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08-T 125-2022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

B05

DB2308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方标准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2022-12-06发布2023-01-05实施

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08/T12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准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本文件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玲、陆文静、周雪松、宋成艳、刘乃生。

本文件为2022年首次发布。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术语与定义、试剂材料、仪器设备、病菌的制备,田间试

验方法,调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种质资源、品种(系)等材料对稻瘟病抗性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300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NY/T2646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NY/T3257-2018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内离体叶片鉴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是由无性型真菌稻梨孢属侵染引起的水稻病害,包括苗瘟、叶瘟、节瘟、枝梗瘟、谷粒瘟

和穗颈瘟。

3.1.1叶瘟

本田成株期叶片发病称为叶瘟。一般在水稻分蘖期盛发,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由于气侯条件,

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而差异,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

3.1.2穗颈瘟

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长达2cm~3cm黑褐

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不结实。

3.2人工接种鉴定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种于水稻植株上,判别水稻品种抗病性的接种鉴定方法。

3.3自然诱发鉴定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高肥足水及种植感病品种判别水稻品种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3.4接种体

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的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

3.5喷雾接种

将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至水稻叶片和穗颈上,使水稻在适宜条件下感染稻瘟病菌的接

种方法。

4试剂与材料

1

DB2308/T125—2022

4.1酵母淀粉培养基

淀粉10g,酵母粉2g,琼脂粉20g,蒸馏水1000mL。

4.2高梁粒培养基

高粱粒煮到中间有小硬心时,装入三角瓶中,高温灭菌40min。

5仪器设备

5.1超净工作台

洁净等级∶100级@≥0.5um,平均风速∶0.25m/s~0.6m/s。

5.2高压灭菌锅

温度范围∶0℃~135℃,灭菌时间范围∶4min~120min,最高工作压力∶0.22MPa~

0.25MPa。

5.3恒温培养箱

温度范围∶0℃~50℃,温度波动∶±1℃,光照度∶0lx~7500lx。

5.4光学显微镜

目镜∶10×;物镜∶10×、40×。

5.5电子天平

感量0.01g。

6病菌的制备

6.1病原菌分离培养

选病菌标样,用无菌水冲冼3min,放入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放入28℃恒温箱内培养24h,用

悬挂法分离多孢菌株,确认为稻瘟病菌后挑入酵母淀粉平面培养基上提纯一次,转入酵母淀粉试管斜面

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6.2接种体准备

将斜面培养基上培养的多孢菌株接种到高粱粒培养基上,在26℃培箱内黑暗培养14d左右备用。将

高粱粒培养基培养的多孢菌株用无菌水洗后放在医用白瓷盘内培养48h,促其产孢,然后用无菌水洗下

孢子,用2层医用纱布过滤,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符合NY/T3257-2018中6.2.2的规定,配制成5×105个/mL

的孢子悬浮液备用。

7鉴定方法

7.1病圃设置

7.1.1种子质量

鉴定材料种子符合NY/T1300中5.4中规定,不应带检疫性病虫害。

7.1.2自然诱发病圃

2

DB2308/T125—2022

塑料大棚旱育苗,于5月下旬插秧,插植规格30cm×10cm,每穴3株~5株,每品种2行区,行长

1m,试验区四周插感病品种伊79-5,并在田间水耙地前施磷酸二铵,于生育期间追施尿素,按350kg/hm2

分三次施入,以诱发稻瘟病发生。

7.1.3人工接种病圃

种植方法同自然诱发病圃。

7.2人工接种

同熟期的水稻品种叶瘟接种时间为分蘖末期,穗颈瘟接种时间为孕穗期,叶瘟和穗颈瘟各接种3次,

每两次接种间隔1天。接种方法:采用人工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方法,接种时间:下午4:00至傍晚。

7.3调查方法

7.3.1调查时间

叶瘟的调查时间为8月初,穗颈瘟的调查时间为9月初。

7.3.2调查标准

叶瘟调查标准按NY/T2646执行:

0级无病;

1级针尖状大小褐点;

2级稍大褐点;

3级小圆形稍长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斑直径约1mm~2mm;

4级典型纺缍形病斑,长3mm以上,通常局限在两条主脉之间,为害面积不超过叶面积的2%;

5级典型病斑,为害叶面积为叶面积2%~10%;

6级典型病斑,为害叶面积为叶面积11%~25%;

7级典型病斑,为害叶面积为叶面积26%~50%;

8级典型病斑,为害叶面积为叶面积51%~75%;

9级为害叶面积超过叶面积的75%;

穗颈瘟调查标准:

0级无病;

1级发病率低于1%;

3级发病率为1%~5%;

5级发病率为6%~25%;

7级发病率为26%~50%;

9级发病率为51%~100%。

3

DB2308/T12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稻瘟病抗性鉴定技术的术语与定义、试剂材料、仪器设备、病菌的制备,田间试

验方法,调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水稻种质资源、品种(系)等材料对稻瘟病抗性的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300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

NY/T2646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

NY/T3257-2018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内离体叶片鉴定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是由无性型真菌稻梨孢属侵染引起的水稻病害,包括苗瘟、叶瘟、节瘟、枝梗瘟、谷粒瘟

和穗颈瘟。

3.1.1叶瘟

本田成株期叶片发病称为叶瘟。一般在水稻分蘖期盛发,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由于气侯条件,

病斑新老和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而差异,可分为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四种。

3.1.2穗颈瘟

穗颈瘟发生于颈部、穗轴、枝梗上,病斑初为暗褐色小点,以后上下扩展形成长达2cm~3cm黑褐

色条斑,轻者影响结实、灌浆以至秕粒增多,重者可形成白穗,不结实。

3.2人工接种鉴定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接种于水稻植株上,判别水稻品种抗病性的接种鉴定方法。

3.3自然诱发鉴定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高肥足水及种植感病品种判别水稻品种抗病性的鉴定方法。

3.4接种体

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的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

3.5喷雾接种

将水稻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喷雾至水稻叶片和穗颈上,使水稻在适宜条件下感染稻瘟病菌的接

种方法。

4试剂与材料

1

DB2308/T12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准由佳木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佳木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

本文件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桂玲、陆文静、周雪松、宋成艳、刘乃生。

本文件为2022年首次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