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语文高考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题目】1.文章开头提到“春风轻拂过大地”,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A.描述天气状况B.引出下文,奠定文章情感基调C.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D.展现春天的自然景观2.小草“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我回来了’”,这里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3.为什么文中特别提到了“河边的老柳树”?A.因为老柳树是春天到来的标志B.老柳树代表了生命力顽强C.通过老柳树的形象表达时间流逝和岁月变迁D.老柳树下是孩子们玩耍的最佳地点4.“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季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A.对于自然界的赞美B.对未来生活的期待C.对过去时光的怀念D.对当下的满足感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章所描绘春天景象的一部分?A.小草从土里长出来B.花儿争奇斗艳C.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D.老柳树随风摇曳【参考答案】1.B2.B3.C4.B5.C接下来,我们将基于这个阅读材料和题目进行详细解答。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故乡的炊烟郭宗忠①炊烟,是乡村的灵魂。②炊烟,是家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每当看到炊烟升起,我就仿佛看到了妈妈站在灶台前,挥动锅铲,翻炒着菜肴,那熟悉的味道便萦绕在我的鼻尖。小时候,每当夕阳西下,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跑回家,远远地看到屋顶上飘起的炊烟,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那是家的召唤,是妈妈的呼唤。③炊烟,是乡村的风景。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农舍散落其间,每当夕阳西下,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便升起了袅袅炊烟。这些炊烟,或浓或淡,或直或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每当这时,我总喜欢站在村头,静静地欣赏这幅画卷,心中充满了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④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乡村的炊烟也在逐渐消失。现代化的进程,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纵横交错,乡村逐渐变得繁华起来。但是,这份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因为,乡村的炊烟正在被现代化的炊具所取代,那份熟悉的味道正在逐渐远去。⑤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我知道,炊烟的消失,不仅意味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意味着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在断裂。炊烟,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记忆,是乡村人民情感的寄托。如今,这份寄托正在被现代化的浪潮所吞噬,让人不禁感到痛心。⑥但是,我也明白,炊烟的消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不能因为怀念过去而阻止时代的进步。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珍惜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乡村的炊烟在记忆中永存,让乡村的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即点明主旨,炊烟是乡村的灵魂,统领全文,为后文写炊烟的消失和作者对此的感慨作铺垫。B.炊烟,既是妈妈的味道,也是乡村的风景,这两点都深深地烙印在作者的记忆中,难以抹去。C.现代化的进程让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者却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它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断裂。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炊烟消失的伤感,但同时也肯定了现代化进程,并呼吁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答案:C解析:C项“但作者却对此持批判态度,认为它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断裂”错误,原文“现代化的进程,让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但是,这份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作者并没有对现代化进程持批判态度,而是对乡村炊烟的消失表示担忧。7.请结合文本,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子通过描写妈妈站在灶台前翻炒菜肴的情景,运用细节描写和通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炊烟与家的紧密联系,以及炊烟带给作者的温暖感觉。这种描写方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妈妈的关爱。8.炊烟在文中具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答案:炊烟在文中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是家的味道和妈妈的象征,代表着温暖和亲情;其次,它是乡村的风景,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宁静;最后,它还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记忆,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乡村人民的情感寄托。9.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结尾“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珍惜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句话的理解。(5分)答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化进程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现代化进程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我们也应该珍惜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在享受现代化便利的同时,不忘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繁荣昌盛。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历史和未来的责任担当。三、文言文阅读(20分)甲骨文·学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又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下列对文中“子曰”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子指的是作者自己。B.子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学生。C.子指的是孔子。D.子指的是任意一个教师。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知道的人不如喜爱的人,喜爱的人不如享受其中的人。B.知识渊博的人不如好学的人,好学的人不如快乐的人。C.聪明的人不如勤奋的人,勤奋的人不如乐观的人。D.懂得道理的人不如做事的人,做事的人不如懂得享受生活的人。3.文章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四个比喻,意在说明什么?A.自然界的规律可以被人类所利用。B.借助外物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C.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顺应自然。D.君子的行为应当符合礼仪规范。4.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理解正确的是:A.君子天生就与常人不同。B.君子善于借用他人物品。C.君子的成就在于善于利用外在条件。D.君子的生活方式与众不同。5.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A.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B.人应当乐于交友,广纳贤才。C.学习方法的重要性。D.人应当谦虚谨慎,不断提高自己。参考答案:1.C2.A3.B4.C5.C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首先,我们选定一首古诗——《渡荆门送别》由唐代诗人李白所作。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接下来,根据这首诗的内容,我将设计两个小题,包括对诗句的理解以及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题目】1.请解释“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的意思,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案】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看到的景色变化。随着船行渐远,连绵的山峦逐渐消失在广阔的平原尽头,而长江则奔流入一望无际的旷野之中。这里运用了动态描写的手法,通过“随”、“尽”、“入”、“流”等动词,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从山地到平原的变化过程,给人以辽阔深远的视觉感受。同时,“尽”字不仅写出了一种空间上的广阔,还隐含着诗人离别故土的决绝之情;“大荒”一词则暗示了前路漫漫、未知的挑战。2.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与不舍。这种情感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中尤为明显。“怜”字透露出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故乡水”被拟人化,仿佛也在依依不舍地送别诗人,而“万里”则突显了离别之遥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离愁别绪。全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离乡背井时复杂的心情。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曹操率军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答案:(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能力。(1)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曹操率军顺流而下时的壮观景象。他写道:“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意思是战船首尾相接,千里不绝;旌旗遮天蔽日,声势浩大。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曹操军队的庞大和威武,也暗示了当时曹操的雄心壮志和强大势力。因此,这两句诗是填空题的正确答案。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材料【材料一】《春日游记》节选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我漫步于郊外的小径之上,两旁的树木吐露出新绿,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不远处,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水面上漂浮着几朵早开的野花,倒映着蓝天白云,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此刻,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深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我想,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每个人都应该走出户外,去欣赏这大好河山,让心灵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作者:虚构)接下来,根据上述阅读材料,我们将设计三个小题,请仔细阅读材料后作答。试题1.(选择题)文中提到春天的气息“让人顿感心旷神怡”,下列选项中最能表达这句话含义的是:A.春天的美景使人感到精神振奋。B.春天的景色令人感到忧郁。C.春天的气息让人觉得心情压抑。D.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所适从。2.(填空题)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些自然景象?请列举三项。(每项不超过4个字)3.(简答题)作者为什么认为春天是一个适合外出的好时节?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参考答案1.选择题的答案是A.春天的美景使人感到精神振奋。2.填空题的答案可以是:新绿吐露、鸟儿歌唱、小溪流淌。(答案不唯一,符合文意即可)3.简答题的答案:因为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这些都让人心情舒畅,因此作者认为春天是适合外出的好时节。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它们就像一座座高山,横亘在我们前进的路上。然而,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铸就了我们的坚韧和毅力,让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记得小时候,我特别害怕失败,每当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会沮丧不已,甚至想要放弃。但是,父亲总是鼓励我:“孩子,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更好地理解成功的价值。”他的话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学会了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话。我开始勇敢地面对挑战,不再畏惧失败。在学习上,我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在生活中,我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成功的机会。然而,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与他人携手共进,共同面对困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题目: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2.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理解。(6分)答案:1.修辞手法:画横线的句子“它们就像一座座高山,横亘在我们前进的路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挑战和困难”比作“高山”,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困难在我们人生道路上的阻碍和高度,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感。表达效果:通过比喻,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挑战和困难的艰巨性,同时也强调了这些困难对于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这种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2.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在文本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文本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阐述了这一道理。他从小害怕失败,但在父亲的鼓励下逐渐学会了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他克服了失败带来的沮丧和挫败感,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过程充分说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深刻含义。因此,我们应该正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不断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八、写作题(60分)题目:题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的一个新阶段,也有人担忧这会带来新的问题。请根据你的理解,围绕“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写作示例:题目:《智能时代的人文关怀》正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虚拟助手到医疗诊断,AI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在享受这些成果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如何在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民航机场消毒防疫与旅客安全合同3篇
- 进度计划编制课程设计
- 三月三活动方案例文(3篇)
- 线下商务谈判课程设计
- 人事行政专员工作职责模版(2篇)
- 水泥筒仓及风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代理供应链管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的工作总结例文(3篇)
-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版高一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淮北市和淮南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淮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卷
- 化学-安徽省淮北市和淮南市2025届高三第一质量检测(淮北淮南一模)试题和答案
- 2025内蒙古电力(集团)限责任公司供电单位边远地区岗位招聘713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0-2021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 2025年山西文旅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学年杭州市十四中高二数学(上)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中国AI+Agent应用研究报告
- 七年级上册生物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