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特征】本单元涵盖先秦和秦汉两个时期(原始社会至220年)。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夏、商、西周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政治原始社会,实行原始民主,主要表现为氏族民主和禅让制;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初建和巩固经济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迈进。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后历经秦、汉不断发展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秦汉时期,政府通过“焚书坑儒”“尊文化崇儒术”,加强了对思想的控制;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学体裁多样,文化的时代特色鲜明【拔高练习】1.如图是龙山文化时期的黑陶高柄杯,这类华美的精品数量很少,往往集中出土在少数特别营建的大型墓葬中。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大地邦国林立,迈入阶级社会B.出现了小件青铜器,进入青铜时代C.出现大规模祭坛,中华文明开始形成D.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2.有学者把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第一个阶段形容为“满天星斗”,第二个阶段为“月明星稀”,第三个阶段为“皓月凌空”。与“月明星稀”的形容相类似的是()A.原始群落的分布形态 B.部族林立的邦国形态C.早期国家的基本形态 D.大一统国家典型形态3.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4.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而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东方六国的城址等级序列特征是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则是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这反映了()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具有不平衡性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 D.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5.春秋末年,晋国中牟令王登上言于襄主曰:“有士曰中章、胥己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于是二人都当上了士大夫,一半的中牟人皆“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这一现象()A.揭示了土地兼并的原因 B.推动了官僚阶层的兴起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观念 D.反映了宗法体制的瓦解6.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 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趋势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 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7.周代作为“天子”的周王既掌握“天命”又主宰“天下”。王室衰微后,诸侯征伐只能获取实质上的“天下”,却无法得到象征“天命”的“天子”身份。秦始皇创制皇帝名号,着重标榜自己的功德,淡化了“天下”为“天命”的赐予的观念。这说明()A.周代天命观念逐渐消亡 B.秦朝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C.神权不再与王权相结合 D.秦朝意在打破原有的权力逻辑8.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先之所,其设置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东周时期,诸侯国的宗庙多设于国都,由国君亲祭。秦统一后,除在都城设宗庙外,还在全国县级行政区域设置祭祀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该举措表明秦朝()A.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宗法制 B.力图践行以孝治国的理念C.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 D.郡县制逐渐取代了分封制9.史书记载,秦末陈胜在当佣工时曾对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项羽看到秦始皇东游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出巡,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这反映当时()A.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B.封建等级关系森严C.政府鼓励积极进取 D.社会阶层流动性大10.如表为史书关于汉朝时期社会情况的部分记述。这反映了()出处记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汉书·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汉书·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汉书·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费。A.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 B.土地兼并影响国家的财政C.封建小农经济持续衰退 D.封建土地买卖趋向合法11.汉代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他还强调,天是能够赏善惩恶的最高主宰,它通过“正”天子而“正”天下,“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些主张旨在()A.重塑社会道德秩序 B.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维护君臣伦理关系 D.构建新的儒学体系12.有学者认为,随着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依然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作用,其制度程式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据此可以推知()A.察举制促使汉朝出现了勃勃生机B.科举制以察举制作为前身与母体C.九品中正制逐渐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D.科举制考试程式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13.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材料二:“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名称时代名称时代商淅川出土铜禁(94.2千克)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子龙鼎(230千克)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四羊方尊(34.5千克)铸客大铜鼎(400千克)战国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大禾方鼎(12.85千克)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铜立人像(180千克)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西周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大盂鼎(153.5千克)商鞅方升(0.69千克)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晋侯苏钟(一套14件)铜车马秦代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西汉太保鼎(26千克)长信宫灯(15.85千克)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铜屏风构件5件淳化大鼎(226千克)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伯矩鬲(7.6千克)摇钱树(通高198厘米)东汉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铜奔马(7.3千克)害夫(hú)簋(60千克)西周速盘(18.5千克)玉石;山东多声色;江南出玑、齿革……饶,章山之铜……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史记·货殖列传》——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据题干“这类华美的精品数量很少,往往集中出土在少数特别营建的大型墓葬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精美物品集中在少数大型墓葬中,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私有制,物品被少数人占有,同时也反映出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项正确;题干信息不能直接表明中国大地邦国林立,迈入阶级社会,龙山文化时期是否真正迈入阶级社会,还需要更多考古和历史资料的支持,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出现小件青铜器及进入青铜时代,材料所述不属于青铜器,排除B项;仅根据黑陶高柄杯集中出土在少数大型墓葬中不能得出这一时期出现大规模祭坛以及中华文明开始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C解析: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满天星斗”形容的是不同文明如星斗散布于中国大地,星汉灿烂,与之相类似的是原始部落联盟,排除;B.“满天星斗”可以形容邦国林立的局面,排除;C.“月明星稀”是指进入王国时代,中原地区出现了广域王权国家,周边的区域文明相继退场或翳淡下去,与之相类似的是早期国家基本形态,正确;D.“皓月凌空是指进入帝国时代,多元文化融为一体,与之相类似的是大一统典型国家,排除。故选:C。3.答案:B解析:根据“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等信息可知,被分封的诸侯国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统治,形成了自己封国的民众,与周天子的联系逐步削弱,说明封国有一定的自身地缘政治的性质,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到一个诸侯国,没有与其他诸侯国纷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不能说明失去作用,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诸侯国的状况,体现不出挑战王室,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墓葬是多阶层、小间隔,城址从国都以下逐级递减,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稳固而强大。秦国墓葬两极分化,缺乏中小城市,反映以卿大夫为代表的中间阶层相对萎缩。说明东方六国与秦国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存在不平衡性,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商鞅变法,排除A项;战国时期西周的社会制度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并未严格遵行西周制度,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与东方六国都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排除D项。故选B项。5.答案:B解析:材料中二人经中牟令王登的推荐都当上了士大夫根据“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及所学可知。晋国世官制度受到冲击,且官僚阶层的范围明显扩大,B项正确;“弃其田耘”与土地兼并无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重文轻武及宗法制瓦解在材料中无所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B。6.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尽管战国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但在思想文化领域,却孕育着一种统一的趋势。不同学派之间的竞争和交流,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发展,也为后来的思想统一和文化融合提供了可能,故选B项;华夏认同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观念,与材料的“思想统一”趋势不符合,排除A项;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指的是个人或社会群体从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阶层的运动,具体而言是财富、职业、身份、社会地位的变动,材料与“社会阶层的流动”无关,排除C项;“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的是法家思想,材料不仅仅涉及法家思想,排除D项。7.答案:D解析:据题干可知,周代王权与神权统一,秦朝时淡化了“君权神授”的天命观,说明秦朝意在打破原有的权力逻辑,故选D项。周代天命观念没有逐渐消亡,排除A项;秦始皇标榜功德以淡化天命观不等于“秦朝注重按功德分配身份地位”,排除B项;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8.答案:C解析:据材料“秦统一后……秦始皇父亲的‘太上皇庙’,并由地方官主持祭祀”并结合所学可知,作为统治家族祭祀先祖之所,国家宗庙的设置在秦朝逐渐推广到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皇室的宗庙设置虽然其出发点是“亲亲”的血缘关系,但是其最终目的则是“刑罚中、庶民安”等政治效果,也正是由于皇室宗庙具有血缘和政治上的双重价值,所以皇室宗庙的设置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故该举措表明人伦秩序服务于国家治理,故选C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A项;秦朝的主流思想是法家思想,强调以法治国,其核心思想并非以孝治国,排除B项;秦完成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与材料主旨“宗庙祭祀”不符合,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彼可取而代也”与“大丈夫当如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刘邦,项羽与陈胜在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们在起义前就具有了一定的提升其社会地位的渴望,并且凭借其能力,在秦末起义中完成了阶级跃升,说明当时的社会阶层流动性大,D项正确;“社会矛盾极其尖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本题主旨“社会流动性”,而“封建等级关系森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政府的政策以及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A解析:材料“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项”体现的是汉朝时期私人的土地买卖关系,说明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对国家财政的影响,排除B项;封建社会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持续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对土地买卖的态度,合法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有善,'天'能赏之;天子有过,“天"能罚之”,这一方面对君主残暴统治有所制约,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B项正确;董仲舒的主张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并不是重塑社会道德秩序、维护君臣伦理关系以及构建新的儒学体系,排除ACD项。故选B项。12.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九品中正制实行后,“察举入仕……依然……发挥着作用”,察举制在制度程式上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并发展成为科举制度,据此可知,科举制是在察举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察举制在魏晋以来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发展为科举制,并未涉及察举制对汉朝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出现后,察举制仍然发挥作用,并推动了科举制的产生,并未涉及九品中正制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科举制是由察举制演变而来,不能推知科举制考试程序是否严密、规范、公开与客观,两者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D项。13.答案:(1)原因:汉代的统一强盛(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汉武帝出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积极对外的开放政策;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手工业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史料价值: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史和贸易史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古印度或者阿拉伯地区的造船工艺、航海技术提供了典型标本;为研究唐代我国南北方磁窑生产情况提供了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情况。史料类型:古代中国历史文献、扬州的地方志、外国档案文献、相关笔记等。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统一强盛(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根据材料“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可知,汉武帝出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根据材料“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可知,积极对外的开放政策,以及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手工业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2)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可知,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史和贸易史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根据材料“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可知,为研究古印度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现代日语语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甲骨文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美术学院《母婴中医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货币与金融统计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师范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数字调色与达芬奇操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师范学院《环境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养殖场家禽合作合同书
- 委托代理记账服务合同
- 装修工程增减项补充合同协议书
- 学校中层干部民主测评表(一)
- 道路竖曲线高程计算
- 飞秒激光 近视手术(课堂PPT)
- 焊接质量计划书
- 中建股份《项目管理手册》印刷版
- 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 闽价〔2000〕房字422号
- 绩效考核:销售岗位KPI绩效考核
- 浅谈船用陀螺罗经维护与保养
- 学校道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物业管理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