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二)
化学
2024.5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ffl3?N2ONaS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1.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无聊的是
A.Fe2O3俗称铁红,可用作外墙涂料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溶于热水可形成胶体
D.和fc互为同素异形体,都可用于测定文物年代
2.Na在Cb中剧烈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大量白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L分子中化学键的电子云轮廓图:
••••
B.用电子式表示白烟的形成过程:Na-+.Cl'—>Na+[:Cl丁
••••
C.Na在空气中燃烧,也会产生黄色火焰
D.工业冶炼金属Na:2NaCl(»)=2Na+Cl2T
3.下列关于浓度均为O.lmoLLT的Na2cO3溶液和NaHCO?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pH:Na2CO3>NaHCO3
B.两种溶液中粒子种类不相同
C.均能与Ca(OH)2反应产生沉淀
D,溶液中均存在:c(H+)+c(Na+)=c(HCOj+2c(CO,)+c(OH]
4.新型靶向药物M能够牢牢“黏住”致病蛋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的说法不
正旗的是
A.含有2种官能团
B.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ImolM最多可与4molNaOH发生反应
D.M“黏住”致病蛋白的过程可能与二者之间形成氢键有关
5.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亚确的是
A.铁溶于过量稀硝酸,溶液变黄:Fe+4HNO3(W)=Fe(NO3)3+NOT+2H2O
B.用石灰乳吸收泄漏的氯气:2Ca(OH)2+2C12=CaCl2+Ca(C1O)2+2H2O
C.向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的pH升高:
2++
10H2O+4Fe+O2=4Fe(OH)3+8H
D.用新制的Cu(OH)2检验乙醛,产生砖红色沉淀:
2Cu(OH),+CH3CHO+NaOH7^CH3COONa+Cu2OJ+3H2O
6.由柠檬烯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Y)的过程如图。其中XfY原子利用率为100%。
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ioH*B.柠檬烯fX过程中HzO?作氧化剂
C.试剂a为CO?D.一定条件下,Y可从线型结构变为网状结
试卷第2页,共12页
构
溶液褪色溶液颜色变浅溶液变浑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SO?
B.②中利用了KM11O4的氧化性
C.将②③对调也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2H2s0/浓)+C0co2,+2s引+2凡0
8.KzCrzO,稀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I.Cr2O,(aq)+H2O(l),2HCrO;(aq)AHt
+
II.HCrO4(aq)CrO;(aq)+H(aq)AH2
关于该溶液的说法不无碗的是(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A.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B.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I和H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2(HCrO;)
C.加入少量KzCrq,k),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比原溶液中的小
c(Crg)
+
D.50:(aq)+H2O(l).2CrOj(aq)+2H(aq)/=AW1+2AH2
9.用图1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进行实验,闭合K后用灵敏电流计测得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2所示。时,Mg表面有气泡产生,A1质量减小。
下列分析不E项的是
A.t<tx,Mg为负极B.t>tA,Mg上产生的气体为H?
C.t>。,负极反应:Al-3e-+3OH-=Al(OH)3D.实验过程中,正极均有OH生成
10.铜的一种配合物X的制备反应如下:
Cu(OH),(s)+2H2NCH2coOH(aq)=X(aq)+2H2O(1)
ZNS「A/。丫。
X有两种结构,分别为oJ、。/、0人0和o1-o/
H2
X.X2
在制备过程中,先生成X1,最终转化为X.下列说法不思确的是
A.X中Ci?+的配位数为4B.X中Cu?+与配位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与
CH2cI?类似
C.极性:Xpx?D.X](aq)转化为X/aq)是放热反应
11.工业上常用H?除去CS?:CS2(g)+4H2(g)CH4(g)+2H2S(g)o一定温度下,向恒容
反应器中按照不同投料(见下表)充入气体。按照①进行投料时,测得体系中各成分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H
投料cs2(g)2(g)CH4(g)H2s(g)
①Imol4mol00
②0.4mol1.6mol0.8mol1.6mol
③ImolImol00
试卷第4页,共12页
1
。
月
跚
£
照
蜃
时间/min
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A.图中M对应的物质是H?SB.①中达到平衡时,n(H2)=0.8mol
C.按照②进行投料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D.任意时刻③中CS2的体积分数均为
50%
12.一种由硼镁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能。该化合物晶体中硼通过共价键形成平
面a层,镁形成平面b层,a层和b层等距交错排列(abab),俯视图(部分)如图。
晶体俯视图(部分)硼层(a层)镁层(b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层中硼的杂化类型为sp'B.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
C.镁周围最近且等距的硼有6个D.镁层内存在离子键
13.科学家提出一种大气中HSO]在HQ和NOn作用下转变为HSO]的机理(图1),其能量
变化如图2所示。
O
H
S
or0
I
H
:
.
*
H/oH
No•
2
③——H>
反应历程
图1图2
O
II
已知:NO,SO]的结构式为0=N-0-S-O
II
O
下列说法不E理的是
A.①中涉及O-H键的断裂与生成B.②③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由图2可知,该过程的决速步是①D.总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1:2
14.向锌氨溶液(由ZnSO,液、氨水-硫酸镀混合溶液配制而成)中加入萃取剂HR。不同pH
下(其它条件不变)达到平衡后Zn2+和NH,的萃取效果如图所示。
有
如
2
版
-S-
欣
馨
粉
2+2+
资料:①反应i:Zn+4NH3^-[Zn(NH3)4]
2++
反应ii:Zn+2HRZnR2+2H
反应iii:NH3+HRHR-NH3
2+
②pH>8的锌氨溶液中,Zna主要以[Zn(NH3)J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不E项的是
A.锌氨溶液中存在NHs-H?。的电离平衡和NH;的水解平衡
B.pH=8.5时,加入萃取剂HR达到平衡后,Zn"主要以ZnRz的形式存在
C.pH由8到10,萃取剂中氨的含量增大的原因是反应道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pH由8到6,c(H+)和c(Zn2+)均增大,前者对反应ii的影响小于后者
第二部分
试卷第6页,共12页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硒(34Se)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元素。
I.检测细胞体内的HC10
风湿性关节炎与细胞体内产生的HC1O有关。一种含Se的荧光探针分子(FP)检测HC1。及再
生的转化如图。
Qp
FP°FPC0
)
⑴①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_____区(填“spds”或"d',)。
②HC1O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o
(2)在FPOfFP中,GSH转化为GSSG。
沪
H0VA
9。产。0c(SH。
0C
叫GSH。HoV^
NH20
GSSG
①用“*”在GSH中标出所有的手性碳原子________o
②FPOfFP中,FPO与GS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II.应用于光电领域
Cu2Se可作为新型镁电池的正极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3)①该晶体中阳离子的基态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
②晶胞中“•”表示(填离子符号)。
⑷新型镁电池放电时,图1晶胞中Se?-位置不变,Mg?+嵌入的同时Cu+被挤出。生成的MgSe
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其中Mg?+位于图1晶胞的(填序号)。
a.棱心b.面心J体心d.顶点
已知:i.CH2(COOR)-R-CH(COOR')2(X表示卤原子)
C2H5ONa
△
2
ii.R2cH(COOH),->RCH2COOH+CO2
(1)A为苯的同系物,A的结构简式是。
(2)BfC的化学方程式是。
(3)CfD的反应类型是o
(4)FG需要强碱性物质参与反应。
a.从结构角度分析:由于,GH50H比H?。更难解离出H+,故C2H‘ONa的
碱性强于NaOH0
b.F->G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②中同时还生成CO2、、(填结构简式)。
(6)对比①②,推测①采用低温的目的是。
17.Mn和MnO?都具有广泛的用途。
试卷第8页,共12页
I.工业上用软镒矿(主要含Milo?)和硫锦矿(主要含MnS)联合制备M11SO4的流程如图。
MnSO4
溶液
资料:几种化合物的长叩
硫化物MnSNiSCoSBaS(易溶)
K.P10一12.610-18.510一20.4
氢氧化物Mn(OH)2Ni(OH)2CO(OH)2Fe(OH)3
10—13.010—14.710—14.3]0—38.6
K印
(1)为提高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出两条即可)。
⑵浸出过程中产生的Fe3+对Mn。?与MnS的反应起催化作用,机理如下。
i.2Fe3++MnS=Mn2++2Fe2++S;
ii.(离子方程式)。
(3)流程图中采用①和②共同除去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杂质,解释不能单独使用①去除这些
杂质禺子的原因:O
(4)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o
II.以MnSO”溶液为原料,用图1装置(。力均为惰性电极)同步制备Mn和MnO.
离子交换膜A离子交换膜B
/
,MnO2Mn八
'Mn2+Mi?”
左室中间室右室
MnSO「H2sO,稀硫酸含MnS。4的
溶液中性溶液
图1
(5)结合离子交换膜的类型,解释中间室产生较浓硫酸的原因:
〃(生成Mn所用的电子)
(6)图1中b电极上Mn的电解效率”(通过电极的电子)xl00/i>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2
所示。随pH的增大,电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o
18.乙烯利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增产和储存。一种制备乙烯利的方法如图。
H。、,
/\+M
HOCHzCHQ
乙烯利
资料:重排过程发生的机理如图。
OR'OR1'0
R^HjClII
R'O—PR'O—P—CHACl-R'O-P-CHjR1
1
OROR'OR'
(DPCI3分子的空间结构名称是.
(2)乙烯利中P的化合价为+5,P、O和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A的结构简式是o
(4)M的名称是-
(5)利用以下方法可测定乙烯利的纯度。
已知:i.乙烯利在pH>3的溶液中能释放乙烯,同时产生磷酸盐等;
ii.磷酸体系中含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出.百里香酚蓝在2.8<pH<8.0为黄色,在pH>9.6为蓝色。
步骤I:取ag乙烯利样品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
步骤H:滴加几滴百里香酚蓝作指示剂,溶液为黄色。用b*lL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恰
试卷第10页,共12页
好变为蓝色,消耗VmL。杂质和乙烯利均与NaOH反应,其中乙烯利发生反应:
H0.0NaO、X)
X+2NaOH―►£+2H2O
Z
H0CH2CH2C1NaOCH2cH2cl
乙烯利二钠
步骤m:加热至无气体放出,溶液逐渐变黄;冷却至室温。
步骤W:再用bfclL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恰好变为蓝色,消耗V?mL。
①步骤III中乙烯利二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②样品中乙烯利的纯度为(用质量分数表示,M乙烯利=144.5g-皿尸)。
19.常温下镁条与水缓慢反应,一段时间后镁条表面被致密Mg(OH)2薄膜完全覆盖,反应
停止。再加入NH4cl则能持续产生H2,探究其原因。
【实验】将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水中反应至无气泡产生,镁条表面变暗。室温下,取该镁条
放入2mLimoLU下列溶液[初始"(Mg).实验记录如下。
编
溶液实验记录
号
片刻后镁条表面变光亮,开始产生大量气体;
前lOmin内镁条表面保持光亮,但产生气体的速率逐
aNH4cl溶液(pH=4.6)
渐减慢;
20~30min时,镁条表面变白,持续有气泡产生
bNaCI溶液仅出现微量气泡
NH4cl溶液(用氨水调至
c实验现象及气体体积与a几乎相同
pH=7)
(1)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经检验,a和c生成的气体均为并含有微量NH3。检验NH3的操作和现象是
(3)本实验说明去除Mg表面致密Mg(OH)2的主要粒子是NH:。
①得出该结论的实验证据是0
②NH;与Mg(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4)实验a中溶液pH和H?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过程中c(NH;)和《NH/H?。)
T
W
室
拉
H
时间/min
①前5min产生H?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pH可作为NH:与Mg(OH)2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判断依据,理由是o
(5)实验a在30min后的一段时间内,pH基本不变,但仍能持续产生H?。结合方程式解释持
续产生H,的原因:
试卷第12页,共12页
1.D
【详解】A.Fe2C>3俗称铁红是一种红棕色性质稳定的铁的氧化,可用作外墙涂料,A正确;
B.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用于杀菌消毒,医用酒精为75%的酒精溶液用于消毒,B正
确;
C.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溶于热水可形成胶体,C正确;
D.12c和(C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故互为同位素,其中用于测定文物
年代,D错误;
故答案为:D„
2.A
【详解】
A.Cb分子中化学键是Cl原子上的2P轨道采用头碰头重叠形成的,故其电子云轮廓图:
,A错误;
B.已知该白烟为NaCl小颗粒,NaCl是离子化合物,故用电子式表示白烟的形成过程为:
Na罕©:一Na+[©:「,B正确;
C.Na的焰色试验呈黄色,故Na在空气中燃烧,也会产生黄色火焰,C正确;
D.工业冶炼金属Na即电解熔融的NaCl,反应方程式为:2NaCl(熔融)曳题2Na+5,,D
正确;
故答案为:Ao
3.B
【详解】A.浓度均为SlmoLL-的Na2cO3溶液和NaHCOs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大于碳
酸氢根离子,则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溶液pH:Na2CO3>NaHCO,,A正确;
B.两种溶液中粒子均存在水分子、钠离子、碳酸分子、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氢离
子、氢氧根离子,种类相同,B错误;
C.Na2cO3溶液和NaHCC>3溶液均能与Ca(OH)2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均存在:c”)+c(Na+)=c(HCOj+2c(COj)+c(OH)D正
确;
答案第1页,共13页
故选B。
4.A
【详解】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A错误;
B.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碳碳双键两端的原子共面、单键可以旋转,则分子中所有
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
C.酚羟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酯基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且酯基生成的酚羟基还能和氢氧化钠
反应,故1molM最多可与4moiNaOH发生反应,C正确;
D.M中含有酚羟基,能形成氢键,其“黏住”致病蛋白的过程可能与二者之间形成氢键有关,
D正确;
故选Ao
5.C
【详解】A.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石灰乳与氯气反应生产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方程式正确,故B正确;
C.向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溶液的pH升高,消耗氢离子,生成铁离子,而不
+2+3+
是氢氧化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4H+4Fe+O2=4Fe+2H2O,故C错误;
D.新制的Cu(OH)2与乙醛反应生成醋酸钠、氧化亚铜和水,方程式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6.A
【分析】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分析X与Y可知,原子利用率为100%,a为CCh,柠
檬烯-X过程中H2O2作氧化剂,将碳碳双键氧化,据此回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柠檬烯-X过程中H2O2作氧化剂,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试剂a为CO2,C正确;
D.线型结构里必须还存在能发生加聚或缩聚反应的官能团如双键、羟基、氨基等,才有可
能转变为网状结构,Y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一定条件下,Y可从线型结构变为网状结构,
D正确;
故选Ao
7.C
【分析】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水,品红检验二氧化硫,酸性高锦酸
答案第2页,共13页
钾除去SO2,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据此回答。
【详解】A.SO2能使品红褪色,则①中现象说明产物中有S02,A正确;
B.②中利用了KMnCU的氧化性,能够氧化SO2,B正确;
C.将②③对调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因为SO2与C0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
D.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方程式为:2H2SO4(«<)+C=C02+2SO2t+2H2O,D正确;
故选C。
8.C
【详解】A.反应i中水为液态,虽然水是反应物,稀溶液种加水对平衡影响不大,反应n
是离子数目增加的反应,加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故加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A
正确;
B.反应n中,加氢氧化钠中和了H+,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反应n正向移动消耗“CrO;,
使反应I正向移动,故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I和n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确;
c2(HCrO;)
C.反应I的平衡常数K1=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故比值不变,C错误;
c(Cr2O^)
D.反应Cr2O;-(aq)+Hq(l)2。'0:-画)+24画)可以由反应1+反应取2得到,故该反
应的AH3=AHI+2AH2,D正确;
故选C。
9.C
【分析】时,Mg表面有气泡产生,A1质量减小,此时A1作负极,Mg作正极,原电池
反应为2A1+2OH+6H2O=2A1(OH)4+3H2T,由图可知,。时刻电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则
4时,A1作正极,Mg作负极,原电池反应为Mg+2Hq=Mg(C)H)2J+H?%据此分析解
答。
【详解】A.由分析知,t<tA,Mg为负极,故A正确;
B.由分析知,t>tt,Mg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由电池反应式可知Mg
上产生的气体为H?,故B正确;
C.t>t1,Al作负极,负极反应:Al-3e+4OH=Al(OH);,故C错误;
答案第3页,共13页
D.时,Al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q+2e=H2T+2OH\t>tltMg作正极,正极反
应式为2凡0+26=凡个+201?,故实验过程中,正极上均为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
气,同时有OFT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10.B
【详解】A.由X结构可知,X中Cu?+的配位数为4,A正确;
B.CH2c1?为四面体形,只存在一种结构,而X中存在2种结构,则X不是四面体形,X中
Cu2+与配位原子形成的空间结构与CH2cL不类似,B错误;
C.结构不如X?结构对称,故极性:4>X2,C正确;
D.在制备过程中,先生成最终转化为X5则说明X?更稳定,能量更低,则X/aq)转
化为X?(叫)是放热反应,D正确;
故选Bo
11.C
【分析】
o
vu
s*
对图中曲线标记如图眄a.M.,根据反应
彝
时间/min
CS2(g)+4H2(g)#CH4(g)+2H2S(g),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的物质的量更大,故b表示H2,
d表示CS2,同理H2s生成相比CH4更多,故a表示HzS,c表示CH4。
【详解】A.由分析,M对应物质是H2S,A正确;
B.由图知,①平衡时,压和CH4物质的量相等,根据三段式
C52(g)+4H2(g)也(g)+2H2s(g)
起始(mo/)1400
即4-4x=x,解得x=0.8mol,
转化(m叫X4xX2x
平衡1-x4-4xX2x
即达到平衡时,n(H2)=0.8mol,C正确;
答案第4页,共13页
C.设容器体积为IL,由选项B中的三段式可知,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K=
C2(HS)C(CT)iQO
24=冏*25,按照按照②进行投料时,浓度积为
4
C(CS2)C(H2)
:吃二'J/落"。25,故反应会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错误;
D.根据③的投料,列出三段式
CS2(g)+4H2(g)CH4(g)+2H2s(g)
起始(mo/)11
c,任意时刻,CS2的体积分数
转化(加。/)y4yy2y
平衡(板/)l-yl-4yy2y
为-------山-------x100%=上上x100%=50%
D正确;
l-y+l-4y+y+2y2-2y
本题选C。
12.B
【详解】A.由投影图可知,硼层中硼原子连接3个。键,B原子价电子有3个,全部用于
形成。键,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0=3,杂化类型为sp2,故A错误;
B.由投影图可知,每个镁原子上层距离其最近的硼原子有6个,下层距离其最近的硼原子
也有6个,共12个,每个硼原子上层距离其最近的镁原子有3个,下层距离其最近的镁原
子也有3个,共6个,则Mg、B原子个数比为1:2,化学式为MgB2,故B正确;
C.由投影图可知,每个镁原子上层距离其最近的硼原子有6个,下层距离其最近的硼原子
也有6个,共12个,故C错误;
D.Mg层内存在金属键,不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A.①中与硫原子相连的0-H键断裂,生成HN02涉及O-H键的生成,A正确;
B.②中反应S元素由+5价变为+6价,N元素由+4价变为+3价,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③
中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由图2可知,步骤①正反应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则该过程的决速步是①,C
正确;
D.HSOJ在HQ和NOz作用下转变为HS。;,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了2,HSOJ是还原剂,NO2
答案第5页,共13页
被还原为HNO2,氮元素化合价降低了1,NC>2是氧化剂,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关系式2NO?
总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正确;
故选B。
14.D
【详解】A.锌氨溶液中存在钱根,由于一水合氨为弱碱,钱根会水解产生一水合氨,锌氨
溶液中存在NH3-H2O的电离平衡和NH;的水解平衡,A正确;
B.由已知pH>8的锌氨溶液中,Zd+主要以[Zn(NH3)4]2+形式存在,加入HR与Zd+发生反
应ii,会使反应i逆向移动,最终Z#+主要以ZnR2的形式存在,B正确;
C.pH由8至IJ10,溶液碱性增强,锈根水解程度增大,有利于反应出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导致萃取剂中氨的含量增大,C正确;
D.pH由8到6,溶液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ii逆向移动,c(H+)和c(Zn2+)均增大,在反应
ii中,H+化学计量数为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次数为2,故c(H+)对反应ii影响更大,即前
者对反应ii的影响大于后者,D错误;
本题选D。
15.(1)pH-O-C1
(3)3d10Cu+
(4)ac
【详解】(1)①Se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IA族,属于p区;
②HC1O中,0和H、C1分别共用一对电子,O、C1都达到8电子饱和结构,结构式为H-O-C1;
(2)①手性碳原子是连接4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GSH中一共有2个,标记如图
②FPO—FP中,Se元素化合价降低了2,FPO中两个Se共得4个电子,GSH中S化合价
答案第6页,共13页
升高1,失一个电子,故根据电子得失守恒,FPO与GS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3)①CsSe晶体中阳离子为Cu+,基态价层电子排布为3dQ
②晶胞中,白色球处于晶胞顶点和面心,个数为6X:+8X,=4,黑球处于晶胞内,个数为
28
8,根据CsSe中的原子个数比,“・”表示Cu+;
(4)根据氯化钠的晶胞特点,Se2-处于晶胞顶点和面心,则Mg2+位于晶胞的体心和棱心,
故选ac„
(3)取代反应
(4)乙基是推电子基团,C2H50H中的O-H键极性比水中的弱
o
c—CH2C1+CH2(COOC2H5)2+C2H5ONa—
,COOC,H
/2:5
CH—C—CH2—CH+C2H5OH+NaCl
Vooc2H5
(5)C2H50H
oo
nn
ee
-N-一提前水解出-NH2,影响后续合成
【分析】
答案第7页,共13页
由A的分子式CgHio可知,A不饱和度为4,除了苯环以外都是饱和结构,结合B的结构,
可以推出A为邻二甲苯(,A氧化得B,B分子式为C8H4。3,B与NH3在加
CH3
热的条件下得c,C的分子式为C8H5NO2,可以知道B和NH3反应得C和H2O,C与
反应得D,通过D的分子式为C11H9NO3,E的分子式为C11H10NO3CI,可
以推得D与HC1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结合E的结构式中C1的位置,可以知道是D中的环
O
氧结构开环与HC1发生的加成,故D的结构为J-0,故可逆推出C
0
0
/
的结构为|NH,F的分子式为CuKNChCL由ALA中无碳碳双键可知,F
0
相比E多了碳氧双键,少了2个氢原子,故F的结构简式为
0
-C-CH2C1-参考己知i,G的结构简式为
0
0^2一0/COOC2H5
-c—CH,—CH,G水解并加热脱竣(参考已知ii)得
VOOC2H5
O
ALAHC1;
【详解】(1)
由分析,A为邻二甲苯,结构简式为|;
(2)
答案第8页,共13页
o
由分析知,B和NH3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和H2O,化学方程式为:+NH3
(3)由分析,根据C、D的结构,C-D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a.从结构角度分析:由于乙基是推电子基团,C2H50H中的O-H键极性比水中的弱,
故C2H50H比H2O更难解离出H+,故C2H5ONa的碱性强于NaOH;
b.参考已知i,F-G的化学方程式是
—CH2C1
,COOC7H5
CH
+CH2(COOC2H5)2+C2H5<DNa--"
Yooc2H5
+C2H5OH+NaCl;
(5)
COOH
反应②是G水解并加热脱竣得ALA-HC1,根据酯的水解,还有C2H5OH、
COOH
生成;
(6)oo
yl
c
对比①②,②水解更彻底,故①采用低温的目的是防止c-N-提前水解出
—
-NH2,影响后续合成。
17.(1)将原料粉碎,适当升温
答案第9页,共13页
2++2+3+
(2)MnO2+2Fe+4H=Mn+2H2O+2Fe
(3)CO(OH)2、Ni(OH)2和Mn(OH)2的相差不大,调节pH除Ni?+和C02+时,易使Md+共
沉淀而损失
(4)BaSO4>CoS、NiS
(5)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区的硫酸根离子与阳极区的氢离子分别向中
间室迁移
(6)pH<7.0时,随着pH的增大,氢离子的浓度降低,氢离子在阴极放电被抑制,有利于
MU+放电;pH>7.0之后,部分Md+转化为Mn(0H)2,导致Md+的浓度降低,对MM+放电
不利
【分析】将软铳矿(主要含MnCh)和硫钱矿(主要含MnS)用硫酸浸出,过滤,浸出液中
主要含有MF+、Fe3\Co2\Ni?+等金属离子,加入MnCh的作用是将浸出液中的硫离子
氧化为S,同时自身被还原为Mn2+,所以浸出渣主要成分为S,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除
去铁离子,过滤后的滤液中加入BaS净化除去Co2+、Ni2+等离子,过滤得到滤液2,最终得
至IjMnSCU,滤渣2为BaSCU、CoS、NiS„
【详解】(1)为提高浸出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将原料粉碎,适当升温等;
(2)浸出过程中产生的Fe3+对MnCh与MnS的反应起催化作用,机理如下:
i.2Fe3++MnS=Mn2++2Fe2++S;
2++2+3+
ii.MnO2+2Fe+4H=Mn+2H2O+2Fe;
(3)流程图中采用①和②共同除去浸出液中金属阳离子杂质,不能单独使用①去除这些杂
质离子的原因:CO(OH)2、Ni(OH)2和Mn(OH)2的K乎相差不大,调节pH除Ni?+和C02+时,
易使Md+共沉淀而损失;
(4)根据分析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BaSCU、CoS.NiS;
(5)中间室产生较浓硫酸的原因: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阴极区的硫酸
根离子与阳极区的氢离子分别向中间室迁移;
(6)随pH的增大,电解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pH<7.0时,随着pH的增大,氢离
子的浓度降低,氢离子在阴极放电被抑制,有利于Mn?+放电;pH>7.0之后,部分MM+转
化为Mn(0H)2,导致MiP+的浓度降低,对Mn?+放电不利。
18.(1)三角锥形
(2)0>C>P
答案第10页,共13页
(3)P(OCH2cH2c1)3
(4)1,2――■氯乙烷
Na。、zP
、14456V
(5)-P、+H2O^Na2HPO4+CH2=CH2+HCl„-..........
/\a
NaOCH2cH2cl
【分析】
结合重排反应的机理以及A的分子式、乙烯利的结构简式可知,PC13与环氧乙烷发生反应
生成A的结构简式为P(OCH2CH2C1)3,M的结构简式为CICH2CH2CI,B的结构简式为
C1CH1CHQ、.0
、p7,B与HC1发生酸解反应生成乙烯利和M,M为CH3cH2C1。
/
□CHJCH1O'cHiCHQ
【详解】(1)PC§分子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土尸=4,有1对孤电子对,故
其空间结构名称是三角锥形。
(2)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故电负性:O>C,乙烯利中P的化合价为+5,
即P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比O和C小,故P的电负性比O和C的电负性都小,故电负性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0>C>P。
(3)由分析知,A的结构简式是P(OCH2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合伙人教学质量保证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装修工程验收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南京市二手房买卖合同风险评估与防范合同4篇
- 课题申报参考:明代戏曲的少数民族书写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人工费承包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房租赁合同终止协议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模板施工班组质量保修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个人在线教育平台会员贷款合同(含课程更新)4篇
-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抹灰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合同4篇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游戏综合YY频道设计模板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课件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 消防应急预案流程图
- 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