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_第1页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_第2页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_第3页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_第4页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浆D-二聚体(DD)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RA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6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三项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三项指标检测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anti-CCP、RF、DD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anti-CCP;RF;DDRA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关节症状及关节外症状。目前相关研究指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等多因素相关,是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的重要原因[1-2],因而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RA患者DD水平升高,但少有报道DD与RA的关系。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讨anti-CCP、RF、DD检测在RA中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风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RA患者为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9.22±12.23)岁,6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为对照组。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次日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均于我院检验科检测各项指标。室温下采用免疫比浊法1h内完成D-D水平的检测。ESR采用魏氏法检测,CRP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血清中anti-CCP。1.3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计量资料若满足正态分布,以x±s形式呈现,两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各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测定观察组anti-CCP、RF、DD高于对照组,ESR、CRP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表1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指标对照组RA组t/ZPanti-CCP(U/ml)19.8(15,26.7)131.14(73.7,213.2)-6.918<0.001RF(IU/ml)4.1(0.9,6.14)153.25(56.65,186.55)-7.478<0.001DD(ug/L)170(100,230)980(410,2070)-6.361<0.001ESR(mm/h)33.72±23.7941.87±27.19-1.750.08CRP(mg/L)26.05±17.5230.92±28.58-2.110.033讨论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和骨关节的损害为病理特征的慢性、侵蚀性自身免疫疾病。持续的关节炎症和关节损伤最终会导致患者的关节畸形和生活质量下降[5]。RF是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在诊断RA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指标虽然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较低,存在极大的漏诊风险。此外,在恶性肿瘤、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甚至是健康人群中均有异常升高的表现,因此也存在误诊的可能[6-7]。Lu等指出,尽管RF在RA诊断中特异性不高,但其滴度与RA疾病密切相关,且滴度越高,患者的病情越严重,预后也越差[8]。ESR与CRP相似,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炎性标志物,是一种具有急性和慢性感染,组织损伤和恶性肿瘤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没有特异性。本研究证实,ESR、CRP在RA与其他风湿病中无明显差异。既往研究表明ESR、CRP越高,RA患者晨僵、关节肿胀和疼痛的症状越严重,器官损害风险越高,疾病进展越快,是评估疾病活动度的指标[9-10]。DAS28评分是判断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综合指标,但是计算起来相当麻烦。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早期诊断RA、延缓其疾病进展是必要的。本研究观察组anti-CCP、RF、DD高于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978、0.896,P值均小于0.05,提示anti-CCP、RF、DD可作为RA诊断的指标,与卢北玲等人的研究一致[11]。单项检测anti-CCP、RF、DD指标的阳性率低于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表明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作为诊断RA的价值更高。综上所述,RA患者的anti-CCP、RF、DD指标水平较正常人群显著升高,可将三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及早准确确诊RA。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活动期是增加血管凝固性和血栓形成的重要过程[12],活动期炎症作为血栓前状态的特征是通过上调肿瘤坏死因子(TNF)或内皮细胞活化来实现的。血清中的组织因子会增加,这是一种天然的抗凝物质,同时一些研究者调查发现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升高,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D是RA血栓形成的潜在相关标志物[13]。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当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时,在纤溶酶原激活剂催化下,纤溶酶原激活转化为纤溶酶,开始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结块形成各种可溶性片段,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其中只有DD交联碎片可反映血栓形成后的溶栓活性,表明活动期RA的纤溶水平与病情活动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具体机制迄今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14]。本研究发现DD与ESR、CRP、DAS28存在正相关,提示DD水平可以作为RA病情活动度的评判指标,但具体机制迄今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为RA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临床上DD异常升高的RA患者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加重及血栓的形成。综上所述,RA患者的anti-CCP、RF、DD水平较其他风湿性疾病显著升高,有助于RA的早期确诊及病情评估。参考文献李勇军,陈婧,陈仁德,等.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分析及血清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表达[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6):692-695.

徐楚,张平安.红细胞分布宽度和D-二聚体联合评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J].职业与健康,2018,34(14):1930-1933,1938.竺红,罗云霞,杨亚珊.抗氨基甲酰化蛋白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