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三轮复习
时事热点冲刺提分必背押题之“大国外交”
一、热点聚焦:以史为鉴,洞察“大国外交”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各种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变局中开新局,于乱局中化危
为机,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学习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
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洞察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担当。
本部分以近期中国外交活动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中国外交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全球视野。
(一)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守望相助,携手同行
1.新闻背景:
2024年5月3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出
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合作、继往开来,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的重
要讲话,强调要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度,构建“五大合作格局”,为中阿关
系发展指明方向。巴林国王、埃及总统、突尼斯总统、阿联酋总统等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出
席会议,并对中国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赏,体现了中阿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2.历史回溯:
中阿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跨越千年。早在古代,双方就通过
“丝绸之路”互通有无,阿拉伯商人频繁往来于中国,将香料、药物、天文历法等传入中
国,中国则将丝绸、瓷器、茶叶等输出到阿拉伯世界。唐宋时期,广州等地成为重要的对
外贸易港口,阿拉伯商人聚集于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曾多次
到达阿拉伯半岛,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友好往来,留下了许多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相互支持,
并肩前行。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推动亚非国家团结合
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维护民族权益的正义斗争,阿拉伯国家则在
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等问题上给予了宝贵支持。
3.学科链接:
(1)中国古代史:丝绸之路、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郑和下西洋
(2)中国现当代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阿合作论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世界现当代史: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不结盟运动、世界多极化
(三)习近平主席欧洲三国之行:对话合作,共促发展
1.新闻背景:
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塞尔维亚和匈牙利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国
与欧洲交流互动的新篇章。这是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也是时隔5年再访欧洲|。访问
期间,习近平主席分别与三国领导人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中欧关系、乌克兰危机等问
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此次访问成果丰硕,为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2.历史回溯: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往历史悠久,既有友好交往的辉煌篇章,也有屈辱苦难的惨痛记
忆。早在古代,双方就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中国丝绸、瓷器等远销欧洲,成
为欧洲人梦寐以求的珍品。但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开启了殖民扩张的步伐,中国逐
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大量领土
和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逐渐改善。20世纪70年代,中欧关系实现正
常化,双方在政治、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进入新世纪,中欧建立全面
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
作,成为维护世界多极化和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力量。
3.学科链接:
(1)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现当代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3)世界近代史: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殖民扩张
(4)世界现当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欧洲一体化、世界多极化
(三)中美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1.新闻背景:
近年来,中美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美国一些政客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
手,采取了一系列遏制中国发展的措施,在经贸、科技、安全等领域对中国进行打压,导
致中美关系持续紧张。中国始终主张中美两国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共同
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历史回溯:
中美两国关系的历史跌宕起伏。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两国长
期处于对抗状态。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
的伟大胜利,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尊严。20世纪70年代,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领
导下,中美关系实现“破冰”,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
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3.学科链接:
(1)中国现当代史: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建交、改革开放
(2)世界现当代史:冷战、两极格局、经济全球化
(四)小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目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历史,了解中国外交的演变历程和重要成就,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考点链接:以史为鉴,探寻“大国外交”之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的殷切期
盼。回顾中国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中国外交政策的内涵和意义,探寻“大国外交”之道。
本部分将结合中考历史考点,对热点聚焦中提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拓展,以中考
历史核心知识点为基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梳理,并附上相应的思考与练习,引导学
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开放与交流,互鉴与发展
1.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1)知识点梳理:
①张骞通西域(史称“凿空”):
西域: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
西域。
第一次: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时间:公元前138年
结果: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第二次:
目的:联络乌孙夹击匈奴,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时间:公元前119年
结果: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意义:①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②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张骞的优秀品质:具有坚强的意志,不畏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忠于祖国、信
守承诺、不辱使命。
②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以主要运输丝绸到西方而得名):
路线:长安一一河西走廊一一西域(今新疆)一一中亚、西亚一一欧洲。
内容: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
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马、玻璃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原。
意义: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②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
路线:(1)山东一一黄海一一朝鲜、日本;(2)中国东南沿海一一中南半岛一一马来
半岛一一马六甲海峡一一孟加拉湾沿岸一一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③对西域的管理:
西汉:西域都护的设置:①时间:公元前60年。②地位:是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意
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即新疆在西汉时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东汉:(1)班超经营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2)甘英出使大秦:开
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3)班勇出使西域。
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
使”。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
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与新罗的关系: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
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玄奘西行:贞观初年,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那烂陀寺)。他遍访名寺,
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由其口述的《大
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2)思考与练习: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为什么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③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唐朝能够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强盛王朝?
④结合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事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理解。
2.朝贡体系: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区域秩序
(1)知识点梳理:
①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诸侯权力: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
分封。
诸侯义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消极:诸侯有较大独立性,诸侯
势力日益强大,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四个贵族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被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措施一一“推恩令”的实施:
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人物: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措施:颁布“推恩令”。
作用:削弱诸侯王封国势力,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强化监察制度: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
廷监视地方官员、豪强及其子弟。大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明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④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收复台湾和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东南):
1662年(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
行省。
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西南):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雍正帝时(1727年)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常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
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1751年设立喝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标志着中央政权对西藏地方行使主权达到
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
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西北):
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蒙古贵族喝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维吾尔族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
清朝称之为回部。)
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驻军设哨,加强了对西
北地区的管辖。
雅克萨之战(东北):
背景:17世纪中期,沙俄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
时间:1685、1686年
组织者:康熙
结果: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时间:1689年。
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的疆域:西跨葱岭一一西北至巴勒喀什池一一北接西伯利亚一一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一一东临太平洋一一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一一南至南海诸岛。
(2)思考与练习:
①朝贡体系的特点是什么?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世界观?
②分析西周分封制和汉武帝“推恩令”的异同。
③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这些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④你认为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与当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哪些异同?
3.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落后于世界潮流
(1)知识点梳理:
①明朝的海禁政策:
背景:倭寇问题严重,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内容:严禁私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国商船来华。
影响:阻碍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②清朝的广州一口通商:
背景:清政府为加强对外贸易管控,限制西方国家对华影响。
内容:只允许外国商船在广州一地进行贸易,并设立“公行”垄断对外贸易。
影响:限制了中外贸易规模,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
③鸦片战争:
背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外流,社会矛盾激化。
导火线: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奉旨到广州查禁鸦片,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
毁。
经过: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结果: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2)思考与练习:
①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③对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与闭关锁国政策,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救亡图存,探索复兴之路
1.鸦片战争: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为改变中英贸易入超(逆差)局面,向中国走私鸦
片。(鸦片危害: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加重百姓负担;摧残人民体质;政治腐败
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1839.6.3道光帝派林则徐虎门销烟(导火线)。(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
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②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反抗: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三元里抗英。
结果:中国战败(战败根本原因: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
条约: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一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一一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一一开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侵略者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赔一一赔款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协一一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
协议(协定关税),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843年《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
权利。
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启示:弱国无外交,吾辈当自强!
(2)思考与练习: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③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探索近代化之路
(1)知识点梳理:
①概况: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代表人物:中央奕诉;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刺激)
②内容:
军用企业(前期“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教育: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
民用企业(后期“求富”):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军队:建立新式海陆军a.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省
b.海军南洋、北洋、福建、广东海军,中法战争(越南被法国占据),1885年台湾建省
③评价:
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进步:发展了近代工业,培养了技术人才,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
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局限于变革器物,没改变封建制度,没使
中国实现富强。
(2)思考与练习: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③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3.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
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
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②内容:
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
一文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北大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
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猛烈抨击封建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
制和愚昧,民主与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核心;文学革命:
提倡白话文;1917年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是
第一篇白话小说。
③评价: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
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④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扩大: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a.爆发:(五四运动第一阶段)
时间:1919年5月4日;
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
口号:①“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反帝反封的性质)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扩大:(五四运动的第二阶段)
时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主力:工人阶级;
中心:上海
结果:初步胜利,不是完全胜利。
⑤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思
想启蒙运动。
意义: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
③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补充:五四运动的特点和“五四精神
特点: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
分子起了领导作用;群众基础广泛(青年学生、工人、商人等)。
“五四精神”就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概括
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2)思考与练习: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它对当今中国青年有何启示?
4.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妄图灭亡中国。
②七七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过程: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绝后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
军队奋起反击。
影响: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结果:1937年7月底,北平、天津失陷
爱国将领:赵登禹、佟麟阁
③国共合作:
背景:民族矛盾激化,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共同抗日。
内容:共产党部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领导,共同抗日。
意义: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爆发,历时三个月,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
焰。
⑤抗战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成为抗战
的中流砥柱。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合作,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特别是苏联对日宣战,加速了日本
法西斯的灭亡。
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
争,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国际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2)思考与练习:
①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
②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③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三)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发展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边界问题,需要通过谈判解决。
②提出: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④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
准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2)思考与练习: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③你认为在当今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2.改革开放:中国外交的新起点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
②主要内容:
对内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意义: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思考与练习:
①改革开放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哪些影响?
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目标
(1)知识点梳理:
①背景: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需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②主要内容:
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推动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③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2)思考与练习:
①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有哪些联系?
(四)中国外交的未来:合作共赢,共建美好未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
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思考与练习: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3.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可以为中国外交做些什么?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历程和重要成就,增强民族
自豪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开放与交流,互鉴与发展
1.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贸易往来,推动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
加强民族融合:丝绸之路的开辟加强了中国与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
合。
传播中华文明: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
等物品以及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传播到西方,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对世界的影响:
促进东西方贸易: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世界经济发展作
出了贡献。
推动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西方的天文学、数学、
医学等知识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等传入西方,丰富了世界文明。
促进世界文明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
的进步。
②为什么说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
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因此,张骞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③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唐朝能够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强盛王朝?
特点:
规模空前: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往来,是当时世界上最开放的国
家之一。
方式多样:唐朝的对外交流不仅包括官方的使节往来,也包括民间的贸易活动和文化
交流。
内容丰富:唐朝的对外交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思想文化的传播。
原因:
政治稳定: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对外交流提供了稳定的环境。
经济繁荣: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对外交流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文化昌盛:唐朝文化繁荣,对外来文化兼容并包,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和商人前来学
习和交流。
开放的政策: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④结合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事迹,谈谈你对文化交流的理解。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典范。鉴真东渡将佛教文化传播到日本,
促进了日本佛教的发展;玄奘西行将佛教文化带回中国,丰富了中国佛教思想。他们的故
事说明: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输出也有输入。
文化交流需要克服困难,需要付出艰辛努力。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
文化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朝贡体系:以中华文明为中心的区域秩序
①朝贡体系的特点是什么?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怎样的世界观?
特点:
以中国为中心:中国古代王朝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周边国家是''蛮夷
等级森严:中国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皇帝“朝贡”以表达臣服。
政治目的为主:朝贡体系主要是为了维护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秩序,而不是为了发展
经济贸易。
世界观:
天下观:中国古代王朝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周边国家都是中国的藩属。
华夷之辨:中国古代王朝认为中国是文明的中心,周边国家是落后的“蛮夷
②分析西周分封制和汉武帝“推恩令”的异同。
相同点:
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都采用了分封土地的方式。
不同点:
分封对象:西周分封制主要分封王族和功臣,汉武帝“推恩令”主要针对诸侯王。
分封目的:西周分封制是为了建立统治秩序,汉武帝“推恩令”是为了削弱诸侯王势
力。
分封结果:西周分封制最终导致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割据,汉武帝“推恩令”加强了中
央集权。
③清朝前期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这些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措施:
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签署《尼布楚条约》,明确中俄东段边界。
设置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积极意义:
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加强了民族融合。
④你认为古代中国的朝贡体系与当今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都强调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
都主张各国之间相互尊重。
不同点:
中心:朝贡体系以中国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中心。
等级:朝贡体系强调等级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平等互利。
目的:朝贡体系是为了维护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构建持
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因:
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明清统治者认为西方国家是“蛮夷”,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为了防止倭寇:明朝时期,倭寇问题严重,海禁政策是为了防止倭寇。
为了维护经济利益: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广州“公行”的垄断利益,实行一口通商政
策。
影响:
阻碍了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中国经
济发展缓慢。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
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②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在于:
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
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斗争目标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斗争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对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与闭关锁国政策,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对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与闭关锁国政策,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开放才能发展: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开放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交流才能互鉴:只有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才能学习先进经验,促进自身发展。
和平才能共赢:只有维护世界和平,才能为各国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二)中国近代的屈辱与抗争:救亡图存,探索复兴之路
1.鸦片战争: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开端
①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财富。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
影响: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发展自身实力,才能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
要坚持对外开放:闭关锁国只会导致落后,只有坚持对外开放,才能学习先进经验,
促进自身发展。
要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探索近代化之路
①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民用工业。
筹建近代海军。
派遣留学生。
②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促进了思想解放。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洋务运动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清
朝统治。
缺乏群众基础:洋务运动主要是清政府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受到了帝国主义的阻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强大,对洋务运动进行了阻挠。
3.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因: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影响: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推动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②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原因在于:
领导阶级发生了变化: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
斗争目标发生了变化: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指导思想发生了变化:五四运动的指导思想开始由旧三民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
③“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它对当今中国青年有何启示?
核心: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启示:
要有爱国情怀,心系国家命运。
要有进步思想,积极探索真理。
要有民主意识,维护人民利益。
要有科学精神,勇于创新创造。
4.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①七七事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标志着什么?
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
日本妄图灭亡中国。
标志: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国内意义: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
定了基础。
国际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新中国的外交:独立自主,和平发展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
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
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你认为在当今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在当今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原因在于:
当今世界仍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2.改革开放:中国外交的新起点
①改革开放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坚持自由贸易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外交的目标
①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传染病
等。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同应对这些挑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对话协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有哪些联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有以下联系:
都强调人类的共同利益。
都主张世界和平与和谐。
都倡导各国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四)中国外交的未来:合作共赢,共建美好未来
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中国外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和强大的后盾。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更多的合作空间。
挑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威胁。
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②中国如何更好地发挥建设性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尊重其他
国家正当权益。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坚持对话协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③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可以为中国外交做些什么?
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中国外交做贡献:
努力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积极宣传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增进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做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从自身做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实战演练:学史明智,以史育人
通过实战演练,检验对“大国外交”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升运用历史知识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
年。
本部分将结合中考历史常考题型和中考历史核心知识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帮
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L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表述,正确的是0
A.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直接贸易往来。
B.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朝鲜等国纷纷派遣使节来华学习。
C.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联系,开拓了新航路。
D.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安全,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2.观察下列图片,图中人物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是()
A.玄奘B.鉴真C.张骞D.班超
3.古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②唐朝允许阿拉伯商人来华经商
③明朝郑和下西洋到达阿拉伯半岛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中阿合作论坛是新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重要的合作平台,其成立的背景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B.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D.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外交的表述,正确的是0
A.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一一《北京条约》。
B.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积极学习西方,并主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C.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抵抗到底,从未与日本进行任何谈判。
5.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中国近代外交努力方向的是0
A.师夷长技以自强B.实业救国C.扶清灭洋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中国
政府提出了()
A.“一边倒”外交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8.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其主要原因是()
A.中美两国社会制度相同B.中美两国意识形态一致
C.中美两国存在共同利益D.中美两国不存在任何分歧
9.下列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表述,正确的是0
A.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目标是称霸世界,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奉行结盟政策,积极拉拢其他国家对抗西方国家。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主张干涉别国内政,将中国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
材料: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首访阿拉伯国家时,在阿盟
总部发表了一场题为《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
主席说,中东是一块富饶的土地。让我们感到痛心的是,这里迄今仍未摆脱战争和冲突。
中东向何处去?
这是世界屡屡提及的“中东之间”。少一些冲突和苦难,多一点安宁和尊严,这是中东
人民的向往。
问题:
1.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是如何插手中东事务的?(6分)
材料: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峰会
并发表主旨讲话。峰会发表《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
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问题:
1.中阿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古代双方通过什么途径进行友好往来?(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提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
今年是中国的“欧洲年”。从比利时首相德克罗访华到李强总理访问瑞士、爱尔兰,再
到前不久德国总理朔尔茨来访,今年以来,中欧高层频频互动。现在,习近平主席开启欧洲三
国之行更是将双方积极交往的势头推向高潮。
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外交举措?(4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当前中欧关系不断深化的原因。(6分)
(三)探究题(20分)
材料: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
同体。时隔一年半,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主旨讲话中强调,要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跑出加速
度。
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古代中阿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为题,并运用史实,撰写一
篇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150字。)
材料:
习近平主席首次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的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就表达了中阿合作的基调和
底色一一“务实”。他说,我们要“用最明白的语言对话,用最贴心的方式合作”。“集
体合作不追求轰动一时,而更看重打基础、谋长远的举措。”
问题: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的努力”
为题,并运用史实,撰写一篇短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
150字。)实战演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答案与解析:
1.B解析: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吸引了周边国家前来学习。
2.C解析:图片中的人物是张骞,他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因此
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3.A解析:①②③都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的例证,④项是清朝加强对新疆地区管
辖的措施,与阿拉伯国家没有直接关系。
4.A解析: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于2004年,当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与阿拉
伯国家都希望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5.C解析: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D解析:“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
国家富强的愿望,体现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努力方向。
7.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1953年提出,旨在打
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8.C解析: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属于20世纪70年代。
9.C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都面临苏联的威胁,存在共同利益,这是促成中美关
系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10.C解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
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
(二)材料解析题答案与解析:
问题:
(1)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原因有哪些?(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是如何插手中东事务的?(6分)
答案:
(1)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冲突不断的原因主要有:
地缘政治:中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战略位置重要,是大国争夺的焦点。
宗教矛盾: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的发源地,不同宗教派别之
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民族问题:中东地区民族众多,民族矛盾错综复杂。
资源争夺: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成为大国争夺的对象。
外部势力干预:西方列强长期插手中东事务,加剧了地区局势的动荡。
(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插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技术》课件-第6章
- 《数字逻辑与EDA设计》课件-第5章
- 2024-2025学年年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14.1 变量与函数 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 《保险的供给与需求》课件
- 环保专项视察报告范文
- 2025年固原a2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百色考货运资格证考试内容
- 2025年嘉兴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
- 医药基金调研报告范文
- 童装销售实践报告范文
- 科技创新保密知识培训
- 常用食物含铜量表-献给有需要的人
- 济南律师行业分析
- 山东大学答辩专属PPT模板
- 《国际供应链管理》课件
- 烟台汽车西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妇科常用药物课件
- 高中数学说课一等奖课件
- 2024年人口老龄化国情区情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踝关节康复训练》课件
- 实验用猪营养需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