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科学探究题_第1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科学探究题_第2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科学探究题_第3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科学探究题_第4页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教学案-科学探究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科学探究题

类型1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典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脱氧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将脱氧剂封口打开,将其倒在滤纸上,观察到脱氧剂大

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还夹杂着少量红色粉末。

【提出问题】该脱氧剂的黑色、红色粉末分别是什么?

【作出猜想】黑色粉末可能含有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红色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铁、铜粉

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取脱氧剂粉末加入

①粉末几乎全被溶解,只有少量黑色粉末未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

足量稀硫酸

取实验①的残渣灼

烧,将内壁涂有澄清

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的小烧杯罩

在上方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②可知,脱氧剂中黑色粉末一定含,脱氧剂中的红色粉末一定不

含,一定含。写出所含红色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钻高丽J"示丽旋星砺耘赢氧气,因此可用此脱氧剂(实验时可滴几滴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装置如图所示,集气瓶的实际容积是150mL,量筒内盛100mL的水,当量筒内水面不再变化,且温度

恢复至室温时,读出水面在73mL刻度处。由上述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是。本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理论值不一致,原因可能是

【解析】【得出结论】炭粉与稀硫酸不反应,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氧化

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溶液呈黄色),铜不能与

稀硫酸反应。结合实验①②的实验现象可知,未溶解的少量黑色粉末是炭粉,溶解的黑色粉末是铁粉,红

色粉末一定不含铜,一定含氧化铁,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3H2sO4

Fe2(SO4)3+3H2Oo【拓展延伸】由题意可知,题给实验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理黑胃产8100%=18%,测量结果小于理论值的可能原因是脱氧剂不足,不能将氧气全部消耗掉或者

装置漏气等。

【答案】【得出结论】铁粉、炭粉铜粉氧化铁Fe2O3+3H2SO4Fe2(SO4)3+3H2O

【拓展延伸】18%脱氧剂不足(或装置漏气,合理即可)

牙膏和牙刷一起用于清洁牙齿,保护口腔卫生,是维持人体健康的一种日用必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

种牙膏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牙膏的酸碱性。

实验1:取少量牙膏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取上层清液,测定溶液的pHmH>(填“>”或

“<”)7,牙膏呈碱性。

探究二:牙膏摩擦剂的成分。

小明同学发现实验1中烧杯底部有沉淀,便想探究其成分。

【查阅资料】牙膏成分中的固体原料为摩擦剂,它能擦去牙齿表面的牙垢,减少牙渍。常见的摩擦剂有碳

酸钙(CaCO3)、二氧化硅(SiC)2)等,SiO2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猜想与假设】该牙膏摩擦剂的成分可能是①碳酸钙;②二氧化硅;③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

物。

实验2:1设计方案和实验】

步骤现象结论

⑴取少量沉淀于试管沉淀完全溶解,有

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气泡产生

假设①正确(填序号)

(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请写出步骤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Chl+HzO。

类型2有关物质变质的探究

典例王飞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瓶盖破损的氢氧化钠固体,怀疑其已经变质了,于是和几个同学一起

按照下列步骤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发生了变质。

⑴取少量该固体置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溶解;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酬,发现溶液变为红色,

则此溶液的pH(填“或』")7。于是,王飞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⑵同伴李军认为王飞的推论不正确,他向上述试管中滴加足量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现有白

色沉淀生成,同时溶液仍然呈红色,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伴张成取适量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填化学式)溶液,发现有大量气泡产

生。

(4)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⑸王飞认为张成的实验应该做部分改进:,在实验中如果没有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即可得知氢氧化钠固体一定没有变质。

⑹还可以通过向溶液中滴加[填化学式,注意不能与(2)(3)中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通过观

察到的现象,判断出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解析】(1)滴加无色酚献后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pH>7,NaOH变质会生成Na2cO"由于碳酸

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配试液变红,故王飞同学的推论不正确。(2)向溶液中滴加过量CaCL溶液,发现

有白色沉淀生成,同时溶液仍然是红色的,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i+2NaCL⑶为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碳酸钠的存在,还可以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6)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还可以向溶液中滴

加Ca(OH)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判断溶液中含有Na2c。3,即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答案】(1)>

⑵CaC12(合理即可)Na2CO3+CaC12CaCO31+2NaCl

⑶HC1(或H2so“

(4)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5)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

(6)Ca(OH)2(合理即可)有白色沉淀生成

(2021•亳州二模)有位化学教师在实验室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

图)。试剂瓶破裂的原因可能是CaO+fhO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在该教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样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可能是CaO、Ca(OH)2和CaCCh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探究】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

①试管壁发热有CaO

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壁

将①所得溶液过滤得到

有气泡产

②滤渣,向滤渣中加入足量有CaCO

4_3

稀盐酸

【结论与解释】为证明样品中含有Ca(OH)2,小红同学提出可向实验①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可溶液,

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样品中含有Ca(OH)2o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不合理,实验①已

经证明样品中含有CaO,CaO和水反应会生成Ca(OH)2,从而对Ca(OH)2的检验造成干扰。

【拓展延伸】为了验证样品中是否含有Ca(OH)方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探究:称取8g生石灰样品于锥形

瓶中,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物被完全吸收,C装置增重2.2g。将锥形

瓶中剩余物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1.1go

【分析与讨论】该生石灰样品中含有CaO、Ca(OH)2、CaC()3(填化学式)*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50%。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C中。

类型3有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究

典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于是询问老师如何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老师

说,氯化物可能会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提出问题】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

【查阅资料】I.NaCl、CaCl2>CuCk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

II.铜能与氧气加热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CuOo

m.Cu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H2s。4—CUSO4+H2OO

实验1:探究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

3n①②③④

编号

[铁钉

.铁钉

/铁钉/铁钉

J_5mL蒸储J=_5mL蒸储15mL蒸储

实验6mL

即储水北永+1mL1%h水+1mL1%W水+1mL1%

④NaCI溶液gCad溶液ImCu。溶液

2天后铁天后铁钉1天后铁钉

现象钉表面出芨面出现红菱面出现红7min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20min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现红色当色

⑴对比试管①②③的实验及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o

(2)小组同学认为,试管④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他们认为红色沉淀可能是铜的理由是一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2:探究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

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步骤

取出试管④中的铁钉,过滤剩余

I固体为红色

物,洗涤滤纸上的物质

取步骤I所得红色固体于试管

II中,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试剂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

X

将步骤n所得混合物过滤,洗

m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红色固体变黑

石棉网上充分加热

向试管中加入步骤in所得黑色

IV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固体,再加入足量稀硫酸

(3)步骤II中所加入的试剂X是o

(4)步骤III、IV的实验目的是o

⑸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试管④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

⑹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o

【解析】(1)根据实验1中试管①②③的实验现象可知,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的锈蚀。⑵铁的金属活动性比

铜强,铁在CuCL溶液中能将铜置换出,有红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Cu+FeCL

(3)由题(2)可知步骤n中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铁锈和铜;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铜不会与酸反应,结

合实验现象可知,加入的试剂X是稀酸且固体中含有氧化铁。(4)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会生成黑色的

氧化铜,氧化铜和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所以步骤m、IV的实验目的是检验试管④中的红色沉淀中是否含

有铜。(5)由实验2中各步骤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铁锈和铜。

【答案】⑴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

(2)Fe+CuCl2Cu+FeCh

⑶稀盐酸(或稀硫酸)

(4)检验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铜

⑸Cu和Fe2O3

(6)当氯化物能与铁钉反应时,可能会加快铁钉的生锈速率

针I对I训I练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盐酸的浓度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

如下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室温下,选用20mL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4%和6%)分别与1g颗粒状或块状的石灰

石反应(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100mL

注射器

\20mL

/、稀盐酸

()1g石灰石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ICaCb+HzO+CO2T。

⑵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注射器活塞向右拉

出一段,松开手一会儿后,若活塞又回到原位,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处理数据】(3)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盐酸中溶质的质量石灰石固体的CO2的体积/mL

编号分数(均取20mL)形状(均取1g)(均收集前30s)

a4%颗粒状64.0

b4%块状40.4

c6%颗粒状98.2

d6%块状65.3

①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编号是ac(或bd)(写出1组即

可).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从上述实验中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石灰石的颗粒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拓展延伸】(4)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和对应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每间隔4s读

数一次):

时间/s481216202428323640

气体

16.022.229.439.350.457.662.064.766.066.0

体积/mL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反应进行到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慢,其主要原因是反应物的浓度

减小。

(5)你认为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石灰石的纯度(合理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

的猜想:取不同地区的石灰石(纯度不同),保持颗粒大小及质量相同,加入相同体积和相同浓度的盐酸,

记录生成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时间(合理即可)。

类型4有关“条件类”问题的探究

典例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改进了课本中的图甲实验。如图乙所示,将白磷和红磷

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②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实验探究】该小组以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⑴能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的实验现象为(填序号);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

要的条件是。

⑵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另一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该小组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⑶化学实验要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该装置的管口系牢小气球,其作用

是,符合实验绿色化。

【现象与结论】(4)图乙装置中能燃烧的是(填“a”“b”或“c”),写出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

号)。

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

【拓展应用】(5)实验室里物质的保存方法与物质的性质有关,则白磷保存的方法是o

【解析】⑴①和②中都是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都是80°C,但是白磷燃烧,因此可以证明白磷的着火点

比红磷的着火点低;①和③可燃物都是白磷,温度都是80℃,但是一个与氧气接触,另一个不接触氧气,所

以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是接触氧气。(2)热水升温稳定,为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提供能量,另外可以隔绝空

气或氧气,保证水中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3)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因此不能直接排放,

密封的小气球可以避免生成物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4)a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

点,b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a燃烧;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4P+5O22P2。5;装置是密封的,氧气被消耗完毕后,内部没有氧气,不足以支持燃烧。⑸白磷接触

氧气后,在较低温度下就可以发生燃烧,因此需要密封低温保存。

【答案】⑴①②与氧气接触

⑵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隔绝空气(氧气)

⑶防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污染空气

(4)a4P+5O22P2O5B

(5)隔绝空气保存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铁的锈蚀条件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1】铁锈蚀的条件。

①②③

[

实验加

煮沸冷

_却的蒸

蒸储水

1干燥剂-

放置

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

现一周

象放置铁钉表面出现

无明显变化铁钉表面红色物质增多

两周红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①中“油封”一段时间后铁丝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探究2]“油封”对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实验1:将蒸镭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12°C,取等体积水样于2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加5mL花生油进

行“油封”,用溶解氧传感器测定两个水样中溶解氧含量。

实验2:实验操作与实验1相同,实验条件中温度改为19°C,花生油改用煤油。

时间/h02612243648

2.424.756.448.4510.1010.4310.51

实油

验封

1②

溶解氧油2.433.024.284.816.477.207.98

含量封

/(mg-L-1)③

1.953.796.237.988.989.099.08

实油

验封

2④

油1.933.425.377.118.268.248.22

已知:未煮沸的蒸镭水中溶解氧含量,12℃时为10.68mg-L-i,19℃时为9.10mg-L,

【解释与结论】(1)探究1中,对比(填序号),可得出铁锈蚀需要与水接触。

⑵探究2中*对比花生油和煤油”进行“油封”时,效果较好的是花生油。

(3)0h时,实验2的溶解氧含量低于实验1,其原因可能是实验2温度高于实验1。

(4)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填字母序号)。

A.“油封”的方式能隔绝氧气在水中的溶解

B.通过加热煮沸并冷却,可以明显降低水中含氧量

【反思与评价】(5)探究1实验①中.放置两周后铁钉依然出现锈蚀的原因是氧气能通过油层传递扩散

溶解到水里,使铁钉锈蚀。

⑹生活中常用在金属表面涂油的方式“防生锈”,其主要原因是』

类型5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

典例实验课上,老师分析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指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

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钾、钙、钠等除外。小明很好奇,于是做了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

反应的实验。

【进行实验】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mL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

不停打转,产生大量气体,烧杯发烫,溶液中出现了蓝色絮状沉淀,并没有出现紫红色的铜,一段时间后,部

分沉淀逐渐变黑。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钠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放出气体。

②氢氧化铜受热至60~80℃时变暗,温度过高时分解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探究1】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小明将上述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通入肥皂水中,将燃着

的木条靠近飘起的肥皂泡,有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先。

【探究2】探究沉淀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沉淀中有Cu(OH)2和,可能还有Cu。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将锥形瓶内反应后的物

质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

沉淀中没有Cu

加入足量—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得出结论: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硫酸铜反应

生成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出现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丁

【解析】[探究1]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生成的气体是氢气,不纯的氢气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

一定要验纯。【探究2】【实验验证】氧化铜、氢氧化铜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呈蓝

色;铜不会与稀硫酸反应,由实验结论“沉淀中没有Cu”可知,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可观察

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实验结论】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答案】【探究1】氢气检验纯度

【探究2】【猜想与假设】CuO

【实验验证】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实验结论】2Na+2H2。2NaOH+H2T2NaOH+CuSO4Cu(OH)2;+Na2SO4

【反思与交流】钠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1.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打磨除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

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2HC1MgCb+H2f。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实验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

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结果,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①②③④

镁条长度/cm1234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C)无少量较多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镁条长度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作出猜想】猜想一:镁;

猜想二:氯化镁;

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Mg+2H20Mg(OH)z+H2T(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操作现象结论

没有气泡产生,

加入足量

A白色沉淀消猜想一错误,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盐酸

失_

加入足量白色沉淀不消

B猜想二错误

水失_

加入适量

白色沉淀消失

稀硝酸

C继续滴加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cr

几滴硝酸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银溶液

【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

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

900〜1550℃

2.“铝热反应”指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Fe2O3一—一AbO3+2Fe,常用于焊接铁轨。如图所示,此过

程为引燃镁带,漏斗内物质熔化,大量熔融物落下焊接。

»镁带

T1rA氯酸钾

W—氧化铁和铝

,、粉的混合物

JW、.

(1)氧化铁和铝粉都用粉末状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⑵某学习兴趣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铝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lO。和氢气。

②铁可以被磁铁吸引,铝不能被磁铁吸引。

【作出猜想】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中的金属成分:

猜想一:铁;

猜想二:铁和铝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熔融物能够被吸

石棉网上,用磁铁吸引引

猜想二

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熔融物部分溶

正确

试管中.加入NaOH溶解,有气泡产

液____

请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O2NaAIO2+3H2T。

类型6有关酸、碱、盐性质的探究

典例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中和反应时,先取10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两滴酚配溶液,溶液显

红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并搅拌至红色恰好变成无色。小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写出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上述反应中,究竟是稀盐酸中哪种粒子参加反应?

【作出假设】假设1:氏0参加反应;

假设2:H+参加反应;

假设3:参加反应。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取10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两滴酚配溶液,将变红后的溶液分成四

等份后分别置于四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编号

向其中一支试管

①滴加1mL蒸镭溶液不变色假设1不成立

向其中一支试管

滴加1mL稀硫溶液变成无色

②假设2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向其中一支试管

滴加1mL硫酸溶液不变色

钠溶液

向其中一支试管

③滴力口1mL_____溶液不变色假设3(填“成立”或“不成立”)

溶液

【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假设1不需要经过实验就可以推导出其不成立,理由

是O

【实验拓展】小琳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消失、新物

质生成、监测温度、pH变化等来“造出现象”,使反应现象明显从而获得正确的认识。请再设计一种不

同的实验方案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作出假设】稀盐酸是由H+和cr构成的,故可假

设是cr参加反应。【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可推断假设2成立;根据对比实验可知实验③加

入的是氯化钠溶液,且假设3不成立。【实验反思】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有用0,但氢氧化钠本身却不发生

反应,故假设1不成立。【实验拓展】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反应,可以通过测量pH或温度的变化来确定反

应是否发生。

【答案】NaOH+HClNaCl+H2O

【作出假设】C1

【设计实验】成立氯化钠不成立

【实验反思】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

【实验拓展】向盛有等量氢氧化钠溶液和蒸储水的烧杯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然后分别滴入等量的稀盐

酸,观察温度的变化(合理即可)

1.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一:验证酸、碱、盐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碳酸钠溶液

—稀硫酸

图1

【进行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