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6年高考地理母题精解精析【年高考题】(浙江卷)年11月28日至12月2.根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第2题表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º50′S,31º2′E海拔5m)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8~9题。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图3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4.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①B.②C.③D.④(江苏卷)下图是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5.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高压脊控制B.锋面活动C.反气旋过境D.热带气旋影响6.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海南卷)21.(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福建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境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A.≥10℃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全国大纲卷)图4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0-11题。1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北京卷)图3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6.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7.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安徽卷)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图12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完成32-33题。32.青海省东南边缘降水较多,其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33.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Ⅱ、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四川卷)表1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6-7题表1经纬度位置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33°N,98°E-12.88.7561.4<0.2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植被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雪灾B.台风C.泥石流D.暴雨洪涝【年高考题】(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10.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1.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年高考北京卷)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第7题。图57.该日最可能出现在()A.1月B.4月C.7月D.10月(年高考天津卷)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10.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A.a→c→b→dB.b→c→d→aC.c→b→d→aD.d→a→c→b11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年高考四川卷)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球疯狂(年高考广东卷)6.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年高考浙江卷)11.读图7,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年高考福建卷)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A.0.550.50B.0.300.50C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A.EB.FC.GD.H(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1.1992年至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年高考江苏卷)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略。读图回答5~6题。5.图中M地的风向是()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6.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年高考江苏卷)图10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密切。据此回答19~20题。(双选)19.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20.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B.②地区干旱程度高于①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C.③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年高考全国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年高考安徽卷)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年高考题】(上海卷)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气温在10℃时。1M3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40gA.15℃B.25℃C.30℃(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A.35℃B.25℃C.15℃D.(3)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江苏卷)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问题。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山东卷)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问题。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北京卷)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由08时到20时,图中()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广东卷)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B.同一纬度,海拔越低无霜期越短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四川卷)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2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A.合肥小于南宁B.株洲大于石家庄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江苏卷)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图4 图5(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江苏卷)中国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全国卷Ⅱ)图1是2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2)自年冬至2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3)2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四川卷)图4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4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A.寒潮B.泥石流C.凌汛D.沙尘暴(2)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A.天津B.昆明C.新奥尔良D.加尔各答(安徽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列问题。(1)1962~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广东卷)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浙江卷)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A.风带南移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C.信风强盛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2)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A.纬度B.地势C.洋流D.人类活动【年高考题】(海南卷)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3题。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2.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3.乙地位于亚热带的()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四川卷)下图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5.有关图示地区的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上海卷)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7.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8.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珠海、南昌B.南昌、贵阳C.贵阳、厦门D.厦门、珠海(上海卷)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A.对流层、电离层B.平流层、电离层C.平流层、中问层D.对流层(上海文综)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广东文基)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A.太阳黑子增多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广东文基)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安徽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疏松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疏松随纬度的变化”。完成13—14题13.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14.曲线①、②、③代表的热量输送分别是()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广东卷)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1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广东理基)气旋和反气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各地反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不同B.二者气流旋转运动的原因相同C.二者形成的天气现象相同D.热带风暴是在赤道上形成的气旋(天津卷)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A.形成原因B.形成源地C.移动路径D.移动快慢(上海卷)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A(全国Ⅱ卷)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4-6题。4.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 B.1500米 C.1800米 D.2100米5.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A.15℃ B.18℃ C.216.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海南卷)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7~9题。7.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8.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9.乙地位于亚热带的()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广东文基)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A.太阳黑子增多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天津卷)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图)和文字信息,回答问题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10.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广东卷)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浙江卷)读图,完成15—16题。15.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1\*GB3①温带海洋气候=2\*GB3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2\*GB3②热带草原气候=4\*GB3④温带季风气候C=1\*GB3①温带季风气候=3\*GB3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3\*GB3③地中海气候=4\*GB3④温带海洋性气候16.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eq\o\ac(○,1)仅分布的北半球B.eq\o\ac(○,2)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C.eq\o\ac(○,3)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eq\o\ac(○,4)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广东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题)A.郊区人口减少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年高考题】(广东卷)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北欧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图1)正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库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广东卷)从全球看,大范围毛毛雨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区是(
)A.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B.中纬度、低海拔地区C.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D.高纬度、低海拔地区(广东卷)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
)A.南北纬30°附近
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80°附近(广东卷)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广东卷)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10,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图101956-年全国年蒸发量变化速率(mm/10a)空间分布图(1)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2)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①日照时数
②相对湿度
③风速
④气温
⑤空气污染程度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广东卷)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资料二:见表3。表3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
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①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②暖湿空气的湿度大;③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④大气稳定。(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雾。(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____雾。(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____雾。(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海南卷)图5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1)~(2)题。(1)推测P地属于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海南卷)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表3所示。完成(1)~(2)题。表3
5月~10月11月~次年4月
平均温(℃)降水(mm)平均温(℃)降水(mm)甲地2716502522乙地278902677(1)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2)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A.平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江苏卷)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的叙述,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球各地的气温持续上升
B.我国各地的降水量普遍增多C.全球各地的河湖水位上升
D.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减少(江苏卷)图6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上述“某月”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上海卷)图1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上海卷)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全国Ⅱ)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四川卷)图1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等压线。读图1,回答(1)~(2)题。(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予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年高考题】(广东卷)27.图13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出现的情况,从中可知此地区浓雾A.主要发生在夏季
B.主要发生在秋、冬与春季C.与月均温有关
D.与月均最低气温有关(广东卷)19.四季如春的“春城”最可能出现在A.高纬度、低海拔地区B.高纬度、高海拔地区C.低纬度、低海拔地区D.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广东卷)20.图10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差异大(广东卷)25.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图12中M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A.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C.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火热干燥D.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温和多雨(江苏卷)图4为“以极点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7~9题。7.a处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
D.印度洋8.若箭头还表示洋流流动方向,该处洋流是(
)A.西风漂流
B.日本暖流C.墨西哥湾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9.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a地的气压比b地低B.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C.d地的风力比e地小D.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22.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a
B.e
C.d
D.c(上海卷)3.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上海卷)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见图):在塑料盒中间插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空气)。7.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A.出现水平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B.出现水平交界面,红色水在上C.出现倾斜交界面,蓝色水在上
D.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8.该实验模拟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锋
C.高气压
D.低气压9.该模拟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
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天气现象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④没能模拟出冷暖空气的密度差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上海卷)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埃及的亚历山大、伊拉克的巴格达、我国的拉萨和上海四城市都位于北纬30°附近,但气候却有明显的差异。37.判断下列表格中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将亚历山大、巴格达、拉萨、上海四城市的名称填写在相应的空格中。38.读“亚历山大等四城市位置简图”及“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四城市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卷)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63.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__________,徐州梅雨终止日是__________。64.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____天,宜昌的梅雨持续天数约____天。65.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间分布特点是:自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东向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6.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宁夏卷)图5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9—11题。9.O、P两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上海赛宝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同代理协议汇编
- 2025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官方版空白
- 2025房屋租赁合同格式
- 2025商业店铺代理销售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附加协议
- 2025咨询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合同管理与工程监理的创新与发展》
- 2025年高纯锑及氧化锑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大数据技术人才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规划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AEFI监测方案
- DB3301∕T 0451-2024 医学美容机构电子病历系统技术规范
- 《大国浮沉500年:经济和地理背后的世界史》记录
- 水工维护初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运维项目进度计划
- 商场中央空调租赁协议模板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数学试卷(人教版)
- 国家开放大学《Python语言基础》实验4:条件分支结构基本应用参考答案
- OTA代运营协议文档
-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