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_第1页
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_第2页
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_第3页
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_第4页
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补助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办法。

二、补助资金来源及用途

1.补助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收益等。

2.补助资金主要用于:

(1)新建、改建、收购保障性住房;

(2)租赁补贴;

(3)保障性住房小区配套设施建设;

(4)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的其他支出。

三、补助资金分配及下达

1.补助资金的分配原则:按照人均住房保障面积、住房保障需求、地方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进行分配。

2.补助资金的下达程序:

(1)市、县(区)住房保障部门根据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和年度计划,向本级财政部门提出补助资金申请;

(2)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上级财政部门审批;

(3)上级财政部门根据年度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原则,下达补助资金;

(4)市、县(区)财政部门收到补助资金后,及时拨付给住房保障部门。

四、补助资金使用管理

1.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使用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2.严禁以下行为:

(1)擅自改变补助资金用途;

(2)截留、挤占、挪用补助资金;

(3)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补助资金;

(4)其他违反规定使用补助资金的行为。

五、监督检查

1.各级财政、审计、住房保障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

2.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六、附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3.本办法解释权归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七、补助资金申请与审批

1.补助资金的申请:

市县级住房保障部门应根据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实际需要,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编制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并提交以下材料:

(1)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

(2)补助资金使用方案;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其他必要的支持文件。

2.补助资金的审批:

省级财政部门应在收到补助资金申请后,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和年度预算安排,进行审批。

八、补助资金的使用监督

1.用款单位应在接到补助资金后,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率。

2.用款单位应定期向本级财政部门和住房保障部门报告补助资金使用情况,包括资金支出、工程进度、存在问题等。

3.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设立举报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对举报内容要及时核查并处理。

九、绩效评价与考核

1.建立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对补助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分配后续资金的依据。

2.绩效评价内容包括:

(1)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情况;

(2)资金使用合规性;

(3)保障对象的满意度;

(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十、信息公开与披露

1.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将补助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公开内容包括:

(1)补助资金分配结果;

(2)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

(3)资金使用情况;

(4)绩效评价结果。

十一、责任追究

1.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1)未按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

(2)弄虚作假,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补助资金的;

(3)因管理不善导致资金浪费、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或质量问题的;

(4)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十二、激励与处罚

1.对补助资金使用效果好、工程进度和质量达标、保障对象满意度高的地区和单位,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严重的,除依法追究责任外,还可根据情况暂停或取消其后续年度的补助资金分配资格。

十三、预算管理与调整

1.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将补助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合理性。

(1)编制年度预算时,应充分考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需求,合理预计补助资金规模;

(2)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调整预算,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2.住房保障部门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加强对补助资金的动态监控,确保资金及时、准确、规范使用。

十四、资产管理与维护

1.使用补助资金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应纳入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2.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维护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小区环境的整洁、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保障性住房的维修、养护费用应从租金收入、物业费等渠道中解决,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予以保障。

十五、审计与评估

1.各级审计部门应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定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审计。

2.审计内容包括:

(1)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

(2)工程招投标、合同履行、工程质量情况;

(3)资产管理、维护情况;

(4)绩效评价与考核情况。

3.审计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整改落实。

十六、培训与宣传

1.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定期组织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3.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保障对象的权益意识。

十七、协调与配合

1.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协调配合机制,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顺利实施。

2.各级财政、住房保障、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审计等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十八、应急管理与处置

1.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主体。

2.发生应急情况时,应及时启动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不受影响,同时报告上级部门。

十九、档案管理与保存

1.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

2.档案内容包括:

(1)工程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文件;

(2)补助资金申请、审批、使用等相关资料;

(3)审计、评估、监督检查等报告;

(4)其他与工程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十、政策衔接与更新

1.本办法实施过程中,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或新出台相关政策,应做好政策衔接,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根据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对本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十一、资金监管与风险防控

1.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1)对补助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单独核算;

(2)建立资金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实时监控资金流向;

(3)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资金风险。

2.住房保障部门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二十二、社会参与与公众监督

1.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和公众满意度。

(1)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2)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管理和服务。

2.加强公众监督,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

二十三、信息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

1.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信息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审批、资金拨付、工程进度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

(1)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透明度,方便各部门和公众查询;

(2)通过信息平台,实现资金监管、绩效评价等数据的实时共享。

2.推进跨部门数据共享,为政策制定和工程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十四、项目评估与优化

1.定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分析项目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优化工程管理提供依据。

(1)评估内容应包括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社会效益等方面;

(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项目管理措施,提高工程实施效果。

2.鼓励创新,探索适应本地实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新模式。

二十五、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

1.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明确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

(2)对涉及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2.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应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十六、政策解读与培训

1.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组织专业团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为工程实施提供政策指导。

(1)定期举办政策解读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解能力;

(2)编制政策解读手册,方便基层工作人员和公众了解政策。

2.加强对政策解读成果的运用,确保政策在工程实施中得到有效执行。

二十七、计划与总结

1.各级住房保障部门应制定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计划,明确工程目标、任务和措施。

(1)年度计划应包括工程总量、资金需求、进度安排等内容;

(2)年度计划应报上级部门审批,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年度结束时,应认真总结工程实施情况,形成总结报告,为下一年度工程计划提供参考。

二十八、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1.深入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工程管理的持续改进。

(1)鼓励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2)积极探索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升保障性住房的供应效率。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为改善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九、监督问责与激励机制

1.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监督问责机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问责。

(1)明确问责对象、问责程序和问责措施;

(2)对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形成震慑效应。

2.建立激励机制,对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奖励措施应包括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等多种形式;

(2)激励与问责相结合,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程管理氛围。

三十、政策宣传与舆论引导

1.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工程的认识和支持。

(1)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政策目标、实施成效等;

(2)关注舆论动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

2.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十一、定期检查与整改落实

1.定期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检查内容应包括工程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等方面;

(2)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