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5/1D/wKhkGWbXtfyARh8QAAItPB_8FB4264.jpg)
![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5/1D/wKhkGWbXtfyARh8QAAItPB_8FB42642.jpg)
![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5/1D/wKhkGWbXtfyARh8QAAItPB_8FB42643.jpg)
![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5/1D/wKhkGWbXtfyARh8QAAItPB_8FB42644.jpg)
![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2024年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分层作业(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2/15/1D/wKhkGWbXtfyARh8QAAItPB_8FB42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时练习:60min完成时间:—月—日天气:
作业06:名句默写(理解、归类)+诗词鉴赏
M巩固提升练(完成1-7小题,限时10分钟,30分。)
1.(10分)(22-23七年级下•青海西宁・期末)默写填空。
(1)故园东望路漫漫,o马上相逢无纸笔,o(岑参《逢入京使》)
(2)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
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周敦颐《爱莲说》)
(4)“,”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郭茂倩《木兰诗》)
【答案】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出淤泥而
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袖、凭、淤、濯、戎。
2.(6分)(22-23七年级下•北京石景山•期末)默写。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木兰诗》中描写夜晚军营戒备场景,突出木兰战地生涯艰苦的诗句是“,
(4)我国古代诗歌作品有以“理趣”见长者。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如
“,(本试卷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答案】烟笼寒水月笼沙化作春泥更护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
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①一④注意“笼、沙、朔、柝、残、入”等字的正确书写;
⑤⑥只要是含有“理趣”的句子皆可。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等。
第1页共13页
3.(6分)(22-23七年级下•江西抚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写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盎然。
(2)《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3)《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
之志的诗句是:“,。”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
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痕、戎机、
度”等字词容易写错。
(4分)(22-23七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B.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C.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全诗用了大量华丽的辞藻涂抹,把秀丽山村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
上。
5.(2分)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4.D5,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有误,这首诗以游村贯穿,语言质朴平实,运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自然成趣。把秀丽的山村自
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形成了恬淡的格调;
第2页共13页
故选D。
5.本题考查诗歌情感把握。
《游山西村》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纪游抒情诗。
诗歌大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山峦重叠水流曲折
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箫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
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今后如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此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
体现不尽之游兴。首联写诗人出游到农家,颔联写村外之景物,颈联写村中之情事,尾联写频来夜游。各
联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
上,创造了优美清新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赞美。
(4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2分)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7.(2分)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案】6.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7.①“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
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意对即可)②“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能力。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
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
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本诗前两句突出了黄梅时节,
阴雨连绵,池塘边青草茂盛,传来阵阵蛙鸣,能听到蛙声和雨声,体现其寂静的氛围,但是作者在等人,
所以更多的孤寂的氛围。
7.本题考查炼字。分析诗歌中重要字词要紧紧抓住诗句内容,可从情感、意境、主题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阅读理解诗歌,“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
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
内心的焦躁。“敲”“落”两个动词,是动作描写,体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人物的心情:焦急,失落与无耐。
第3页共13页
«能力培优练(完成8-13小题,限时12分钟,30分。)
8.(10分)(22-23七年级下•山西忻州•期末)归纳分类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西同学对本学期所
学古诗的归纳,请你帮他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主题古诗文名句梳理
“深林人不知,①________________",王维隐居竹林,与月为伴;“②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
自然
处蛙”,赵师秀置身江南乡村,听取梅雨蛙声;“③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漫步
野趣
山间,花明柳暗。
家国“④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情怀“⑥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泊秦准》)杜牧借古讽今,忧国忧民。
“政入万山围子里,⑧一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才
生活
能履险如夷;“⑨_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___“(《望岳》),杜甫启迪我们要不怕困难,
哲思
勇攀人生高峰。
【答案】明月来相照黄梅时节家家雨山重水复疑无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山放出一山拦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梅、复、赴、戎、度、犹、凌。
9.(8分)(22-23七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古诗文默写。
(1)登高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情怀。在杜甫的《望岳》中“,”化用名言,表现诗人不怕
困难、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
锐意改革的决心。
(2)家国情怀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春夜洛城闻笛中“,"借折柳抒发故园情;杜牧在《泊秦淮》
中用“,”两句来讽刺那些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物。
【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此夜曲中闻折
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凌、遮、缘”等字容易写错。
(6分)(22-23七年级下•福建福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第4页共13页
英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0.(2分)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记游抒情诗,用明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B.颔联写出了诗人见到山野小径,溪水潺潺的景色,因山路陡转,无路可走。
C.颈联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农人欢天喜地地庆祝一年一度的“春社”。
D.这首七言律诗,全诗无•个“游”字,却处处切合“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11.(4分)简要分析本诗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蕴含的感情。
【答案】10.B11.①总结全诗,委婉地表达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对山村的留恋之情;②点明了诗歌
题目,“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解析】10.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B.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而担心无路可走,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
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所以并非是真的没路可走;“因山路陡转,无路可走”有误;
故选B。
11.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意思:是从今以后如果容许我在月光下闲游,我会拄着拐杖无时无刻地
前来敲门。主人殷勤,客人留恋,人还没有离开,就惦记着还要来,委婉的表达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同时扣住题目“游山西村”,照应首联中的“农家”,诗意完整。
(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22-23七年级下•湖南怀化•期末)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书事
唐•王维
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
第5页共13页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注】①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
12.(2分)对上面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从题材上看,两首诗都是写幽居之情趣。
B.《竹里馆》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这些都体现出诗人叹惋惆怅的心境。
C.《书事》中的“阁”字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
地中。
D.《书事》中青苔本是静景,诗人化静为动,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写出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
苔翠色,让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静。
13.(4分)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2.B13.相同之处: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对幽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以及高雅绝俗
的追求。《竹里馆》诗中诗人身处竹林,弹琴、放歌自娱自乐,与月相伴,悠然自得。《书事》诗中诗人
在院中坐看青苔,享受满院翠绿,闲静疏懒。
【分析】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
B.“体现出诗人叹惋惆怅的心境”表述错误。《竹里馆》一二句,用“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写景,以“独坐”“弹
琴”“长啸”三个词写人物活动,写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这两句写出了竹林的清幽和诗人的闲
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
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故选Bo
1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诗句分析。《竹里馆》诗前两句中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安闲自得之情。“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抒发了诗人置身于
大自然的淡泊情志和闲适的胸怀;《书事》前两句中“阁”字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虽是白昼,
诗人也懒得去开那院门,表达诗人喜欢静谧的个性和雨后闲适的情调。“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作者运用
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诗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所以,两首诗的相同
之处都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对清幽高雅的隐居生活的喜爱及淡泊宁静的情怀。
第6页共13页
wa拓展突破练(完成14-19小题,限时18分钟,30分。)
14.(10分)(22-23七年级下•黑龙江齐齐哈尔・期末)按要求默写古诗文。
①《凉州词》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这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
7E:,。
②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作者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句子
ZE:,。
③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赞美莲花不随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句子
ZE:,。
④韩愈的《晚春》一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它们更深层次赞美的诗句
7E:,。
⑤人生有相聚也有分别,请写出表达“送别”之意的连续的两句诗:,o
【答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淤泥、濯、榆荚、惟、潭、赠。第⑤题写出表达“送别”
之意的连续的两句诗即可,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5.(6分)(22-23七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其原句是: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绘农村生活场景,赞美古老乡土风俗的诗句是:“,"
【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雄、朔、雌、悠、怆、涕、箫、朴。
(7分)(22-23七年级下•江苏连云港•期末)阅读杜牧的两首诗歌,完成题目。
【甲】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
第7页共13页
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②名空在,承露丝囊③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久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千秋佳节:开元十
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
③承露丝囊:群臣赠送的礼物。④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形状,用以衔门环,
用铜或镀金做成。
16.(4分)两首诗都在写景中注入了自己深沉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7.(3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乙诗中的后两句。
【答案】16.甲诗讽刺了当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担忧。乙
诗感昔伤今,对“勤政楼”当年之盛的缅怀,对今日之衰的伤感。17.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
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解析】16.本题考查比较阅读。
甲诗:前两句写秦淮夜景,后两句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
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乙诗:作者以紫苔见意,又从紫苔说开去,用紫苔的滋长反衬唐朝的衰落,说紫苔上了金铺,是一种夸张
的手法。当年威严可畏的龙头兽首,而此时绿锈满身,如同长满了青苔一般,进一步烘托了勤政楼被人遗
忘而常年冷落的凄凉衰败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此刻之衰,实际上使人缅怀的是当年之盛;后两句写的是
此时紫苔之盛,实际上使人愈加感到“勤政楼”此时之衰。一衰一盛,一盛一衰,对比鲜明,既表现了作者对
当年之盛的缅怀,也表现了作者对今日之衰的伤感。
17.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本诗后两句意为:只有那紫苔得意地生长着,因雨水浇灌它长得很旺很盛,直长得上了那门扉上的铜座铜
环。
“偏称意”一词把紫苔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紫苔紫苔那无拘无束,随处生长,自得其乐的情态。正是这
种任意滋长的情态,触动了作者此时惨淡失意的心情,营造了荒凉的气氛。
(7分)(22-23七年级下•河南郑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第8页共13页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3分)同桌为《游山西村》的颔联设计了插图,请你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补充设计理由。
画面:将“山重”和“水复”置于画面一角,浓墨重彩地描绘“花明”和“又一村”的景象。
19.(4分)清朝唐彪曾说:“虚实常宜相济也。”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在两首诗中都有体现,请任选一首诗,
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8.这句诗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景象。“又一村”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蕴含了
逆境中往往有着无限希望的哲理。所以应重点突出象征希望的“花明”“又一村”。19.《游山西村》实写:
诗人游村的所见所闻,热情好客的村民、美丽的山村景色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最后两句为虚写,诗人想
象未来乘月闲游,拄杖叩门的情景。虚实结合,相互映衬,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留恋之情。
《己亥杂诗》实写:诗人辞官离京返乡途中所见所感,白日西斜,天涯广阔,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
织在一起。最后两句是虚写,诗人以“落花”为喻,想象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虚实
结合,抒发了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18.本题考查概括诗句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同桌设计颔联插图时,将“山重”和“水复”置于画面一角,浓墨重彩地描绘“花明”和“又一村”的景象,是很有
道理的。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说明理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好像前方没有道路,但在越过一
座山头,在那柳暗花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村庄。这两句写景,形成转折,重点在突出“柳暗花明又一村”。在
情感上,这句诗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时,如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
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此诗句能在困难或绝境中给人以希望,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它能道出世间
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因此设计插图时应重点
描绘,,花明,,和,,又一村,,的景象。
第9页共13页
19.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现手法。
陆游《游山西村》先写诗人出游到农家的过程,次写村外所见之景物,复写村中所历之情事,末写期待频
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
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前三联写游村的所见所闻、热情好客的村民、美丽的
山村景色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这是实写。第四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的意思是:今后如
果还能趁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此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明月高悬,
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诗
人开始想象: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这是
虚写。全诗运用虚实结合、相到映衬的手法,把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己亥杂诗》前两句实写。“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
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一
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
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两个画面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
心境的真实写照。后两句是虚写。“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
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落红”本指脱离
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
护花。此处用"落红”自喻,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
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wa仿真考场练(完成20-25小题,限时20分钟,30分。)
20.(8分)(22-23七年级下•河南平顶山•期末)板报宣传组设置了《读诗文・品生活》栏目,小文准备投
稿,请你帮他填充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读诗文,品生活,会发现花木有情,万物有灵。百花惜春,争芳斗艳,“①,②"(韩
愈《晚春》),华丽地绽放尽显生命的本色;落花无私,融泥护新,“③,④”(龚自珍《己
亥杂诗》),默默地奉献提升生命的价值。读诗文,品生活,会发现自然有道,修心有境。漫步山水,“⑤
⑥”(陆游《游山西村》),明暗曲折中蕴藏事物,消长变化的规律;居于陋室,“⑦,⑧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抛开喧嚣杂务,静心修德不亦乐乎?
【答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山重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第10页共13页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草树、芳菲、作、柳、案牍”
等字词容易写错。
21.(8分)(22-23七年级下•安徽合肥・期末)默写。
成长路上,往往不是一番坦途,有时我们会“上当受骗”,空自欢喜,所以要懂得①“,”(杨
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的道理,不要为眼前的顺境迷惑;遇到困境时也别气馁,总会有
②","(陆游《游山西村》)的时刻,要有面对困难③","(王安石《登飞来峰》)
的无所畏惧的气概;对于未来,我们青少年更应志存高远,要有④",”(杜甫《望岳》)的远大
理想抱负。
【答案】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畏
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政、拦、柳、自缘、凌”等字词
容易写错。
(22-23七年级下•四川成都・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繁江竹枝词
(清)杨益济
锦江桥畔白沙堤,杨柳千条夹岸低。
最是晚烟横练①后,游人都爱山城西。
【注】①横练:(水面)白绢摇曳。
22.(3分)同言及“柳”,本诗和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3.(4分)本诗较好地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创作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其妙处。
【答案】2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借“柳”来抒发思乡之情。本诗“锦
江桥畔白沙堤,杨柳千条夹岸低”此句主要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23.“锦
江桥畔白沙堤,杨柳千条夹岸低”直接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与赞美。“最是晚烟横练
后,游人都爱山城西”此句借游人都爱山城西从侧面表现了锦江的美景。
【解析】22.本题考查意象及情感主旨分析。
本诗“锦江桥畔白沙堤,杨柳千条夹岸低”意思是在锦江桥边和白沙堤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租住合同提前终止范本
- 个人垫付货款合同书模板
- 中小企业互惠借款合同
- 个人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详解
- 银行业务能力提升委托培训协议
- 临时销售合同样本:标准条款
- 五金产品战略合作合同
- 个人房产抵押保障合同样本
- 2025-2025年清洁能源供应合同
- 个人借款合同电子版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Unit 1 Nice boys and girls【知识精研】-一年级英语下学期(人教PEP版一起)
- 2024年高考数学(理)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
-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知识培训
- 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合同签订执行风险管控培训
- DB43-T 3022-2024黄柏栽培技术规程
- 【压缩式落叶清扫机设计(论文)6900字】
- 水利水电工程工地试验室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
- 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