虑人群的注意偏向特点主要是对负情绪刺激过于敏感,迅速地被危险信号所吸引,从原来的注意事物转移到危险信息上来。研究者采用“同中选异任务”(odd-one-out-searchtask)研究有社交焦虑人群的注意特点(控制组是一般人群,无高焦虑症状)。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给被试呈现12张图片,其中11张是中性面孔,1张是负性面孔;任务:是否存在不同的图片。实验二,给被试呈现12张表情面孔,其中11张为负情绪面孔,1张为中性面孔;任务:是否存在不同类型的图片。记录被试做出判断需要的反应时间。实验一检验被试对负情绪面孔的敏感性,实验二检验被试注意从负情绪背景信息转移/摆脱出来的特性。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组比较,有社交焦虑障碍的被试对负情绪面孔更为敏感,但是,在注意力转移方面,与正常人没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这项研究证实,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群只是对具有危险信号作用的负情绪表情面孔更为敏感(Gilboa-Schechtman,Foa,Amir,1999)。三、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一)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情绪与工作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状态方面。典型研究方法是先诱发进入正性或负性情绪状态,然后完成工作记忆任务。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上。20世纪90年代,艾森克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焦虑对认知的影响是工作记忆受损引起的。艾森克认为,焦虑被试会过多关注自己的强制思想、担忧和负面认知等焦虑反应。这种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反应会分散个体的注意力,从而消耗有限的工作记忆资源,导致正确率降低,反应时间增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诱发的负性情绪对正常人的词语工作记忆和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不一样,对词语任务影响较小,而对空间记忆任务影响较大。研究者通过威胁诱发焦虑,并对词语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难度进行匹配,结果发现诱发的焦虑仅仅损伤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表现,并未影响到词语任务,因此可以认为负性情绪选择性地影响了空间工作记忆(Lavric,etal.,2003)。韦兰德等人(2004)也发现,抑郁症病人完全康复后仍然存在认知缺陷,主要体现在空间工作记忆上。(二)情绪对长时记忆的影响鲍尔(Bower,1981)曾提出,当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体验到某种情绪时,这种情绪会连同事件一起储存在他的记忆当中。这种记忆表征模式会体现在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和心境依赖性记忆效应方面。当人们加工与编码信息时,那些材料所包含的情绪信息和当时心境一致的内容被更好的加工和保持,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就发生了。心境一致性效应的实验证据鲍尔等人(1981)的研究支持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实验中要求被试读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是悲伤的,一个是愉快的。阅读前,被试通过催眠诱发出愉快和悲伤的心境。阅读之后,在一种中性心境中回忆故事。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有很大不同:在阅读中处于悲伤心境的被试更多地认同悲伤的角色,认为他就是故事的主角,并且回忆的80%的事实都是关于悲伤的细节;而阅读时处于愉快心境的被试则更多地认同愉快的角色,回忆的55%是关于愉快角色的事情。在克拉克等人(1982)的研究中,让抑郁被试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回忆过去快乐和悲伤的事情。结果表明,在一天中最抑郁的时候,他们回忆出更多的压抑事情;而在最轻松的时候,他们回忆出较多令人愉快的事情,这也支持了心境一致性记忆效应。心境依赖性记忆心境依赖性记忆效应是指当一种过去事件的记忆处于一种与当前加工阶段相类似的心境中时,回忆效果会得到提高。例如,被试学习时的心境是悲伤的,处于悲伤的情绪状态下,回忆的效果好。重要的是无论材料本身的情感背景如何,事件的所有方面都会发生记忆增强现象。实验证据鲍尔等人(1978)的实验同样支持心境依赖性记忆。实验是让被试学习两个词表,一个是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另一个是在悲伤的心境中学习,随后让被试在愉快和悲伤的情境中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被试在心境匹配时的回忆成绩明显优于不匹配时的成绩。四、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一)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理论1.后悔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洛麦斯(Loomes&Sgden,1982)等人提出了后悔理论,用以说明预期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该理论假设:如果决策者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结果可能不如另外一种选择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愉悦情绪。后悔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争将后悔降至最低。研究发现,如果顾客预先想象到购买某种陌生产品发生故障时的后悔心情时,就更愿意购买熟悉的产品;如果人们因违规驾驶而导致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后悔心情事先得到提醒,他们关于安全驾驶的态度和信念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思考:后悔理论与品牌忠诚度的关系?如何规避后悔的产生?2.主观预期愉悦理论1999年,梅勒斯等人提出了主观预期愉悦理论。该理论的模型如下:假设某人需要在具有结果A,B和具有结果C,D的两个赌博间作出选择,首先要对两个赌博的总体情绪进行评估。评估第一个赌博总体情绪的公式如下:sARA+SBRB,SA、SB、分别是决策者对结果A、B的主观概率,RA、RB是决策者对A、B两种结果的情绪预测值。同理,评估第二个赌博总体情绪的公式如下:SCRC+SDRD,SC、SD分别是对结果C、D的主观概率,RC、RD是对结果C、D的情绪预测值。根据效用理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追求愉悦情绪的最大化。因此,根据公式计算出两个赌博的总体情绪后,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决策者就选择赌博一,反之就选择赌博二。(二)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1.情绪的产生不需要以认知为中介勒杜认为,对刺激物的情绪反应常常比认知评估来得更快且及时。这种及时的情绪反应为生物体的行为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使得生物体的快速行动成为可能。生理机制:大脑中存在着从感觉输入到杏仁核的直接神经投射。电刺激杏仁核和其他恐怖区域时会产生恐惧情绪。因此,强烈的情绪反应可以在几乎没有高水平认知参与的情况下产生。(二)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2.情绪反应与认知评估的分离一般情况下,情绪与认知相互协调,共同指导决策行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情绪却与认知相冲突,使决策和行为产生异常。例如,有关焦虑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危险情境的情绪反应经常偏离认知评估,此种情况下情绪反应的作用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行为表现偏离常规(越急越出错)(二)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3.情绪对决策行为的直接影响贝切纳的赌博实验研究(p147)被试:前额皮质受损病人和正常人实验任务:四套游戏卡片,每张卡片上表明输赢的数量,玩家只需要决定翻看哪张卡片即可。其中两套属于高回报、高风险组(赢或输100美元)。两套属于低回报、低风险组(50美元)。被试每轮可以在任一一套卡片中选取一张卡片。研究发现:无论是病人还是正常人,当抽到高额输钱的卡片后都避免立即再次抽取此套的卡片。但病人更快回到高风险组。进一步研究发现,前额叶皮质受损的病人与正常人的不同在于翻开卡片之前体验到的情绪唤醒水平不同。正常被试考虑从高风险组选择卡片时会产生皮肤电反应,而病人则没有。后续研究发现,对消极事件有强烈情绪反应的被试更愿意从低回报、低风险组抽取卡片。研究者据此得出结论:即时情绪在决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躯体标志的情绪代表了对某一行为总体结果的编码,并借助于一种可感知的方式影响决策过程。缺少这种躯体标志,前额皮受损的病人就不会考虑自己选择的未来结果,从而做出糟糕决策。思考:个人情绪感受特点与冒险特质的关系?非理性情绪与决策第二节: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一)期望个体所持有的期望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由于“标签”所引起的变化称之为“标签效应”常见的标签:“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真笨”、“馋猫”、“懒虫”实验证据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相对应地,还有一些参加实验者则没有被下这样的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再次要求这些人做捐献时,发现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钱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献得要少。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二)个人建构与图式建构:建构指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内在认知过程。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个体的图式影响到对相应事物的情感体验(如,老板:黑心资本家)。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三)知觉1.知觉错误知觉错误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妄想症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三)知觉2.知觉警戒和注意知觉警戒:有意维持的选择性注意。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三)知觉3.知觉防御知觉防御:注意用于防止收到敏感性或者不想知道的信息。研究发现:与加工积极信息相比,被试加工消极信息的时间更长,会采用心理或者身体的方式来避免威胁,并有一段时间脱离知觉环境。一、与情绪有关的认知成分(四)记忆回想起记忆中的某些情境会变得情绪化。“后怕”现象、“受害者回忆”二、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一)感觉和知觉的作用感觉和知觉能够诱发情绪。不同物理属性的刺激(光、声、嗅、味)都能够刺激脑内的感觉登记并引发相应情绪。知觉对情绪的影响二、认知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二)注意和思维认知结构的复杂性会影响到对事物的情绪体验。生活中的现象:“钻牛角尖”、“认死理”想象力与情绪体验:想象力越丰富,情绪体验越复杂(看小说、看电视剧)。小故事:老太太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二儿子是晒盐的。天晴的时候,老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